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以為中國是「詩的國度」,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上了《禮記》後,才認識到國學其實是「經史子集」的合成體:
- 好比一棵大樹,經學是根部、是基礎,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生的法度。
- 但,世道紛擾,豈曾是一瓢清水?隨意翻翻廿四史便知道。
- 作為一個士子,怎樣調和經史?怎樣在做人原則與世間現實中自處?這時候,我們需要子書,就是儒家經典以外的九流十家,予我們以智慧與啟發。
- 在生活中,我們有不平之氣,有志難伸,或順或逆,都需要抒發宣洩的渠道,於是寫詩填詞,書寫文章,這就是「集」的形成,其實是我們的理想與現實碰撞以後的結果,就像大樹的花果一樣。
試以《禮記》經文闡釋為何經學是大樹的根基、是人生的法度。要知道儒家之所以重「禮」,乃因為儒家的立足點,是人與人的關係,所謂「人者,仁也」;其關注點是人在社會上的角色、本分、權責,以及與他人的相處之道。如果人是離群獨處的,便毋需有「禮」。
以下章句摘自《禮記.昏義》。「昏」,即今日的「婚」,因古代婚禮通常是晚上舉行,因此「昏」、「婚」相通,後來衍生「婚」字,以識區別。《禮記》是用來解釋《儀禮》的,所以把兩書的相關內容對讀,更能理解古代禮的儀式和意義。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昏義〉一開首,便把婚禮的意義和重要性說得明白。
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主人筵于戶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擯者出請事。入告。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再拜。賓不荅拜。揖入。至于廟門。揖入。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以賓升西面。賓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主人阼階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閒。南面。賓降出。主人降。授老鴈。擯者出請。
接下來,《禮記》記述婚禮前的部署,而節錄的一段《儀禮》則詳述「納采」的儀式。如果我們對古代房屋的建築及方位有認識,便會知道禮儀是如何進行的,從而清楚明白古人是何等重視婚禮。不過,想向大家介紹古代婚禮的有趣一面:原來他們向女家正式求婚時,會用鴈(雁)來做信物。
為什麼用雁呢?唐人孔穎達《五經正義》解為「鴈,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節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連信物也蘊含豐富的寓意,因此《禮記》說:「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我以為,這一節闡明了婚禮最深刻的意義:
敬慎重正者,言行昏禮之時,必須恭敬、謹慎、尊重、正禮,而後男女相親。若不敬慎重正,則夫婦久必離異不相親也。(《五經正義》)
很多人都質疑,時至廿一世紀,婚姻還有什麼意義?《禮記》說,這是恭敬、謹慎、尊重、正禮的表現,只有這樣結合的夫妻才有機會相親相愛,所生的下一代因「受氣純和,生子必孝,事君必忠」。對於宗法社會來說,「孝則父子親,忠則朝廷正」,因此「昏禮者,禮之本也。」
就算今天我們不打算生育,亦不指望父慈子孝,更沒有忠君愛國的負擔,然而,難道我們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期盼也沒有嗎?2,500年前的《禮記》早已向人們指出一條正道,讓人們可以長相廝守。
原來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制度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可是卻無助我們面對人生的困惑,反而2,500年前的經典,至今仍閃爍了人類的智慧,並沒有隨時代而褪色,我們還可以從「禮儀」之中尋求千古不易的「禮義」,而「禮義」對今時今日的人們,依然有啟發和指導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