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男性詩人寫女性情思

自屈原在《楚辭》中建立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後,歷代詩人都常以「比興寄託」的手法,借閨情抒發政治懷抱,在《三種情詩的真意》中談了一些,現介紹另外兩首更沉鬱的詩作。

李商隱《無題》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
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古代女性的生活目的是相夫教子,沒有實踐人生目標的女性,如詩中這位容德兼備的女子,感情落空了,便是畢生的遺憾;同樣地,在士的傳統中,男子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承擔,一旦志不可得,也引以為憾。於是,李商隱一個大男人便透過寫閨女的傷感,寄寓他「感士之不遇」:姿容美麗、志行高潔的早慧少女,就用來比喻李商隱年少有為,才華出眾;而少女青春虛度,前途茫然,心情苦悶,便是李商隱渴求用世而不可得的感慨。

詩中「長眉」可指詩人之文章、文采、才氣,或者詩人的內在美質。葉嘉瑩曾分析指出,「長眉已能畫」的「蛾眉」,其意義在詩詞中已約定俗成,是我們一個「文化密碼」,看到「蛾眉」,便會聯想到屈原的「眾女嫉于之蛾眉」,是追求才德美好的意思。

清人姚培謙《李義山詩箋注》:「義山一生,善作情語。此首乃追憶之詞。邐迤寫來,意注末兩句。背面春風,何等情思,即『思公子兮未敢言』之意,而詞特妍冶。」

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詩人刻劃貧女的形象,既沒有借用景物氣氛和居室陳設來烘托,也沒有描摹女子相貌衣物或神態舉止,而是把她放在社會的矛盾衝突中,通過獨白揭示她內心的苦痛。全篇沒有典故,不用比擬,全是出自貧家女兒的細膩爽利、富有個性的口語,毫無遮掩地傾訴心底的衷曲。從家庭景況談到自己的婚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有自傷自歎,也有自矜自持,最後呼出「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歎。這最後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涵,使全詩蘊含更大的社會意義。

時人俞陛雲《詩境淺說》:「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為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其比興意義明顯,以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表現寒士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悵恨。良媒不問蓬門之女,寄託寒士出身貧賤、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誇指巧而不鬥眉長,隱喻寒士內美修能、超凡脫俗的孤高情調;「誰愛風流高格調」,儼然是文人獨清獨醒的寂寞口吻;「為他人作嫁衣裳」,則令人聯想到那些終年為上司捉刀獻策,卻久屈下僚的讀書人,或許這就是詩人的自況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