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為什麼要「正語」?

在酷熱警告下的星期六下午,我落荒逃進大會堂,在容納不過五十人的演奏廳,近距離欣賞香港話劇團主辦的一場讀戲劇場《豆泥戰爭》,既熟悉又有點驚喜。

熟悉是看過「讀戲劇場」的表演形式,零三年林奕華把張愛玲《半生緣》搬上舞台,一個個演員便是用「唸書」的方法把整個劇本唸出來;但《豆泥戰爭》真正上演時,會是一齣正統不過的話劇,而昨天他們是把正在綵排中、還沒完善的劇本唸給觀眾聽(配備小量必不可少的道具),然後導演與觀眾交流對劇本的感想、創作點滴,這是我頭一次觀賞未完成劇目的表演,所以有點驚喜。

這個劇本原來也很適合「聲演」,全劇只有四個演員,飾演兩對父母。故事的背景是他們的兒子毆鬥,其中一個的門牙給打崩了,於是兩對父母便得就此協商善後。故事開始時,四人客客氣氣,表現得非常文明有教養,可是故事發展到後期,便展露了潛藏的兩性角力、婚姻危機、人類的劣根本性。

劇本是法國女劇作家Yasmina Reza的作品,據譯者介紹,劇名Le Dieu du Carnage直譯是「廝殺之神」的意思,所謂的「廝殺」是指劇中人使用了暴力語言,其傷害力不下於肢體的暴力行為,所以佛家的「八正道」包括了「正語」(Right Speech);而導演把劇名定為「豆泥戰爭」,則以逗趣的筆觸揭示他們爭吵的源頭和本質。

劇中四人,令我有感同身受的,是受傷男童的母親Veronica。她是作家,關注非洲問題,竭力保持理性、冷靜、有愛心、持家有道、處事大方得體的形象,可是在表面之下,她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豆泥戰爭》將於9月11至25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誠意推薦給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