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遇上生命中的晴和雨

黃州時期的東坡,心情時常反覆,一方面他因「烏臺詩案」入獄受辱而憤憤不平,另一方面他不斷勸慰自己,力圖走出困境。

我想,人們之所以一千年來都沒把東坡忘掉,是因為他真實誠懇。現在我們形容東坡,總說他「豁達」、「豪放」,但當我們深入細讀他的詩詞文賦,就感受到他跟我們一樣,都是一名凡夫,有內心的爭扎,但他偉大之處,在於他敢於真實地直面人生的黑暗,也願意自我調整,讓自己不論被貶到哪裏去,都能適應環境,心平氣和。他誠懇地把他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啟發後世的我們,也能在困境之中找到自處之道。

讓我們先看看他初到黃州時所填的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東坡被貶黃州,起初連一個住的地方也沒有,逼不得已住在寺廟內。冬日晚上他睡不着,看着未滿的月亮掛在枝葉疏落的桐樹上,外面夜深人靜,自己孤獨一人,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理睬,因為他是政治犯,朋友都不敢跟他往來。這時候遠方來了一隻鴻鳥,身影投射在地上,讓東坡吃了一驚,回頭一看。他現在是驚弓之鳥,心裏有別人不知道的恨意。孤鴻在樹間飛來飛去,都選不到落腳的樹枝,只能寂寞地棲身在冷冷的沙洲上;東坡也是一樣,他寧可孤獨被貶黃州,也不肯與小人為伍。

這首詞格調很是蕭殺,寫景也是寫人,反映了東坡當時還沒從「烏臺詩案」的陰霾中走出來,內心充滿幽憤寂苦之情。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一直沉溺在這種情緒中,他只會是一名普通的文人,而不是我們認識的東坡。

東坡沒有被情緒所困,亦沒有被憤恨和痛苦所擊倒,他慢慢自我調適,到了到黃州的第三年,他寫了深為人所鍾愛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當天他與朋友出遊,路上遇雨,卻沒有雨具,同行人皆狼狽不堪,但他不覺得。他說不要去聽風雨打葉穿林的聲音,不要再想那些令我們有恨的遭遇,倒不如慢慢走,邊走邊唱歌邊吟詩,手帶竹杖,腳穿草鞋,較騎馬更輕快,擔心什麼呢?不過是一場風雨罷了!更何況,能像行走江湖的穿蓑衣、戴草笠的漁夫,終其一生與大自然的風風雨雨相對,也是挺愜意的。一陣料峭春風,吹醒我的酒意,有點冷。西邊山頭的夕陽,出來迎接我們,回頭看剛走過來的一路泥濘,也看到自己從「烏臺詩案」以來受到的屈辱,可以回去了,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一生會有好日子,也會踫到壞日子,其實日子就是日子,沒有好壞之分。

在此時,東坡釋懷了,他上了人生的一課,完成了一份功課,心境從「有恨無人省」逐步蛻變成「也無風雨也無晴」。當我們遇到困境時,也許無法一步就做到「也無風雨也無晴」,但我們可以有這份信心和期盼,生命的本質就是「晴雨交替」,我們總會遇上順境和挫折的時候,所以不要給工作或生活上的「風雨」,打亂陣腳。不論是晴是雨,我們都有快樂起來的理由。

2 則留言:

Vera 提到...

好一份「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感牾。

tsmbscc 提到...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