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為人生賦予意義

文心註:下文是我專題報告《從〈禮記〉看生命價值的取捨:如何面對死亡》的部分內容。按要求,我們除了要歸納經文內容,申明旨意外,還要旁通現代,把經典的道理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

現代都市人對生命的價值看得非常淡薄,自殺新聞無日無之,為的是錢財、感情、事業、病患等具體事物,以及慾念、嫉妒、壓力等抽象緣故。每天翻閱報章,不由不感慨。每有當事人不但自己尋死,更要家人來陪葬的事件,人們在痛心之餘,不得不反省:究竟我們以及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的問題?

林沛理在2006年三月份的《亞洲週刊》上撰文〈揭開自殺的哲學迷思〉,從西方哲學思考現代人的自殺問題。有論者論及中西文化,指出中國人認為「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人卻以為「未知死,焉知生」。林氏依循這個思考方向,論說自殺傾向乃是正常人必有的「存在的焦慮」,潛伏於最普遍的人性和生命,而「現代文明不但沒有舒解這種焦慮,反而處處挑釁我們的死亡本能」。

林氏之文,最觸動我的,是他兩段對現代人自殺的描述:

  城市人變成生產機器之中一顆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芸芸眾生裏一張蒼白難認的臉。他們日復一日地重覆固定的生活模式,從未接觸過自己存在的根本。在這個意義上,為數不少的城市人其實早已死了,靜靜地死在自己的內心裡。自殺一族不過是以比較吵鬧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吧!

  歸根究底,自殺只有一個原因──絕望,而一個人絕望,往往不是為了身外物,而是對他自己。我們最後無法忍受的,不是被剝奪了的財富、地位,甚至愛情,而是那個赤條條、空蕩蕩的自己。

一個「赤條條、空蕩蕩的自己」,一具「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芸芸眾生裏一張蒼白難認的臉」,的確很令人難受,因為我相信人有一種Thirst for Excellence(對卓越的渴求)的傾向。卓越也者,則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勉力而行,全心投入,發揮潛能,期望對周遭的人以至社區有所回饋,以求向美善邁進,逐步接近至善的境界。

如果一個社會以及其建制,不能提供一個環境,讓人實踐對卓越的追求;如果這個社會只講求邏輯、效率和物質,卻混淆是非標準,不以誠信為本,而以非道德 (amoral) 為尚,則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迷失自己,失去活下去的動力,結果自殺事件無日無之。

林氏總結說:「哲學家的智慧只告訴我們,面對死亡,生命毫無意義」,「我想我們只能用生之歡愉來克服死之誘惑」。無可置疑,有人是因為生命沒有意義而自殺,但也有人認為人生之中,有一些選項,值得以生命來換取,所以捨棄生命,這就是孟子所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其追求虛無飄渺的所謂「生之歡愉」,我寧願相信我們古聖先賢的智慧,先秦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宋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元學案.橫渠學案》)

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先賢的叮嚀叫人太沉重。可是,我覺得對於先賢的話,我們不必照單全收,更不應囫圇吞棗,而要按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可能範圍,一步一步躬體力行──生命是用來實踐仁義的;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而在於我們為他人帶來了什麼;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是否達到了至善,而在於我們是否較起點更接近至善的境界。

1 則留言:

vicmon 提到...

please don't mind...but I pretty doubt about the saying "歸根究底,自殺只有一個原因──絕望,而一個人絕望,往往不是為了身外物,而是對他自己。我們最後無法忍受的,不是被剝奪了的財富、地位,甚至愛情,而是那個赤條條、空蕩蕩的自己。"...there are too many cases that the youth nowadays will commit suicide just because he cannot get the girl he wants... some for the reason that he gambles away all his money...


I am not sure if the question why man attempts suicide is more a sociological (or even psychological) one than a philosophical question... anyway, since I have not read the article, I am not in a position to comment too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