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昨午禪修營結束後,晚上回到家中,打開電腦,查看電郵和Facebook。

哇哇哇,不得了!梁振英當選特首的消息傳開後,整個Facebook都被攻訐者「洗版」,咒罵之聲此起彼落,看得我很鬱悶。

香港的將來,不僅繫於特首,還繫於香港人自己。小圈子選舉是事實,中聯辦幕後操縱是事實,但香港人,你除了做塘邊鶴外,還為香港做了什麼呢?

幸好,在芸芸負面評論之中,給我發現「靜思語」(台灣慈濟的FB)的一則分享,是喜多朗一首激蕩人心的音樂,配上大自然的壯麗畫面,看後、聽後豁然開朗起來。

容我再次引用前文中一位同修在禪營中所言:不管誰當特首,最重要的是修習正念,做好自己,香港的將來才有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香港人,加油!



在網上查了喜多郎這首〈祭り〉(Matsuri,響宴)的資料,這是他以日本神話《古事記》創作七段音樂故事的第六首樂曲。專輯由地球誕生,伊耶那岐與伊耶那美出現,直到八岐大蛇、天之岩戶,充分融合了日本音樂與西洋音樂。

這一曲長達八分鐘,被視為專輯中的顛峰之作。從曲名可想像這是一次部落大聚會,音樂從疏而密的鼓聲之中拉開帷幕,表現遠古先民聚集在一起,高舉手中的酒樽,祭天、祭地、祭遠祖。然後,太鼓聲響,由弱漸強,鏗鏘有力的喝喊,象徵躊躇滿志的人們激情萬丈。

這專輯在美國Billboard雜誌新世紀專輯排行榜中連續八星期排名第一,喜多郎亦因此第二度獲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專輯的提名。


閱讀全文......

昨日淚已成今日雨

蓮池寺一角(攝影:文心)
上週五,在氣溫驟降的警示下,當七千人熱烘烘到理工大學排隊參加民間選特首時,我選擇到香港梅村落戶的蓮池寺,參加五天禪修營的最後兩天活動。

跟內觀的修習不一樣,梅村的修習也許不一定很有啟發性,但卻讓我樂在其中。

內觀中,我們雖與多人一起修習,但因絕大部分時間禁語,也不鼓勵與同修作眼神或任何形式的交流,而且連續十天每天用上超過十小時來禪坐,所以較有機會接觸內在的自己,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從而體會無常的必然,以及貪愛與嗔恨的不必要,以求斷除累世的習性反應,離苦得樂。

一行禪師創立的梅村,修習的是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所以我們固然有靜坐的坐禪,走路有行禪,吃飯喝茶有進食禪和茶禪,連幫忙營中的雜務也有工作禪,只差沒有「睡覺禪」。

呼吸更是最根本的修習。在蓮池寺裏,掛鐘每十五分鐘自動敲響。鐘聲一響,不管口中在吃東西或說話,手上在做什麼事情,腳步是快是慢,心中掛念着什麼,那一刻都要靜止下來,回到呼吸上,呼.吸.呼.吸,讓一呼一吸把我們帶回當下。只有當下的一刻,才是真實不虛的:Present moment, wonderful moment.

蓮池寺座落昂平山上,毗鄰寶蓮寺,遠眺天壇大佛,環境優美,寺前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偌大的綠茵上,臨時搭建了一個個一人或雙人的帳篷,是部分同修晚上的睡床;也是我們其中一個「餐廳」。一個晚上我們小組家庭便迎着微風、數着星星,吃着美味的越式湯河。大白天,同修三三兩兩,大字形躺在地上,享受着日光沐,讓和煦的陽光照遍全身。小朋友結伴在草地上打羽毛球,狗兒愛看球,小狗頭隨羽毛球的往來左搖右晃;而我愛看狗兒,站在牠背後,笑看牠搖頭擺尾。

人們愛打球,小狗愛看球(攝影:文心)

我跟他,誰可愛?(攝影:文心)
寺內飼養了幾頭狗,都跟外邊的不一樣,不太吠,愛湊熱鬧,在人群中怡然自得。一次我給牠們拍照,跟小狗說:笑!牠竟然真的笑了起來!

會狗的同修說,牠們雖看似龐然大物,但其實還很小,都不足一歲,所以最愛人們給牠撫摩,倒身下來享受按摩時光,舒服得跟大白天隨時隨地倒頭大睡一樣不相伯仲。

在梅村,連一頭狗都活得輕鬆自在,難怪吸引了各方奇人異士、各行各業的翹楚,成為梅村的中堅分子。難得他們都沒架子,在禪營的「家庭」中,與我們一起做雜務,一起分享,平實得就像我們的親人。有幸與他們相會相識,是梅村禪營中的一大樂事。

離開禪營,回到塵世,香港特首選舉也有了結果。誠如同修所說:不管誰當特首,最重要的是修習正念,做好自己,香港的將來才有希望。




後記:
標題《昨日淚已成今日雨》是這次禪修營的主題,可按此查閱

關於梅村:
香港梅村
週日蓮池寺禪修日
週六荃灣弘法精舍禪修日
週五晚灣仔的修習
一行禪師2010年喜悅之旅開示的感悟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百萬金尋覓心頭好

近日勤於「睇樓」。因為有需要而睇樓,始覺得睇樓很有趣味。題外話:粵語的「睇」也很有意思,此字早於《楚辭》便為屈原所用,他在〈九章.懷沙〉上說:「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玉篇.目部》解釋說:「睇,傾視。」

香港雖小,但每個社區其實都不大一樣,只是我們平常走馬觀花,不放在心上,才會有區區差不多的錯覺。

大阪NEXT 21綠建築
要搬進一個新社區,先要評估它的交通網絡,除了距地鐵站的遠近外,還要注意其附近的巴士站、小巴站以及途經的地段等。其他重點則因人而異,而我們就比較看重該區的綠化程度,以及街市、體育館運動場、書店或圖書館等的設施。

社區的綠化程度與距地鐵站的遠近往往是背道而馳,原因不難解釋。鄰近地鐵站,自然是繁忙地帶,人流旺盛,車水馬龍,寸金尺土,當然容不下綠樹林蔭。有人寧願住在地鐵站上蓋,也有人喜歡與樹木為鄰。交通方便的屋苑固然價格高昂,但離地鐵站只在徒步路程的也不見得便宜,始終旺中帶靜是多數人的心頭好。

看過屋苑周遭環境和交通後,再來就是出售單位本身。近年落成的樓宇實用面積比率普遍偏低,間格又三尖八角,空有「豪宅」之名,卻華而不實,所以我們多選樓齡二三十年的屋苑,起碼貨真價實。

經我們嚴苛的條件篩選,選中的屋苑質素相當不錯,至少一進門口,飯廳客廳方方正正,採光充足;房間面積適中,傢俬擺放容易,有些更設有對流窗;廚房廁所不大不小,亦算見用。

睇樓完畢,我們常在附近流連,或品嚐四周的茶餐廳,或在公園林蔭間憩息,或考察街市的貨色,或在圖書館看書讀報,或訪查體育館的設施……

什麼時候才能買成交吉呢?這就得視乎樓市走勢而定了。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銘文:古文字與禮器

在出土青銅器的銘文上,不時在結語中看到以下紅框內的文字:

頌壺的部分銘文

博學強記的人們不禁驚道:是萬年眉壽!

「眉壽」是經典中常見的用語,如《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毛注:「眉壽,豪眉也。」孔疏進一步解釋說:「人年老者必有豪毛秀出者,故知眉謂豪眉也。」(人年老時,眉毛會長出幾根特別長的毫毛,為長壽的象徵。)

可是,如果「眉」有「老」的意思,為何只出現在「眉壽」一詞中呢?為何「眉」跟「耆」、「老」、「耇」、「壽」不一樣,沒有單獨表示「老」的用例呢?

更何況,另一些銘文亦指出,「眉」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字體演變系統:

象形字典

要知道,經過秦朝統一文字和焚書坑儒後,很多先秦經典都佚失了、很多文字都認不出來。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便尋訪各地先賢遺老,由他們口耳相傳,其弟子則用當代通用的隸書記錄下來,所以不能否認過程中部分文字出現書寫有誤的可能性。

這個「眉壽」是否其中之一呢?這個示意兩手拿着一個器皿、蓋着頭部的圖案,究竟是什麼字呢?

學者考證了很長時間,但至今卻仍未有結論,可參閱沈培《釋甲骨文、金文與傳世典籍中跟「眉壽」的「眉」相關的字詞》

最近上了一個「古文字試讀」的四節課,因而對銘文多了一點了解。既然引用了「頌壺」上的銘文來論述,也順道介紹這件青銅器:

頌壺
「頌壺」是因為作器者為「頌」而得名;壺,小口大腹,自商代以來,都是作為祭禮中盛酒用的器皿。

該器銘文中詳載了頌鑄造此器的因由:頌受周王冊命,就任新職(掌管成周洛陽的倉庫、以供宮中御用)及接受賞賜;儀典完成後,頌為讚揚天子美意、榮耀先父母龔叔、龔姒,製造了壺作祭祀之用,表達無盡的孝思,並祈求康樂大福,子孫珍惜寶用。銘文詳細記錄了西周冊命儀典的過程和細節,可與《尚書》、三《禮》,以及《左傳》僖公廿八年等文獻所記相互印證,具有相當的歷史研究價值。

「頌壺」這種形制的碩大方壺流行於西周晚期,其器面的裝飾也相當具有時代的代表性。蓋略成方柱狀,飾有垂麟紋,蓋沿則飾以竊曲紋。壺身是橢方形,頸部兩側各有一獸首銜環之耳;同器蓋一般,方圈足亦裝飾有垂麟紋,頸部則有環帶紋,下方則是一首雙身龍,雙身中間各有C形身交錯疊起,以凸顯其立體感。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種出幸福來

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裏,越來越多人參與下田耕作,但他們活動的地點不在一般的土地上,而是在舊樓或工業大廈的天台。

耕種,不一定是為了食用新鮮價廉的有機蔬菜,也可從植物生生不息的成長中,鼓勵生活在草根的人們。

"Hopes for a high harvest", China Daily, 2012/03/15

日前《中國日報》香港版專題報導香港的天台耕種,其中介紹了土瓜灣十三街的情況。這一帶唐樓處處,大多超過五十年,一直等待重建,但至今只聞樓梯響,與周遭的新穎建築物與豪宅相比,益見其破落。這裏的居民多是低收入人士,如獨居長者、新移民、婦孺等。他們住在板間房或違章建築的頂樓,夏天室內酷熱難當,便在附近蹓躂,終日無所事事,等待日落、等待日子過、等候上公屋、等待重建、等待死亡……

位於其中一座唐樓頂層的電影文化中心,原是向公眾推廣電影文化,卻有感附近居民委靡不振,於是去年底發起「通天菜園」城市農場計劃,提供免費的工作坊,教導街坊有機耕種和健康飲食,並邀請他們參與播種、灌溉、收成的過程,與他們分享農作物,希望藉此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明白快樂並非來自擁有,而是努力與付出的成果。

一位82歲的長者李伯接受訪問,他原是裝修工人,二十年前退休,因租金便宜而定居於此,租住一個100呎的單位。雖然他對有機耕種一無所知,但喜歡坐在農田中間,與人閒談,享用田中的美味收成,以及從海邊吹過來的夏夜涼風。

城市農場收集不同大小的容器,讓蔬菜在裏面成長。李伯每見到有用的物資,便會通知中心人員過來收集,再組裝成適合的箱子。由於參加者眾多,農場將於四月擴充,以耕種鼓勵人們無論環境順逆,都對生命充滿熱誠。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前言:今天,恕筆者躲懶,僅節錄鄭培凱教授在《明報.世紀》的撰文。鄭教授今天寫嘉道理農場的春色,我早在農曆新年時已探訪了嘉道理農場,當日觸目所見,不及鄭教授筆下的驚艷,但亦相當悅目,把照片配上教授的文字,與大家同賞美麗的春光。

進得園來,就像《牡丹亭》裏寫杜麗娘小姐遊園驚夢一樣,令人驚艷,「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倚着眼前的石牆,是艷冶燦爛的一叢紫花,鋪天蓋地,像瀑布一樣,傾瀉春天無羈的熱情。山澗邊幾棵高聳的非洲鬱金香,正盛放着碩大的艷紅花朵,像火焰跳躍在樹巔。如此蒼翠的大樹,樹冠濃密葳蕤,卻又綻放鬱金香似的大花,是大自然在非洲大地的野性綺思,讓人聯想到非洲同胞跳舞的恣意狂歡。

很有非洲風情但不知名的花卉(攝影:文心)

沿着石階而上,夾道是色彩繽紛的草花,雖然許多都叫不出名字,但是春花盛放所展現的蓬勃生機,姹紫嫣紅的歡愉,還是讓我們回憶起童稚時期無憂無慮的快樂,忘卻俗世的煩惱。

今年去農場的時間稍微早了一點,在驚蟄前幾天。廣玉蘭花開得正盛,趕在綠葉萌芽之前,就像舞台出場的主角,迫不及待要亮相,遠遠甩開了隨從的龍套,囂張地展示着萬紫千紅的威勢。

我到訪的時間較早,可以看到梅花盛開(攝影:文心)

農場依山而建,我們從仄道盤旋上山,浸潤在樹蔭光影的變化之中,聽山澗淙淙,聽鳥囀啾啾,十分愜意。最高處是個開敞的雙子亭,坐落在花叢之中,眼前一片斜坡,可以遠眺雲霧繚繞的觀音山。

最有「春光」氣色的一張照片(攝影:文心)

漫山遍野初初開着各種杜鵑花,有大葉的山杜鵑,紅的、白的、淡紫的、淡紅的、橙黃的,競相鬥艷,還有小葉杜鵑,雖然含苞待放,但花苞已經艷紅如野火,看久了覺得眼球都有些灼熱。大家高興了,唱起小學音樂課學的藝術歌曲,「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啊,啊啊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像村家的小姑娘。」

四顧望望,才發現,高聲歡唱的都是年過六旬的女士,我們就說,小姑娘們唱得好啊。大家笑成一團,說春天來了,大地春回,萬物回春,我們的年紀也要回春的。

後記:鄭教授文中所記的一曲題為《杜鵑花》,是由人稱「音樂菩薩」的黃友棣先生作曲的。從YouTube上選來這個歡歡喜喜的演場版本,以配合文章的愉悅筆觸。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還「文人」以本來面貌

受現代中文教育的局限,也受科舉制度的影響,我們可能會有錯覺,誤以為不少古人自小立志當文學家,或以文采風流以享譽當世。

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酷愛文字,遠古以前已在龜甲、獸骨、器物、竹簡等物料上記錄他們的所思所感。然而,我們今日「文學」這個概念,要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至589年)才真正成形。

那麼古人讀書識字,為的是什麼?試引我們中文課上的「文學家」的傳記作解說:

仲淹泛通《六經》,長於《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經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

這就是在《岳陽樓記》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在《宋史》列傳上的一段。《宋史》沒有記下他的「文名」,卻推崇他以經學矯厲士人風尚。

如果說范仲淹推動「慶曆變法」,是政治家多於文學家;那麼,蘇轍又怎樣記述他那位「文名滿天下」的哥哥蘇軾呢?請看《東坡先生墓誌銘》: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范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蘇軾行書《新歲展慶帖》

范滂,東漢時嫉惡如仇、憂國憂民的氣節之士。時冀州大饑,盜賊四起,可是官吏卻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繼續巧取豪奪。朝廷派范滂去查處貪官,范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冀州邊境,官吏自知罪責難逃,紛紛望風解印而去。

漢靈帝建寧二年,宦官專權,發生黨錮之禍,范滂被通緝,慷慨就義,訣別母親說:「仲博(滂弟)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滂母道:「汝今得與李、杜(指李膺、杜密,皆當世名士)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這就是范滂別母的歷史。世雖有攬轡澄清的范滂,然則未必有勉兒就義之滂母,難怪蘇母要慨然歎息並勉勵其子倣傚了。

要說明的,出仕為官是古代士人的正途。要踏上仕途,便必須通過了科舉考試;而古人學通經史,下筆成文,正是科舉訓練的成果。因此,所謂文名滿天下,對古人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事。可是,我們現在卻本末倒置,看重古人文章的藝術成就,多於他們的政績或政治抱負,古人泉下有知,也許啼笑皆非吧?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動人的熱忱

有熱忱的人總令人動容。

林懷民站在台上,一副非跳舞不可的模樣;耄耋老人余光中,唸起詩來,彷彿回到少年時;白先勇談起崑曲,似是置身於姹紫嫣紅之間;而陳中申說起民樂,也是如此。

本地中樂團竹韻小集邀得陳中申來港,演出《飆樂台風》,我無閒觀賞,但出席了他們的演前講座,席間陳中申介紹了台灣民間音樂的歷史和種類。

宣傳單張上形容陳中申是一位全方位的音樂家,所言非虛。他侃侃而談,一邊講解,一邊唱起歌來,又即席表演洞簫與笛子,說到興奮處,便站了起來,手舞足蹈。從他和煦的笑容,可以感受他對音樂的熱愛。

他帶來了DVD,用作示範,也讓我們了解他的履歷:他是作曲出身,為國樂團編寫新曲,素材往往來自民間,如台灣高山族的音樂、北管與南管等等。此外,他亦擔任樂團指揮、任教大學藝術系,同時也是一位演奏洞簫與笛子的名家。



從陳中申身上,我們不僅看到音樂愛好者的熱忱,也窺見台灣國樂的傳承與創新。

近年台灣有藝術團體借南管音樂重新編排古典舞蹈。另一方面,亦有藝術家致力融會中外,為傳統國樂注入新的元素,如陳中申老師馬水龍,曾負笈海外,所編寫的箏曲,需要演奏者站着以肢體語言演出,而指法與演奏效果亦與傳統樂曲大相徑庭。陳中申自己亦汲取傳統音樂的養分,譜寫新曲,例如他從北管音樂廟會演出中的神功戲得到靈感,創作了《扮仙》,以嗩吶為主角,開創了新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