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明月詩、兄弟情

東坡與弟弟蘇轍(字子由)手足情深,感情深厚。子由在兄長的墓誌銘上說:「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表達了對兄長的敬愛;而東坡因「烏臺詩案」下獄,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於是給子由留了一首絕命詩:「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字字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兄弟兩人年紀相近,從小一起長大,一同讀書,未曾分離,可是當官以後,由於政治的傾軋,黨爭的排擠,兩人各自遊宦於外鄉,雖然彼此相互掛念,卻長年未能相聚,只能藉詩詞抒發彼此的思念,聊以寄慰。

東坡有兩首寫中秋月的詩詞,都是與子由有關的。其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水調歌頭》,當時兩人已經五年沒見過面。是年中秋夜,東坡邀集了許多同僚好友,在密州官舍庭園北邊的超然臺上飲酒賞月,大家暢飲達旦,好不盡興。可是,在歡愉之際,東坡不免想起為這座超然臺命名的子由遠在濟南,無法前來共襄盛會,因而產生了傷感之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猶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的上半闋,「我欲乘風歸去」一句傳達出其渴望遠離現實人間的想法,「猶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則暗寫自身對出世的寂寞感到畏懼,而隱含了出世與入世之間,在抉擇上的徘徊矛盾。下半闋雖然悵嘆兄弟兩人分別兩地,但卻未作淒楚之語,反而自我安慰,認為人有離合就如同月有圓缺一樣,自古皆然,沒有什麼好悲傷的,只希望兩人彼此珍重,在千里異地共享這中秋美好的月色。

第二年,兄弟兩人終於久別重逢,子由陪伴東坡到徐州上任。八月十五日,兩人更相偕好友泛舟呂洪,共度中秋。想到去年今日,東坡還作《水調歌頭》懷念子由,而此時兩人竟然能夠同在一起遊賞明月,波光粼粼,月影灩灩,這是多麼令人愉快而又難得的時光,可是第二天,子由即要啟程赴南京任職,所以雖然相聚的時光無限美好,但即將到來的離別又不免令人黯然神傷。東坡於是寫了《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詩的前兩句是寫景,描寫當夜暮雲彩漸漸散去之後,皎潔如白玉盤的明月露出臉來,散發着清光寒氣,在寂靜無聲的銀河裡慢慢地移動。在如此的良辰美景之下,兄弟兩人同聚賞月該是多麼歡愉的一件事。可是繼而一想,過了這一夜,明天兩人又將要相隔千里,那麼像今夜這麼美好的時光又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再度擁有?至此不免令人要格外的悵然感喟,因此詩的三、四兩句由寫景轉而抒情。人生總是易散難聚、好景不長,而且縱使明年今夜也有如此明亮的月色,但是兄弟兩人還不知道會分別在什麼地方觀看?

全詩雖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其背後卻蘊涵了良辰美景的歡樂、兄弟的手足情深、即將離別的不捨,與良辰難再、未來難知、人事無常的感喟,可說是意蘊豐富,含情無限。


參考資料:李怡芬《蘇軾〈中秋月〉詩賞析──兼述蘇軾、蘇轍兩人的一段中秋緣、手足情》


閱讀全文......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再來一次瀛楓行

祖谷溪的戀戀紅葉
參加了「流浪攝」主辦的攝影團,十一月底到日本四國旅遊。

說實在的,這次旅行,是給宣傳品上不同顏色的秋楓所吸引,一心是想看滿山紅葉的景致,而攝影則其次。可惜氣候暖化,只見到零星的紅葉樹,令我很是失望。不過,行程中風光怡人,而且吃得好住得好,晚晚有溫泉,也算是物有所值。

過了這次旅行,才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般熱愛攝影。看着團友不斷換鏡頭濾鏡、調光圈快門,一個景象可以拍十多二十張的照片,而我哩?才沒這個能耐,拍了兩三張就轉移陣地。

第二個發現是,攝影很會誤導人,明明只有一兩棵紅葉樹,如果技術得宜,加上後期製作,仍可以拍出叫人「嘩嘩」聲的照片。

倉敷的花樹
團友說,我是參加了不適合的團,一個連焦距也不懂的初哥,跟了一個進階攝影團,當然是不得其門而入了。

栗林公園

不過,也有朋友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只要用心,不論器材的檔次,仍能拍出動人的照片。有了他們的鼓勵,我就不怕野人獻曝,繼在臉書上貼上團友的傑作後,在此分享我的少許照片,不是很漂亮,也不一定有日本風情,權作這次旅程的一些紀錄。

難得的紅葉樹

樹幹上的小蟲
淡路島即景
浦富海岸的日落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遇上生命中的晴和雨

黃州時期的東坡,心情時常反覆,一方面他因「烏臺詩案」入獄受辱而憤憤不平,另一方面他不斷勸慰自己,力圖走出困境。

我想,人們之所以一千年來都沒把東坡忘掉,是因為他真實誠懇。現在我們形容東坡,總說他「豁達」、「豪放」,但當我們深入細讀他的詩詞文賦,就感受到他跟我們一樣,都是一名凡夫,有內心的爭扎,但他偉大之處,在於他敢於真實地直面人生的黑暗,也願意自我調整,讓自己不論被貶到哪裏去,都能適應環境,心平氣和。他誠懇地把他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啟發後世的我們,也能在困境之中找到自處之道。

讓我們先看看他初到黃州時所填的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東坡被貶黃州,起初連一個住的地方也沒有,逼不得已住在寺廟內。冬日晚上他睡不着,看着未滿的月亮掛在枝葉疏落的桐樹上,外面夜深人靜,自己孤獨一人,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理睬,因為他是政治犯,朋友都不敢跟他往來。這時候遠方來了一隻鴻鳥,身影投射在地上,讓東坡吃了一驚,回頭一看。他現在是驚弓之鳥,心裏有別人不知道的恨意。孤鴻在樹間飛來飛去,都選不到落腳的樹枝,只能寂寞地棲身在冷冷的沙洲上;東坡也是一樣,他寧可孤獨被貶黃州,也不肯與小人為伍。

這首詞格調很是蕭殺,寫景也是寫人,反映了東坡當時還沒從「烏臺詩案」的陰霾中走出來,內心充滿幽憤寂苦之情。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一直沉溺在這種情緒中,他只會是一名普通的文人,而不是我們認識的東坡。

東坡沒有被情緒所困,亦沒有被憤恨和痛苦所擊倒,他慢慢自我調適,到了到黃州的第三年,他寫了深為人所鍾愛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當天他與朋友出遊,路上遇雨,卻沒有雨具,同行人皆狼狽不堪,但他不覺得。他說不要去聽風雨打葉穿林的聲音,不要再想那些令我們有恨的遭遇,倒不如慢慢走,邊走邊唱歌邊吟詩,手帶竹杖,腳穿草鞋,較騎馬更輕快,擔心什麼呢?不過是一場風雨罷了!更何況,能像行走江湖的穿蓑衣、戴草笠的漁夫,終其一生與大自然的風風雨雨相對,也是挺愜意的。一陣料峭春風,吹醒我的酒意,有點冷。西邊山頭的夕陽,出來迎接我們,回頭看剛走過來的一路泥濘,也看到自己從「烏臺詩案」以來受到的屈辱,可以回去了,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一生會有好日子,也會踫到壞日子,其實日子就是日子,沒有好壞之分。

在此時,東坡釋懷了,他上了人生的一課,完成了一份功課,心境從「有恨無人省」逐步蛻變成「也無風雨也無晴」。當我們遇到困境時,也許無法一步就做到「也無風雨也無晴」,但我們可以有這份信心和期盼,生命的本質就是「晴雨交替」,我們總會遇上順境和挫折的時候,所以不要給工作或生活上的「風雨」,打亂陣腳。不論是晴是雨,我們都有快樂起來的理由。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赤壁賦》給我的感悟

金代武元直《赤壁圖》(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東坡被貶黃州,政治上很是消沉,但卻是他文藝上的豐收時期。1082年的晚春,他寫下了《寒食帖》,同年七月及十月又分別寫下傳頌千古的前、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是我高中中文科的範文之一,我印象深刻,中間有一段由主客對話引申出來的哲理,很是精彩,我終生難以忘懷。猶記得,我初畢業踏進職場,遇到很多不遂心的事,當時我便在晚上抄寫《赤壁賦》,以舒解心中的鬱悶。

那一段主客對話的由來,是東坡一行人泛舟遊於江上,客人吹奏起洞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與當時他們「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的歡樂氣氛不甚諧協,於是東坡便問客人所為何事?

客人從他們赤壁之遊,想起了曹操這位一世之雄,當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東渡長江,準備一舉殲滅孫劉聯軍,成就統一中原的霸業,可以想像他當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可是,縱使是歷史上再偉大的人物,也會隨年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更何況是客人和東坡這類與漁翁樵夫作伴的小人物呢?這種「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的恐懼,是千百年來人人共有之情,就如東坡,他身懷宰相之才,正值中年這個黃金歲月,卻被貶黃州,有志難伸,客人的話正正說到他的心坎去了。

面對困境,東坡以佛道的哲理來排遣愁懷,回應中既有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的氣概,又展現佛法的無常觀,這也是我抄寫《赤壁賦》時反覆品味之處。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他以水和月為比喻,江水是不斷流逝,沒有一刻是相同的,但水的本質卻不變;月亮從新月走到圓月,再歸於無,循環不息,但月亮卻永遠存在於天地之間。因此,從變化的角度看,所有的事物都是瞬息萬變的;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都是無窮無盡的。就好像東坡,他離開我們差不多一千年了,他的肉身早已消亡,可是我們今天還可以透過他的詩文書法,感受到他生命的溫度,所以他的精神是長存的。

接着東坡說,天地萬物各有主人,如果不是自己的東西,則一絲一毫都不會拿取,但自然界的清風朗月,是人人都可以享受都到,也不會為任何人所獨佔的。在這裏,東坡借大自然的慰藉,放下自己的失意和人世間的爭名奪利。

我在早年工作期間,常常執着一些原則不放,又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欣賞,沒有一點價值,於是很是消沉。然而,《赤壁賦》告訴我,若把我的執着放在變與不變的道理之中,便會變得很無謂。至於我所做的,自有其價值,但若我想藉此換取名利的話,就得視乎天時地利人和,不一定能如願以償。如果我能放開一點,知道自己所做的,是打從心底樂意做的,或是覺得自己應該做的,就能夠不把結果看得那麼重,而可以享受做的過程,也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

就這樣,抄着抄着,彷彿聽見東坡勸慰着我,我的鬱悶也就輕省起來了。


外部連結:《赤壁賦》的全文及語譯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寒食帖:流傳千年的傳奇

寫完了《寒食帖》的內容和書法(上集下集),回頭寫寫它如何流傳下來。它的命運跟它的作者一樣,都是幾番風雨,飽歷滄桑,叫人感動,又令人感喟:冥冥中真有神靈庇護啊!

東坡詩(局部)、山谷跋,中間小字是乾隆帝的題跋。
紙末有燒痕印。
《寒食帖》於1082年完成後,幾經週轉,傳到了河南永安縣令張浩之手。由於張浩與「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相識,1100年7月,張浩攜同詩稿到四川眉州青神縣進見黃庭堅(號山谷道人)。黃山谷一見詩稿,十分傾倒,即時想起被貶到遙遠海南的故人。

山谷比東坡小九歲,一直以學生自居,景仰東坡詩文人品,他們亦師亦友,也常彼此調侃,戲弄對方。他一生被東坡牽連,也一直被流放,1105年於廣西去世。他看到詩稿,自然感慨萬千,提起筆來在卷尾寫出氣酣筆健、與蘇字珠聯璧合的書法: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其後,《寒食帖》為歷代收藏家珍藏,只有少數書畫大家如董其昌可以得見。

清朝將《寒食帖》收回內府,並列入《三希堂帖》。自視甚高的乾隆帝親自題跋,書於東坡與山谷字之間,可是他對自己的書法信心不足,塗抹了又再寫過,真是矯情!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燒毀,至今仍在紙的末端留有火燒痕印,可是恰恰就是墨跡沒有被燒去,不可謂不神奇!

自此,《寒食帖》流落民間,為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民國後,曾於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1918年轉傳到顏韻伯手中。

這裏補記一個故事,洋務運動領袖、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與《寒食帖》有一面之緣。1902年,有客人持《寒食帖》謁見張之洞。張之洞喜出望外,願以身上貂裘換取《寒食帖》,可是客人一心為兒子謀取官位,張之洞卻斷然拒絕,放棄了成為《寒食帖》主人的機會。

話說顏韻伯購得《寒食帖》,1922年,他在遊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售予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遇火災,所藏古代名人字畫幾乎被毀一空,當時,菊池惺堂冒着極大危險,拚死從烈火中將《寒食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多次受到美軍空襲,但《寒食帖》都幸而無恙。

國寶長期流落海外,國人不免心中難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杰囑付友人在日本訪覓《寒食帖》,當知道下落後,即以重金購回,並寄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直到1987年捐贈出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藏。

以上的故事,都記錄於《寒食帖》的題跋。題跋是書籍、碑帖、字畫等前後面的文字,內容多為品評、鑑賞、考訂、記事等。看着《寒食帖》的題跋,想起東坡的一生,有時感動,有時感傷,雖然命途多舛,但最終都能回歸故土,了卻平生心事。


舊文重讀:一個承傳的故事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寒食帖:波瀾壯闊的交響曲樂章

上集談到東坡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後,開始學會圓通,也樂意做回一個平凡眾生,盡量不引人注意,不招人嫉妒。有一次,他在黃州的街市喝酒,酒醉踉蹌,不小心撞到一個人。這個小混混一拳把東坡打倒地上去。東坡剛開始有點生氣,但再想一想,他終於從名滿天下的才子到市井小民都認不出他來,他給朋友的信上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在書法上,東坡透過「石壓蛤蟆體」來藏其鋒芒,儘管內在還是像鐵般剛強有個性,但外表卻像棉花一樣柔軟,即所謂「棉中裹鐵」。


《黃州寒食二首其二》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帋(同「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語譯:
春天江水高漲將要浸入門內,雨勢襲來沒有停止的跡象。小屋子像一葉漁舟,飄流在蒼茫煙水中。廚房裏空蕩蕩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中用濕蘆葦燒。本來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時候,看見烏鴉銜着紙錢,才想到今天是寒食節。想回去報效朝廷,無奈國君門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鄉,但是祖墳卻遠隔萬里。本來也想學西晉的阮籍作窮途末路之哭,但心卻如死灰不能復燃。

賞析:
第二首手稿書法顯然比第一首更為縱放,在閱讀詩的內容意思之前,常常會不自覺先被視覺的書法線條吸引。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詩一開始就有一種水波洶湧的感覺。春天上游融冰,水勢盛大。東坡住在江邊,連月雨下不停,江水上漲,像要湧進屋子裏來。「欲」、「入」二字都是典型的「石壓蛤蟆體」,扁扁的,像壓爛了的身體,結構歪扭變形。線條看似柔軟,卻有內勁,是所謂「棉中裹鐵」內剛外柔的線條。東坡外在看來隨遇而安了,內在卻都是稜稜傲骨,一點也不妥協屈服。字體跌宕搖晃,如乘舟江上,起伏盪漾。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小屋子像一葉漁舟,飄流在蒼茫煙水中。

「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兩句詩,十個字,講的是實景。因為寒食節,廚房是「空」的,吃的菜是「寒」涼的,爐灶「破」爛頹敗,柴葦是潮「濕」的,而同時也指涉內在心靈的荒涼、寒冷、鬱苦、污濁之感。「破」重拙,「竈」字出現許多「賊毫」。「賊毫」是毛筆用到筆根,筆毫岔開,出現逆澀挫折的線、破裂的線,如生命的困頓。

「空」、「寒」、「破」、「濕」,隱喻生命心境的狀態,是全詩的文學核心,也是全篇書法的焦點,是思想心靈的意境,也是視覺感受的圖像。

「空」很小,好像一個寂靜的空間。「寒」的筆鋒有一點銳利尖峭,是「揀盡寒枝」的枯冷淒寂。「破」寫得很大,不但扁癟,而且歪斜,好像要垮掉的結構,其中「皮」的左側斷裂了,「石」擠成一堆,觀眾是從書法知道了詩人內在世界的「破」,是心靈如此的破敗,被撕裂、被扯碎、被壓扁,如風中枯絮,如垮掉的廢墟。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流放江邊,孤獨慵懶,沒有歲月,也不知是寒食節。看到烏鴉啣着墳間燒剩的紙灰飛過,才想到已是寒食清明了。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畫面,這個「烏」,好像「烏臺」的烏,囚禁在烏臺130多天,窗外樹林裏烏鴉群聚,烏鴉好像變成詩人生命中忘不掉的夢魘,忽然在詩句中出現,成為隱喻深刻意象複雜的畫面。「烏鴉啣着墳間燒剩的紙灰飛過」,是多麼蒼涼的景色,而東坡的心情可情而知。

「銜帋」二字都用尖銳筆鋒,像犀利的刀刃劃過,東坡顯然還有淒厲的憤怒。「帋」的最後一筆拖長,像一把刀,像一路追殺的怨怒,一直錐刺向下面的「君」這個字。「君」小小的,萎縮着,一點也不神氣。

創作裏有許多潛意識流動的「神來之筆」,創作者在創作中不一定意識得到。東坡說自己寫文章「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得不止」,只是任憑直覺走去,並不完全刻意控制,但直覺裏潛意識的流動反而更為飽滿。在審美意識上,文學更接近理性思維,書法的直覺性、感官性卻更高,讀《寒食帖》第二首詩的原稿,東坡美學的極致更在書法中表現了出來。

從「破竈」到「銜帋」,東坡手上的毛筆,出現了書法筆根到筆鋒最大的變化。像一齣交響曲,在樂章裏呈現豐富結構變化。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儒家的追隨者相信生命的極致意義,是「忠」與「孝」。可是,此時東坡被流放,必須思過自新,見不到君王,君王的門重重深鎖,盡「忠」無門。退一步回來盡「孝」,父母墳墓都在故鄉,遠在萬里之外,清明節到了,無法在墳前祭拜,無法燒一燒紙錢,無法掃一掃墓地。盡忠不成,盡孝不成,詩人在儒家的生命價值裏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詩人用西晉阮籍「窮途而哭」的故事比擬自己,也想在生命絕望的窮途末路放聲一哭。卻發現自己心如死灰,沒有了愛恨,沒有一點情緒餘溫,連哭聲也沒有,一片死寂,一片飛不起的死灰。

這幾個字分開單獨看,像是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裏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寒食帖》用筆跟着情緒在走,時輕、時重,時快、時慢,時重拙,時困頓,時銳利,時高亢激昂,變化萬千。看這篇書法,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要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在有意與無意間完成了一件自己也無法再複製的傑作。

寫完了,東坡注記「右黃州寒食二首」,沒有落款簽名。一方面是詩稿,沒有完成,另一方面也似乎不需要簽名,當風格成為品牌時,其實是不需要特別標籤的。


資料來源:
視訊《殷璦小聚──蔣勳講宋代書法》
蔣勳:《寒食帖》蒼涼的獨白書寫

(談《寒食帖》下)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從《寒食帖》看東坡的「石壓蛤蟆體」

東坡名滿天下,連書法都是「宋四大家」之首。可是,他的字扁扁的,看起來有點笨拙,他也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蛤蟆體」,因他寫字,不求俊挺華美,手不懸腕,側臥毛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他這種風格,可在代表作《寒食帖》體現出來。這篇號稱是「天下第三行書」的作品,看上去「其貌不揚」,寫的是東坡自己在黃州兩首五言詩的原稿,所以我們除了可以透過詩句,更可以從他運筆的快慢、輕重、頓挫,感受東坡當時極為抑鬱的心情。

為什麼東坡會抑鬱?一是他遭受牢獄之災,被發配黃州,身心俱疲;二是這場文字獄牽連很多人,營救他的、與他贈詩往來的友好皆被責罰,他心中難過;三是朋友都不再敢接觸他這名政治犯,令他更為愁苦;四是他在黃州生活困頓,要務農維持一家生計。

我們先看看詩的內容,回頭再說書法。

《黃州寒食二首.其一》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燕支,即胭脂)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語譯:
自從下放到黃州,已經度過三次寒食節了。每年都惋惜春天殘落,卻無奈春光離去,悼惜也沒有用。今年的春雨綿綿不絕,接連兩個月如同秋天蕭瑟。在愁臥中看海棠花謝了,雨後凋落的紅花瓣像胭脂、白花瓣像雪,都給污泥染得狼藉。時間像小偷一樣,把我的生命都偷走了,連半夜睡覺時,臉上不知不覺就有了皺紋,這和患病的少年,病後起來頭髮已經衰白又有何異呢?

賞析: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自從來到黃州,已經過了第三個寒食節。這兩句平易如白話,自然率性。寒食節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是紀念介之推而禁火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每年到了春天,到了寒食清明,就惋惜春天要結束了。但是,惋惜也沒有用,春天不容惋惜,並不停留。言外之意,他也在惋惜自己青春消逝了無痕。十個字中,重複用「年」和「春」。重複的字,就用一個點表示,觀眾可以感覺到手寫原稿的節奏韻律。

「今年又苦雨」,今年雨特別多,使人苦惱。「兩月秋蕭瑟」,兩個月來,下雨不停。季節是春天,卻像秋天一樣,蕭瑟寒涼。東坡講的是外在季節氣候,也同時是內在心情,「苦雨」、「蕭瑟」都是風景,也是心境。

「臥聞海棠花」,蘇詩注解,常說海棠是蘇軾故鄉四川原生種的花。詩裏的「海棠」,可以是面前的花,也可能是遙遠家鄉曾經有過夢想的美麗年輕生命;而現在,海棠花凋零墜落了。

「泥汙燕支雪」,紅得像胭脂、白得像雪一樣的花瓣,紛紛掉落土中,被泥濘污染弄髒了。十個字,用「花」和「泥」的意象做對比。「花」是高貴潔淨、美麗而充滿色彩的;「泥」是卑微骯髒,低下而黯淡的。把這兩個字的書法放大,可以看到「花」和「泥」有纖細牽絲牽絆在一起,透露「花」與「泥」間的兩難糾纏。

年輕的時候,蘇軾的生命像一朵燦爛、高傲、自負的花;現在落難黃州,覺得「花」被「泥」土弄髒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黃州時期,東坡的詩句好像在反覆問自己:你還要不要這麼潔癖,這麼堅持?要不要像一朵花,固執自己的高貴潔淨,不肯俗同流合污?這是自屈原以來,遭遇誣陷時文人對自己的共同詢問質疑。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這一段是來自《莊子》的典故,莊子在談時間的流逝,用了一個比喻:有人怕自己的船被偷走,把船隱藏在山谷當中,以為很安全。沒有想到,半夜時分,河水漲潮,把船漂走了。莊子比喻時間像潮水,人在睡覺的時候,時間也在流逝,沒有人能躲過時間的偷襲侵蝕,青春藏不住,生命最終會被時間帶走。

這年蘇東坡46歲,人到中年,容易感觸時間快速消逝。落難之後,蘇東坡對時間的感傷更強烈。彷彿不知不覺時間在暗中把他的青春偷走了,把生命中許多少年時的夢想偷走了。「夜半真有力」,越是在夜半睡眠中,越是不覺察的時候,時間的消逝越快。時間如此逝去,強勁有力,摧毀一切存在。

「何殊病少年,病起鬚已白」:覺得自己原來還是青年,充滿夢想熱情。沒有想到,一場大病醒來,頭髮鬍鬚都白了。這裏的「病」不止是講身體的病,也是「烏臺詩案」的傷害,抓到監獄裏,遭受污辱恐嚇,生命遭遇巨大挫折磨難。等「病」過去了,忽然發現,頭髮都白了。頃刻間,從青春轉為衰老。

了解意思後,接下來就把視覺停留在書法線條上。


東坡的書法初看並不美,用筆很自然,有點隨意,特別因為是草稿,也不會像謄錄的定稿那樣工整規矩。

從「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看起,字體線條從容平凡,沒有刻意造作的姿態,和東坡的詩風一樣,平實自然,不刻意求工,觀眾也沒有壓力,不像在看名家作品。

「年」這個字之後,書法字體開始變化。「惜春」二字造型很美,看來平實,卻很委婉。其中「惜」字有細的牽絲,「春」字婉轉溫柔。蘇詩和蘇書都常常被解讀為「豪放」,其實他的詩詞書法,豪放的大架構裏都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沒有細節的婉約,「豪放」就只是粗魯了。

「苦雨」二字是耿硬的筆法,使人想起唐初的褚遂良和歐陽詢,看到東坡規矩剛直,甚至峭立銳利的一面。

「秋蕭瑟」以後字體再一變,蘇書特有的蕭散表現出來,真如瑤台散仙,看來不成規矩,卻另有一種品格。

「臥聞」兩字妙極,尤其是「聞」的最後一筆,像垂掛的死蛇,像蚯蚓死屍,這就是「石壓蛤蟆體」。東坡在線條裏注入了落魄失意,沮喪而百無聊賴的慵懶。線條像一根鬆掉的琴弦上喑啞的聲音,失聲了,荒腔走板,沙啞中卻都是落魄的辛酸。

人世間都在爭強鬥勝,努力踩壓踐踏別人,標榜自己。但是,度過生死大難,東坡對世俗毀譽可以哈哈一笑了,也可以自己調侃一番。從牢獄出來,看過自己的狼狽邋遢,看過自己在死亡凌辱前的恐懼顫怖,原來生命如此軟弱卑微,手上的筆,也許知道剛硬只是故作姿態,何不讓自己看一看「死蛇蚓屍」,而不是書法上習慣誇耀的「鸞飛鳳舞」。黃州落難,他終於領悟,生命是連「美」都可以放棄的。

美的學習,常常開始於「美」的執着。漫長的「執着」之後,有可能剎那頓悟,把自己從「執着」解放出來。認同自己不過是「石壓蛤蟆」,領悟了美的放棄比美的執着更難,也更重要。美,最後其實是做回自己而已。


資料來源:
視訊《殷璦小聚──蔣勳講宋代書法》
蔣勳:《寒食帖》蒼涼的獨白書寫

(談《寒食帖》.上)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東坡得名的由來

黃岡黃州東坡赤壁景區
現在我們很喜歡親切地叫蘇軾做「東坡」,彷彿他一生下來就叫東坡,事實上,這是他44歲被貶到黃州後才起的名號。

說是「貶官」,不過是委婉的說法,實情是他當了政治犯,下放到黃州給看管起來。到底發生什麼事,令這位仁宗皇帝口中的「宰相之才」淪落為政治犯?這其中有一段故事......

當時的皇帝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推動「熙寧變法」,朝中上下有很多人反對,令朝臣分裂成新、舊兩黨。蘇軾的態度是他不反對變法,但認為不能操之過急,而且對一些新政策並不苟同,因此被劃為「舊黨」。在剛愎自用的王安石的主政下,舊黨中人紛紛外派到地方去,蘇軾也是一樣,他曾到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當地方官。

蘇軾天才橫溢,少年得志,難免有點鋒芒畢露,口沒遮攔,每每在地方上看到新政的不當與擾民,便寫到詩句中,得到廣大傳誦,引得新黨中人牙癢癢,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終於,在1079年,他們逮到一個機會。

蘇軾轉任湖州太守上奏的謝表中寫道:「伏念臣性資頑鄙......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文中「新進」、「生事」,隱含對新黨的指責,御史便告他諷刺政府,然後再摘取他的詩句,指他對皇帝不忠。於是,蘇軾便在湖州任上,被逮捕到京城受審,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130多天的牢獄生涯,是蘇軾這位大才子一生最大的屈辱,也是最接近死神的一次。幸而,朋友的多方營救、太皇太后的臨終游說,終於讓他重獲自由。

蘇軾謫居黃州,官位是團練副使,是個小職位,薪俸不足以一家大小的生計開支。於是,友人馬正卿為他求請營地數十畝,讓他們可以躬耕自給,自此蘇軾就在城東外的小山坡耕種,於是他給自己起個名號叫「東坡居士」,這就是我們可愛可親的東坡的誕生之時。

回頭再說「烏臺詩案」,究竟御史摘取了什麼詩句,幾乎置蘇軾於死地?

當時《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出版了,御史舒亶找了幾首蘇軾的詩,上奏彈劾說:「至於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瀆漫罵,而無復人臣之節者,未有如軾也。蓋陛下發錢(指青苗錢)以本業貧民,則曰『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課試郡吏,則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陛下興水利,則曰『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鹽鹼地)變桑田』;陛下謹鹽禁,則曰『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其他觸物即事,應口所言,無一不以譏謗爲主。」

蘇軾下獄後,御史臺從四方八面抄獲他寄贈別人的大量詩詞,有一百多首在審問時呈閱,他對大部分指控,都無奈地承認在詩中批評新政。

然而,有的指控曲解附會、無限上綱,十分牽強。最明顯的是《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是一首借物抒懷的詠物詩,詩人以此表達自己有如檜樹一般挺拔不屈,副相王珪卻說:「陛下飛龍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神宗倒是冷靜地回答:「詩人之詞,安可如此論?彼自詠檜,何預朕事?」

經歷這場的文字獄後,蘇軾的作品在題材、思想和風格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發配黃州後,他有一段時間意志很消沉,但正是人生的困頓,使他在文藝上起一次飛躍,讓他由一位單純的才子蛻變成不朽的風流人物。


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蘇東坡的瀟灑身影

元代趙孟頫繪像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是我永恆的偶像,雖然相距差不多一千年,但我永遠是他的「小粉絲」。

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學富五車,才思過人,詩、詞、文、賦、書、畫無一不精,更有創新之功,是繼承開來的大家。

在人生歷練上,他經歷過中國士人少有的大起大落,曾官至禮部尚書,亦曾被貶至國土的最南端的化外之地──海南。面對仕途的風雲詭譎,他雖不免有氣餒的時候,但總能化痛苦為力量,在困厄中看見光明,並以自己的藝術天份,把心路歷程寫成一篇篇的不朽作品,不斷鼓勵後世陷入困境的人們。

東坡也是一個多情的人,他與蘇轍兩人兄良弟悌,感情之深厚,為歷有所少見的。他對妻子侍妾、同僚、朋友、僧侶、百姓、天地萬物也是用情至深,令人感動。

東坡,就是這麼一位讓人說不盡、談不完的風流人物。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一個圖騰,從宋代以來,人們一說起他的大名,哪怕海峽兩岸、素昧平生,也會靈犀一點,打開話匣子,熟絡起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