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六朝美文

雖然答應過自己,盡量不在博客上沒頭沒腦寫些文言文,但忍不住與大家分享以下一段「六朝美文」。即使看不明白,也可嘗試唸出來,感受其聲音之美與句子的抑揚頓挫,回頭再跟大家略述其來由:

孔子睹滄海之橫流,迺喟然而歎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言文王之道喪,興之者在己。
於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脩《春秋》;
列〈黍離〉於〈國風〉,齊王德於邦君。
所以明其不能復雅,政化不足以被群后也。
於時則接乎隱公,故因茲以託始,
該二儀之化育,贊人道之幽變,
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誡,
拯頹綱以繼三五,鼓芳風以扇遊塵。
一字之褒,寵踰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巿朝之撻。
德之所助,雖賤必申;義之所抑,雖貴必屈。
故附勢匿非者無所逃其罪,潛德獨運者無所隱其名。
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
先王之道既弘,麟感而來應。
因事備而終篇,故絕筆於斯年。
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節錄自范甯《春秋穀梁傳.序》)

「六朝」是指魏晉南北朝。六朝之文美,是因為當時人下筆,多為駢文,間與散體相雜。駢文者,通篇以對偶寫成。句子分為上下聯,其字數、詞性和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在聲律上講究平仄,而用詞則注重藻飾和用典。近代學者駱鴻凱在《文選學》中概其大要:「駢文之成,先之以調整句度,是曰裁對;繼之以鋪張典故,是曰隸事;進之以渲染色澤,是曰敷藻;終之以協諧音律,是曰調聲。」因句子以四字及六字為主,故也稱為「四六文」。

中國文字與生俱來兼具「形文」和「聲文」之美。形文者:整(前後句字數相同)、儷(對偶)、度(字數一定);聲文者:韻(押韻)、諧(奇偶兩句的平仄相對)、律(四聲有所規定),而駢文「整、儷、諧」,大大發揮了中國文字獨有的特色,雖大盛於六朝,但早於《尚書》之中已見其端倪。

范甯是東晉人,因年代較早,他的《春秋穀梁傳.序》算不上是駢文的典範,駢儷之中有散句,四六句之中夾雜虛詞、摻有七字十字,文氣舒緩,沒有後期駢文呆滯之病,但有駢文文采華瞻、鏗鏘諧協的特色,最難得的是義理明透。

至於內容,便要說回《春秋》。《春秋》是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的,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傳者,解釋經義的文字及書籍。左氏以史事為事,補充《春秋》的內容;而公羊、穀梁則從解經的角度入手,闡發《春秋》的微言大義,因《春秋》內文短小,一字一語都寓之以褒貶。

《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242年。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死麟。」於是,孔子便停筆不寫了。為什麼「孔子絕筆於獲麟」?范甯在注解《穀梁傳》時說:「今言獲,麟自為孔子來。」又把《春秋》與《詩經》連起來說:「夫〈關雎〉之化,王者之風。〈麟之趾〉,〈關雎〉之應也。然則斯麟之來,歸於王德者矣。《春秋》之文,廣大悉備,義始於隱公,道終於獲麟。」還是不明白?回頭再看文首節錄的序文,便可了然於胸。

五四新文學運動後,駢文被視為形式主義、華而不實、內容空洞的代名詞,幾乎摒棄於正規教育之外,新一代學生知之甚少,完全無視駢文是唐代及以後各朝近一千年來奏摺文章主要文體的事實。

誠然駢文是一種「帶着腳鐐跳舞」的文體,大大局限了創作者的靈活度,往往出現因文害意的情況,情文並茂的佳作因而不多,但不能因此便武斷地認為駢文是「形式主義的糟粕」。事實上,真正的大家,並不會因此而束手無策,反而因難見巧,其作品突顯了中國文字的「形」、「聲」之美。范甯以上一段文字便是有力的反證,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巨著」的《文心雕龍》也是以駢文書寫。即使歷代批評駢文的古文學家如韓愈、歐陽修等,都曾寫下流傳至今的駢文。

孔子說:「質過文則野,文過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放在藝術觀中,就是說內容要與文采並重,才是真正的千古至文。今天我們或許沒有客觀環境,學會寫駢文,但如果連機會也不給自己去了解它、弄懂它,便斷言它不值一哂,那真枉為一個會中文的人,平白錯失了中華文化中這幽深精微的部分。

新體駢文《祭孔文》
後記:
在給這篇網誌找配圖時,無意找到去年初天安門廣場豎立孔子像後三個月,雕像被遷移到國家博物館的事件,期間鬧出不大不小的風波。一位網友為此創作了一篇新體駢文《祭孔文》,非恪守格律之作,但亦莊亦諧,令人莞爾,更發人深思,按此觀看視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