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今年農曆年前後,寫了《活在當下,活出真我》《放下,就有無盡的可能》兩文,現在又到了2011年將盡、2012年甫將面世的日子,也是時候再勉勵自己,以坦然面對未知的前路。

閱報時,看到以下一文,謹以此與各位共勉:

丹尼的餐廳生意很不好,結業前最後一夜,來了一對父子,共點一份套餐。孩子有點吵鬧,父親卻有愁容。

此時,再來一個男子,臉色更是陰沉。丹尼想,該是最後一個客人了,給他一點快樂的驚喜吧。

男子點過食物,丹尼說:「先生,你坐在今天的幸運餐桌,不僅餐飲免費,還有額外甜品。」

男子帶點苦澀的驚訝說:「沒想到自己還這麼幸運。」

甜品太吸引了,丹尼送來時,鄰桌的孩子吵着要吃。男子說:「我也將自己的幸運分給孩子吧。」

望着吃甜點的孩子,父親的愁眉也舒展了,更主動與男子閒聊。兩人有點投緣,父親說自己原是產銷經理,生意不好,失業了……

男子說:「我的公司剛巧有相類的空缺,有沒有興趣試試?」

那父親喜出望外,幸運桌真幸運,這晚人人都快樂,也讓丹尼看到逆境中樂觀的一面,打消了結業的念頭,決心堅持多一會。


工作就是一種修行

丹尼更想到一個點子,每天選一張幸運餐桌,給那桌客人特別的招待。消息傳開,人們貪玩,想來碰運氣,生意也好起來。

男子名叫庫爾。幾年過去,丹尼和他變成好友。

一天晚上, 兩人聊天, 庫爾說:「我第一天走進餐廳時,其實想吃過晚餐便去尋死。那時,我傷心到極點,妻子怨我只顧事業,時常忽略她,與別人走了。」

「但你卻走來,說我坐在幸運餐桌,我深感諷刺之餘,想到幸運既然來了,就分給身邊的人,更得到快樂的回報。於是,我開始重建自己的價值和人生。」

丹尼看着庫爾的淚光,深覺幸運和快樂在於給予,施與受都有福。


所謂的幸運與快樂,其實,能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能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珍愛地球

早前朋友轉來這個「台灣稻米香」的短片,看罷很感動。

很美的照片,很舒服的音樂,很感人的文字。



作者蛙大寫道:「或許是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或許是自己生長土地的影像,或許是無奈時代的變遷,或許是懷念從前的美好,在創作的過程中,好幾次寫着寫着不自主的流下了淚來,即便自己已經看過­不下百次,心中卻還是悸動......我喜歡這個作品,我衷心的喜歡照片中的影像,我衷心的喜歡我為它所譜的文字,或許是因為沒有任何單位的人要我拍它,也沒有任何人要我去寫它,其實就只是一個中年人很單純的­想要找回小時候農村記憶的念頭,讓我願意花許多時間與精力去將它完成。

「我想,我們的人生中,不是只有經濟,不是只有算計,我們還有很多的美好,值得我們去珍惜。『台灣稻香味』只是個水滴,希望能透過它激起更多的漣漪,就讓我們一起努力, 努力保護我們的家園,更愛我們的土地。」

向大自然學設計
照片中的水牛、鴨子與稻米所扣成的生產鏈,是耕種班曾介紹的樸門農藝(permaculture)所提倡的永續農耕法之一。樸門農藝最早由兩位澳洲的自然主義者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於一九七四年提出。

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農業)所組成的新詞。樸門的精神是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它是一套宏觀的設計系統,不僅能以友善地球的方法生產食物,更能引領人類設計永續的居所,小至陽台、屋頂、後院,大至社區、村落或一個國家,甚至無形的社群關係。

樸門傳遞的是「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剩餘」的理念,它不僅是一門農藝的理論,還是人們的生活哲學,就算是身在鬧市,仍可實踐與自然互動、與環境共存:
  • 選用當地新鮮食材:不食用進口或加工食物,減少食物運送及加工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
  • 重複使用:選擇可重複使用的環保筷子、隨身攜帶水瓶。
  • 赤腳踩地:讓足弓放鬆、舒展,讓身體接觸自然,吸取日月精華與大地能量。
  • 在辦公室、居家環境種植小盆栽:與自然互動,達到淨化空氣與放鬆心情的效果。
  • 消除噪音污染:每天花10分鐘冥想,就能感受心靈的平靜。
  • 力行能走則走:隨時隨地都能健身,並用心觀察周遭風景。
  • 偶爾斷食:讓腸道適度休息,調養身體機能。
  • 不浪費的簡單生活:改變購物習慣,只買有需要的,不買想要的。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為什麼要過聖誕節?

一年易過又聖誕。香港華洋雜處,每年十一月從聖誕節慶至翌年農曆新年,到處都裝飾得紅紅綠綠,喜氣洋洋。然而,聖誕節之於你,又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普世歡騰,救主下降!大地接她君王。」聖誕節不就是普世歡騰的節日了嗎?且慢,非教徒的你,什麼時候變成「節日信眾」?

"You better watch out; You better not cry. Better not pout. I'm telling you why.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雖然不是教徒,但聖誕節確是普世歡騰的節日。但,為什麼?

  • 因為維港兩岸璀璨的燈飾?別忘記這造成的光污染和耗用的地球能源。
  • 因為那佈置得美輪美奐的商場?這不過是商戶刺激消費的技倆而已。
  • 因為可以放假,今天連星期六、日,共有四天假期,可以出埠、可以吃聖誕大餐,不好嗎?好,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
難道聖誕節只是一個時尚的節目,給大家找藉口吃喝玩樂,大肆慶祝?


《約翰福音》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给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Christmas由Christ和mass兩個詞組成,意思是「基督彌撒」,含有基督獻祭之意,也就是基督降生,是他為人類的罪獻上最寶貴的贖罪祭的開始。

據說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以及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正是這個原因,教會選擇了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試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故如是,就算不是基督徒,也可以在這個假期中,計劃一下新一年,或者給家人朋友致送禮物,感謝對方一年來的付出,共度美好時光。好好運用時間,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各位,節日快樂!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詩來詩往話杜甫

在詩詞中,常有摘取或化用前人文句的做法,藝術上稱為「用典」。

因為用典而交上朋友的,大抵是兩人都喜歡用典對象的詩人。葉嘉瑩繆鉞便是一例。

《靈谿詞說》是葉嘉瑩與前輩學人繆鉞共同著述的詞話。在書序中,葉回憶兩人相識相知的經過,並記錄兩人所作的酬答詩。

兩人詩來詩往,緣起於杜甫的《秋興八首》之二:

明祝允明草書杜甫秋興八首卷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茄。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葉嘉瑩生於二十年代的北京,神州變天後,與夫婿遷往台灣,後到了美國定居。她回憶說,就當時的環境,不敢奢望有生之年,可以回故鄉去,故在國外教書,每次教杜甫《秋興八首》,想到杜甫滯留蜀地,未能回到他心繫的長安時,便有切身之痛,涕泗縱橫。

世事如棋,1977年葉嘉瑩終於可以回國,她雀躍得很,寫了一首絕句:

天涯常感少陵詩。北斗京華有夢思。
今日我來真自喜,還鄉值此中興時。

後來1981年在杜甫草堂學術會議中,葉嘉瑩提交了論文,並唸了這首詩,與會者中有她一向仰慕的學者繆鉞。繆鉞對這位後輩,欣賞有嘉,寫了一首七律送給她:

相逢傾蓋許知音。談藝清齋意萬尋。
錦里草堂朝聖日,京華北斗望鄉心。
詞方漱玉多英氣,志慕班昭托素襟。
一曲驪歌芳草遠,淒涼天際又輕陰。

於前輩的賞識,以知音相許,葉嘉瑩既驚且喜,她寫道:「回想自己平生飄泊,卅載天涯,進無師友之助,退有生事之累,雖曾以極大的毅力,堅持讀書、寫作之事,然而每至夜深人靜,讀書有心得而無可告語,寫作有疑難而無可商略之時,亦難免不深懷孤寂之感;昔陶淵明有『欲言無予和』之嘆,每一讀之,未嘗不慨然自傷,而今以憂患餘生,何幸竟能得遇素所欽仰之前輩學人,而且對我之知賞愛勉淳懇備至如先生者,這實在是我平生中極大之幸事。」於是,她回報了繆鉞一首七律:

稼軒空仰淵明菊,子美徒尊宋玉師。
千古蕭條悲異代,幾人知賞得同時?
縱然飄泊今將老,但得瞻依總未遲。
為有風人儀範在,天涯此後足懷思。

文學的世界從來不會讓人失望。曾在《世途多險思工部》中寫道:「在詩中,我們會發現,我們所有的悲傷,古人都曾經歷過、體驗了,那種『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無法名狀的痛苦,他們一字一淚、一行一血掏出心來書寫,化而為詩。然後,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遭遇不是唯一的,自己的感受不是孤獨的,霎時,豁然開朗起來。」葉嘉瑩在她最艱難的時候,從杜甫的詩中找到慰藉;而她與知音人又因為杜甫而相遇,並引杜詩互相酬唱,更玉成《靈谿詞說》一本書的誕生,詩哉美矣!

延伸閱讀:
.重溫2003年葉嘉瑩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的十場講座(按此)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感恩逆菩薩

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沙丁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讓沙丁魚活着回到漁港,可是絕大多數的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着回來。

原來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裏,放進一條以其他魚類作主要食糧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游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便活蹦亂跳地回到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我們大部分人跟沙丁魚一樣,沒有多大的憂患意識,一味想穩定,不思進取,但鯰魚進入魚槽後,令沙丁魚感到受威脅而緊張起來,沒有片刻的安寧。沙丁魚如果不想被吃掉,便須活躍起來,積極尋找新的出路,結果沙丁魚沒有窒息而死,反而蹦蹦跳活下來。

生命中總會遭遇到橫逆、不測、小人,要守得住待人處世的底線,不妨將那些小人視作「逆菩薩」。佛家說,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菩薩,幫助我們的人是菩薩,而阻礙我們的人也是「逆菩薩」。在人生長河中,這些所謂阻礙與困難,何嘗不是促進我們成長的動力呢?感恩逆菩薩,感謝他們在逆境中給了我們很多修習的機會。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現代舞啊現代舞......

看有劇情的藝術表演, 是較易投入其中。今年上映的《生命樹》好評如潮,我卻看得迷迷糊糊,昏昏欲睡。這部電影不是沒有劇情,只是故事不大完整,而且拍攝手法蒙太奇,極有導演自己的一套理念。

看電影如此,看舞蹈也如此。雲門舞集是現代華人舞蹈團的表表者,當年慕名觀看《行草》,看得不很明白,但見舞台上投影不同的碑帖,舞者霹靂啪啦地跳舞,像耍太極,又像在寫字,卻沒有什麼共嗚。如果不是林懷民在謝幕時表現出一種不得不跳舞的熱忱,對這演出不會有什麼印象。



今年參加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與香港舞蹈聯盟合辦的舞評寫作進階計劃,給安排觀賞一齣由余仁華編舞的《聚光》。根據宣傳資料,舞蹈的主題是「光點,聚合成面,分散成線。點線面聚散有時,流暢能量不變異。追光逐光,卻原來幻化為光,才會彰顯光的無盡可能。」單看文字,已很抽象。曾查閱余仁華一些過去作品的評論,大概知道他傾向以高能量的動作,透過燈光的運用,探索舞蹈動作的各種可能性。

入場前,翻閱了一些現代舞的書籍,告誡自己要心胸開闊,勇於接受各種新事物,不要對看不懂或不喜歡的東西產生反感;不要在現代舞中尋求某種賞心悅目的美感;美的概念在現代舞中不是唯一的追求,況且在現代美學中,美更不是至高無上的概念。

儘管如此,在劇場內,我還是很難投入台上舞者的舞姿之中,尤其是當六位舞者在同一時間各自各跳舞。眼光只能在一個舞者身上短暫停留,然後便要轉移到另一位舞者,卻看不出各人身體動作的連繫。

上週五觀賞香港舞蹈團「八樓平台」實驗劇場的《鏡.花》演出,再次證明這種以概念先行的舞種並不是我的那杯茶。

觀賞香港舞蹈團的節目,已有一年時間,自去年《瀟灑東坡》後,看過他們的《清明上河圖》、《金曲蛻變顧嘉輝》、《雙燕》等,都看得津津有味,偶爾不明白的,都可從人物或故事背景之中猜出一二。

《鏡.花》是香港舞蹈團首席男舞蹈員劉迎宏所編的,其創作理念也說得很明白:「梅蘭竹菊四君子從古到今就一直被廣泛運用。這次用在舞蹈創作上卻有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把梅蘭竹菊看成人生的四個階段。梅:傲骨非凡,充滿力量,衝動。蘭:雅致,內斂含蓄,慢慢吸收氧氣和經驗。竹:韌性,堅強不屈,對任何事都處理得當,懂分寸。菊:淡泊名利,如東籬之菊看透一切,滄桑澹泊。」

很自然地,表演分為四部分。觀賞時,沒有什麼特別不明白,不過就是很難對那套舞蹈語言有共鳴,不是說他們跳得不好,而是除了欣賞舞蹈員的服裝美、肢體美和勁力外,還有什麼能令我專注下去的呢?或者問得簡單一些,究竟我要看些什麼?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照見晴空萬里:記東灣禪坐

一個寒風刺骨的早上,在荒山野嶺之中,與二十多位同修一起內觀靜坐,是怎的一回事?今天早上,我就嘗試了。

八月時到過香港內觀靜坐中心修習(詳見《內觀:以警醒平等的心觀察感受》《內觀體驗雜記》),完成後得益良多,所以一直持續修習,現在每天至少靜坐一次,幾個月下來對自己身心和與人交往很有裨益。

話說回頭,香港的內觀靜坐中心的環境不很理想,師兄師姊笑說,來過香港的內觀中心,再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任何一個內觀中心,都會覺得那裏是天堂。因此,中心向政府申請大嶼山東灣一幅7,000多平方米的用地,興建一個可容納100人的新中心,其結構會參考世界各地內觀中心的特點,預計可於2014年完成大部分工程,屆時禪修環境便會大為改善。

中心向政府相關部門遞交建築規劃書後,預計地盤可於明年2月左右動工,於是趁着這段空檔時間,安排老師及舊生到現場集體共修,為新中心凝聚一個安詳、慈悲、和諧的氣氛。

東灣新內觀靜坐中心:發展設計

今天早上,我們在東涌集合,乘專車到新中心的地盤,其位置介乎東涌與大澳之間,面向石壁水塘,沿途風光明媚,環境優美。到達地盤後,我們沿山路向上走,原來新中心將依山而建,拾級而上。

中心提供一塊發泡膠或木板,讓我們放在草地上,再放上一塊坐墊,便可安然坐下。負責人帶了播音器,播放巴利文一類的吟唱聲樂,便開始為時一小時的集體共修。

我坐在樹蔭下的一角,把長及腳跟的大褸蓋着大腿,再把圍巾重重包裹頭部。打坐時,偶爾陽光照到臉上,很是溫暖;偶爾強風夾着冷凜,吹開我的圍巾,吹得我直打哆嗦。這跟我們的人生路何等相似──有時晴空萬里,但也不免有陰霾晦冥,既然晴晦是人生的不易定律,最重要的是穩住自己的心。

如何穩住自己的心?昨天衍空法師和馬淑華博士便在中文大學主持了一場《佛教與情緒管理》的講座。天寒地凍,山長水遠,但四百多個座位的講堂居然坐無虛席,便知道香港人多麼渴求心靈平安。

兩位講者都認為,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沒有情緒就不是人,所以情緒不是要「管理」,但是要「處理」,不要讓它氾濫成災。空師說,在處理情緒上,客觀環境是很重要的,建構一個良好的環境可助情緒安定下來,這就是我參加內觀的原因,給自己製造一個空間,與自己對話,感受自己、了解自己。

Helen Ma在其後的答問環節中,建議觀眾在日常生活中善用PRO,就是Pause(停一停),在作出任何決定前,讓自己停下來,然後Relax(放鬆),別緊張,鬆弛一下。放鬆也是接受的意思,已發生的事,接受它;自己的缺點,接受它,接受自己會犯錯、自己是不完美的。久而久之,便能培養出Open(開放)的態度,坦然面對人生的晴與晦。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男性詩人寫女性情思

自屈原在《楚辭》中建立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後,歷代詩人都常以「比興寄託」的手法,借閨情抒發政治懷抱,在《三種情詩的真意》中談了一些,現介紹另外兩首更沉鬱的詩作。

李商隱《無題》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
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古代女性的生活目的是相夫教子,沒有實踐人生目標的女性,如詩中這位容德兼備的女子,感情落空了,便是畢生的遺憾;同樣地,在士的傳統中,男子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承擔,一旦志不可得,也引以為憾。於是,李商隱一個大男人便透過寫閨女的傷感,寄寓他「感士之不遇」:姿容美麗、志行高潔的早慧少女,就用來比喻李商隱年少有為,才華出眾;而少女青春虛度,前途茫然,心情苦悶,便是李商隱渴求用世而不可得的感慨。

詩中「長眉」可指詩人之文章、文采、才氣,或者詩人的內在美質。葉嘉瑩曾分析指出,「長眉已能畫」的「蛾眉」,其意義在詩詞中已約定俗成,是我們一個「文化密碼」,看到「蛾眉」,便會聯想到屈原的「眾女嫉于之蛾眉」,是追求才德美好的意思。

清人姚培謙《李義山詩箋注》:「義山一生,善作情語。此首乃追憶之詞。邐迤寫來,意注末兩句。背面春風,何等情思,即『思公子兮未敢言』之意,而詞特妍冶。」

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詩人刻劃貧女的形象,既沒有借用景物氣氛和居室陳設來烘托,也沒有描摹女子相貌衣物或神態舉止,而是把她放在社會的矛盾衝突中,通過獨白揭示她內心的苦痛。全篇沒有典故,不用比擬,全是出自貧家女兒的細膩爽利、富有個性的口語,毫無遮掩地傾訴心底的衷曲。從家庭景況談到自己的婚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有自傷自歎,也有自矜自持,最後呼出「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歎。這最後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涵,使全詩蘊含更大的社會意義。

時人俞陛雲《詩境淺說》:「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為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其比興意義明顯,以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表現寒士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悵恨。良媒不問蓬門之女,寄託寒士出身貧賤、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誇指巧而不鬥眉長,隱喻寒士內美修能、超凡脫俗的孤高情調;「誰愛風流高格調」,儼然是文人獨清獨醒的寂寞口吻;「為他人作嫁衣裳」,則令人聯想到那些終年為上司捉刀獻策,卻久屈下僚的讀書人,或許這就是詩人的自況吧?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寶島的天籟之聲

一年一度的「台灣月」閉幕了,壓軸表演是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寶島天籟」

前一天跟朋友餐聚,很晚才回家,說實在是有點累,第二天早上已不太想去,可幸虧沒有臨時失約,才得而認識天籟之聲。



樂團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1994年由於應屆畢業新血加盟,故取「拉縴人」同心協力、團結合作之意,正式更名為「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除了演出經典的男聲合唱作品外,也嘗試用少人重唱的方式,詮釋各類風格作品,包括黑人靈歌、理髮店之歌、流行歌曲等,並利用肢體及舞台搭配動作,呈現合唱不同風貌。歷年來,樂團獲得多個國際大獎,在全球百大合唱團中排名第六。

當晚表演分成上下兩埸。上半場團員身穿西式黑禮服,演唱西方宗教音樂和英美民謠。他們基本上不用音樂伴奏,由指揮吹一下口琴或鋼琴師敲幾下琴鍵,讓大家掌握到音高,便開始演唱,旋律和歌聲都很柔美,不過對於我來說卻隔了一層,有一份「見外」,雖不至於格格不入,但始終不易投入,有一段時間就閉目養神了。

到了下半埸,漸入佳景。團員換上黃色的馬褂上衣,衣袖向外翻,露出褐色的裏子,很有中國風,而樂曲以華語歌為主,表演亦變得生動有趣。在演繹《一隻鳥仔哮救救》時,他們不再分成三排,畢直地站在台上,而是加入劇場的表演形式。



他們唱着:
嘿嘿嘿嘟 一隻鳥仔哮救救 咧嘿呵
哮到三更一半瞑 找無巢 呵嘿呵
嘿嘿嘿嘟 什麼人仔共阮弄破這個巢都呢
乎阮掠着不放伊甘休  呵嘿呵


這是一首描述同胞抵禦日本侵台的民謠(見解說)。現場的演唱很有蒼涼感,而表演也較這個短片來得流暢、豐富和有力。

Youtube上有樂團不少的表演片段,以下我挑選了三首:
Boundless I (Ola Gjeilo)
2011年德國比賽
2008年法國比賽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誠意經營、用心烹調:刻咖啡

朋友生日,在其公司樓下的餐廳舉行私人派對,我應邀出席,度過了一個驚喜連連的晚上。

驚喜的,不僅是分享了朋友在開店期間遇到的好人好事,或她認定在銷售以外的使命,也不僅是分享了另一位友人在台南斷食營中的得着,還有的是餐廳店員精心炮製的非一般「私房菜」西式素食宴。

餐廳平日營業時間是早上七時至晚上七時,賣的是葷食,當晚是專誠為我們而設宴,並以誠意為我們細心烹調了十二道素菜(包括兩款小食和生日蛋糕)。

每道菜都費煞思量,既有砌成層層疊的小食甘荀條和西芹條,又有貌似雞脾的秀珍菇串,再來鬆餅狀的焗雜菌菇,壓軸的炸雪糕蛋糕,裏面是香滑的芝麻,外皮炸成金黃色,而碟底的醬汁則由紅酒和焦糖燒成。款款佳餚,好味之餘,在賣相和口感上一點也不「素」!

素菜不是沒吃過,好吃的也嚐過不少,但如此匠心獨運的西式素菜,卻真的不多。香港地,物價貴、人工貴、租金更貴,食肆為了生存,往往將貨就價,但求貨如輪轉,賺到盤滿缽滿,鮮有店舖願意如此用心經營,為求客人吃得開心又健康。

是不是很像雞脾呢?口味很好,完全沒有水汪汪的情況
僅是賣相,這個雜菜卷早已令人垂涎三尺,如果是熱盤,更受歡迎

照片先看着這兩張,想看更多,請到「開飯喇」

餐廳是一家社企,由葉榮咖啡的葉榮先生和民協的馮檢基議員創辦,這個短片是他們兩位講述經營理念和箇中困難,更有小店招牌咖啡的獨到品嚐法。



看過片段後,是不是很想嚐嚐「刻骨銘心」咖啡呢?下一回,我一定要試。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越劇:中國戲曲的現代傳承

對中國戲曲的認識,主要來自粵劇,小時候嫌那些「查篤撐」很吵耳,長大後有感唐滌生和任白對改革粵劇的熱忱,漸漸接受了這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及後崑曲復興,吸引我到現場觀賞《1699.桃花扇》,體會到中國傳統戲曲之美,回來後反覆收看不同版本的《牡丹亭》視訊,不知不覺愛上了戲曲,因此雖這次《游藝亞洲》節目繁多,還是挑上了越劇──年輕的中國戲曲劇種。

有人說越劇不像中國戲曲,反而跟西方的音樂劇近一點,這一點與越劇歷史短不無關係。

是傳統,融會現代;是東方,不避西方
越劇年輕,在成長路上,不斷借鑑崑、京、川、豫等劇,甚至是電影及現代舞台劇的表現手法。觀乎這次《紅樓夢》的演出,其佈景之華麗、之真實,與舞台劇不遑多讓;其唱腔之柔美、之明快,富於現代感。就此兩點,的確是遠離了中國戲曲的特性。中國戲曲強調虛擬性,舞台上不重道具,只靠演員的身體語言來交代場景;而迂迴曲折、婉轉舒緩更是戲曲唱腔的正宗。


上海越劇院台柱錢惠麗與單仰萍:可以與維也納的管弦樂團同台演出,說明了越劇的現代性

然而,中國戲曲有異於西方,在於它的程式性。生、旦、淨、丑,各有各一套的念白、歌唱、造手、步履、造型、功架等等,半點混淆不得。在這個根本差異上,越劇始終沒有越雷池一步。演員的做手、互望時的眼神、行步的方式,並沒有脫離戲曲的程式性,更運用這些特點營造了舞台上的美感。

女角轉身時,都稍稍側着身子,衣袖垂下,一手向上輕碰下巴,一手向下彎彎靠背,這一下「華麗轉身」,頓生無限嫵媚,展現無窮美態。再者,越劇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看到她們從傳統戲曲中汲取養分,例如水袖。水袖是袖端所綴一尺餘的白綢,所表現不僅是服裝美,更是一種表達感情的工具。黛玉從傻丫頭口中得知寶玉要與寶釵成婚,激動不已;寶玉在黛玉靈堂前,哀慟無名,他們都甩動水袖,表達內心的「激」、「憤」,而水波紋似的水袖,不獨豐富了舞台效果,還加強了演員的舞蹈美。當然,在水袖的運用上,崑劇獨步劇場,無出其右,但越劇在這方面也真不賴。

紅樓夢,捨越劇其誰?
越劇曲調婉轉柔美,正好表達出《紅樓夢》中寶黛二人在大觀園內的哀怨情愛。錢惠麗從十八歲起三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中,扮演了寶玉一千多次,她表現奔放,演活了這個眉梢英氣、骨格清奇的大男孩;單仰萍在外貌氣質與黛玉接近,嗓音弱的特點也對上了黛玉的體弱多病。劇中最令人另眼相看的是飾演紫鵑的張永梅,在「焚稿」和「哭靈出走」的兩場中,她與黛玉和寶玉的互動,情真意切,傾盡了一個與黛玉相濡以沫的丫鬟、一個不齒寶玉對黛玉不問不聞的女子所有的真感情。


單仰萍的黛玉焚稿:一幕令我落淚的演出

輕裝上路,再創不朽
有資深藝術工作者曾表示,當前亞洲藝術最大的挑戰,是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大環境下,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際」與「本土」的拉扯局面。從這個角度看,越劇可能是中國戲曲的出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越劇舞台美、戲服美、化妝美、演員美、唱腔美、音樂美,而且節奏明快,很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觀和口味。難得的是越劇沒有包袱,敢於創新,在演出前的講座上,上海越劇院院長李莉提到,越劇走了一百年,有了《紅樓夢》這齣鎮山之寶,那麼未來呢?所以她們要不斷推出新的劇目,例如這次來港演出,她們還帶來了2008年創排的《韓非子》和2001年推出的《梅龍鎮》,讓時間來去蕪存菁,造就越劇下一百年的另一齣《紅樓夢》。單憑這一份雄心壯志,無畏無懼地去前走,已知道越劇的前景無可限量。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漫遊老灣仔

公司座落灣仔舊區,平日中午吃過飯後,聊來無事,便到石水渠街的藍屋建築群逛逛,順道照些照片。


藍屋的背景,從網絡所得,它原是一座兩層高的醫院,1920年代拆卸重建成現在四層高的建築,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的唐樓。2006年,香港房屋協會宣佈與市區重建局合作,重新發展石水渠街及附近建築物。2010年9月15日聖雅各福群會提出申請將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並會首次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的14戶居民繼續留住;復修時會盡量保持原有建築特點,包括露台連鑄鐵欄河、傳統商舖標誌等,而唐樓內部如間隔、家具和木樓梯均會保留;藍屋二樓和橙屋三樓的住宅單位,日後則會留作導賞團參觀之用。計劃預計2014年竣工。

上週末看《明周》,才知道在藍屋後街、黃屋所在的慶雲街,有一個另闢蹊徑的地產項目。

這座五層高的單幢式酒店The Archive由唐樓改建而成,強調融會社區,交錯新舊城市文化。

這星期我到訪了兩次,第一次在中午,在裏裏外外拍照,第二次是看準了一樓「灣仔視集」的開放時間(逢星期三至日,下午四時至八時),過來跟工作人員聊聊天。原來這一層現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主理,他們不希望跟隨和昌大押的模式,把古蹟復修成高級餐廳,只供有錢人享用,於是他們把一樓打造成非牟利的社區藝術展覽中心,結合社區中心、藝術畫廊和住客設施的三大功能,並不時舉辦各類藝術節目,給街坊和有興趣人士參與,我也留了聯絡資料,以便日後參加他們的活動。

大廈的樓上單位是服務式住宅,而地下則是以舊香港為主題的酒吧餐廳「大龍鳳」。這裏的食物不便宜,一個午餐要98元,所以還不曾惠顧,但聽說這裏雖不是社企,但主理人是社工出身,僱用退休人士和少數族裔,或許以後和朋友一起支持他們吧。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隨畫意翩翩起舞



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兼《雙燕》編舞梁國城表示,《雙燕》是他「以畫入舞」系列的第二齣演出,第一齣是《清明上河圖》。不過,在《清明上河圖》舞蹈詩中,梁國城只是抽取部分畫面,作為舞蹈的藍本,以重現宋代的繁榮;在《雙燕》舞蹈詩中,梁國城不僅要重現吳冠中八幅作品的畫面,更要藉此展現吳冠中的一生。因此,《雙燕》的難度更高,它除了要求從二維的畫面走出來,變成三維的舞蹈外,還要求在舞蹈中流露吳冠中作畫時的情感,從而交錯刻劃他在社會大環境下走過波瀾起伏的人生。

在某些幕次中,以上的目的是達到了。

畫面.舞台.人生
對第三幕《紅影 – 紅黑》,梁國城寫道:「在那渾沌的年代,受盡磨難的赤子之心都不知是紅還是黑。」說得是文革。一開始,舞台便以音樂與燈光來營造時代的恐怖,一名紅衣女子俯伏在地,頭頂的紅光不斷投射出時大時小的圓形,後來一名黑衣男子驀然從台後走到台前,我驟然打了個哆嗦,及後一眾紅衣人在台上起舞,配合背景音樂,讓人彷彿回到那個「渾沌的年代」,與畫家同盡折磨。在舞蹈結束時,漆黑的佈景上有紅色女子及一團紅光,像極了《紅影》的畫面。


文革結束後,社會開始回復秩序,人們的生活有了盼望,想當時吳冠中的心情跟第四幕《糧倉 – 魅力》相似:「時代的變遷,生活卻依然,回到真情感,撲向厚重的大地,心中無限火花。」舞台上既有雙人舞,也有群舞,表達了豐收時農民的愉悅。跟《清明上河圖》一樣,我們在舞台上看到一位作畫人,眾人後來把稻穗擲到作畫人身上,堆滿他一身,他從稻穗中走出來,那情景跟《糧倉》的畫面很接近,更描繪出畫家無比的興奮,無論是因為豐收,或者它所隱喻的文革結束,都很能表現畫家真實的心情。


最後一幕《瀑布 – 背影》也很美。眾女舞蹈員在舞姿和服裝上,極力表現水的特質:純潔、柔順,跳得非常有美感。佈局更匠心獨運,瀑布不是向下流,而是在水平線上流動;而結局時,三位女舞蹈員拖着長長的白絲帶,從台下走上台上,再踏上天階,梁國城寫道:「獨木橋頭一背影,不知走向何方。」我想,他是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一幕,畫面也許不太相似,但情感卻很一致,就是吳冠中所寫的「素白的奔流,純淨的奔流,似一面明鏡,讓世人照見自身的污濁。」


可惜,失之交臂……
談過成功的幕次,也談我較失望的創作。

早前在賞析講座中曾欣賞過第六幕《雙燕 – 苦戀》的部分片段,該幕是這次舞蹈詩的點題之作,其音樂、服裝、舞蹈都非常可觀,故熱切期待着正式公演的演出。可是,當晚該幕的燈光較暗,加上舞蹈員的面部表情和舞姿都非常細膩,而我坐在樓座中段位置,看得不太清楚,白白糟蹋了這幕表演。惟完結前佈景移動,讓人感受到白牆灰瓦的美感,這時看到作畫人原來一直站在佈景背後,觀看着前方深被等待所折磨的兩人,霎時令人有一種欲哭無淚之感。

這一幕是梁國城再創作的,吳冠中原來要表達的是傳統江南樓房的簡約美,暗合西方對畫面切劃的理念,尤其是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新造形主義」(Neo-Plasticism);而梁國城則聯想到丈夫飄洋出外、獨守空房的婦女;而我從表演中則想到吳冠中這一生,有沒有一些他很渴求的東西、卻一直與它失之交臂?

不管有沒有未實現的夢想,到了最後,也一切如風四散。在第七幕《海風 – 孤獨》中,赤裸上身的男舞蹈員舞動墨綠色的下擺,發出塑膠袋似的聲響,配合《男兒當自強》等強勁的背景音樂,舞出有勁的動作。當風吹揚起各式各樣的物件時,情景與畫面相似。

不過,綜觀吳冠中的作品,儘管畫面多彩,情感豐富,但整體來說,始終表達他「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平穩心情,與激情的舞蹈格格不入,更何況這一幕的演出,何曾令人有「孤獨」或「兀立獨行」的聯想呢?與第八幕相反,這一幕是「形似而不神似」,似乎是「捉了鹿」,但不會「脫角」。

極盡視聽之美
這次演出,香港舞蹈團特邀香港純弦現場演奏,其藝術總監、第一小提琴手梁建楓更兩度踏上舞台,與舞蹈員共演,為整體演出增添了幾分浪漫的色彩,亦讓人對畫和音樂的關係多了認識。畫與音樂雖屬不同的藝術範疇,但在畫面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節拍」,即是畫家賦予作品的內在情感,而吳冠中畫面的「節拍」,是一貫的從容不迫。

此外,這次演出的服裝設計也別出心裁,《糧倉 – 魅力》的割禾男女,以土黃色調的衣衫為主色,既與稻穗的顏色相配,也展現了農民質樸的快樂;《雙燕 – 苦戀》的黑衣女子,服裝剪裁極具美態,突顯舞蹈員的體態美;《瀑布 – 背影》的白衣女子,衣飾模仿水的純潔,為吳冠中潔身自好的一生作了完美的註腳。

總括而言,梁國城這次「以畫入舞」的創作,難度比以前的為高,其中有成功有不成功,但瑕不掩瑜,值得捧場,亦期待它載譽重演,讓觀眾有機會欣賞改善了的演出。

延伸閱讀:
.香港藝術館《吳冠中 – 畫.舞.樂》畫展(展期至2012年4月15日)
真誠與自信:記兩位藝術大師
泰山其頹:記念吳冠中

後記:
舞蹈團後來把現場演出的片段剪輯如下: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心無限,橋無止

今天參加了無止橋慈善基金首屆步行籌款,地點是風光如畫的大潭水塘。

在風和日麗的秋日,走在大潭水務文物徑之上,我們一行五人看看山、看看水、看看橋,呼吸着藍天石橋的靈氣,與明山秀水共舞,愜意地共度了大半天。

香港的水塘可真不賴,就我曾親身前往的荃灣城門水塘、西貢萬宜水庫、大埔船灣淡水湖等,都是老少咸宜、風景優美的郊遊必選之地。在這個繁忙的大都會中,居然可以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當是香港人之福。

這次參加無止橋的慈善行,一方面是認同他們的信念:透過鼓勵大學生、專業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志願者,運用可持續的建築理念,同心協力修建橋梁,改善內地偏遠貧困、有迫切建橋需要的農村地區,提升村民的生活質素,啟發並推動社會欣賞、尊重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繼承並發揚地方文化與傳統智慧,推廣可持續理念。另一方面,是欣賞無止橋主席吳恩融的為人。

吳恩融本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有一年往內地考察,發現甘肅有村莊的學生每天上學都要涉水過河。這情景深刻留下他的腦海裏,成為「無止橋」的緣起。

他說:「每次返內地建橋,都是自掏荷包買機票,還要工作,抵受日曬雨淋,部分學生義工會抱怨,但要認識中國,就是從農村開始,農村是中國的根源,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那裏,去上海、北京沒用的!」

吳教授所言極是,從來中國士人心懷家國,念茲在茲的,就是黎民百姓的生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惜的是,今日專業人士北上,眼中卻只有不斷升值的人民幣!



延伸閱讀:
無止的信念吳恩融
吳恩融:無止信念始於毛寺村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印尼的國樂,峇里島的演繹

前言:在康文署主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游藝亞洲」中,有一場《樂韻流金嘉美蘭》。嘉美蘭,是印尼的傳統音樂,算得上是「國樂」。我因參加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的「再現亞洲──藝評寫作導領計劃2011」,所以觀賞了是次表演,並寫了一篇評論,在此全文轉載,以饗網友。

在台前,只有一位樂手,敲打着Reyong(一種木琴類敲鍵樂器,琴面鑲有銅片),卻傳來喧鬧的樂聲與雄壯的歌聲。正尋找聲音的來源,在劇場樓上的後方,便出現了一隊盛裝的樂隊。樂隊由旗手作先鋒,揚起鮮紅色印有紋理的旗幟,隨後是三位濃妝艷麗的女舞蹈員,接着是一位長老打扮的白衣長者,邊走邊唱,隨後的是其他樂手,而抬着Gong(類似中國的掛鑼)的樂手數着拍子敲打樂器。不一會,樂手來到台前,各就各位。

這就是印尼峇里島嘉美蘭「采碧塔卡樂舞團」(Tri Pitaka)入場時的排場,相當壯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嘈吵又清新的音樂
許是宗教音樂的共同特色,嘉美蘭(Gamelan)和中國廟會音樂相似,以熱鬧嘈吵見稱,但細聽下去,便會發現嘉美蘭較為悅耳,大抵與其演奏樂器的設計有關。

嘉美蘭的樂器大多配對成雙,其一調音稍高,另一調音相對較低,同音齊奏時,形成輕微差異的調音,聽上去有一種閃爍不定的音質,令演奏不那麼吵耳。此外,在樂團編制中,有一至兩名的笛子手,笛子雖聲量微細,但角色吃重,相對其他的金屬樂器,笛子音色清脆,為演奏引入一股清新的氣色。



不一樣的舞蹈
「采碧塔卡樂舞團」既以樂舞團命名,其舞蹈表演也非常可觀。當日三位女舞蹈員在兩段樂曲中表演民族舞,全身各部位皆在跳舞,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腰肢、肩膊等,配合一字形或八字形的雙腳,以及手部動作,構成舞蹈的所有部分。

舞蹈員身穿華麗的民族服飾,賞心悅目,惟其舞姿不以流暢為尚,而是由斷斷續續的動作組合而成。舞蹈員的眼神有點兇,表情有點肅殺,帶有男性的剛毅,不太嫵媚,與我們印象中的女性舞蹈並不一樣。

在演後的答問環節中,才知道舞蹈員並不是純粹表現女性的舞姿,她們時而作男性的進取,時而作女性的羞答,難怪觀賞時有如此的感受。

人聲嘉美蘭演繹猴子舞
在公演前兩天的示範講座中,樂舞團顧問、著名舞者兼學者華楊.帝比亞教授(Professor I Wayan Dibia)介紹了公演所沒有的Kecak,即西方人俗稱的「猴子舞」,這是就其內容而言,因為峇里島人將Kecak與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Ramayana(羅摩衍那)結合,以猴子的生活形態和動靜聲線為表演元素,成為備受旅客歡迎的演出。

事實上,就表現形式而言,Kecak更貼近的解釋是「人聲嘉美蘭」,表演者沒有樂器,純粹靠他們分組發出不同的聲音,形成豐富音樂效果。在該場示範表演中,帝比亞教授還親身上場,即席表演了一段舞蹈,讓觀眾了解嘉美蘭不但可為女性伴舞,亦可由男性主舞,他們的舞姿蒼勁有力,着重力量的表現。



跨越傳統與現代,連接國際與本土
在計劃的演前藝術講座中,一位資深演藝工作者曾表示,當前亞洲藝術最大的挑戰,是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大環境下,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際」與「本土」的拉扯局面。在這方面,印尼嘉美蘭作了良好的示範。

嘉美蘭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230年,屬於集體創作,一首新曲的誕生需時數月,而舊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又會經常加入新的「變奏」,所以是不斷生長和改變的。由於歷史、地理等原因,嘉美蘭形成不同的地域風格,其中峇厘於二十世紀初被荷蘭佔據,在社會的動蕩及文化的激蕩下,當地的嘉美蘭出現新的風格,強調對比效果,着重快速轉變節奏,稱為「克比亞」(Gong Kebyar),亦即當晚表演的音樂種類。

由於以上的特色,嘉美蘭可以生生不息,在延續傳統之餘,擁抱變革,不但深受印尼人的喜愛,還傳播到全球各地,影響了世界音樂的潮流。


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誰人的星空?

寫了Stella So黃照達以後,終於輪到幾米了。幾米,是我心愛的台灣繪本作家(台灣稱圖畫為主、文字為副的作品為「繪本」)。

第一次知道幾米這個人,是從朋友間流傳而來的電郵。起初,不知道他的身分,不知道他的故事,但很喜歡他的畫,是一種解釋不了的喜歡。

他的畫,天馬行空,色彩濃重,畫工細密;他的文字,簡單動人,字裏行間滲透出淡然的哀愁。簡言之,幾米的好,是讓你在冷漠的都市中找到溫暖;或者倒過來說,他的畫,帶着淡淡的蒼涼,卻不會令你失卻希望。

後來,從報章和電台的訪問得知他原來在廣告公司工作,過了十二年,決定自立門戶,誰不知就在這時候給檢出患上血癌。在那段隔離治療的孤單日子裏,他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累積了創作的靈感。病癒後,以四十歲之齡,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漫畫書,成為台灣人氣最高的繪本作家。

在幾米眾多的作品之中,我最喜歡的,是《月亮忘記了》:


喜歡《月亮忘記了》,不僅是因為畫面,也不僅是因為故事,還是因為月亮對於我,有一份難以言喻的吸引力。它吸引我愛上明月詩,也愛上了幾米的繪本。曾寫過一篇《明明如月》,細述當中的因緣。

另一本討我喜歡的作品是《向左走、向右走》:


《向左走、向右走》吸引之處,不完全在於對愛情的刻劃:尋尋覓覓半生緣,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幾米以愛情的包裝,反映了現代人的冷漠、固執、心靈空虛。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住在都市中的同一幢大廈裏,卻因彼此習慣不同,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碰不上面,幾乎錯失了一段緣份。他們平日的生活,與熙來攘往的人潮沾不上半點關係,撫慰他們心靈的,似乎只有偶爾踫見的那頭貓、那頭狗,以及不諳世事的嬰兒。

跨媒體的藝術轉換,像把小說變成電影,效果好壞難料,如《哈利波特》的電影系列,簡直是一場災難,但《魔戒三部曲》卻出奇意外的超水準,所以除非好評如潮,否則我不多看這類電影,因此沒看過《向左走、向右走》的電影,至於《星空》呢?難說了......



電影《星空》把英文名字改為"Starry Night",跟梵谷的名作同名。究竟電影的創作運用了梵谷什麼的元素呢?又或者幾米下筆時,可曾起過梵谷,又或受到他什麼影響沒有?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小菜田直擊 (二)

上一回匯報小菜田的情況,不經不覺已過了十天。

這十天,繼續疏苗,期間也施了肥,菜苗長得很快也很壯,雖然不免有小鳥啄食和蟲蛀,但大致來說不太嚴重,只是稍稍加強了膠袋彩帶陣,嚇一嚇雀鳥,叫牠們不要太猖狂。

膠袋彩帶也真管用,所覆蓋的地方,雀鳥都不敢落地,但邊緣位置,牠們就毫不客氣,飽吃一頓。人家說,做有機耕種,就不要太吝嗇,要有心理準備,分出一部分的收成給雀鳥。我聽後,只得苦笑回應。幸好,小鳥的啄食情況尚算受控。

白菜長得較快,幾天下來,已密密麻麻鋪滿了耕地,這時候當然不用再疏苗移植,我把較早長出來的菜葉一塊一塊剪下來,騰出空間給餘下的白菜繼續成長,而剪下來的菜葉當然成了我的果腹之物。

細心看看,菜葉上有蟲蛀的小孔,田地邊緣有一些給小鳥吃了
初時摘下來的都不過是菜苗而已,而這一些卻是已成長的白菜

曾在這裏提及,我參加過粉嶺馬屎埔村「馬寶寶社區農場」的耕種班,課程改變了我對務農的一貫看法,反思了城市人的生活。最近,他們成立了一個生活故事館,展覽一系列「守護村情記憶」的生活器皿,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觀。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寫了李商隱,又忍不住寫寫我的偶像蘇東坡,這回介紹他的慢詞《八聲甘州》。《八聲甘州》,雙調,前後片各四平韻,一共八韻,97字。這種體制,非名家大手筆,難有佳作,但偏偏《八聲甘州》的佳作不少。

蘇軾對他的同輩柳永所作的膩詞,頗有微言,然而對他的《八聲甘州》,卻推崇備至,說「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而東坡自己的《八聲甘州》,也是感人至深,獲得「正如天風海濤之曲,中多幽咽怨斷之音,此其上乘也」的美譽。現將兩詞抄錄如下:

柳永《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怎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 (解說按此)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解說按此)

詞原是伶工之詞,是歌女唱給觀眾聽的歌詞,因此是靡靡之音,以婉妁為正宗。後來,士大夫也填詞,以男性的身分寫女性的情思,出現葉嘉瑩所說的「由雙重性別引申而來的雙重語境」,於是「言外之音」便成為詞的特色。

柳永在這條道路上,把士大夫的悲慨與閨婦的相思懷念相結合,開拓了詞的境界。 他的《八聲甘州》,在寫景中帶着自己的感發,「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詞作表現得開闊博大,富有盛唐的氣象,所以蘇軾說這首詞「不減唐人高處」。

蘇軾無事不可入詞的做法,打破了詩詞的分野,他的《八聲甘州》,是寫給他的一位僧人好友參寥子,當時(元祐六年,1091年)東坡離開杭州知州,到任翰林學士承旨。元祐初年,是東坡一生為官最得意的時期,任職高位,然而他因不同意舊黨盡廢熙寧變法,跟朝臣鬧得很不歡,對仕途也已厭倦,在詞作中反映出來。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既是寫眼前景,更是抒心中情。宦途詭譎,非東坡這個「一肚子不合時宜」的人所願意過的日子,「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他就是這樣一個率性自在,不會機關計算的人。臨別在即,他對好友參寥子說,他一定會早日辭官歸隱,再與參寥子相聚,「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這裏扣住了東晉謝安的兩個典故:謝安雖為大臣,但有歸隱東山之志,「造汎海之裝,欲經略初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篤疾」,死後,其外甥羊曇某次醉中過當日謝安棺槨所經的西州門,回憶往事,悲感不已,慟哭而去。東坡藉此表達希望將來自己退隱的志願終能實現,不致引起好友抱憾而涕淚沾濕衣裳。

這首詞寫得悲愴真切,東坡的擔憂不是無病呻吟,兩年後,1093年,高太后崩,哲宗親政,起用新黨,東坡展起其為期七年的流放生涯。


閱讀全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錦瑟》

河南鄭州滎陽李商隱公園
李商隱是中國傳奇詩人之一,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謎詩,讓人摸不着猜不透。他的詩,意象瑰麗繁密,令人「一唸傾心」,但一下子又不太了解他在寫什麼。

就以這首《錦瑟》為例,李商隱以錦瑟起興。據我理解,瑟是一種類似古箏的樂器,有五十條絃線,詩人在彈撥之時,聯想翩躚,追憶起那美好的少年時代。

接着的四句是四組獨立的意象:
  • 「莊生曉夢迷蝴蝶」說的是莊周夢蝶的典故,這是哲學界最津津樂道的存在主義問題──究竟莊子是在夢中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莊子?
  • 「望帝春心託杜鵑」,在古老神話傳說中,望帝杜宇是四川蜀國君王。國家爆發大洪水,他派宰相鱉靈治水成功,便自願把王位讓給鱉靈,死後化為杜鵑鳥,留戀國土。不過,有些版本卻涉及偷情,有說說宰相忙於治水時,望帝與其妻私通,宰相立功回來,他慚愧地讓位隱退,死後魂化杜鵑鳥;有說望帝退位讓賢,哪知妻子被鱉靈乘機霸佔,他就悲憤地化作杜鵑啼血。無論望帝是為了什麼化為杜鵑,他都是非常傷心哀慟,所以才會有杜鵑啼血的悲悽故事。
  • 「滄海夜明珠有淚」,傳說中海裡有鮫人(類似西方傳說中的美人魚),會哭出珍珠來。
  • 「藍田日暖玉生煙」,藍田盛產美玉,在日照強光下,玉山彷彿散發出裊裊的煙靄。
最後的兩句是千古名句,經常被人引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無限的悽愴,無限的無奈,美好的時光總是一瞬即逝,有一種時不我與的落寞。

李商隱的《錦瑟》究竟是寫什麼?後世莫衷一是。最簡單直接當然是把它理解為愛情詩,懷念一段已逝的感情。然而,研究李商隱的學者卻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自比文才之論等等。

李商隱的傳世作品,大多音律鏗鏘,辭藻華麗,感情強烈,很容易令人把他看作一位公子哥兒,在愛情路上幾番波折。可是,如果我們翻看他的傳記,便知道李商隱其實素有報國匡世之志。他生活的唐朝,已經走向衰敗的道路,各地節度使手執軍政財大權,是尾大不掉的土皇帝,揮霍無度,不時興起戰端,人民的生活艱辛。救黎民於水火,是李商隱這個晚唐士子最大的志願。可是,事與願違,他的一生,雖是少年得意,卻有志難展,苦陷牛李黨爭,辜負一身好才華;愛妻早亡,對他的打擊很大,晚年更是貧病交迫,身後蕭條。

曾經看過一種解說,把《錦瑟》看成李商隱的自挽詩,說是他晚年所作,回顧他的一生,是一場虛空的夢(莊周夢蝶),只有悽愴(望帝化成杜鵑啼血),自己的才華無所發揮(月明珠有淚),理想如煙飄散(藍田生煙),眼前年歲將盡,一切的人與事,都叫人悵惘不已。

這個解說,雖然說得很傷心,但以他敏銳易感的個性,很有可能是他一生的自況。尤其是起句:「錦瑟無端五十弦」的「無端」便很有自憐的感傷,可堪咀嚼。

一首詩之所以可以流傳千古,往往在於它的歧義性,可作不同層面、不同層次的解讀,在不同的時刻,都可以給人一種難以名狀的慰藉,這就是一首成功的詩。

後記:
讀到鄭培凱論《錦瑟》,他說:「說《錦瑟》是情詩,是懺情,是悼亡,是傷逝,都可以。不過,『自傷』的說法,似乎更能聯繫到李商隱詩歌藝術的核心,也就是追求詩境的純粹,追求一種藝術感覺的完整。詩中的具體指涉不太重要,關鍵是藝術感覺,是運用文字來呈現詩的本質。

「莊生曉夢,無法分辨究竟是莊周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化為莊周,是人生如夢,還是夢如人生呢?望帝春心,杜鵑啼血,是前世種下的孽緣,來生注定的歸宿,還是今生蹉跎的命運?滄海月明,照映今古,像神話中鮫人流淚化成的珍珠?還是鮫人淚珠飛升為天上的明月?藍田產玉,光澤溫暖柔潤,是陽光攏聚的嵐氣所生,還是玉石的潤澤蘊育了晴光的氤氳?人生為什麼充滿了未知與困惑,為什麼如此不可預期與不堪回首?追憶起來有甜蜜有痛苦,有花開的艷麗,有荊棘的煩惱,令人當局迷惑,令人思之惘然。

「張采田的《玉谿生年譜會箋》把這首詩的寫作,列在大中十二年戊寅(858年),李商隱四十七歲,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回顧一生顛沛流離的際遇,無端端的,年紀也快五十了,夕陽無限好,但卻已近黃昏,『美人遲暮』,不禁自我感傷,藉着錦瑟飄忽迷離的樂音,懷想流逝的歲月,似真似幻,如夢如煙,頗似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朦朧詩境。不過,李商隱的意象造句,奇詭多變,繁複華麗,與白居易的『老嫗都解』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全文請按此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世外桃源鹽田梓

香港也有世外桃源嗎?有,我週末時才到訪了其中一個,就是西貢離岸島嶼鹽田梓。

導遊告訴我們,鹽田梓已經荒廢了,沒人居住的。可是,在島上逛了逛,卻發現這裏不僅風光明媚,連遭棄置的村屋仍保存得很完整,一點也沒有破落之感。如果不是窗戶碎了,看到屋內空無一物,只有零亂的雜物,僅看其亮麗的紙皮石外牆,很難想像屋主早已離開。


島上還有一座很雅緻的天主教堂,回家後一查,在香港新界西貢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的網站上,得知鹽田梓原是一個客家村落,約有一千名居民,全村信奉天主教,這個聖約瑟小堂有百多年的歷史,是全港保存最妥善的鄉村教堂。

網站上說,村民為了保留客家文化與天主教自然融合的原生態村落風貌,向政府積極爭取修復村落,並提出「五合一」的保育方案:宗教有天主教教堂,生態有紅樹林及鹽田,文化有由村校改建的客家文物展館,政府可串連起來發展,發展商則負責旅遊及度假部分。不過,政府遲遲未有回應,村民已決定收回村屋,計劃籌集資金自行修復,長遠來說希望可改作民宿出租或讓人參觀。

就我當日所見,村民的建議非常可行,這裏的文化與生態環境都很值得參觀,如果將來有民宿出租,定能吸引非一般的自由行旅客,讓香港在購物與主題公園以外,開闢新的旅遊景點。

值得一提的,還有島上的茶果,非常「煙韌」可口,是肚子餓時最佳的充饑之物;另外島上有一口井,以前是供應全村人的日常所需,現在變成城市人體驗打井水過程的首選之地。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當父親是個漫畫家......

介紹過Stella So,當然不能遺漏黃照達,他也是《明報.星期日生活》的漫畫作者,平日亦在《明報》副刊畫政治諷刺漫畫《嘰嘰格格》。

黃照達的畫工不算很出色,畫面多有重覆,但那些旁白,似「爛gag」又很有punch line的效果,對留意時事或社會動態的人來說,看後往往忍不住會心微笑(管它是苦笑或無奈的笑)。

星期日黃照達還會多畫半版漫畫"Hello World",是他在兒子出生後畫的漫畫,洋溢着望子成龍的期待、卻又不想兒子成為現今「高分低能」的港孩,那一種矛盾,着實很令人共鳴。

早幾天在黃照達的Facebook中知道,"Hello World"終於結集成書,並會送五本給讀者,只要讀者以一百字以下寫出「我想教黃日的一件事」(黃日是漫畫中兒子的名字)。

於是,不作他想,發了電郵過去:

黃日,你不必飲用添加了各種營業素的奶粉,或入讀名校Play Group和幼稚園,又或報讀各類課程、十八般武藝皆能。你,不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

黃日,只希望你,好奇心不滅,熱愛書與大自然,享受與人相處的時光──無論你喜歡那人與否。


以下一文《錢:買不回來的東西》,節錄自黃照達的博客,頗有警世意味,與大家同享: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將來想做藝術家?」

這是我十七年前踏入中大藝術系,老師劈頭問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已記不起當年有多少人舉手了,只記得自己的手在多番的掙扎下,最終還是靜靜的垂下來。或許,對我這個每星期喝着《龍虎門》、《天下》和《壽星仔》等港漫奶水大的時下年青人來說,這個身份委實太沉重了。

還記得自己畢業後,就如很多同學一樣,甫離開校園便要轉行。在一所小學當了四年的教師。這四年其實是過着一段頗為割裂的生活。一方面要應付繁重的教學工作,另一面卻要時刻想着如何延續剛於學院萌芽,同時又快要死亡的藝術生命。工作太忙,沒時間,沒空間創作固之然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核心的問題是,究竟我幹麼要這樣「犯賤」,當人家放工後可以躺在沙發看電視時,自己還要在工作室鋸木條造畫架呢?老實說,在那個年紀,說不出什麼偉大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繼續下去。只知道,我覺得當我停止創作時,我的生命就會變得不完全。更甚是,我會因為沒有創作而感到不安,內疚。「一定要攪嘢!」彷彿變成了每個讀藝術的人的魔咒。

我沒有意圖去將香港藝術家描繪成一群受迫害的小眾,從而去製造另一個「星期日檔案」式的悲情奮鬥故事,也不希望落入那種「香港藝術不成是因為資助不足」的思維之中。反之,我覺得藝術創作更多是取決於社會上的藝術氣氛與藝術家個人的自省能力。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多年前的一個個人經驗。還記得自己離開小學教師崗位後,遠赴英國繼續升學,畢業後更在當地參與了一個網上互動電台的開發。那是一個早期web 2.0網上軟體的先驅,當中一同參與的有獨立音樂人、電腦程式員、音樂業務發展以及媒體設計師。對我這個藝術出身的人來說,這可是個十分奇怪的組合。然而,兩年的合作卻令我看到整個過程根本與藝術創作無異,當中包括參與者對不同領域的開放,對未知的尋求與及擁抱創新,拒絕被定義的態度。這經驗可說為我的藝術創作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當中最重要的是,我終於可以解除了「藝術家一定要攪吓嘢」這魔咒。原因不是我決定轉行,放棄創作。而是我發現,創作原來根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展覽廳亦不過是眾多個可以發現藝術的地方之一。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小菜田直擊

多謝默泉的留言,也感謝朋友的關心,在此簡報一下小菜田的近況。

自上星期三的網誌後,小菜田茁壯成長,不過是長得越來越茂密,卻不怎樣長高長大。心中正琢磨着何時該疏苗移植,看到旁邊的菜田陸陸續續疏了苗,於是問一位剛在疏苗的先生(對,是先生,這年度的種植計劃多了很多男士參加),他回笞說:沒特定時間,覺得不再長大便可以做。

說得好,於是我分了三次給耕地的三種蔬菜疏苗。今年管理處派發的種子有白菜、菜芯和白蘿蔔,我種了四行白菜、四行菜芯、六行白蘿蔔。三種蔬菜中,只有白菜和菜芯可以疏苗移植,白蘿蔔由於我們是進食它的根部,所以把菜苗拔出後,不能再移植到其他地方,否則就算能活下來,根部也不會再長大。

疏苗後的白菜田
新鮮採摘的白菜苗

疏苗時,有位太太走過來,瞄了瞄,說:「太密了,要疏苗了。」我心想,你不是看到我正在疏苗嗎?看到我在移植,便嚷着說:「哎呀,蘿蔔不能移植的!」我沒好氣說:「那些是白菜來的。」「啊?是白菜呀?蘿蔔移植了不會長大的。」我心又想,你連白菜和蘿蔔的菜苗都分不出來,還好意思指點人家嗎?

雖然是在做疏苗,但看着菜苗生氣勃勃的樣子,總是不忍心把多餘的菜苗拔走,所以儘管工夫做了,但菜田仍有點擠迫,我跟自己說:「就這樣吧,等它們長大再算!」不消一天,菜苗已長大了很多,空間更形不足。好了,好了,我立即再去疏苗。

給拔出來的菜苗,通通給我拿回家吃,當中的白菜苗嫩得很。我用清水把根部的泥土洗乾淨,就放進口裏,那一種「鮮味」,真是齒頰留香!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世途多險思工部

朋友不時在Facebook上寫點個人感想,看多了感覺他不太快樂,於是留言給他,鼓勵他多看詩。因為在詩中,我們會發現,我們所有的悲傷,古人都曾經歷過、體驗了,那種「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無法名狀的痛苦,他們一字一淚、一行一血掏出心來書寫,化而為詩。然後,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遭遇不是唯一的,自己的感受不是孤獨的,霎時,豁然開朗起來。

因此,給朋友找杜甫詩。選杜甫,是因為他心懷大志,但時不予我,不得不鬱鬱終老,他的際遇,很有典型意義;而他的詩,沉鬱挫頓,跟他為人一樣,有內涵、有深度,而且認真,經得起反覆推敲,所以耐讀。想不開時,不妨找杜甫詩讀讀,他絕對可以跟你較真。

結果,在郵箱中找到一篇舊作。除了引用杜甫詩,寫天下人共有之情外,還旁及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

故事從陳耀南一篇《世易時移杜尚尊》的專欄文章說起。(原文刊於2007年《信報》,見本文最後部分。)

(一)陳耀南在文章說:「在傳統中國,長久以大一統君主專制作為社會常態,以軟弱的儒家、逍遙的道家、樂生的道教、捨離的佛教作為指導思想。」他稱杜甫詩「表現了作為傳統中華文化骨幹的儒家思想最有價值的所謂『知命守義』這精彩的信念」,字裏行間,頗帶一點諷刺意味。

然而,儒家是「軟弱」嗎?道家是「逍遙」嗎?佛教是「捨離」嗎?(為不再生枝節,另文討論宗教問題。)

如果我們認同中文(或國學)是經、史、子、集的合成體的話,那麼,以「十三經」為代表的經學,便是人生的法度,體現儒家的理想、所倡導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可是,現實的人生是如何?孔子樂天知命,但不是不可救藥的「浪漫派」,否則便不會視六經為圭臬,而六經之一的《尚書》便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觀乎浩瀚的史籍,便知此言不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在堅守信念與考量實況的爭扎之中,我們需要老莊哲學來保全真我,以及其他子書的幫助。

更何況,中國的思想體系從來就不是儒家獨尊,而儒家本身也非一成不變──與孟子同為大儒的荀子,便摻入法家思想;以董仲舒為首的漢儒,又以陰陽五行為解讀手段;到了魏晉南北朝,儒學式微,老莊大盛,佛教流行,是宋儒調和儒道釋的先聲。因此,中國的士人(包括杜甫)都不是純粹的儒家信徒,或多或少都沾上了其他思想。

(二)陳耀南指舊日中國文學,特別是詩詞,儘多傷春悲秋、嗟卑歎老。

這事不好說,但既然陳耀南說杜甫,我便以杜甫的一首詩為例子:

《詠懷古跡之二》首四句: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杜甫讀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深深觸動,說「搖落深知宋玉悲」,宋玉是悲秋嗎?是的。只是悲秋而已?不僅如此。他感慨什麼?他感慨春夏已過,秋境蕭瑟,而天之四時,便是人生四境──壯年已過,青春消逝了無痕,瞬間便步入衰頹的暮年。然而,他仍有志願未達成!所以惶惶然懼怕死亡,更恐至死未了平生夙願!「人情莫不思得,而得志者有幾?雖處富貴,慊慊猶有不足,況貧賤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誰不感慨?」(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宋玉之歎,是感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這是千秋萬世人人各具的「同有之情」,故能觸動古往今來的詩人,形成悲秋的傳統。

杜甫的悲秋,是懷念宋玉,更是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是「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的人──杜甫空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有志難展。從宋玉到杜甫,一千年過去了,「蕭條異代不同時」,人生總是如此,從宋玉那裏,杜甫找到共鳴、找到慰藉、找到支持。因此,與其說詩人總是傷春悲秋,倒不如說,時代變、環境變,但人心不變,依然為「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而發出感慨!

很多人跟陳耀南一樣,說詩人儘是傷春悲秋,我倒認為歐陽修說得更貼近真相,他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年少時,我們或許會「為賦新詞強說愁」,可是,幾番歷練後,我們仍不願意跟辛棄疾一樣,說:「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那大抵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我們歷練不夠,不懂世途險惡;一是我們對於心中的夢想,難言放棄、難於放下。如此而已矣?


附錄:陳耀南《世易時移杜尚尊》
   (信報,2007/3/5,P28,副刊專欄,晨光清景)

杜甫詩之所以應讀、堪讀與耐讀,因為,在藝術上,它表現了中國語文最吸引的特色與技巧;在情感、思想上,它顯露了人性的光輝,也透示了人力的軟弱。

從八世紀初期到後期,從先天、開元到永泰、大曆,繼承初唐而有盛唐,進入中唐而預告晚唐,杜甫以他的詩歌,或者淺近簡單得好像童謠民歌,或者鴻深奧博得有如辭賦,表現了作為傳統中華文化骨幹的儒家思想最有價值的所謂「知命守義」這精采的信念,同時也表現寢寐周孔的聖賢之徒,縱使真的管樂有才,面對不知是誰掌管命運,面對不出於民主,不由於理性,於是無可制衡的最高權力,那種無力與無奈。

歡欣喜樂當然也應該產生文學,不過,深刻的悲愁和長久的苦悶,似乎更多引起天下後世的人心共振。在傳統中國,長期以大一統君主專制作為社會常態,以軟弱的儒家、逍遙的道家、樂生的道教、捨離的佛教作為指導思想。人的情感愈豐富,愈敏銳,痛苦也就愈甚。蚌殼入了砂粒,不斷刺激着軟肉,避之不能,驅之不去,唯有分泌體液,將之包圍,把它異化—所謂「蚌病成珠」,最足以說明舊日中國文學,特別是詩詞,為什麼儘多傷春悲秋、嗟卑歎老。我們現代人,有影視媒介來渲染喜怒哀樂,有報章雜誌來報道申訴,有代議制度、民主選舉來參與政權,有獨立司法來維護綱紀,更根本、更重要的是:現代唐人有儒道佛以外的普遍的新信仰,多一個選擇,使我們安身立命,慰安心靈—這些,唐朝的唐人都沒有,熱心的詩人,只有「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白居易這句名言,比他先走一步,表現得更雅健、更恒久的,就是渴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杜甫。

從中唐到北宋,元、白、韓、王、蘇、黃,幾乎位位大詩人都對杜甫俯首交心。不過,東坡所謂「一飯不忘君」,並不是「詩聖」尊號的主要成分。千多年後,君主政體也死了,某些尊杜者(例如張戒、潘德輿)連諷刺一下楊貴妃都認為有失臣子之禮這種愚鄙之論,早成為笑話了;不過,「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新安史》),宇宙之謎,生命之苦,人世之情,仍然寫之不盡,也因此,「志深而筆長」的杜甫,仍然許多共鳴,仍然堪尊經典。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如果中國泡沫爆破,怎辦?

前言:這是陳雲在Facebook上推介的文章,闡釋中國當前面對的經濟問題,寫得深入淺出,難得的是既沒有「捧殺」中國,亦沒有「棒殺」中國,論述時不偏不倚,全文翻譯如下。What If the China Bubble Bursts?, Times Magazine, 2011/10/17.

Link to China's Extraordinary Buildings
什麼是目前最重要的全球經濟問題呢?其中一個必然是歐元會否崩潰,另一個可能是美國會否陷入雙底衰退,第三個也是長遠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能否從歷來最大的房地產泡沫中找到出路?

對於西方人來說,這問題可能有點奇怪,大家聽的都是亞洲崛起以至中國競爭力不斷上升的報導。可是,一如美國共和黨要削減政府支出,「把怪獸餓死」,中國共產黨也嘗試控制以借貸推動的房地產旺市──成就經濟奇蹟的核心。這是有計劃重整中國經濟的一部分,令經濟從依賴生產和出口,轉為以本土服務市場為主。然而,萬一中共的政策令房地產價值大幅滑落,便會打擊那些收入與盈利增長緊貼中國經濟發展的跨國企業,而美國也可能因此再次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增長情況,受到全球關注,因為它是環球經濟的火車頭。2010年,中國佔全球經濟增長的19%,預期今年將達24%。中國的增長動力對歐美的經濟復甦至為關鍵。

當華盛頓透過議員在國會艱辛辯論如何達致平衡預算、經濟學者為解決低增長高失業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時,中國在過去數十年全速發展,不曾有過意外,興旺的經濟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上。今年首六個月,中國在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額較2010年同期上升32.9%,而中國今年經濟預期增長超過9%,與後鄧小平「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平均增長相若。

中國由1978年的寂寂無聞發展至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多數論述都歸功於廉價勞工,這當然是一個因素,但廉價資本和土地也是主因。大部分中國人都勤於儲蓄,把省下來的存入銀行戶口,但利率卻較通脹率要低,結果這些資金都流入國有企業,用來興建工廠和大廈,造就中國的經濟奇蹟。

不過中國人對金錢管理頗為在行,他們看到上層以低價購入土地發展,賺得滿堂紅,但只有「有關係」的官員才可能從土地原住戶的手上取得土地,一般人是無法賺取這些惡貫滿盈的利潤,但他們可在項目發展後期參與房地產投資,讓財富每年累積增長。只要在中國住上一兩天,便曉得房地產是大眾最關心的事情,樓房買賣熾熱,價格在過去五年上升了三倍。

內蒙古康巴什
問題是這個建設泡沫(不僅是住房,還包括商業物業)會否爆破?在中國任何地方,都可看到興建中的新機場和高速鐵路、一座座座聳立在黑夜之中空置無光的樓房、使用率不足的漂亮公路、橋樑和隧道、等待居民入住的新落成「鬼城」。內蒙古康巴什就是這樣一座「鬼城」,它擁有一個城市所需的一切,包括購入樓房的投資者,但本雜誌去年已報導,這座城鎮至今依然空置。為什麼中國仍要不斷大興土木?因為這能創造就業,並為與該項建設有關的單位帶來財富。

1949年,毛澤東上台後,中國曾短暫實驗以內需推動經濟增長,但這導致資金流走、依賴外國借貸的情況,引起領導層震驚,於是中共決定以國家資本開支集中生產和出口。生產「中國製造」商品的工廠,與支撐工廠的基建,雙雙鼓勵中國大興土木,結果高樓大廈供應過盛,佈滿神州各地。

中國今天面對的問題,是這個運作良好的經濟模式,經過三十年,開始出現疲態。那些製造全球所需的工廠是很久以前建成的,而且亞洲很多其他地區的出產品遠較中國便宜,所以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

雖然全國很多地方的水不能飲用、空氣難以呼吸,中共仍得到廣泛的支援。中共的宣傳單位指稱,中共抹除了西方在19、20世紀加諸在中國身上的羞辱。即使是為個人自由和公民權利抱不平的知識份子,也因為愛國心,而認同中共。然而,不顧一切、追求經濟增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開始在全國浮現:針對中共腐敗(如沒有合理賠償的收地行動)的大型抗議活動,不斷出現,數目之多連政府去年也沒有對所有活動作出懲處;多個地區的政府設施遭憤怒的群眾放置炸藥,他們的不滿已累積至不在乎自己行動後果的程度。

北京知道是時候改變政策。中共最新的五年計劃顯示要從出口及建設的模式轉為推動內需的方向,但如它所遇到的,知易行難。

當局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它無法停止廉價資金流入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用借貸得來的錢直接投資房地產,或借錢給這些投資者。公司的頭頭是中共的高層,他們不斷引入廉價資金,賺取利潤,從而提升他們在黨內的地位。如果中共駕馭資金流入國有企業的意圖,招致物業價格大幅下跌,將為中國財政系統帶來重大震盪,連美國也感受得到。

過去國有銀行在貸款給與國家有關的大型企業時,往往造成大筆壞賬,需要撥備。在1998年及2004-05年期間,有總值5,000億元的借貸變成不良資產,政府把它們轉入特設的投資機構內,意圖製造已遏止問題的假象。由於國家是這些大銀行的持有人,故能以人民的儲蓄支付壞賬,結果人民便要為此次撥備行動買單。

傳言中國將有新一輪大規模的撥備行動。如果北京是認真轉投消費模式發展經濟的話,便要了解把壞賬轉嫁給人民,是會妨礙目標的達成。近十年,中國的家庭收入佔GDP的比例持續下降,即使人民的工資上升,但如果要不斷支持緊急財政援助,而不能從儲蓄中賺取任何東西,人們是難以多花錢購物。政府最近降低消費品的稅率,但除非它能逆轉家庭收入佔GDP比例下降的情況,否則人們是不會消費的。

另一個阻礙北京轉投新經濟模式的問題,是省市政府沉迷於以賣地創造收益。根據財政部的統計,2010年賣地收益總計5000億元,是上一年度的一倍多。由於地方官員的升遷是根據地方的GDP增長數字,而賣地是地方財政的重要部分,故難以制止地方官員大興土木。

當然,在爆破之前,是沒有泡沫的。即使一個空城也不足以說服那些還記得上海花了很長日子才把浦東帶旺的人,樂觀者說,雖然無處不在的漂亮橋樑、道路、隧道,今天的使用率低下,但難保有一天需求趕上來時,它們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可是,如果泡沫爆破,將對美國有嚴重的影響。去年美國向中國售賣920億元的商品和服務,如果中國成功從廉價土地及資本的模式中轉型,順利過度為依靠本土消費的經濟體,則感謝上帝;但如果中國土地價格急速下跌,便會對原材料需求降低,世界商品市場及全球貿易都會出現衰退。

這很可能造成西方更高的失業率。現在美國經濟已有怪現象,有大量資金的公司既不買貨也不請人,如果中國經濟變得遲緩,可以想像他們更不會進行任何活動,而美國政府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增加職位空缺,現已再無能為力。

資深的中國官員私底下都擔心經濟硬着陸。雖然觀察家信誓旦旦說,中國不會在領導層2012年換屆前出現經濟下滑,但2008年北京奧運前,也有說法中國股票市場不會崩潰,可是事實是相反。中共小心翼翼,尋求新的經濟模式,推動經濟增長,它現在最不需要的是美國對其出口作出制裁。明白中美經濟同舟共濟的人,會採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美國科技產品出口,幫助中國發展服務業。美國需要經濟穩定發展的中國,不僅是為了購買美國的國債,還有美國的產品和服務。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工作生涯原是旅程

(圖片來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第一次,不知就裏上了車,車子滾動,看着兩旁消逝的景物,感覺不太對勁,「莫非上錯車了嗎?」兩唇咬緊,額頭發熱,手心出汗,「下還是不下?」多番掙扎,終於,硬着頭皮,捧着誠惶誠恐的心,下了車。

一下車,東張西望,心急如焚,「車站在哪兒?該往哪兒去?」走着走着,等了又等,上了一輛車又下了一輛車,漸漸地沒那麼惶恐、那麼忐忑。

有時還會疑慮:「車站在哪兒?」有時還會思慮:「該往哪兒去?」但,更多的時間卻在張望、在欣賞:畢直公路穿過幽幽山谷,連接棵棵茂密綠樹、座座大橋,底下是忙碌的海面,還有川流不息的大小輪船。

也有時候,悶了、累了、心動了,伸伸身子,挺起腰板,向着城市最中心走進去。人聲沸騰,肩摩轂擊的人群與車輛,環繞着聳立的大樓,玻璃幕牆映照着晨曦的陽光。「改變一下環境,也很好啊!」

起初,羨妒原來車子上的乘客,他們早已認定了目的地,上了車便安然向着目標直奔,儘管中途也許要下車、要轉車、要等車,但他們對未來的方向了然於胸,清楚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

後來,漸漸明白到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職場規劃也不一樣。沒所謂上對車,沒所謂下錯車,重要的是有一顆平靜的心,無論在車上或在路上,找不找到車站,都坦然面對,踏實上路,陰霾背後有陽光,風雨終了總是晴。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追尋精緻美

前言:早前讀報,得知有一個叫做「像素麵包(Pixelbread)」的網站,給本地文化藝術工作者分享資訊,並定期給公眾發送《牛角包電子報》,而這份電子報也歡迎公眾在觀賞藝文活動後,撰寫評論文章。於是我便膽粗粗寫了篇《簡評竹韻小集〈香江情懷〉社區音樂會》,後來把該文改寫成以下這一篇。


追尋精緻美

上週六在一個藝術講座中,聽到一位資深的演藝人說,當前亞洲藝術的最大挑戰,是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大環境下,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際」與「本土」的拉扯局面。當下頗有感觸,翌日觀賞一場中樂演出,再次想起這番話來。

現在的中樂團跟隨西洋管弦樂團的編制方式,分為吹、拉、彈、打四組;演奏作品也跟西方一樣,挑選一些鏗鏘激昂的樂曲,以人多勢眾、大開大合取勝。然而,中國藝術,素來是「少眾」的藝術。所謂「少眾」,是指每次入場觀眾的數目不多。因為人少,所以可近距離觀看,慢慢欣賞細部的演出,因而中國藝術最特出的是「精緻美」。現在的中樂,很大程度上失卻了中國傳統音樂精緻柔韌的美態。

此外,我很好奇,為什麼各個中樂團都不設古琴呢?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深具東方文化的情蘊,歷來為文人所重視。

也許,在管弦樂團的編制下,樂器要麼響亮悅耳,可當「一家之主」,如琵琶、二胡等;要麼溫柔合群,宜為伴奏,如阮、嗩吶等;而古琴卻如一位高士,鶴立雞群,俊逸而不媚俗,柔和卻又厚重,難以置身於樂團之中,注定要孤身上路。

幸好,近年古琴有復興之勢,就是在香港,也有不少人學習這個古老的樂器,不時舉行古琴演奏會,而這些演奏會,正展現出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耕種的幸福

繼三年前初次當上自耕農夫後,今年第二次抽中了我家後花園親子種植園的一幅小耕地,再次享受耕種的樂趣。

三年前,「少不更事」,對耕種一竅不通。三年來,曾參加有機農場的耕種班課程,又曾幫朋友開田,對務農不算是生手,開始明白農夫工作的偉大。農夫不辭勞苦,日曬雨淋,辛苦栽出農作物來,好讓我們這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城市人能一飽口福。

下種子後的第四天,白蘿蔔苗已拔地而起
種子發芽後,趕緊圍起「彩帶陣」,以防小鳥光顧

似乎明白這道理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每年申請種植園的住戶多得要抽籤才能分配,而且種田的人之中男性的比例越來越高,耕作再不是老婆婆與「師奶」的活動,今年我看到有好多名壯年男士自己下田,或與太太一起打理耕地,這是三年前少見的現象。

小時候唸書,「士農工商」,以為十指不沾陽春水,才是上等人;何況書本上寫農業是「初級產業」,似乎是說從事服務行業的,才有前景。

可是,當「第三產業」一枝獨秀後,我們才驚覺自己擁抱的只是虛擬的經濟體,完全是數字遊戲,反而輕忽了生存的最根本,就是我們果腹之物。如果連吃進肚子內的食物是否安全有益,都不能確定,那麼儘管擁有龐大的數字,於我們何益呢?

記得上次種田,摘了一些初發芽的白菜苗,回家用滾水加薑略略一煮,入口很有纖維素,更有菜味。這種「清、鮮」的滋味,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期待着今年的收成……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電腦界巨擘之逝

前言:蘋果創辦人喬布斯英年早逝,享年僅56歲。朋友問我有什麼看法,我回答說沒有,因為我不是「果粉」,對於我來說,喬布斯跟其他矽谷公司的創辦人沒有什麼不同。為了不令朋友失望,我翻譯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訃文,以饗讀者。

Steve Jobs, 1955-2011
在電腦或其他業界,沒有人能像史蒂夫.喬布斯一樣站在台上演出。產品一推出,他就獨自站在黑色的舞台上,在觀眾的陣陣驚歎聲中,召喚「魔幻」、「不可思議」的新電子玩意。產品發佈會是他這位表演大師的舞台。他曾解釋說,電腦所做的無非是計算,但運算過程快得令結果如魔術一般出現。終其一生,他就是用魔術包裝出設計高雅、容易使用的產品。

在七十年代,他是首批人看到賣電腦給一般用戶這概念有無限潛力。當時的電腦螢幕是黑底綠字,使用磁碟儲存數據,如果說電腦快要變成無所不在,似乎是天方夜譚,然而喬布斯是少數先行者之一,知道這個時代即將來臨。更重要的是,他有不尋常的本領:能以局外人、用家的角度來看電腦,而不僅以當局者或工程師的角度。對這方面,他歸功於自己任性少年時代的經歷。

喬布斯在矽谷長大,熱愛電腦。六十年代後期,年少的他在不相識的情況下,打電話給偶像威廉.休利特(Bill Hewlett),傾談後,便進入惠普(Hewlett-Packard)做暑期工。然而,經歷了大學輟學、遊歷印度、皈依佛教、實驗迷幻藥後,喬布斯才回到加州,於1976年的愚人節在父母的車房裏合辦創立了蘋果電腦。他曾說:「很多我們業界的人,沒有多種多樣的經歷,所以作出很線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沒有足夠的點來連結事物。」他表示,如果比爾.蓋茨「在年輕時曾嘗過迷幻藥,或到過印度教的聚會所,他的視野會更寬闊。」

以喬布斯自己為例,他大學輟學後,上書法課程,表面上讓他愛上了無用的印刷術,但蘋果電腦1984年推出首創以滑鼠推動、圖像化的電腦Macintosh時,能支援不同字體,便是它一項重要的特色。Macintosh配備視窗、圖示和選項表,以「大部分人的電腦」為銷售口號。蘋果電腦初次成功,為喬布斯賺取財當,他期望能賣出數以千萬計的電腦,可是Macintosh並不如喬布斯所冀望的,沒得到大眾市場的認同,而喬布斯則被蘋果電腦董事局攆走。

然而,連串災難最終卻是一份祝福。喬布斯後來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事情。」離開蘋果電腦後,他合辦創立了一家專職電腦圖像的Pixar和另一家電腦製造公司NeXT。他的第二項傑作始於1996年,當時蘋果電腦迷失方向,收購了NeXT,而喬布斯將它的技術,應用在蘋果電腦一系列的新產品之中,後來的發展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蘋果電腦推出了iMac、iPod、iPhone和iPad,並一度成為全球最高價值的上市公司。喬布斯於2005年說:「如果蘋果沒把我炒掉,我相當肯定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今年八月,他健康情況變差,不得不從蘋果電腦老闆的崗位上下台,當時他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行政總裁,而他的副業Pixar則製作了一系列很成功的動畫電影。


回顧喬布斯的一生,他初任蘋果電腦時,已走在時代之前。早期的電腦,以技術類型為主,但他重視設計和易用程度,這成為他日後的優勢。當電腦變成時尚產品、人人手執一部、處理幾乎所有日常事務時,人們要求電腦要外型高雅、簡單易用、能與其他範疇融合。2011年3月,喬布斯在介紹iPad 2的演講結束時說:「單有技術是不足夠的,技術要結合藝術和人文學科,才能產生令人從心底哼出歌來的效果。」一家科技公司的領袖說出如此的話,很不尋常,但這是我們經典的史蒂夫.喬布斯。

他這個跨越不同領域的方式,由一份執着於細節的專注力所支持。他曾用比喻說:能做出精巧抽屜箱子的木匠,不會用夾板來做箱子的背面,儘管沒人會看到,而他把道理應用在自己的產品上。「要晚上睡得好,對美感、質量都要做得一絲不苟。」他堅持第一部Macintosh不要內置冷卻扇,務求令機身寧靜,他把用家的需求凌駕於工程師的方便之上。有一個週末,他致電Google的工程師,提出緊急要求:iPhone螢幕上的Google標誌,有一個字母的黃色色調不對;而蘋果電腦的廣告文字,他經常是一改再改的。

在台上,他是禪一般的神秘人物;在台下,他是專制的經理,脾氣暴躁,但他有足夠的理據支持自己的狂妄。在評估新產品時,他避免進行市場研調或用家座談會,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覺。他說:「大部分時間,人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把產品拿給他看。」他的判斷事後都證明是對的。在他事業後期,成功遠超失敗。一位工程師在蘋果電腦的早期曾評論喬布斯,是製造「扭曲現實的場所」,而這正是他說服力的由來。但最終,他改變了現實,把電腦的魔力注入產品之中,改變了音樂、電訊和媒體。他年少時說,他想「在宇宙間響起鐘聲」,而他做到了。

關於喬布斯:
喬布斯的3個故事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雙十節慶

今天是雙十節慶,中華民國的國慶節,辛亥革命的一百週年。

兩岸三地都有辛亥革命百年慶的活動,但三地的取態各有不同:
  • 香港,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孕育地,從考證歷史,發掘出香港與革命黨人千絲萬縷的關係,進一步說明香港從來都是顛覆基地、革命的橋頭堡,滋養和引導內地的政治變革。
  • 內地,辛亥革命的發生地,武漢、廣州、南京等地,都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地標。內地政府大規模慶祝民國百年,真正的目的當然是統戰,而民間熱烈探討民國的歷史,則出於對腐化的現實政治的反擊,於是一時之間,「民國範兒」成了人們追逐的風尚。
  • 台灣,中華民國的託孤地。可惜自民進黨上台、展開族群撕裂以後,「中華民國」便成為尷尬詞,以致慶祝辛亥革命百週年,也得拉上「台灣」,結果出現以下這個奇怪的廣告:


從製作角度說,這個廣告拍得很美,但卻犯了歷史毛病,是什麼問題呢?

稍懂歷史的,都知道台灣是根據馬關條約(1895年)割讓給日本,直到八年抗戰結束(1945年)後才光復。當辛亥革命成功之際,台灣仍是日本的殖民地,何來有「台灣百年」之說?這又是一次政治凌駕事實的事例。

政客總有他們的一套,但無論如何,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事,值得我們炎黃子孫好好紀念。沒有先祖的當仁不讓,前仆後繼,我們今天就不能享有安居樂業的日子。感恩先祖,感謝歷史!

延伸閱讀:
民國百年與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前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遊走港島上一課中國近代史
南方朔:台灣為何對辛亥百年冷冷淡淡?
喬曉陽:辛亥革命與民族復興
明報社評:還辛亥革命本義 建設民主中國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啟蒙讀物

一位退休老教授曾說,如果有辦學團體能把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引入學校課程之內,這所學校必深受家長歡迎。

當時我的理解是,「港孩」多讀古書,知書識禮,便不會變成家中的「小霸王」,但卻沒有深究什麼是古代的「蒙書」。

後來翻資料得知,以前私塾「開蒙」,必先學「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然後再學《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千家詩》、《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文字蒙求》、《增廣賢文》等初級讀物。

對「三百千」已有所認識,於是在書店買了一本《幼學瓊林》,它包羅萬有的內容,令我着迷,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衣食住行、鳥獸花木、神話傳說等,幾乎囊括過去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識與詞彙。如〈地輿〉:

北京原屬幽燕,金臺乃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別名。
浙江系武林之區,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郡,又號吳皋。
福建省隸七閩,湖廣地名三楚。
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
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陝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
四川古稱為蜀國,雲南漢置滇池;貴州僻處蠻方,荒服舊為黔地。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之謂五嶽;
饒之鄱陽,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潤之丹陽,蘇之太湖,此之謂五湖。


熟讀此段文字,則中國的地理形貌可知之大要,而且《幼學瓊林》是以駢文寫成,全書對偶,背誦容易。書本在傳授知識之餘,還會講解成語典故,化育兒童,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如:

問捨求田,原無大志;經天緯地,方是奇才。
空中起釁,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
泌水樂飢,隱居不仕;東山高臥,清節可風。……
路不拾遺,由在上之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之有聖人。

(同見〈地輿〉)

朋友參加了一個佛教組織,他們講授《弟子規》,朋友很喜歡,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找來一看。原來《弟子規》很簡短,跟《三字經》一樣,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如同歌謠,讀起來琅琅上口。

《弟子規》以《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大綱,寫成一篇關於兒童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文章,教曉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學應有的禮儀及道德規範。

在「信」綱目之下,有以下幾句: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這些警語,不僅對兒童,甚至對成人,也是當頭棒喝。近年,中台和東南亞地區的教育界人士開始把《弟子規》帶入課堂,儘管引起不符現代潮流的質疑,但受教的學生幾乎一致反映:得益匪淺。

「蒙書」講述的是聖人之道,但它們更像慈母溫柔的叮嚀,循循善誘,希望孩子踏上正途,做個有品德有學問的人。當今父母要求小小孩童學會十八般武藝,要贏在人生起跑線上,卻不曾深思過,孩子的品格操守、堅毅憤發的心,才是他們美好人生的真正支柱。在這方面,古代「蒙書」正閃爍着它們的智慧。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一次坐廉航的經歷

Photo from AirAsia's Facebook
話說這次檳城遊,還有一個小小的尾巴,現在補上。

從檳城回港,恰巧碰上八號風球高懸。我們坐的是AirAsia的下午航班,一早便打電話給航空公司,詢問航班會否延遲出發,回覆是一切如常。我們仍不放心,在起程前往機場前,再次致電,得到相同的回覆。

航班的確是按預定時間起飛,晚上七時許已到達香港上空,機長說飛機準備降落。可是,等了又等,到了八時飛機仍在空中盤旋,機長報告說,香港天氣不穩定,要改飛廈門。

原以為着落後,航空公司會給我們安排膳食和住宿,那知道它一直停在停機坪上,既不給我們下機,機上又沒有食物供應(因為是廉航,除了客人一早預訂的飯盒,沒有額外食物)。

我們一直在機上呆等,又累又餓。乘客算是很有教養,都沒有揚聲叫嚷投訴,然而在沒有任何消息公佈的情況下一等再等,大家越來越沉不着氣,空姐於是推說香港機場關閉了。乘客即時起哄:不是吧?朋友坐的航班較我們晚到香港,也已下機了,那有關閉呢?

到了凌晨一時,乘客越來越不耐煩,不斷向空姐投訴,情況有點緊張。就在此時,機長忽然說十五分鐘內便要起飛,接下來廣播器播出錄音,着乘客安坐扣上安全帶,可是飛機卻一直沒有任何動靜,乘客的埋怨之聲再次響起。

最後,飛機終於起飛,回到香港時,已是凌晨三時,較預定抵港時間晚了七個半小時。

在此無意指責廉航,我們也明白與大型航空公司如國泰相比,它的財力和實力有限。八號風球落下後,大概有很多航機排隊等降落,機場很可能優先處理大型航空公司的航機。可是,AirAsia在發佈消息、與乘客溝通、處理膳食等方面,着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檳城艷之旅

先請網友欣賞一曲《檳城艷》:


上週到了這個「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椰樹映襯住那海角如畫」的地方旅行。挑上檳城,乃因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認可的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Sites)

喜歡遊覽古蹟名勝,是為了欣賞美輪美奐的建築物,感受當地沉澱久遠的文化氣息。在這方面,檳城絕不會令人失望。

在檳城首府喬治城(George Town),有殖民地時代的西洋建築物、各種宗教的寺廟,還夾雜着各地建築特色的民居,跟你訴說着喬治城過去數百年的歷史變遷。

在喬治城,我愛上了一藍一綠的民居──張弼士故居僑生博物館,它們都是當地華僑富商所興建的豪宅,既有中式天井和玳瑁桌椅,又有英國花磚與彩繪玻璃,中西合璧,繽紛多姿,洋溢着「景致艷雅」的南洋風情。

張弼士故居 (Cheong Fatt Tze Mansion)
僑生博物館 (The 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除了豪宅外,在喬治城的街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舊居。有些荒廢多時,一片頹垣敗瓦,滲透出歲月如流的唏噓;有些則經復修,塗上了鮮艷奪目的油漆,改建成小店或酒店,聳立在街頭一角,蔚為奇觀。

像我們入住的Hotel Penaga,原來是一座四十年代的建築物,經復修後,成為一間精品古蹟酒店,於2008年起營業。選酒店時,瀏覽過它的網站,深深給建築物外觀及內部裝潢的典雅美所吸引,儘管房價不便宜,仍租了下來,幸好網站沒有言過其實,這確是一家小而美的酒店,絕對是物有所值。

Hotel Penaga
同樣令人感興趣的,是當地的宗教共融。在一條街上,一頭是華人的觀音廟,中間是不同姓氏的宗祠;另一端是「小印度」和他們的印度教廟宇;拐彎不遠處,是一座回教廟;再走十多分鐘,便是一間教堂。宗教敬拜場所之多,令人目不暇給,但各人卻又相安無事,實在難得。

跟宗教一樣紛繁的,是當地的菜式品種。這裏有華人的酒樓,也有粥粉麵,不過豬腸粉是鹹的,豆沙餅也是鹹的,大概是沾上了馬來亞人嗜鹹的飲食習慣吧?酸辣的馬來叻沙自然是少不了,而印度的咖哩店更如雨後春筍。

喜歡酸鹹辣的朋友,檳城定會讓你大快朵頤,不好此道的朋友如我輩者,就當作一次飲食經驗,不妨淺嚐一下。


閱讀全文......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尋找人類的樂土

畫家想像的HD 85512 b
最近太空界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發現了太陽系以外迄今最有機會存在生命的行星。

原來科學家早已在銀河系的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尋找與恆星距離遠近適中、溫度適宜生物生存的類似地球星體。科學家汲汲尋找「新地球」,難道我們的地球已不適合居住了嗎?

事實上,這不是天方夜譚:北極大範圍的海冰消融,令這個把八成日光反射回太空的「地球空調」失靈,全球氣候變得不穩定,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因而「二零一二」等世界末日論不絕於耳。

然而,科學家仍未確定該行星是否有大氣層或岩石,讓生物居住,但目前的科技水平,不具建成高效望遠鏡,或派遣機械人前赴船帆座求證的能力。更況且,如果人類沒有深切反省地球淪落至今的原因,難保他日新居所不會重蹈今日地球的覆轍。

就以北極問題為例,儘管環保人士大聲疾呼,但多國政府和商家卻窺覬着埋藏在雪地下豐富的石油與天然資源,以及在更大的開放水域進行商貿航運,置北極冰融帶來的破壞和風險於不顧。

在個人層面,我們日常製造的塑膠垃圾,除污染陸地外,亦會流入在海洋之中,隨着水流旋轉的方向成為沉積物,改變海水的溫度,「塑化」我們的生態環境。

外太空研究不是不重要,但與我們唇齒相依的地球,更值得我們珍而重之。我們必須從自己開始、從生活細節入手,停止破壞地球的行為,這才是人類的真正出路。

延伸閱讀:

閱讀全文......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雅居美食

週三應邀到朋友家相聚,朋友原打算招呼我在屋苑附近的餐廳吃飯,但她是我們友儕間的巧手廚神,難得到訪她家,入寶山怎能空手回?於是厚着臉皮問她可否煮頓午飯。

朋友有求必應,一邊跟我閒聊、一邊備菜煮飯,不慌不忙,井井有條,果然是見慣場面的大師傅,如果要我這個廚房初哥邊聊邊煮,一定會弄得一團糟。

雖然只有兩個人吃飯,朋友仍做了一個蒸飯、一個炒菜,還有燉湯,吃啊吃,最後當然是吃撐了,還留下剩菜,要朋友家人晚上收拾。

朋友家雖然不大,但樓房是早期落成的,實用面積高,而且格局方正,還有兩排對流的窗戶,通風光猛,舒適自在。現在樓房價格確實是「寸金尺土」,但實用面積偏低,格局又三尖八角,叫人難以買得下去。

朋友丈夫是做裝修的,家裏的木器全部都是度身訂製,善用家中的每一寸空間,又不會有局促的感覺。待在她家,本來已很舒適,她還在花槽間種了多種蘭花,花開色美,婀娜多姿,坐着坐着,賞心樂事,不知人間何世。


閱讀全文......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焦慮.盲點

這星期有驚無險,週末的投稿給編輯投籃了(昨天改寫成博客上的《好「煮」意》),連忙在週一再寫一篇,幸好今天給刊登了。

文首提到的舞蹈表演就是《金曲蛻變顧嘉輝》,上週六與家人在元朗劇院觀賞,表演很不錯,家人都讚好,但不特別寫觀後感,因早前讀到網友的網誌,正是我意。


文字版如下:

焦慮.盲點

日前與家人觀賞舞蹈表演,甫打開場刊,妹妹驚道:「為什麼幾乎清一色都是內地舞蹈員?這是以香港冠命的舞蹈團呢!」我跟她解釋說,有朋友以前不看這舞蹈團的節目,因為那時候舞蹈員跳得很差勁,直到近年他們引入內地舞蹈員,表現水準才有所提升。「那麼他們該改名嘛!」妹妹仍蹙着眉頭說。

香港人對內地人的湧入,有一種莫名的焦慮。當各家大專院校最流行的「外語」是普通話後,我們的家長千方百計要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便贏在起跑線之上,因為他們相信孩子將來的對手不是身旁的同學,而是神州大地上的年輕人。

對於國際機構所做的各項城市實力排名榜調查,香港人尤為着緊,深恐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被上海追趕上來。

於是,我們的城市以英文為尊,把母語教育如棄敝屣;我們視教育等同於職業訓練所,以工商管理為最吃香的大學選科,無視人文學科、科研等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我們以與金融有關的行業為最有前途的職業,放棄了工業、農業、文化產業......結果我們的城市便變成單一產業,地產獨大。

為了拚經濟,我們遇上了盲點:認不清一個城市的命運,並不完全繫於經濟的事實。如果有一天,我們城市的天空被擎天豪宅所遮蔽,我們的眼光只有頭頂上那幢豪宅的高度,我們便成了徹頭徹尾的經濟動物──只剩下錙銖必較的腦袋。



閱讀全文......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好「煮」意

近年「三低一高」成為潮流的飲食口號,叫「煮婦」頗為難,挑戰在於如何吃得健康又好味。要少吃肉嗎?但沒有豬肉,菜餚便會欠缺肉香,吃起來滋味不足;多油不好,可是下意識仍會在蔬菜中添油,以求口味細滑;為了高纖,在白米飯中混入糙米,家人卻皺着眉頭說:飯硬不好吃!

對於以上的挑戰,想起近年到素食朋友家中用餐,以及跟他們去吃素食私房菜。煮素會在食材加入多種香草,以求在三低一高的同時,調較出美味的食物,而搜羅和準備這些香草,須花上不少時間。看似簡單的素食,烹調過程絕不簡單,更何況我們的葷食呢?不花點心思,豈不糟蹋食材?

於是,把做午飯當作腦部運動,訓練自己的能耐和應變力。例如這天家人要吃飯,言下之意即是要煮一菜一湯,簡單的話可炒菜和做肉湯,但覺得太一般了,結果用大白菜和瘦肉煮湯,再蒸一碟大沙鯭,菜式便有點變化,而且更營養豐富。

又例如,有一餐煮了娃娃菜豬肉瑤柱麵,但麵的份量不足,怕大家吃得不飽,因此把豬肉分出一部分來,跟青豆燜成一鍋,那一種清淡的肉香,令人垂涎三尺。

要之,增加飲食中的蔬菜成份,煮食方式以蒸焯為主,少煎炸,避免食物過甜過鹹,再加上食材配搭得宜,那麼吃得健康又美味便不會是紙上空談了。

再者,煮食可培養和改善組織能力。買了食材,先要洗洗切切,繼而在腦海上預演一次整個煮食過程,然後調整好先後次序,最後才付諸行動。在烹調中,要一眼關七,切忌只掛心其中一個程序,忘了留意別的,這很可能便會把其他菜餚弄糟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