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為人生賦予意義

文心註:下文是我專題報告《從〈禮記〉看生命價值的取捨:如何面對死亡》的部分內容。按要求,我們除了要歸納經文內容,申明旨意外,還要旁通現代,把經典的道理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

現代都市人對生命的價值看得非常淡薄,自殺新聞無日無之,為的是錢財、感情、事業、病患等具體事物,以及慾念、嫉妒、壓力等抽象緣故。每天翻閱報章,不由不感慨。每有當事人不但自己尋死,更要家人來陪葬的事件,人們在痛心之餘,不得不反省:究竟我們以及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的問題?

林沛理在2006年三月份的《亞洲週刊》上撰文〈揭開自殺的哲學迷思〉,從西方哲學思考現代人的自殺問題。有論者論及中西文化,指出中國人認為「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人卻以為「未知死,焉知生」。林氏依循這個思考方向,論說自殺傾向乃是正常人必有的「存在的焦慮」,潛伏於最普遍的人性和生命,而「現代文明不但沒有舒解這種焦慮,反而處處挑釁我們的死亡本能」。

林氏之文,最觸動我的,是他兩段對現代人自殺的描述:

  城市人變成生產機器之中一顆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芸芸眾生裏一張蒼白難認的臉。他們日復一日地重覆固定的生活模式,從未接觸過自己存在的根本。在這個意義上,為數不少的城市人其實早已死了,靜靜地死在自己的內心裡。自殺一族不過是以比較吵鬧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吧!

  歸根究底,自殺只有一個原因──絕望,而一個人絕望,往往不是為了身外物,而是對他自己。我們最後無法忍受的,不是被剝奪了的財富、地位,甚至愛情,而是那個赤條條、空蕩蕩的自己。

一個「赤條條、空蕩蕩的自己」,一具「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芸芸眾生裏一張蒼白難認的臉」,的確很令人難受,因為我相信人有一種Thirst for Excellence(對卓越的渴求)的傾向。卓越也者,則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勉力而行,全心投入,發揮潛能,期望對周遭的人以至社區有所回饋,以求向美善邁進,逐步接近至善的境界。

如果一個社會以及其建制,不能提供一個環境,讓人實踐對卓越的追求;如果這個社會只講求邏輯、效率和物質,卻混淆是非標準,不以誠信為本,而以非道德 (amoral) 為尚,則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迷失自己,失去活下去的動力,結果自殺事件無日無之。

林氏總結說:「哲學家的智慧只告訴我們,面對死亡,生命毫無意義」,「我想我們只能用生之歡愉來克服死之誘惑」。無可置疑,有人是因為生命沒有意義而自殺,但也有人認為人生之中,有一些選項,值得以生命來換取,所以捨棄生命,這就是孟子所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其追求虛無飄渺的所謂「生之歡愉」,我寧願相信我們古聖先賢的智慧,先秦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宋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元學案.橫渠學案》)

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先賢的叮嚀叫人太沉重。可是,我覺得對於先賢的話,我們不必照單全收,更不應囫圇吞棗,而要按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可能範圍,一步一步躬體力行──生命是用來實踐仁義的;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而在於我們為他人帶來了什麼;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是否達到了至善,而在於我們是否較起點更接近至善的境界。


閱讀全文......

大道理和小問題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十二月初完成一份專題報告,題目是《從〈禮記〉看生命價值的取捨:如何面對死亡》,老師給了我們五段經文作為思考的對象。

我足足花了一個月時間研讀《禮記正義》的注疏,期間也查閱了其他經書,以及翻看近年中港台三地出版的《禮記》導讀書籍,以了解不同意識形態的現代人在理解《禮記》上的差異。真正落筆寫這份報告,其實前後不超過兩天,一個晚上寫了1,400字,另一個星期天寫了3,000字,結果報告正文共六頁4,400字,老師要求的是3,000字以上,不知會否因此扣一點分數呢?

拉雜寫了一堆數字,可是我要說的重點是,原來「學而時習之」,果真是「不亦說(悅)乎」!讀書本來就是一個自我完成的過程,儘管過程並不一定是享受──在一個個深宵晚上,對着電腦,抱着一本本又「注」又「疏」又「正義曰」的書籍,再翻翻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有時的確很難與睡魔爭勝!

但是,我相信沒有事情是枉然的。這學期修讀《禮記》,我才恍然大悟,認識到中文其實是「經史子集」的合成體,好比一棵大樹,經學是根部、是基礎,而詩詞歌賦則是後來才開出來的花果。從前誤把「中國是詩的國度」理解為詩是中文的核心部分,把文學等同國學,原來是很膚淺的!現在說起來也真慚愧!

聖誕日和爸媽談起我這個「大發現」。媽媽問我,在今時今日,讀這些經書,還有什麼用途?我不大會給她一個圓滿的答覆,我只把自己的體會告訴她:讀書是讀大道理,但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處理小問題。怎樣把大道理應用在小問題上,就考你融會貫通的功力,以及你怎樣把書本上的大智慧轉化為己所用。

延伸閱讀:
為人生賦予意義


閱讀全文......

稍縱即逝的彗星

十三夜──樋口一葉短篇小說集 讀報時偶見專欄作家推介林文月翻譯的《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集》,樋口一葉被稱為「古日本最後的女性」,她在人世間只匆匆走過廿四年,但其肖像已印在二○○四年新版五千元日幣上,可想而知她的小說必定有過人之處。

翻閱以後,發覺一葉的古典文學造詣非常了得,她第一篇小說〈闇櫻〉字裡行間融匯了很多日本和歌,因此文筆極流麗,亦詩亦小說,古典味道濃厚。

一葉幼年家境還算不錯,可以讓她接受當時富家小姐的教育,可是父親去世以後,一家生活無以為繼,母女三人遷入貧民居,開了一間店子,做起買賣來,所以一葉的小說多取材自東京下層社會,寫陋巷中的庶民眾生、男女歡愁。

本書賴以命名的〈十三夜〉,是一葉的名著,也是一篇佈局完整的小說。「十三夜」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曆十三日,當天晚上女主角狠下心腸,放下稚子,決心逃回娘家,離開那個不斷精神虐待她的丈夫。父母親雖然同情她的苦況,卻不能完全支持她的決定,結果女主角最終還是為骨肉之親的兒子著想,叫了一架人力車,回家去了。途中,人力車夫突然喊累,要她下車,令她驚慌不已。擾攘一番,人力車夫認出她來!原來兩人是初戀情人!男子在女主角結婚以後,失戀復失意,丟了家族生意,一蹶不振,連老婆女兒也不顧,放任生活,結果當上了人力車夫,朝不保夕。

故事似乎是說:男女主角在一個十字路口上,走向南轅北轍的人生道路,一個固守名節,拚命維持門戶的光采;另一人則吊兒郎當,漫無目的地生活下去。小說瀰漫一種空虛無力的感覺,這也是一葉大部分小說的基調。

其實,以一葉的年齡(終年僅廿四歲)來說,她的視野和境界已遠超越同儕,她的小說既反映明治維新下的日本社會,又對下層社會和人生的終極有所反省。如果她能活得久一點,以她的才情和聰敏的秉性,定能找到人生的出路。

閱讀全文......

2006年12月25日 星期一

珍惜朋友的人,有福了!

攝影:文心 我是十二月中出生的人馬座。踏入十二月,已有朋友廣發電郵,邀約一眾友人為我慶生。我自然很感動,也很期待生日的蒞臨。我這些朋友很有意思,都以不同的方式追尋人生的真善,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洽。在我落寞時,他們都願意給我伸出援手,一句貼心的話、一個關懷的電話、一個簡短的電郵回覆,令我覺得人間有情,有一種幸福感。

生日會晚上,有朋友帶來意外的驚喜;有朋友公佈婚訊,分享彼此相處的體會;有新婚的朋友憶述兩人相遇相知的故事。於是,一眾友人都喜孜孜的,回想彼此成為朋友的經過和歷程,想起那一份因緣,實在難能可貴!期間,有朋友獻唱白光的「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有朋友改編鄧麗君的「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日子過得怎麼樣?人生是否要珍惜?」

後來友人為我唱生日歌時,我稀奇古怪,要求他們把生日歌的中英文各唱一次,他們不以為忤(也許已習慣我要求多多的脾性),樂意地唱了一次又一次,當下我眼泛淚光。得友如此,乎復何求?

那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當然,有朋友願意與你同樂,才是真正的福氣。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愛得合宜

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的愛,是最自然最單純的,因為這種愛,來自血緣之親,是沒有選擇,也沒有保留。我們可以選擇朋友、選擇同事、選擇鄰居、選擇國藉,可是,我們不可能選擇父母、兄弟、親戚、血統。

但我們是怎樣表達和回報對父母的愛、對兄弟姊妹的愛呢?與我們不親近的人,我們會保持距離,想想要怎跟他交往──怎樣說話得要宜?怎麼才能贏取他對自己的好感?怎麼才能維持自己的形象?但對父母兄弟姊姊呢?「對自己人還要花這樣的心思?不太累嗎?不太虛偽嗎?我從小已是這樣子,他們也該習以為常,不是嗎?」我們給自己這樣那樣的理由和藉口,覺得在「自己人」面前,為什麼不能表露真我?然而,這個「真我」有時可能會傷了至親的心。

在我繼續寫下去之前,讓我先分享朋友轉來的一個故事:

我上床的時候是晚上11點,窗戶外面下著小雪。我縮到被子裏面,拿起鬧鐘,發現鬧鐘停了──我忘買電池了。天這麼冷,我不願意再起來。我就給媽媽打了個長途電話:「媽,我鬧鐘沒電池了,明天還要去公司開會,要趕早,你六點的時候給我個電話叫我起床吧。」媽媽在那頭的聲音有點啞,可能已經睡了,她說:「好,乖。」

電話響的時候我在做一個美夢,外面的天黑黑的。媽媽在那邊說:「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開會的。」我抬手看表,才五點四十。我不耐煩地叫起來,「我不是叫你六點嗎?我還想多睡一會兒呢,被你攪了!」媽媽在那頭突然不說話了,我掛了電話。

起來梳洗好,出門。天氣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間茫茫一片。公車月台上我不停地跺著腳。周圍黑漆漆的,我旁邊卻站著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我聽著老先生對老太太說:「你看你一晚都沒有睡好,早幾個小時就開始催我了,現在等這麼久。」

是啊,第一趟班車還要五分鐘才來呢。終於車來了,我上車。車的是一位很年輕的小夥子,他等我上車之後就轟轟地把車開走了。我說:「喂,司機,下面還有兩位老人呢,天氣這麼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麼不等他們上車就開車?」

那個小夥子很神氣地說:「沒關係的,那是我爸爸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開公交,他們來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發來的短訊:「女兒,媽媽說,是她不好,她一直沒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擔心你會遲到。」

忽然想起一句猶太人諺語:
父母給兒女東西的時候,兒女笑了。
兒女給父母東西的時候,父母哭了。

 
因為親近,因為一同生活了這麼多年,我們總自以為是的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愛、兄弟姊妹對我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不應有所保留。我們會撒嬌,甚至撒野,會蠻不講理,事後還要對方跟自己低聲下氣,討自己喜歡。可是,細心想想,世上沒有什麼是必然的,追悔總是在失去以後。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一天傍晚,老闆訓斥同事後,我因有要事,不得不冒著他氣憤衝天的情勢而敲門內進,發現他居然心情平靜──大抵大罵之後,還沒有回過氣來。他累了,沒有精力跟我談要談的正事,卻遞給我一篇張立的專欄文章《道不在語言文字》,又翻開南懷謹《論語別裁》的其中一頁給我看,說可與張立文章互讀。

南懷謹寫道:明清以來,孔孟的儒家被限制為「朱熹的孔子思想」。南懷謹本來就對《易經.繫辭上》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拳拳服膺,完全反對那種「定於一尊」的學術思想。與張立的文章對照,我想老闆是想跟我說:做什麼事都「要學習書本知識,又要擺脫其教條,領會其神髓,真正悟其道理,方可上陣打仗」。

張立的文章,談雍正,談語言文字,談道,談黃霑,的確很有意思。全文如下:

《道不在語言文字》 張立 信報 2006/11/22

有羅大經者,江西吉水人,宋代進士。他的論述,被雍正皇帝收入自編的《悅心集》。雍正好學,將古人好的文章詩話編成書,放在案頭,隨時翻閱,《悅心集》正是當年放在桌上的書。

羅大經有這麼一段話,頗有意思。他說「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香,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然則言語文字固不足以盡道也。」

無論佛家、道家,都一再告誡後來的學者行者不要執於語言文字,就是因為「道」超出語言文字之外。語言文字講不清,就有如「繪花者不能繪其香,繪泉者不能繪其聲」。

道不在語言文字,但道也不離語言文字,離開了語言文字這一載體,無法傳承學習入門。

多少年來,要麼掉進文字陷阱,成為句下死,要麼天馬行空,成為外道,不知幾許人,真正「不落兩邊」,在中道突圍而出者,少之又少。

筆者談這些,是因為想起了黃霑兄。時間過得真快,他逝世兩周年了,他逝世前我們曾同上雲居山,在唐代遺風的真如禪寺禪堂內,晚上坐過二枝香。當晚在山風呼嘯的木板房中,我們就曾討論上述話題,對於完全未接觸者,可能玄一點,但禪宗道理,通世間一切法,其實做任何學問,既要學習書本知識,又要擺脫其教條,領會其神髓,真正悟其道理,方可上陣打仗,這是一樣的。「盡信書,不如不信書」。霑兄思維敏捷,外圓而內方,以佯狂掩其風骨,為不可多得之人物,有益於宗門餘風。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秋之為氣也

攝影:文心
詩歌的寫作方法多樣化,既可以寓情於景,亦可以托物起興,又或者直抒胸臆。

寓情於景
杜甫的《登高》是情景交融的傑作,首四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描繪了一幅風急天高、猿啼鳥飛、木葉凋落、江水奔湧的秋景。壯闊蕭瑟、色彩黯淡的自然景象,既可看作是當時社會生活的折影,又可表達詩人對歲暮的感傷,引發起後四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抒寫了詩人對於亂世時艱、個人潦倒、暮年多病、百憂結心不可開解的種種感慨。

托物起興
《詠懷古跡五首之二》用的卻是另一種寫作的方法。首句「搖落深知宋玉悲」,用典入詩,融化宋玉《九辨》的句子:「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眼前蕭瑟的秋景,彷彿在提醒詩人:青春消逝了無痕!詩人步入暮年,惶惶然懼怕死亡,更恐至死未了平生夙願!

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指出《古詩十九首》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是因為它的兩大命題──「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以及「愛別離」──直指千秋萬世人人的「同有之情」:「人情莫不思得,而得志者有幾?雖處富貴,慊慊猶有不足,況貧賤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誰不感慨?人情於所愛,莫不欲終身相守,然誰不有別離?

如果我們相信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是景生情、情生景的作法,是寄寓自己「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的感慨,那麼杜甫托物起興,直抒胸臆地說:「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他其實是借古人的酒,澆自己的壘塊,抒發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的落空。從宋玉到杜甫,一千年過去了,「蕭條異代不同時」,時代變、環境變,但人心不變,依然為「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而發出慨嘆!

閱讀全文......

神理氣味 格律聲色

杜甫寫詩以認真見著,他自己也說「新詩改罷自長吟」,但如果以後世對律詩格律的理解來說,他的詩不一定是學習的典範。

就以《詠懷古跡五首之二》作例子:

   搖落深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嚴謹的律詩格律來看,這首詩的問題不少。

第一,第三句失黏(它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與第二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是相同而是相反)。這首詩原來的譜式是仄起首句入韻,可是從第三句開始,它便變成平起式的譜式。

第二,「悵望千秋一灑淚」的「一灑淚」連續三字都是仄聲,犯了「仄三聯」毛病。

第三,此詩韻腳有「悲」、「師」、「時」、「思」、「疑」,是支韻字。按規矩,一首押支韻的詩,非韻腳的其他位置都不應用屬支韻的字,否則就是「犯韻」,偏偏第一句「搖落深知宋玉悲」的「知」字就是支韻字。

第四,「思」有兩個讀音,作動詞用唸「詩」,作名詞用唸「試」,所以我們是「思(詩)考問題」、「思(詩)想人生」、「三思(詩)而行」,但卻是「妝台秋思(試)」、「俱懷逸興壯思(試)飛」,所以也應是「夢思(試)」;可是,當唸作「試」時,便不是平聲支韻,而是去聲寘韻,為了押韻的緣故,這裡便不得不唸作「夢思(詩)」。

儘管《詠懷古跡五首之二》存在格律上的問題,但瑕不掩瑜,讓我引姚鼐《古文辭類纂.序目》之言加以說明:「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文之精也;格律聲色,文之粗也。」格律者,不過是「文之粗者」罷了,都是外表的東西;文學之所謂高者,重視的是內涵,是「神理氣味」。然而,姚鼐接著說:「然苟捨其粗,則精者亦何以寓焉?」雖然「格律聲色」並不如「神理氣味」,不是文學靈魂之所在,然而它們卻是「文之精者」的載體,沒有「格律聲色」的話,如何呈現「神理氣味」呢?所以,姚鼐總結說:「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而遺其粗者。斯可謂最善於學文者也。」學習的歷程是從「格律聲色」入手,先從基本的外在形態著墨,然後慢慢揣摩如何在「格律聲色」的基礎上表達「神理氣味」,到了後來,便能「御其精而遺其粗者」,隨心所欲,而不為外在形式所拘限。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12日 星期日

鏡花水月

明明如月(攝影:文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詠月的傳統,中國自古有之。從《詩經.陳風.月出》開始,詩歌出現的月意象,林林總總,有自然界的月、哲理性的月、離思懷人的月、理想化身的月……
  • 曹操面對明月,想起建功立業的理想;
  •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看到「明月何皎皎」,懷念遠方的親人,興起「不如早旋歸」的想法;
  • 張若虛看到「海上明月共潮生」,思考著「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問題;
  • 辛棄疾卻用天問體,向明月發出一連串的問題:「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繫?姮娥不嫁誰留?」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上世紀人類登陸月球,在月球上留下足跡。可是,月球反射太陽光,照到地上,人們抬頭所見的那團月光,本質上卻與鏡花水月無異,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為了那遙不可及的皎月,錯失了最真實的生活、辜負關心你的人們,值得嗎?也許,身邊的人們謹慎微小,充滿缺點,但他們用心關心你;雖然,要處理的事情瑣碎細微,折騰惱人,但卻是真實不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人生是從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雋言.笑話

今天笑話特別多,看得我樂上半天,樂也融融。

馬家輝在《明報》 副刊寫道:

「兩位朋人,一人考上神父,另一人考不上。長輩祝賀甲:『恭喜你,你獲得了神性!』然後祝賀乙:『也要恭喜你,你沒有失去了人性!』

「這笑話其實同樣適用於婚姻。對結婚的人說,恭喜你,你找到了另一半!對不結婚的人說,也要恭喜你,你沒有失去了自己!」
*******************

這是網路上流傳的一則「替孔子印名片」笑話:

話說,孔子收到美國「世界漢學國際研討會」的請柬,邀他在開幕典禮後作專題演講。孔子十分高興,準備先去印一盒名片。文具店老闆見聖人來了,異常恭敬,問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對照,就對孔子說:「英文的一面,不知該怎麼稱呼?」

「不是有現成的 Confucius 嗎?」孔子反問。

「那是外國人對您老的尊稱,把『孔夫子』拉丁化的說法。」老闆笑笑說, 「您老,總不好意思自稱『孔夫子』吧?」

「那倒是。」孔子想到自己平常鼓吹謙虛之道,不禁沉吟起來。

「那,該怎麼印比較好呢?」

「杜甫昨天也來過,」老闆說。

「哦,他的名字怎麼印的?」孔子問。


「杜先生本來要印 Tu Fu,」老闆說,「我一聽表示不好,太像『豆腐』了。」 杜先生說,「那就倒過來,叫 Fu Tu 好了。」我說,「那更不行,簡直像『糊塗』!」

「那怎麼辦?」孔子問。


「後來我就對詩聖說:『您老,不是字子美嗎?子美,子美……有了!』杜甫說:『怎麼有了?』我說:『杜子美,就叫 Jimmy Tu 吧!』」

孔子笑起來,叫了一聲「妙!」

「其實韓愈也來過,」老闆又說。

「真的呀?」孔子更好奇了。「他就印 Han Yu 吧?」

「本來他要這樣的,」老闆說。「我一聽又說不行,聽起來太像 Hang you 了。」韓老說,那『倒過來呢?』我說,「 You hang ?那也不行。不是『吊死你』就是『你去上吊吧』,太不雅了!」

「那後來呢?」孔子問。

「後來呀,」老闆得意洋洋,「還是我想到韓老的故鄉,對他說:『您老不是韓昌黎嗎?』他說「是呀」, 我說,「就印 Charlie Han 好了!」

「太好了,太好了!」孔子笑罷,又皺起眉頭說,「他們都解決了,可是我的到底怎麼印呢?」

老闆想了一下,叫道,「有了!」

「怎麼樣?」孔子問。

「您老,不是字仲尼嗎?」老闆笑道。

「對呀,」孔子滿臉期待。

老闆大聲說道:「而且,還曾周遊列國,對吧?那就印 Johnny Walker 好了!」

不久,孔子就開始賣起酒來了.......



(Johnny Walker is world-famous brand of whisky produced in Kilmarnock, Scotland. )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十一月.台灣月.藝術月

台灣,是我鍾情的地方。對這小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是故小島上發生的一切,對我都是那麼貼近。難得的是,這次是近距離的觀賞。

*************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辦一系列「藝術節.在光華」的節目,中心主任平路說:「自從我來到香港,一直有一個心願......那是每年的暮春時節,燈箱上、巴士上、電影院、大會堂、文化中心、百貨公司,飛揚著『法國.五月』的旗幟......他們有法國香水、法國紅酒,台灣則有雲門舞集、誠品書店、漢唐樂府,永康街的牛肉麵、黃俊雄的布袋戲,還有小吃、水果、高山茶......而文化藝術的柔和氛圍,曲折巷弄的溫潤人情,以及禾色青青的水田風光,總令去到台灣遊玩的香港朋友留連,那麼,環繞著一個月份,一年一度,為什麼,我們不試試舉辦『台灣藝術月』的活動?

「十一月,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環繞著藝術的主題,在光華的場地,將有一連串的周邊活動,從畫展國樂茶文化紀錄片以及葉樹涵所帶領的室內樂等,善用我們募集到的各方資源,具體而微,台灣的創意展現無遺。」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四十九樓4907室
電話:2523 5555
電郵:service@taiwaninfo.org 

*************
龍應台的新書《龍應台的香港筆記》出版了!「這是一本為香港而寫,為香港而出版,為香港而存在的一本書」,龍應台說:「也紀念一個外來作家與香港的緣分,對香港的感情。」 「香港筆記」完整集結了三年來龍應台為香港所寫的文章,包括對西九龍的全面探討和對添馬艦的深刻質疑,對香港人性格的細緻觀察,以及描繪香港生活的抒情散文。最特別的是,書中蒐集了香港讀者給龍應台的信,為當下的香港刻畫了鮮明的心靈圖像。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新書發佈暨演講會
日期: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七日(星期二)
地點:香港大學圖書館二樓
時間:下午六時至七時三十分
主持:陳冠中
查詢:2859-1155或jmsc@hku.hk

閱讀全文......

五味鈖陳 憂喜難言

記得網路上流傳一個這樣的故事:一位長者看見一個年輕人在大白天釣魚,他規勸年輕人,要珍惜時間,趁早為自己建功立業。年輕人反問他,建功立業為了什麼?長者回答:就是為了房子車子、妻子孩子、名聲地位......以及日後退休後可以過白天釣魚的休閒生活。年輕人說:那我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我羨慕這位年輕人,又欽佩這位長者。羨慕年輕人,因為他早已確認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選擇平凡;欽佩長者,因為他過了一個豐盛的人生,有不簡單的閱歷。我呢?有時候,我會氣餒,我一直回答不了自己:「我的人生究竟追求什麼?」這些年來,我總是迷迷惘惘,有一些時間好像找到目標,但很快地,又會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

曾經想過,花一年時間專心把學位唸完,但第二學年開學快兩個月之時,就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不是我對自己要求高,而是研究式的碩士學位,本來就是很講究學生的學養和學問的基本功。像我這種對文學只有一種單純、由心而發的愛好,不足以寫得出一篇紮實、有理有據、旁徵博引、兼收並蓄的論文。簡言之,有待時間的沉淫!既然論文不是一時一刻可以完成,我找不到什麼理由給自己過隱居的生活。

結果,還是選擇回舊公司工作。

當天離職,是因為工時太長,壓力太大,好像人生之中,除了工作,沒有別的生活。今天選擇回去,是因為在比較之下,我還是留戀舊公司的優點:也許工作量太多,同事就是只處理日常事務,也已分身不下,根本沒時間勾心鬥角;也許人才難求,只要下屬願意效力,上司更願意傾囊相授。所以,基本上,同事之間頗能做到互相扶持,有爭執也是對事不對人,關係算得上親切和洽。而且,我舊老板由始至終待我不薄,大概是「人夾人緣」吧,我們都能欣賞和認同對方的優點。

可是,跟一份新工作不一樣,我沒有什麼雀躍的感覺,因為我知道我未來的日子又再會是朝九晚九,回家洗澡、吃飯後,差不多是時間睡覺了;又因為有太多工作要兼顧,事事又要盡善盡美,我的壞脾氣要再回來了!

我是走上長者的道路,回頭卻把眼光放在年輕人身上!

閱讀全文......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只願一生愛一人

記得張學友有一首歌曲,叫做《只願一生愛一人》,很漂亮的一句話,卻未必是現實。隨着年歲漸長,閱歷增加,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總是一清兩楚的。只要一個人曾經投入一段感情,真心付出過,努力經營過,則無論後來兩人是怎樣發展下去,這份曾經擁有的真情都不會被磨滅,而會牢牢烙印在心坎中,成為個人歷史的一部分。

最近翻閱蘇軾的詩詞,重讀他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江城子》,悼念髮妻王弗:「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在王氏過世十年後,東坡與她在夢中相遇,回憶起兩人年輕時的溫馨場面,反襯十年來東坡所經歷的風霜,最後以曲筆寫自己對亡妻的懷念。那一份思念的深情,叫人動容。

但是當我們翻開東坡的年譜,便知道在王弗去世後的三年,東坡續娶王潤之為妻,而在寫《江城子》之時,朝雲已入門,後來做了他的侍妾。那麼,東坡這首悼亡詞究竟是真情還是假意?

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蘇軾像》
(圖像來源: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蘇軾像》)
我想,除了思維模式和社會背景的不同外,東坡自己已說得明白,他對髮妻的感情是「不思量,自難忘」──曾經同甘共苦的夫妻之情,由始至終忘不了,不用刻意去記掛,亦自自然然在潛意識中浮現出來。

大家都說東坡是大文豪,我覺得東坡除了文學成就非同凡響外,他的作品總表現出獨到的思想和體會,給讀者啟發良多,是他超越其他作家之處。

順帶記一下東坡這兩位妻妾。王潤之陪伴東坡走過他人生的高低起伏。東坡因烏臺詩獄而眨官黃州,家境貧困,心情抑鬱,在《後赤壁賦》中,他跟朋友是「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還是妻子體諒地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得妻如此,乎復何求?東坡於是把體貼的妻子寫入文中。

在東坡仕途最風光時,王潤之去世了。晚年的東坡只有朝雲作伴,她自願跟隨東坡流亡到惠州,東坡很感動,為她作詩填詞,對她用情之深,已超越一般的男女之情:「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陽台雲雨仙。」(《朝雲詩》)、「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可惜,朝雲在惠州因疫病而亡,終年僅三十四歲,東坡給她寫墓誌銘,感激朝雲跟隨他的二十三年間,始終「敏而好義」、「忠敬若一」,其悼亡詩更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 (《悼朝雲》)

葉嘉瑩教授說:「蘇軾固未能全然忘情,更絕非不及情者,然其高曠之資稟,則又使其不欲為情之所拘限。」其實,東坡是很「多情」的人,妻妾、弟弟、師友、黎民、山水......都成為他談情的對象。就因為他多情,我們才誤以為他薄情。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Appreciation

Share you a message from Heartfelt Blessing:

"The word 'appreciation' means to be thankful and express admiration, approval, or gratitude. It also means to grow or appreciate in value. As you appreciate life, you become more valuable -- both to yourself and others."
~ Sara Paddington, author of "Hidden Power of the Heart"

And as we learn how to appreciate those experiences that we don't like as much as those we do like, life becomes more joyful and we become more free. You might think of it as a good trade-off.

Know that you are loved beyond measure and a cherished blessing to me. May your day be filled with all things good.

You may listen to the message by a
click.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無情情又對得上

對聯以工整為先,要求嚴格。偏偏有人喜歡鑽文字的空子,寫了很多有趣的對聯,讓讀者看了忍俊不禁。

        一拳打出眼火
        對面睇見牙煙  (何淡如)

是不是很傳神的對子呢?生動地描寫兩人打架、滿座嘩然的情景。「眼」對「牙」、「火」對「煙」,名詞對名詞,按字面解,是很工整的同類對;但是「眼火」不是眼睛發火,「牙煙」也不是牙齒生煙,它們都是廣東諺語,分別是很生氣(眼火爆)和很危險(牙煙)的意思。這種字面上對偶、但意義上不相稱甚至牛頭不對馬嘴的對子,叫做「無情對」。

這位何淡如先生,是廣東佛山人,生活於清代中葉以後,喜以粵方言入聯,創作詼諧的無情對,例子還有:

        有酒何妨邀月飲
        無錢那得食雲吞

        四面雲山誰作主
        一頭霧水不知宗


兩對聯子亦莊亦諧,說得也「有紋有路」。「有酒何妨邀月飲」點化李白《月下獨酌》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上句「月飲」、下句「雲吞」字面上都是名詞加動詞,但這裡的「雲吞」卻是「餛飩」的意思。「四面雲山誰作主」是唐代朱灣的詩句,下句原是「數家煙火自為鄰」,有山水畫的意趣,現在何淡如更有趣,把它配上「一頭霧水不知宗」,「一頭霧水」對得上「四面雲山」,但卻是「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意思。

當然,無情對不一定要拿方言做文字遊戲,有這樣的一聯: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一聯上下句相對的字,各有成對,「公法」、「門國」、「桃荷」、「李蘭」、「爭比」、「榮利」、「日時」,該名詞相對的名詞相對,該動詞相對的動詞相對,有趣有趣!

回頭看看專在發音上做工夫的對子,劉炯朗先生最近在台灣看到這麼一聯:
         人心不足蛇吞象
         物慾橫流馬殺雞

劉先生解釋,按國語發音,「馬殺雞」是massage(按摩)一字的日式音譯,說的就是最近台灣的貪腐現象。

同一個字有多個發音,同一發音也有多個字,單是聽發音,一句下聯可以配得上酒樓的雅聯,也可以配得上狗肉店的俗聯:

         青草湖邊雙蝶舞
         綠楊台畔一
鶯遊

         烹狗爐邊三碟醬
         戮羊台畔一
甖油

參考文章:
劉炯朗,〈白板對紅中〉,載於《明報.世紀》,2006年6月26日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還是自「遊」好

柬埔寨有兩個機場,分別位於首都金邊和旅遊勝地吳哥古城所在地暹粒(Siem Reap)。兩個機場大抵都由專人設計的,土紅色與泥黃色的顏色配搭,樸實而溫暖,甫踏進金邊機場,我便喜歡上這國家。

Phnom Penh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nom Penh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nom Penh Domestic Airport Phnom Penh Domestic Airport Phnom Penh Domestic Airport

柬埔寨雖然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到當地旅遊並不危險,尤其是吳哥古城。我叫這裡做吳哥古城,是因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是吳哥窟(Angkor Wat),但與這座神廟並鄰的還有千多座由吳哥皇朝於八世紀至十三世紀建造的印度教和佛教廟宇。吳哥古城是旅客區,以歐洲、日本、韓國、台灣的旅客為主,消費指數可能高一些,但如果喜歡古蹟、古文明、藝術,或雕刻品的,吳哥古城還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連結 – 香港電台文化旅遊系列〈吳哥窟〉

相對來說,金邊(Phnom Penh)的景點不多(地圖),只有皇宮(Royal Palace)、金銀閣寺(Silver Pagoda)、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以及位於Sisowath Quay街上、洞里薩河(Tonle Sap River)沿岸的舊日法國式建築物。這些景點都集中在金邊市城東的一帶,慢慢的走,也足夠一整天的行程。

可是,香港的旅行社為了節省成本,一般都只會帶遊客到吳哥一天遊,而其餘的時間便留在金邊瞎逛,可謂本末倒置。當然,參加旅行團有它的好處,起碼毋須操心交通食宿的問題,也不用顧慮言語不通,而人身安全更有一定的保障。要短時間一次過(兼付最低價錢)參觀區內所有著名的景點,參加旅行團還是不錯選擇。

柬埔寨飽受戰火洗禮的歷史、貧窮落後的形象,加上旅遊資訊不足,的確令喜歡自遊行但膽小如我輩的旅客卻步。這次跟旅行團到柬埔寨,雖不能盡興,但始終收集了好一些資料(譬如在金邊酒店的最後一晚找到一本旅遊指南),可以讓我下次自由自在地再次踏足這片美麗的國土。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不一樣的婚訊

中秋節晚上,收到朋友寄來的電郵,題目是「花好月圓開新頁」,起初沒在意,心想大抵是「祝中秋節快樂」一類的賀電吧。打開一看,果然沒啥特別,朋友拉雜寫了幾行文字,說有小啟一則,便轉載石琪的劇評。我把滑鼠一行行的滑下去,忽然看見一張清新的圖像──幾片綠葉點綴數行娟秀的電腦字。噢!他倆結婚了!「不是嗎?」我驚叫起來:「這就是請柬嗎?」

事實上,這不是一張請柬。朋友用詞恰當得多:這是一則「小啟」──告訴眾人他們要結婚了,但以簡約為美,所以不擺酒宴請朋友,只會在某月某日於某婚姻註冊處締結婚盟。那天不是假期,朋友心細,說明白大家未必都能出席,先行心領各位的好意。

好友結婚,自然替他們高興。吉日當天,一大清早,一眾朋友便熱鬧哄哄地齊集婚姻註冊處,等待新人蒞臨,高高興興地祝賀他倆及兩家親人、拉著他們拍照;一邊簇擁他倆進入舉行儀式的禮堂,一邊高歌《祝婚歌》:

Four-leaf clover, by Tim McCormack, adopted from Wikimedia Commons
齊賀你天生一對
效于飛諧鸞鳳
良辰美景 新婚快樂
駕香車來迎淑女
龍鳳配 恭喜你
才郎玉女結一雙
瑤池戲水 鴛鴦比翼
諧白髮鴛鴦侶


唱著唱著,完完全全融入他們的喜悅之中,就像是自己結婚似的。新娘子後來表示,看見朋友這樣愛護他們,很感動,而我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她,使她原來平靜的心境躍動起來。

這就是分享的力量吧?當朋友真誠地與你分享他的喜悅,他的喜悅便會觸動你,使你快樂起來,看見你快樂,朋友更愉悅!

在此,祝福一對新人,攜手譜寫人生的新一頁。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另一種詮釋

連結至《萬曆十五年》第一次公演時的海報 九月份進念重譽重演話劇《萬曆十五年》,我在地鐵月台上看到廣告,第一時間便決定要入場觀賞。

對此劇的興趣源自黃仁宇的原著,黃仁宇是歷史學家,卻以小說家的筆觸,活脫脫地刻劃了好幾個明代人物的遭遇,突顯他們身處年代的氛圍,企圖說明明朝以至中國走向衰敗的由來。這本書有上乘小說的本領,使讀者欲罷不能,我一連追看了多個晚上;看完以後,又深覺沉重,畢竟黃仁宇不是小說家,讀史的本意是鑒古知今,黃仁宇是愛之深,責之切。

對胡恩威,我頗有好感。兩次看過他執導的《東宮西宮》,都是言之有物,切中時弊的。懷著滿心的期待,我走進藝術中心劇院......

改變觀賞的角度
原來是要看胡恩威的編導功力,但入場的前一天,老師在課堂中講解《禮記》「居喪三年」的內容。所謂「居喪三年」,意指子女須為去世的父母守喪三年。話劇第一幕的張居正講述的第一個事件恰巧就是「奪情」──張居正在萬曆皇帝再三挽留後,沒有回鄉為父守喪。明朝以孝治國,張居正的舉動惹來文武百官的口誅筆伐,指斥他有違禮制,動搖國本。既然開宗明義說「禮」,使我一開始便以另一個角度看這齣歷史劇。

看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看得很感慨──為中國走上衰敗頹靡之路而感慨;這一次,從禮的落實情況看《萬曆十五年》,還是看得很感慨,更有惆悵不惑之感。

禮的原意與流變
《禮記.禮運》說「人義」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義分為五種關係,在我看來,每種關係都是對應的,各有其職分和追求致達的境界;而孟子提出「民貴君輕」和「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闡釋君臣關係,相當獨到又合情合理。

可是,在漫長的歷史流轉中,這些關係出現了嚴重的傾斜,人們看重的是「孝、悌、聽、順、忠」,講求一方對另一方絕對謙卑服從,彷彿在上者、位尊者沒有絲毫的責任,可以胡作妄為。在劇中,海瑞就是一個這樣偏執的人:他要行孝,於是聽任母親的話,兩次休妻;他判案依據「倫理」,於是叔對姪錯、兄對弟錯、窮人對而鄉紳錯。在海瑞的世界,只有兩種人,就是君子和小人。

絕對性加上兩元化,使儒家變成教條主義,失去生命的動力,也再難成為指點人心的明燈。抑壓越強,反抗越強:人們越是滿口「仁義道德」,心裡越是跟隨慾望走。劇中,萬曆之所以怠工不早朝、李贄之所以荒誕不經,就是要對抗這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儒家禮教」。

先秦的禮,是「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到了明清,「禮」變成桎梏人性的咒詛;在魯迅小說中,「吃人的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元兇。

是誰之過?
令我不惑的是,究竟禮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刀,既提供了法則秩序之本,亦拘束人性的發展?還是人們在詮釋禮的過程中,加入不良的元素?如果我們把責任推給統治者,說都是八股文的錯,但八股文作為一種科舉制度,罪名頂多是培養一批不識實務、保守不會轉彎的書生吧!可是,如果一個人把前半生沉淫在經書之中,難道不會問自己「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嗎?如果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難道唸到「民貴君輕」時,還會服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嗎?我翻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朱熹對「民貴君輕」的注解與我們現在的理解並無差異。

一齣好的話劇,就像一首好詩,可以給人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來詮釋。胡恩威的《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的一齣話劇。

延伸閱讀:
博客來《萬曆十五年》書介
亞洲週刊書介:《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韓劇展現的東方文明

很少台港或內地的電影或電視劇能夠展現東方文明美好的一面。

我說的「東方文明」是指追求和諧大同的社會,強調人與人的和睦相處,即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些題材在兩岸三地的編導手上,不是成為鞭笞或奚落的對象,便是滲透著苦澀的悲情。大抵百年多以來,中國接連吃了西方多次的敗仗,以致民族的自我形象低落,大眾傳媒反映普羅百姓的心態,都認為自家的傳統都是落伍的,不值一哂。
《情定大飯店》
「禮失求諸野」,在韓劇《情定大飯店》中,我們得見東方文明的原來光芒。

恰如其分 儒家的理想國度
本劇以華克山莊(或譯漢城大飯店)出現財政危機、將被敵意收購為背景。劇中飯店老闆與員工的關係,用「父(母)慈,子(女)孝」、「君仁臣忠」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老闆夫婦倆待下屬親如子女,有一次經理徐臻茵忍不住脾氣,掌摑了醉酒鬧事的客人,老闆太太向客人下跪,代臻茵賠罪。臻茵內疚得不得了,但太太沒有怪責她,而是開解引導她:酒店的客人形形色色,但無論他們是什麼人,一旦住在酒店,酒店職員便有責任向他們提供最佳的服務,這就是專業。正經話說完,老闆太太放下板起的面孔,笑著說:看見這麼囂張無禮的人給臻茵打,她心裡很涼快。給她這麼一說,臻茵才破涕為笑。

有高層作榜樣,中層管理人也學會善待下屬。洗衣的庶務員把客人的衣服弄丟,臻茵代酒店向客人道歉,客人惡言相向,但臻茵沒有因此拿下屬出氣,反過來安慰滿心歉意的庶務員。韓泰俊深受老闆的器重,在酒店四面楚歌之際,臨危受命,回來接任總經理,時刻以酒店一千二百名員工的生計為念,拒絕銀團貸款代理人申東賢所提出的西方管理模式,不肯以裁員為降低經營成本的方法,堅持只要員工不犯錯,便不會辭退他們。

魚與熊掌 盡忠先行
既然上司能以德服人,為下屬者亦竭力克盡己份,盡展所能,劇中細膩刻劃酒店各部門(如廚房、前臺服務、餐飲部、客房部)的工作,他們從最基本、最不為人所注意、最細節的地方入手,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共同造就優質的酒店服務。

那樣,下屬是否必須對上司言聽計從呢?這視乎情況和個人的選擇。有一回臻茵和淳晴兩人因故扭打起來,下屬努力把她們分開,她們卻依然互相謾罵,下屬便直斥其非,指兩人沒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然後丟下兩人,讓她們自我反省。劇中,老闆夫婦兩人因病先後去世,太太臨死時,懇求臻茵留下來,好好照顧酒店,臻茵左右為難──她早已答應東賢的求婚。東賢對她情深一片,因為她而改變一貫處事的方式和對事業的理念:他放棄了大生意,變賣自己的財產,購入酒店的股份,阻止酒店被敵意收購,後來更以身犯險,確保了酒店的安全。可是,臻茵為了報答知遇之恩,也為了盡忠,答允了太太的請求,因而不得不婉拒東賢跟他回美國。

培養民族自信心
「父慈子孝、長惠幼順、君仁臣忠」,也許是童話,但戲劇從來都是從現實中提煉以反映編導期盼的理想世界。我欣賞《情定大飯店》的編導,欣賞他們這份磊落光明的理想,並以自身文化為榮。

現代心理學三令五申的,不是說做人須有自信心嗎?人人都奉之為圭臬,大抵沒多少人會反對吧?人要有自信心,民族何嘗不需要?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韓劇首選

我從不是什麼日劇迷或韓劇迷,事實上,我平日不多看電視劇。亞視2003年初已轉播韓劇《情定大飯店》,我延至近日才把全劇的VCD看完。一看之下,便迷上了!我經常如此,猶記得去年初我聲言不會看《大長今》,但看過數集以後,便欲罷不能,還成為標準擁躉,寫過一些觀後感,更填寫了平生第一首、也是至今唯一一首的散曲。

回頭再說《情定大飯店》,我當然不是此劇少數的「粉絲」,觀乎搜尋器列出的一個個網頁,便知道對女主角一往情深的裴勇俊,是眾「粉絲」的最愛(按此觀賞一個很捧的fan site),也是大家被《情定》深深吸引的主因。

因為喜歡《情定》,所以從YouTube上收集了好一些短片。按下以下的圖示,便可欣賞其中的精華片段。

插曲《邂逅的那天》MV裴勇俊.申東賢裴勇俊.申東賢《情定》第一集片段東賢與臻茵東賢與臻茵主題曲《為了愛》MV〈是我讓你離去嗎?〉〈共舞〉拍攝花絮〈不能愛,還要愛〉〈再遇〉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因為有期許

《紅花雨》視像連結 《紅花雨》,台灣反貪腐運動的一首歌曲。

第一次在《明報》副刊看到歌詞,覺得很感動,唸到「人不再/錯花季/雲濃月怎明」,忍不住掉下眼淚來。2000年,早已厭倦了國民黨黑金政治的台灣人,用選票改朝換代,一心以為廉政時代終於來臨,對新政府充滿期盼。可是,六年下來,民進黨卻驗證那句政治套話:「權力使人腐敗,絕對權力絕對使人腐敗。」人們的期盼落空了!當他們唱起「人不再/錯花季/雲濃月怎明?」那一份難過,是痛徹心扉的。

既然政治制度的缺陷,罷免不到領導人;既然司法機關無力監察,不能將收受賄賂者繩之於法,人們於是走到街上去,高舉「禮義廉恥」的旗幟,用示威遊行的方式表達對政府的不信任,尋找失落了的公義。「飄着雨/迎着風/雨過盼風清」,一個月以來,人們便是懷着這份信念:過去的已成歷史,改變不了,今天的行動便是為了改寫明天,譜寫更美好的一天。

示威的人們也許不單純,也許太理想;也許很容易相信人,也許很會利用人。可是,「你牢記/我牢記/家就在這裡」,因為這是他們的家,所以他們有期許;因為有期許,所以願意付出,願意堅持。也許他們太天真,也太執着,但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我們才看見人類的將來。

特意在台灣Yahoo搜尋《紅花雨》,在一個「部落格」上看到這篇《凱道上的紅花雨》,覺得台灣人真的很可愛!台灣,謝謝您,也祝福您!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煮食點滴

已有好幾年沒有下廚。對於烹飪,談不上喜愛,但如果有人喜歡我的廚藝的話,我也樂意小試牛刀。

近日賦閒在家,趁著這難得的假期,為家人做起午飯來。雖然只是簡單的湯飯菜,但已花上做飯的人不少的心思和時間哩。吃早餐時,心裡盤算著各種「煮」意,接著在超市或街市左顧右盼,挑選合適的食物,然後回家洗洗切切。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燒鍋蒸、炒、煮。為了配合妹妹的午膳時間,所以要趕及在她下課前完成午飯,一旦有了「死線」,便會有壓力,等到煮好以後,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卻累得很,提不起勁去品嚐。媽媽每次做飯後,總是問我們菜餚的味道如何,大抵她自己也是「食不知味」吧!

近年「吃得健康」成為潮流口號,對於我們「未能食素」的一族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吃得健康又好味。要少吃肉類嗎?但沒有豬肉,菜餚便欠缺肉香,吃起來滋味不足,更為難了正在發育期的妹妹,吃得不飽;多油不好,但為了口味細滑一些,下意識在蔬菜中加多了食油;終於下定決心,在白米飯中混入糙米,家人卻皺著眉頭說:飯硬不好吃!

對於以上種種,我是既來之則安之,不汲汲追求兩全之策,反而著意於做飯的基本工夫,譬如:怎樣的煮食次序才不會把食物弄得過熟?怎麼的調味份量才是恰到好處?


閱讀全文......

走過天水圍的十二年

天水圍的黃昏(攝影:文心) 家住天水圍,已經十二年了。當初,跟人家說天水圍,大家茫然不知是什麼地方;今天,跟人家說天水圍,大家的嘴角不期然泛起尷尬的笑容,彷彿在說:「噢,就是那悲情城市!」我不知該對哪個回應更感難過,但肯定的是,當日從繁華的港島東遷入新界西北,我始終未感懊悔。

天水圍地方空闊,在窗外、屋外,甚至在巴士站,只要你肯抬起頭,總會找到一片青天。天藍樹綠,雲白風清,在今天的香港越來越罕有,但對於天水圍的居民來說,卻算不上奢侈品。

另一個「日常品」就是公園,它們遍佈公共和私人屋苑之內、屋苑與屋苑之間、中小學附近,數目之多,在全港之中無出其右。白天,主婦在公園聊天晨運,老人家賞花看樹,小孩子在遊樂場玩;晚上和假日,上班族在這裡緩步跑、打球健身。

至於最為人所垢病的交通問題,隨著大欖隧道的落成與西鐵的通車,其實已大有改善,現在可以直達港九新界各處,而車程均為一小時上下。當然,對比四通八達的太古城或九龍塘,不可相提並論。然而,在我初遷入之時,從讀書到初就業的整整四年,每天出入天水圍,只可經屯門公路,可是公路的設計根本沒預料到西北區的人口會如此迅速增長,於是公路不勝負荷,堵車之事,無日無之,兼而意外頻生,事故連連,如大石滾落之類。要避開吉凶難料的屯門公路,唯有多花時間和金錢,取道上水,然後再轉乘九鐵折回市區。

只因為曾經深受其苦,今天才能體會到「苦盡甘來」的甘甜。

註:原文刊載於2006年9月23日的《明報》副刊「自由談」。因投稿有字數限制,未能盡興,於是據該文鋪寫本文。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6日 星期五

紅色高棉

離開柬埔寨的一天,在炎熱的中午時分,導遊帶我們參觀赤柬罪惡展覽館(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這裡原來是一所中學校舍,在赤柬統治期間(1975-1979)成為殘殺異己的人間煉獄,現政府於是把這座建築物保留下來(照片集),以見證當年赤柬犯下的滔天大罪。

這裡展示的囚室,有的狹長,僅可容納一個屈膝的人;有的寬敞,但犯人被鐵鎖綑綁在床,動彈不得。地板全給洗刷得有點不自然的乾淨;牆上掛著一張張的大頭照片,一個個犯人目光呆滯;展品還有當時使用的刑具及其模型,配合周遭的繪畫,詳細地記錄赤柬虐殺犯人的過程。很難想像,如此熱愛藝術、敬天愛人的高棉民族,會對自己的同胞下得了毒手。

展覽館展出近年一次訪問的照片和文字紀錄:人們走訪了昔日的赤柬份子,了解他們今天生活的情形,以及他們對赤柬歲月的反思。其中一名女子說,她當時也覺得不太妥當,但是實在太害怕了,所以依照首領的說話做事。

On strike On strike On strike
是不是有點像暴動的鏡頭?這三張照片是在吳哥窟前拍的。據導遊說,吳哥古城將實施新的旅遊規定,影響當地旅遊從業員的生計,所以他們出來示威。作為旁觀者,我起初覺得很有趣,但當他們乘著電單車直衝、快要到我跟前時,我卻慌張起來,連忙躲回旅遊車。回頭一望,這些像是豁了命出去的人的確很駭人。

參觀期間,大家都很安靜,團友多不言語,各自各拍照,我不忍拍這些相片,便站在走廊向四周張望,建築物的外圍長滿一棵棵高大的椰子樹,天有些陰暗,但很悶熱,我不斷冒汗,卻不知是天氣的緣故,還是心裡不安所致。

當時,我在想,如果中國也興建文革紀念碑,那會是怎樣的一個建築物?會有什麼展品?會有受害人的照片嗎?會訪問當年的紅衛兵嗎?可是,回心一想,柬埔寨之所以有此展覽館,其中一個原因是政權已更迭了,現政府很輕易便能指出前朝的種種敗政,但中國呢?今天的中共還是文革中共的延伸,要他們平反文革,承認錯誤,無異是挑戰自己執政的認受性。因此,儘管中共如何重視巴金,千方百計為垂死的巴金延長壽命,但始終不答應他多年的請求──興建文革紀念館。

文革肇禍於1966,終於1976;赤柬統治柬埔寨,時維1975至1979。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亞洲接連發生如此接近又如此慘酷的人間悲劇,是偶發的事件還是有因果關係呢?如果說,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納粹德軍對猶太人的滅絕行動、東方日本皇軍的南京大屠殺,是極端民族主義惹的禍,那麼在文革、赤柬中,自己人鬥自己人,互相殘殺,那又是為了什麼?說明了什麼?我至今還是想不出所以來。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5日 星期四

沒有冤枉的體驗

九月初與友人結伴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去。吳哥窟是整個吳哥神廟建築群的其中一員,鐫刻精細,而其五座浮雕尖塔更是地標所地。

我們懷著朝聖的心仰望尖塔,要到達它的底部,先要登上一幢石梯。石梯不長,可是每一梯級又高又窄,而且陡峭非常,據導遊說,斜角有75度之多哩!面對沒有扶手的石梯,心內不免猶豫,但「不到長城非好漢」,於是深深吸了一口氣,和友人分別在石梯的兩旁出發,手足並用,用攀爬的方式上路。

Steep Staircase to Towers Steep Staircase to Towers At the bottom of Towers The Tower Creeping along staircase

走了三分一,感覺還好,也不太辛苦,友人一鼓作氣爬上去,我這淘氣鬼卻轉過頭來,俯視底下三三兩兩的遊人,見沒有什麼特別,便回頭面向石梯。忽然,心中一陣悸動,呼吸急促了,掌心出汗了,腳卻使不出力來,「哎呀!怎麼辦呢?」看見友人快到達尖塔底,連忙催促自己:「冷靜,冷靜!要快呀!」勉強提起小腿,顫抖抖地爬上去,生怕自己會隨時跌下去。越是害怕,越是爬得慢,越是胡思亂想。好不容易完成行程,友人問:「你還好嗎?」我不知該如何回答,一方面很開心安全抵步,另一方面一顆心卻噗通噗通地亂竄。

如果我沒有回頭探望,如果我不讓自己嚇自己,那我便不會恐懼嗎?當然,世上沒有「如果」;也正因如此,我才體味一次驚喜交加的感覺,也學會了避免恐懼的辦法。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4日 星期三

吳哥窟:初見驚艷,再見傾心

起初對吳哥窟之行不敢抱有太高期望,因為所謂古蹟美景,大多數是言過其實,其中不少更屬於詩人墨客與專業攝影師的個人創作。然而,親臨其境,吳哥窟果然名不虛傳,百聞不如一見,初見驚艷,再見傾心,當下興奮莫名,驚嘆叫道:「哇!好靚呀,吳哥窟!」

Angkor Wat at 4:21pm吳哥窟是整個吳哥神廟建築群的其中一員,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我們當天旅程拜訪的第四座神廟。雖然我們早已參觀了三座神廟,但各有各特色,令我們雀躍非常。踏出旅遊車之時,迎向我們的是萬里晴空,有幾朵高層雲作點綴,護城河是一潭平滑如鏡的湖水,寬闊而綠意盎然。展望前方,畢直的大道上,兩旁有模仿蛇身的石欄柵,連接偌大的主體建築,而一座座精巧的尖塔聳立其上。

在我們的南宋初年,公元的十二世紀,在雲南的西南面,富有美感高棉民族建造了這座宏偉的建築,憑著他們的藝術造詣和對上天的虔敬,在石上雕塑出各式各樣的神像、人像、動物肖像、壁畫、石柱、圖案紋飾......

這時候的柬埔寨,天氣炎熱,在戶外光是站著不動也會汗流浹背。我們每天的指定動作是搽兩次防曬油、沖兩次涼、換兩次衣服;行裝必備帽子、毛巾、水。可是,在吳哥建築群面前,這一些都變得無足掛齒,我們千里迢迢,遠道而來,為的不就是如此嗎?在吳哥,我像是一名朝聖者,踏足聖城,心生敬慕,還有敬慕,只有敬慕......

Angkor Wat at 5:49pm網誌內這兩張吳哥窟照片,拍攝時間相距一個半小時。吳哥窟朝西而建,日落夕照,把灰褐色的吳哥窟和它的倒影染成黃金色。大自然的造化與人類的巧思相融和,創造出另一番的奇蹟。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2日 星期一

春去花落的「空」(之二)

陳寶琛(1848〜1935),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身詩書簪纓之家,家族四代為官,他也曾出任要職,後更被託付為顧命大臣,當宣統帝的太師太傅。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更何況他一家深受皇恩浩蕩,清廷覆亡,其內心的沉痛,難以言喻。

《落花詩》四首大抵寫於清亡以後,感歎清室的滅亡,兼有自詠身世和慨歎人生無常之意。

《落花詩.其三》
生滅原知色是空,可堪傾國付東風。喚醒綺夢憎啼鳥,罥入情絲奈網蟲。雨裡羅衾寒不耐,春闌金縷曲初終。返生香豈人間有,除奏通明問碧翁。
攝影:文心
試作譯寫
我明明知道「緣生則有,緣滅則無」,世上的一切本是就是變幻無常的。可是,作為顧命大臣,身繫社稷,眼見美好江山就此消逝,我情何以堪?我愧負聖恩,又何以面對列祖列宗?

我夢見曾經顯赫一時的大清皇朝,處處昇平,花開錦繡,偏偏屋外的鳥啼聲,把我從夢中吵醒過來。推開門扇,忽見落紅滿地,是夜間的風雨把春花都打落了!屋簷下的蜘蛛網沾上雨點,突顯給纏繞著的小蟲,牠無可奈何,使盡混身解數,仍然動彈不得。我豈非也是如此?我經歷國家的風雨飄零,縱然胸懷濟世之志、縱然也曾遇上一展身手的機會,我卻未有、亦未能力挽狂瀾!如今亡國哀思,肝腸寸斷,我沉溺其間,不能自拔。

花開花謝,落花隨春逝而去,一切都曲終人散了,我已經錯過所有的時機!試問天下間有起死回生之術嗎?我可以怎樣?我只可以寄望上蒼吧!

參考資料:
葉嘉瑩,
《風景舊曾諳—葉嘉瑩說詩談詞》,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4年

閱讀全文......

2006年10月1日 星期日

春去花落的「空」(之一)

生滅原知色是空,可堪傾國付東風.喚醒綺夢憎啼鳥,罥入情絲奈網蟲.
雨裡羅衾寒不耐,春闌金縷曲初終.返生香豈人間有,除奏通明問碧翁.
陳寶琛《落花詩.其三》

喜歡這首詩,對它幾乎是一「唸」鐘情。試試吟誦第一聯:

   生滅原知色是空,可堪傾國付東風。
四聲:陰入陽陰入去陰,上陰陰入去陰陰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七律,押東韻。七言詩的自然音節是「二二三」,這一聯的停頓位剛好是「入 – 陰平 - 陰平,陰平 – 入 - 陰平」,入聲短促而陰平清越悠揚,配合圓轉響亮的東韻,飽含無盡的情思與哀慟,起首便先聲奪人。

「空」不是沒有
再看看起句:「生滅原知色是空」,是什麼意思呢?且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一般把「空」理解為「無」,可是我上了一個「《心經》說什麼?」的課程,導師告訴我們,根據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學,空是非有非無的,因為空是「緣生無自性」,「緣生」是「緣生則非無,緣滅則非有」的意思。

佛家說「因緣」,「因」是「基本因素」,「緣」是「條件」。譬如說,你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因」是我寫了這篇文章,「緣」是我告訴你我的blog site、你今天有空上網、你對這題目有興趣、你喜歡詩詞或佛經......這裡任何一個條件(緣)改變,你便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因此,空是「緣生則有,緣滅則無」,隨條件而變;於是空也是「無自性」,沒有本身的特性。

「色、受、想、行、識」是指物質界的一切(色),以及人領受這些物質時所產生的連串反應和影響(受想行識)。既然任何事(色)都受制於條件,隨條件生滅,所以都是空(緣生無自性);我們與「緣生無自性」的物質接觸,所產生的一切(受想行識)也是「緣生無自性」,也是「空」。

《心經》是大乘佛教的經典,也闡釋了佛理的重點在於「變」,因為「變」是萬事萬物的本質,是「空」的本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