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親親小鳥

今早在運動場跑步半小時後,正要離開之際,在接近入口處的跑道上,不期而遇上兩隻鴿子,一隻灰色帶藍色斑紋,另一隻白色夾雜灰色斑點。

京都鴨川上與今早跑道上同類的鴿子
(攝影:文心)
兩隻鴿子並排而行,各佔一條跑道,時而悠閒地前進,時而左顧右盼,時而低頭作啄食狀。緩跑的人群,三三兩兩,在牠們身邊跑過,都奇怪為何這兩隻鴿子都不怕人。

我樂得有鳥作伴,特意跟着牠們的腳步,與牠們並行。小鳥畢竟腳短,雖然步伐一點也不慢,可是我仍走得比牠們要快,故而三五步後,便要繞到牠們身後,才能維持並行的速度。幾次繞圈以後,或許給牠們察覺我的「怪行」,牠倆一同振揚而飛,飛往觀眾席的簷上去。

小鳥怕人,多少是我們人類造成的。如果我們不攻擊牠們,打擾牠們的活動,牠們也能在人類的生活環境中,與我們祥和共處。

今天春天到京都旅遊,在鴨川(一條貫通京都市的河道)旁,我獨自坐了一個小時。當天是星期日,橋上人群處處,好不擠湧,橋下也熱鬧非常,人們三五成群,在河邊聊天吃東西。

春日鴨川,滿天雀鳥(攝影:文心)
我抬頭望天,天空「啊啊」聲響,烏鴉與其他雀鳥在空中飛翔,偶爾幾隻小鳥落在河上、飛到跟前,不期然地。

「咦,小鳥,你,你......你別走得這麼近,好不好?

「我們香港的小鳥與人類很有距離的啊,我們走近兩步,牠們都飛到天空去。

「但你們,你們也真......真的近了一點吧?

「怕了你,還是我挪開,給你們多一點空間,行了吧?」


閱讀全文......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來生,你願意做中國人嗎?

近日從內地傳來的消息很難不令人憤怒、沮喪、無奈。

今時今日的中國外交部官員,到訪瑞典期間,居然不顧體統、視國際輿論如無物,約晤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委員,要求不要頒發和平獎給《零八憲章》發起人、身陷囹圄的劉曉波。正當溫家寶誇誇其辭談政治體制改革,「結石寶寶之家」召集人趙連海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被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囚兩年半。為自己被三聚氰胺奶粉毒害的兒子討回公道,是尋釁滋事嗎?為被關黑獄、被強姦的女上訪者報警,揭露司法黑暗,是尋釁滋事嗎?

這種現實教我們如何自處?難道我們都要說:來生,不做中國人!

在回覆朋友一個「無奈的,這就是我們的祖國」的電郵,我嘗試重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刻下的現實:

相對我們父母輩及那些活在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我想,我們算是幸運的,起碼我們看到中國的復興(雖然當中也夾雜很多問題,但想想這是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問題本來就會很多很大很複雜)。

我們可以這樣反思嗎?如果一個中國人,生於1900,卒於1990,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他於滿清皇朝下八國聯軍入京、簽訂最喪權辱國的《辛丑和約》中誕生。11歲,他跟父母親戚歡天喜地慶祝帝制推翻,共和建立。然而,在民國軍閥割據、國土四分五裂的亂局中,十多二十歲的他選擇了共產主義,然後經歷國民黨的容共與排共,25,000里長征去了延安。歲月流轉,壯年的他,與同志們出生入死,在日軍侵華期間,艱苦支撐了八年,卻換來另外四年的骨肉相殘。

終於新中國建立了,50歲的他終於過了幾年朝氣勃勃的共產生活,可是,接下來是腥風血雨的反右運動、三面紅旗、大躍進,然後十年浩劫展開了。人到晚年,還要在抄家、坐牛棚的惶恐中度日。76歲那年,唐山大地震,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心中神一般毛澤東都去世了,天崩地裂。慢慢地,他從悲慟中恢復過來,國家也開始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然而,1989年,六四事件。

如果一個中國人,生於1900,卒於1990,他一生的經歷,離不開信仰與背叛、忠誠與出賣;還是,多少次與他的家族、他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兒、朋友,生離死別。

讓我們這樣重看歷史,當我們面對當前的中國時,也許會不那麼沉重,畢竟我們的父祖輩,走過更不堪的道路、遭遇更難以忍受的事情。沒有他們無上的奉獻與無私的犧牲,沒有我們今天相對安樂的日子。

我們可以把憤怒、沮喪、無奈轉化嗎?把它轉化成做好自己的動力嗎?讓我們從自己開始,盡力活好今天,令自己快樂,也令周遭的人活得更愜意更幸福。生而為中國人,我們有一個五千年古國的文化作我們的支持,一個古國能夠屹立至今,其中的智慧與堅韌,足夠我們這輩子汲收學習,學習活出一個更美好的人生,學習為人類社會尋求更佳的出路,期許更蔚藍的明天。



電影《葉問》配上歌曲《我是中國人》:
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
儒家的傳統思想,帶領我們的腳步
八年艱苦的抗戰,證實我堅毅的民族
不到最後的關頭,絕不輕言戰鬥
忍無可忍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
同胞受苦,河山待復,我會牢牢記住
我不管生在那裡,我是中國人
無論死在何處,誓做中國魂

閱讀全文......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沒有骯髒的淤泥,沒有高潔的蓮花

一行禪師於2010年「喜悅之旅」《幸福是此時此地》公開講座上說:

「一般人總想設法盡除痛苦,但這樣想的話,永遠都不可能快樂。快樂並非一定要等到毫無痛苦時才出現,正如淤泥上仍可長出蓮花一樣。真正的修行者可以憑正念擁抱痛苦、處理煩惱,培養喜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快樂,即使仍有少許痛苦存在。」

在佛教文化中,蓮花佔有一個重要的角色:
  • 佛教產生於印度。印度地方氣候炎熱,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清涼和美的享受,因此在印度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民間文學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佈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藹、自制、忌怒、忌殺、寬容和大度)比作蓮花。
  • 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把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擺脫苦難,其解脫的途徑是:此岸(人生苦海)——濟渡(學佛修行)——彼岸(極樂淨土),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濁水污泥之中卻不為污泥所染,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 蓮生在污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自然要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穢事物的侵擾。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象徵人在滾滾紅塵中卻能耿介自持,不受邪魔外道的影響,因此佛經常常將蓮花比作佛性。
  • 人要做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污染的境界,並不容易,需要相當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開啟佛性,消除魔性。一切事理通達了,參透了,凡事自然都看得開,不再貪婪、恐懼、焦慮、癡心、嗔怒,在精神上擺脫了苦境,變得輕鬆自在,所以佛教中的蓮花,是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儒、道並融,三家合流,宋代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愛蓮說》便稱頌蓮花為「花之君子」,其讚語暗合蓮花在佛教的象徵意義: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閱讀全文......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幸福是此時此地

(連結至「喜悅之旅」官方網站)
2007年一行禪師來港弘法,是我第一次聽禪師的開示,當時不以為然,覺得禪師把道理講得很淺白,欠缺深度。不過,隨着歲月的推移,現在才恍然明白,他所說的處事態度、待人之道,簡單卻彌足珍貴。今年禪師再次來港,他的話語仿如久旱甘露,潤澤我心靈。

星期六參加禪師在教育學院舉行的禪修日,他與我們分享了兩個小故事。當時他還是個弟子,做師父身邊的侍者,一次侍候師父進餐,為了善用時間,他站在一旁閱讀戒律書,壓根兒忘了給師父遞上筷子,師父只得用小匙羹用膳,但他由始至終都沒有留意得到。另一次,師父吩咐他差事,他趕忙外出,把工作完成,沒有留意細心關門,把門「呯」一聲就關上了。

這兩個故事反映少年禪師的認真,他拚命讀戒律書,着力完成師父的差事,可是卻缺乏現在禪師所強調的Mindfulness(正念、用心、專注當下),所以無法好好對待他尊敬的師父,也無法把工作做好。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好呢?在星期日的公開講座上重溫網上廣播開示內容摘要,禪師給了我一些啟發。

"Happiness is here and now(幸福就在此時此地)"是這次講座的題目,也是如何好好對待心愛的人、處理好工作的法門。

即是怎樣?不就是讓你專心、用心、關心!這方面在工作上的應用,不言而喻。在人際層面,當你與所愛的人在一起,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存在,是存在於此時此刻,是「身心俱在」與對方在一起,而不是「人在心不在(physically present and mentally absent)」,平常相處如此,當對方痛苦時更要如此。靜靜待在痛苦的人身邊,讓對方感受你的存在、你的關心、你的感同身受,這是你能給對方最大、也是最珍貴的禮物。

曾經收過一則短訊:「避苦求樂是人生的自然,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能苦會樂是人生的坦然,化苦為樂是智者的超然。」禪師卻說:「苦與樂是一體的。」沒有骯髒的淤泥,便沒有高潔的蓮花;沒有苦難的煎熬,便沒有快樂的成果。他更把「四聖諦」的「苦、集、滅、道」解釋為「苦;苦的來源;滅苦得樂;創造快樂之道」,而佛法就讓人離苦得樂的修習。


連結:
香港梅村正念修習中心

閱讀全文......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蝴蝶是益蟲抑或害蟲?

小時候的紋白蝶
這是問題嗎?對,這是問題,因為從沒認真想過。

在我概念裏,蝴蝶能幫忙植物傳播花粉,所以算得上是益蟲,直到昨天在耕種工作坊上,一隻白色蝴蝶於菜田間翩翩起舞,在我欣賞之際,冷不防站在不遠處的老師指着白菜說,菜葉上的菜蟲就是紋白蝶的幼蟲。

什麼?當下我一怔。菜蟲?就是把新生菜葉吃得啃個精光、導致植物停止生長的害蟲,可是......當牠們成蟲變成蝴蝶後,對大自然的生命延續,倒佔有一個角色。

什麼是益蟲?什麼是害蟲?我們的慣性思維,便是從自己的角度考量事物,受限於自己的知識和閱歷,於是往往執着事情的一端,無法從高處看全局。

東坡詩《題西林寺壁》,很多人都讀過,可是我們明白嗎?能應用在日常的待人接物嗎?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