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給前文《苦澀的紀念》留了言,我看了以後,心有戚戚然。留言說:
百多年來,思想狹隘的國人只知洋人曾橫蠻地向中國要土地、財富,不知道自己因愚昧而招致的損失更多更大。洋人掠奪是有形的東西,文物土地失去了可以討回,討不回也仍然存世,可是中國人自相殘殺,自我摧毁,從人命至土地建築,地上的、地下的,文化根本,許多都毁了,都無法復原。近世經歷連番鬥爭,人格斲喪,道德淪亡,國格人格的損傷,亟待修復。……不要批評香港人只懂埋怨,縱使你要愛國,甘於被和諧嗎?此外,香港人是否忠誠,是否愛國,也是受到黨人質疑的。……
思量良久,無以下筆,驀然想起去年梁燕城在《信報.繁星哲語》的三篇文章,或許可作一個回應。
中學時,唸教會學校,曾聽過梁燕城牧師的講道,但覺他才思敏捷,口若懸河。看到他在《信報》的撰文,才知道他最近十多年來一直在內地從事教育與文化推廣的工作(詳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網站),其動力或來自事奉上帝的感召,但其對中華文化以至國人的熱忱,卻與其年少的經歷不無關係。
以下是編摘,標題是我加上去的:
父母二戰後在昆明結婚,父在中央銀行工作,母在西南聯大任教,本可過美滿生活,可惜中國旋即進入內戰。一九四九年共軍逼近昆明,在解放軍入城那天上午,父母及時買到機票逃到香港。初時以為短期可回國貢獻一己學識,不料韓戰爆發,中國竹幕下垂,父母從此流落在這南方美麗的小島,雖然深深愛着中國,但又不認同共產黨,無奈地在港痛苦地過活,失去了其救國的所有希望。
艱苦我奮進 困乏我多情
我五十年代出生,小時見中國三年饑荒,大批飢民湧入香港,父親在這時因悲痛過度而罹患精神分裂症,由母親艱苦維持家庭。初中時文革爆發,中國大劫難,浮屍飄到維港,跟着香港左派大暴動,全港動亂,上課中途政府在港島戒嚴,隨人潮逃去九龍。
中學時在很有傳統的培英中學讀書,記得有好幾位資深老師都對我說:「中國苦難重重,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未來祖國要靠你們年輕人。」中三時有一位名林冠武的英文老師,教我讀存在主義、莎士比亞及西方哲學,他教導我認識西方文化及民主自由的價值,聊天時曾說:「中國必須充分現代化,才能富強。」中四時一位名鄺子新的中文老師十分愛惜我,引導我愛護中國文化,又常和我討論國家大事,最後一次見面後,我離開他家,走到街角轉彎時,他在後面高呼:「梁燕城,你要努力啊!」這些老師,深刻地塑造了我的人生。
這些背景使我明白,中國有非常偉大的過去文明,但如今卻經歷百多年無窮悲痛的歷史。作為五十後的平民子女,擁有一種極深的中國情,因明白今日之苦,皆因中國衰弱與動亂,因此決定作出任何犧牲,也要幫助中國富強。
思考問題成因 決心投身中國
我們五十後一代是在這歷史苦痛中長大的,老師叮囑要救國,父母則叫及早移民西方,大學時唐君毅老師叫我們要守護中國文化。各方面都叫我們做人要正直仁義,堂堂正正,做個有承擔的中國人。我們亦確實努力向上。
但在成年時漸陷入一種矛盾,就是在歷史文化上認同中國,在政治上卻憤恨統治中國的共產黨。在中共仍是封閉和專橫的年代,可以做個國民黨式的愛國者,以反共來愛國即可,但當中國開始改革,走向理性與溫和,重認中國文化價值,人民生活大大改進,但又未能全體民主化,那又應如何看待呢?
一九九三年細思中國近代為什麼會有很多不正常表現,如義和團與文革,是因中華民族在百多年受創傷甚深,從外國欺凌到自相殘殺,人民不停地被殺被辱多年,整個民族文化被摧毀,形成重創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全民族怨毒甚深。因此中國人很易進入狂躁暴亂,又對外人有深重的疑惑。
於是,同年決定回中國參與發展,這並非是很理性的決定,純是出於宗教的感悟與對中國文化的深情。那時我有一個單純的夢,就是希望將仁愛思想帶入中國,洗滌過去的鬥爭與暴戾。
以無盡的愛 撫平無盡的痛
初時回中國,見一切如此艱難,曾半夜起床,望茫茫夜空,跪下來懇切為中國祈禱,之後像孩子一樣伏地痛哭。
十多年來,投身進入真實的中國,認識共產黨人,他們並非都是凶殘怪物,卻是有血有肉的中國人,而且許多很有理想。期間我不斷想辦法去明白和解決民族發展中的困難,終見到所資助的孩子紛紛入大學,貧窮人的生活不斷改進,知識份子越來越可講真話,中國人越來越富足,中國也改以仁愛文化建國。半夜起來充滿欣慰,真想手舞足蹈。
歷史上的中國,整體是受害者,不是壓迫者,只有醫治創痛,才能使這民族正常化,不再走向專橫。海外對中國的羞辱和施壓,只會增加其傷痕,絕不能幫助其改進。要醫治這「文化創傷」,必須輸入正能量,就是仁愛與正義的思想和行動。要救中國,必須先救其思想文化,將鬥爭化為和諧,將仇恨化為仁愛。在文化上有了真正仁愛,人性尊嚴被尊重,一切民主和人權才有基礎。
我十分清楚中國仍未到全面民主,凡涉及影響穩定的言論和行動都會被壓。但中國正緩慢改進卻是事實,若能先尊重和愛護中國,以無窮的諒解去接納其不足,然後以愛心說誠實話,中國政府對合理的建言是接納的,我深信未來中國必會發展出符合國情的民主。
(原文刊登於《信報》2010年3月8日至10日,原題分別為《我們一代的歷史承擔》、《以仁愛醫治中國的創傷》及《體會真正的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