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漫遊老灣仔

公司座落灣仔舊區,平日中午吃過飯後,聊來無事,便到石水渠街的藍屋建築群逛逛,順道照些照片。


藍屋的背景,從網絡所得,它原是一座兩層高的醫院,1920年代拆卸重建成現在四層高的建築,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的唐樓。2006年,香港房屋協會宣佈與市區重建局合作,重新發展石水渠街及附近建築物。2010年9月15日聖雅各福群會提出申請將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並會首次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的14戶居民繼續留住;復修時會盡量保持原有建築特點,包括露台連鑄鐵欄河、傳統商舖標誌等,而唐樓內部如間隔、家具和木樓梯均會保留;藍屋二樓和橙屋三樓的住宅單位,日後則會留作導賞團參觀之用。計劃預計2014年竣工。

上週末看《明周》,才知道在藍屋後街、黃屋所在的慶雲街,有一個另闢蹊徑的地產項目。

這座五層高的單幢式酒店The Archive由唐樓改建而成,強調融會社區,交錯新舊城市文化。

這星期我到訪了兩次,第一次在中午,在裏裏外外拍照,第二次是看準了一樓「灣仔視集」的開放時間(逢星期三至日,下午四時至八時),過來跟工作人員聊聊天。原來這一層現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主理,他們不希望跟隨和昌大押的模式,把古蹟復修成高級餐廳,只供有錢人享用,於是他們把一樓打造成非牟利的社區藝術展覽中心,結合社區中心、藝術畫廊和住客設施的三大功能,並不時舉辦各類藝術節目,給街坊和有興趣人士參與,我也留了聯絡資料,以便日後參加他們的活動。

大廈的樓上單位是服務式住宅,而地下則是以舊香港為主題的酒吧餐廳「大龍鳳」。這裏的食物不便宜,一個午餐要98元,所以還不曾惠顧,但聽說這裏雖不是社企,但主理人是社工出身,僱用退休人士和少數族裔,或許以後和朋友一起支持他們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