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康文署主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游藝亞洲」中,有一場《樂韻流金嘉美蘭》。嘉美蘭,是印尼的傳統音樂,算得上是「國樂」。我因參加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的「再現亞洲──藝評寫作導領計劃2011」,所以觀賞了是次表演,並寫了一篇評論,在此全文轉載,以饗網友。
在台前,只有一位樂手,敲打着Reyong(一種木琴類敲鍵樂器,琴面鑲有銅片),卻傳來喧鬧的樂聲與雄壯的歌聲。正尋找聲音的來源,在劇場樓上的後方,便出現了一隊盛裝的樂隊。樂隊由旗手作先鋒,揚起鮮紅色印有紋理的旗幟,隨後是三位濃妝艷麗的女舞蹈員,接着是一位長老打扮的白衣長者,邊走邊唱,隨後的是其他樂手,而抬着Gong(類似中國的掛鑼)的樂手數着拍子敲打樂器。不一會,樂手來到台前,各就各位。
這就是印尼峇里島嘉美蘭「采碧塔卡樂舞團」(Tri Pitaka)入場時的排場,相當壯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嘈吵又清新的音樂
許是宗教音樂的共同特色,嘉美蘭(Gamelan)和中國廟會音樂相似,以熱鬧嘈吵見稱,但細聽下去,便會發現嘉美蘭較為悅耳,大抵與其演奏樂器的設計有關。
嘉美蘭的樂器大多配對成雙,其一調音稍高,另一調音相對較低,同音齊奏時,形成輕微差異的調音,聽上去有一種閃爍不定的音質,令演奏不那麼吵耳。此外,在樂團編制中,有一至兩名的笛子手,笛子雖聲量微細,但角色吃重,相對其他的金屬樂器,笛子音色清脆,為演奏引入一股清新的氣色。
不一樣的舞蹈
「采碧塔卡樂舞團」既以樂舞團命名,其舞蹈表演也非常可觀。當日三位女舞蹈員在兩段樂曲中表演民族舞,全身各部位皆在跳舞,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腰肢、肩膊等,配合一字形或八字形的雙腳,以及手部動作,構成舞蹈的所有部分。
舞蹈員身穿華麗的民族服飾,賞心悅目,惟其舞姿不以流暢為尚,而是由斷斷續續的動作組合而成。舞蹈員的眼神有點兇,表情有點肅殺,帶有男性的剛毅,不太嫵媚,與我們印象中的女性舞蹈並不一樣。
在演後的答問環節中,才知道舞蹈員並不是純粹表現女性的舞姿,她們時而作男性的進取,時而作女性的羞答,難怪觀賞時有如此的感受。
人聲嘉美蘭演繹猴子舞
在公演前兩天的示範講座中,樂舞團顧問、著名舞者兼學者華楊.帝比亞教授(Professor I Wayan Dibia)介紹了公演所沒有的Kecak,即西方人俗稱的「猴子舞」,這是就其內容而言,因為峇里島人將Kecak與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Ramayana(羅摩衍那)結合,以猴子的生活形態和動靜聲線為表演元素,成為備受旅客歡迎的演出。
事實上,就表現形式而言,Kecak更貼近的解釋是「人聲嘉美蘭」,表演者沒有樂器,純粹靠他們分組發出不同的聲音,形成豐富音樂效果。在該場示範表演中,帝比亞教授還親身上場,即席表演了一段舞蹈,讓觀眾了解嘉美蘭不但可為女性伴舞,亦可由男性主舞,他們的舞姿蒼勁有力,着重力量的表現。
跨越傳統與現代,連接國際與本土
在計劃的演前藝術講座中,一位資深演藝工作者曾表示,當前亞洲藝術最大的挑戰,是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大環境下,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際」與「本土」的拉扯局面。在這方面,印尼嘉美蘭作了良好的示範。
嘉美蘭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230年,屬於集體創作,一首新曲的誕生需時數月,而舊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又會經常加入新的「變奏」,所以是不斷生長和改變的。由於歷史、地理等原因,嘉美蘭形成不同的地域風格,其中峇厘於二十世紀初被荷蘭佔據,在社會的動蕩及文化的激蕩下,當地的嘉美蘭出現新的風格,強調對比效果,着重快速轉變節奏,稱為「克比亞」(Gong Kebyar),亦即當晚表演的音樂種類。
由於以上的特色,嘉美蘭可以生生不息,在延續傳統之餘,擁抱變革,不但深受印尼人的喜愛,還傳播到全球各地,影響了世界音樂的潮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