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追尋精緻美

前言:早前讀報,得知有一個叫做「像素麵包(Pixelbread)」的網站,給本地文化藝術工作者分享資訊,並定期給公眾發送《牛角包電子報》,而這份電子報也歡迎公眾在觀賞藝文活動後,撰寫評論文章。於是我便膽粗粗寫了篇《簡評竹韻小集〈香江情懷〉社區音樂會》,後來把該文改寫成以下這一篇。


追尋精緻美

上週六在一個藝術講座中,聽到一位資深的演藝人說,當前亞洲藝術的最大挑戰,是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大環境下,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際」與「本土」的拉扯局面。當下頗有感觸,翌日觀賞一場中樂演出,再次想起這番話來。

現在的中樂團跟隨西洋管弦樂團的編制方式,分為吹、拉、彈、打四組;演奏作品也跟西方一樣,挑選一些鏗鏘激昂的樂曲,以人多勢眾、大開大合取勝。然而,中國藝術,素來是「少眾」的藝術。所謂「少眾」,是指每次入場觀眾的數目不多。因為人少,所以可近距離觀看,慢慢欣賞細部的演出,因而中國藝術最特出的是「精緻美」。現在的中樂,很大程度上失卻了中國傳統音樂精緻柔韌的美態。

此外,我很好奇,為什麼各個中樂團都不設古琴呢?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深具東方文化的情蘊,歷來為文人所重視。

也許,在管弦樂團的編制下,樂器要麼響亮悅耳,可當「一家之主」,如琵琶、二胡等;要麼溫柔合群,宜為伴奏,如阮、嗩吶等;而古琴卻如一位高士,鶴立雞群,俊逸而不媚俗,柔和卻又厚重,難以置身於樂團之中,注定要孤身上路。

幸好,近年古琴有復興之勢,就是在香港,也有不少人學習這個古老的樂器,不時舉行古琴演奏會,而這些演奏會,正展現出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