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裡羅衾寒不耐,春闌金縷曲初終.返生香豈人間有,除奏通明問碧翁.
陳寶琛《落花詩.其三》
喜歡這首詩,對它幾乎是一「唸」鐘情。試試吟誦第一聯:
生滅原知色是空,可堪傾國付東風。
四聲:陰入陽陰入去陰,上陰陰入去陰陰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七律,押東韻。七言詩的自然音節是「二二三」,這一聯的停頓位剛好是「入 – 陰平 - 陰平,陰平 – 入 - 陰平」,入聲短促而陰平清越悠揚,配合圓轉響亮的東韻,飽含無盡的情思與哀慟,起首便先聲奪人。
「空」不是沒有
再看看起句:「生滅原知色是空」,是什麼意思呢?且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一般把「空」理解為「無」,可是我上了一個「《心經》說什麼?」的課程,導師告訴我們,根據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學,空是非有非無的,因為空是「緣生無自性」,「緣生」是「緣生則非無,緣滅則非有」的意思。
佛家說「因緣」,「因」是「基本因素」,「緣」是「條件」。譬如說,你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因」是我寫了這篇文章,「緣」是我告訴你我的blog site、你今天有空上網、你對這題目有興趣、你喜歡詩詞或佛經......這裡任何一個條件(緣)改變,你便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因此,空是「緣生則有,緣滅則無」,隨條件而變;於是空也是「無自性」,沒有本身的特性。
「色、受、想、行、識」是指物質界的一切(色),以及人領受這些物質時所產生的連串反應和影響(受想行識)。既然任何事(色)都受制於條件,隨條件生滅,所以都是空(緣生無自性);我們與「緣生無自性」的物質接觸,所產生的一切(受想行識)也是「緣生無自性」,也是「空」。
《心經》是大乘佛教的經典,也闡釋了佛理的重點在於「變」,因為「變」是萬事萬物的本質,是「空」的本源。
1 則留言:
「變」就是「無常」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