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博客時,給我找到這篇文章,是2008年10月的開平碉樓遊。在差不多兩年後才把它發表,就當作記念那一次旅程。
開平在廣東的西部,是四會之一。清末時,當地人給「賣豬仔」到外國做苦工。他們克勤克儉,把微薄的工資儲起來,然後又飄洋過海回到家鄉,用儲蓄來買田買地、興建樓房。由於他們曾經在國外生活,所以便把外國的建築物也用在自己家鄉的樓房上,形成一種中西fusion的建築風格,這就是開平碉樓。
所謂碉樓,意思就是「有保衛功用的多層建築物」。由於四會這個地區,土地貧瘠,生活艱難,所以盜賊橫行,治安不靖,而清末民初之際,政府勢弱,居民要自我保護,便得興建碉樓這些建築物。
碉樓是傳統村落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分為更樓(用來瞭望外面有沒有盜賊或敵人入侵)、眾樓(有外人入侵時,村落內的所有人都會躲在眾樓避難)、居樓(華僑匯錢回家興建的亦中亦西的多層樓房,通常位於一個村落中的較後也較高的位置)等。
上面的圖片是主辦這次旅遊的香港建築中心,把所拍的照片組合起來,按下圖片可放大,讓你窺見開平碉樓的一斑。
在旅程中,香港建築中心邀請了一位「申遺」辦公室的研究員,向我們講解開平碉樓的歷史、建築特色,以及他們把碉樓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
這位女士的家,就是碉樓的主人。她說起故事,娓娓道來,很平靜的,但卻聽得我熱淚盈眶。這些富麗堂皇的碉樓,往往只住了孤兒寡婦:婦人跟丈夫結婚以後,丈夫便離開到國外工作,留下婦人和孩子(很多都不是親生的,而是過繼或收養回來;如果不這樣的話,田地房產都會給族人搶過去);然後兒子長大後,又跟丈夫一樣,娶了媳婦便離開了,一屋子只有孤兒寡婦。在「申遺」期間,他們自費遠道重洋,跟屋主的後人做訪問,以記錄碉樓的歷史。其中一位後人,並不了解在太平洋另一面的碉樓,只能把先人留下的信件文件一一拿出來,交給訪問者,期間他們一同發掘出當日先人創業的艱辛、對家鄉思念之情切,於是受訪人仿如重新認識自己的父祖輩,感慨極深。
與本文有關的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