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週年國慶的前夕,龍應台出版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贈慶」嗎?
我願意相信龍應台的話:「我真的覺得,中國大陸的領導人,台灣的領導人,在六十週年的時候,可以對所有國共內戰中的亡魂有一個儀式,不是一個勝利的儀式,是一個追悼的儀式,是一個說一聲對不起的儀式。」
從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這四年間,死於國共內戰的國人以千萬計,給多少家庭帶來多沉重的打擊?可是,他們卻給後來的歷史埋葬了,灰飛煙滅了!一九四八年,長春圍城,餓死的人數估計在十五萬至六十五萬之間,慘烈程度不亞於南京大屠殺;但在歷史教科書中,長春被稱為「兵不血刃」的「光榮解放」,結果六十年後,幾乎沒有一個長春人知道這裏曾有過如此慘絕人寰的一頁。
還有,那兩百萬遷台的軍民,做夢也沒想到,船駛進了台灣海峽,便與大陸隔絕了!這一道淺淺的海峽,阻擋了四十年的音訊,「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當日的翩翩少年,再回家時,已是白髮蒼蒼,垂垂老矣。
還有,台灣島上原來的六百萬人,五十年來,受着日本的統治。二戰期間,有二十萬台灣人為日本打仗,他們都曾是鄉里的光耀。然而,命運卻給他們開了一個黑色的玩笑:日本戰敗了,台灣回歸了,國民政府遷台了。九死一生的士兵回來發現,從此以後孩子以他們父母為恥。
國以民為本,在我們慶祝國慶、為中華民族再次崛起之際,讓我們也「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歷史,可以原諒,不可以遺忘。
延伸閱讀:
- 亞洲週刊《專訪:作家龍應台 她和千萬亡魂一起寫這本書》
- 亞洲週刊《尋找一九四九龍應台苦澀之旅》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摘:我是台灣人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摘:追火車的小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