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再話《春江花月夜》

我不習慣唸詩,只會看詩。最近幾年,才體會到詩還是讀出來好,東坡「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不完全為了風雅,乃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是情感表達的需要。

得到老師的提示,開始找用不同方言吟誦的詩作。找來《春江花月夜》的普通話(國語)閩南話(台語)的版本,發覺雖是同一首詩,兩個版本卻給人很不一樣的印象。普通話的版本端正而流轉,閩南話的滄桑而深沉。其中當然與兩者的演繹有關,普通話的是由年輕的男性朗誦,背景音樂是國樂合奏的《春江花月夜》,而閩南話的表演者是一位中年女性,用的是吟唱的方式。

可是,我想跟他們用的語言會不會有關係呢?漢語大抵經過「上古音」、「中古音」和「今音」三個語音期,今日的普通話以北京音為基礎,是最後期出現的語音,而閩南語和粵語保留較多的古音。有資料說,閩南語有較多的上古音元素,粵語則有較多的中古音元素;從語音的發展來說,越古老的言語發音區越低,讀出來的聲音也相對低沉。會不會因此我們覺得閩南語帶着蒼涼的氣息,而普通話聽起來卻清越輕軟呢?

推而廣之,一個人的言語發音會不會影響到他的性格呢?如果古人說話比較「粗聲粗氣」,性格也會粗獷一些嗎?當我們的言語越來越「溫柔」時,我們是否也陰柔起來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