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如果中國泡沫爆破,怎辦?

前言:這是陳雲在Facebook上推介的文章,闡釋中國當前面對的經濟問題,寫得深入淺出,難得的是既沒有「捧殺」中國,亦沒有「棒殺」中國,論述時不偏不倚,全文翻譯如下。What If the China Bubble Bursts?, Times Magazine, 2011/10/17.

Link to China's Extraordinary Buildings
什麼是目前最重要的全球經濟問題呢?其中一個必然是歐元會否崩潰,另一個可能是美國會否陷入雙底衰退,第三個也是長遠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能否從歷來最大的房地產泡沫中找到出路?

對於西方人來說,這問題可能有點奇怪,大家聽的都是亞洲崛起以至中國競爭力不斷上升的報導。可是,一如美國共和黨要削減政府支出,「把怪獸餓死」,中國共產黨也嘗試控制以借貸推動的房地產旺市──成就經濟奇蹟的核心。這是有計劃重整中國經濟的一部分,令經濟從依賴生產和出口,轉為以本土服務市場為主。然而,萬一中共的政策令房地產價值大幅滑落,便會打擊那些收入與盈利增長緊貼中國經濟發展的跨國企業,而美國也可能因此再次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增長情況,受到全球關注,因為它是環球經濟的火車頭。2010年,中國佔全球經濟增長的19%,預期今年將達24%。中國的增長動力對歐美的經濟復甦至為關鍵。

當華盛頓透過議員在國會艱辛辯論如何達致平衡預算、經濟學者為解決低增長高失業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時,中國在過去數十年全速發展,不曾有過意外,興旺的經濟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上。今年首六個月,中國在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額較2010年同期上升32.9%,而中國今年經濟預期增長超過9%,與後鄧小平「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平均增長相若。

中國由1978年的寂寂無聞發展至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多數論述都歸功於廉價勞工,這當然是一個因素,但廉價資本和土地也是主因。大部分中國人都勤於儲蓄,把省下來的存入銀行戶口,但利率卻較通脹率要低,結果這些資金都流入國有企業,用來興建工廠和大廈,造就中國的經濟奇蹟。

不過中國人對金錢管理頗為在行,他們看到上層以低價購入土地發展,賺得滿堂紅,但只有「有關係」的官員才可能從土地原住戶的手上取得土地,一般人是無法賺取這些惡貫滿盈的利潤,但他們可在項目發展後期參與房地產投資,讓財富每年累積增長。只要在中國住上一兩天,便曉得房地產是大眾最關心的事情,樓房買賣熾熱,價格在過去五年上升了三倍。

內蒙古康巴什
問題是這個建設泡沫(不僅是住房,還包括商業物業)會否爆破?在中國任何地方,都可看到興建中的新機場和高速鐵路、一座座座聳立在黑夜之中空置無光的樓房、使用率不足的漂亮公路、橋樑和隧道、等待居民入住的新落成「鬼城」。內蒙古康巴什就是這樣一座「鬼城」,它擁有一個城市所需的一切,包括購入樓房的投資者,但本雜誌去年已報導,這座城鎮至今依然空置。為什麼中國仍要不斷大興土木?因為這能創造就業,並為與該項建設有關的單位帶來財富。

1949年,毛澤東上台後,中國曾短暫實驗以內需推動經濟增長,但這導致資金流走、依賴外國借貸的情況,引起領導層震驚,於是中共決定以國家資本開支集中生產和出口。生產「中國製造」商品的工廠,與支撐工廠的基建,雙雙鼓勵中國大興土木,結果高樓大廈供應過盛,佈滿神州各地。

中國今天面對的問題,是這個運作良好的經濟模式,經過三十年,開始出現疲態。那些製造全球所需的工廠是很久以前建成的,而且亞洲很多其他地區的出產品遠較中國便宜,所以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

雖然全國很多地方的水不能飲用、空氣難以呼吸,中共仍得到廣泛的支援。中共的宣傳單位指稱,中共抹除了西方在19、20世紀加諸在中國身上的羞辱。即使是為個人自由和公民權利抱不平的知識份子,也因為愛國心,而認同中共。然而,不顧一切、追求經濟增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開始在全國浮現:針對中共腐敗(如沒有合理賠償的收地行動)的大型抗議活動,不斷出現,數目之多連政府去年也沒有對所有活動作出懲處;多個地區的政府設施遭憤怒的群眾放置炸藥,他們的不滿已累積至不在乎自己行動後果的程度。

北京知道是時候改變政策。中共最新的五年計劃顯示要從出口及建設的模式轉為推動內需的方向,但如它所遇到的,知易行難。

當局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它無法停止廉價資金流入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用借貸得來的錢直接投資房地產,或借錢給這些投資者。公司的頭頭是中共的高層,他們不斷引入廉價資金,賺取利潤,從而提升他們在黨內的地位。如果中共駕馭資金流入國有企業的意圖,招致物業價格大幅下跌,將為中國財政系統帶來重大震盪,連美國也感受得到。

過去國有銀行在貸款給與國家有關的大型企業時,往往造成大筆壞賬,需要撥備。在1998年及2004-05年期間,有總值5,000億元的借貸變成不良資產,政府把它們轉入特設的投資機構內,意圖製造已遏止問題的假象。由於國家是這些大銀行的持有人,故能以人民的儲蓄支付壞賬,結果人民便要為此次撥備行動買單。

傳言中國將有新一輪大規模的撥備行動。如果北京是認真轉投消費模式發展經濟的話,便要了解把壞賬轉嫁給人民,是會妨礙目標的達成。近十年,中國的家庭收入佔GDP的比例持續下降,即使人民的工資上升,但如果要不斷支持緊急財政援助,而不能從儲蓄中賺取任何東西,人們是難以多花錢購物。政府最近降低消費品的稅率,但除非它能逆轉家庭收入佔GDP比例下降的情況,否則人們是不會消費的。

另一個阻礙北京轉投新經濟模式的問題,是省市政府沉迷於以賣地創造收益。根據財政部的統計,2010年賣地收益總計5000億元,是上一年度的一倍多。由於地方官員的升遷是根據地方的GDP增長數字,而賣地是地方財政的重要部分,故難以制止地方官員大興土木。

當然,在爆破之前,是沒有泡沫的。即使一個空城也不足以說服那些還記得上海花了很長日子才把浦東帶旺的人,樂觀者說,雖然無處不在的漂亮橋樑、道路、隧道,今天的使用率低下,但難保有一天需求趕上來時,它們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可是,如果泡沫爆破,將對美國有嚴重的影響。去年美國向中國售賣920億元的商品和服務,如果中國成功從廉價土地及資本的模式中轉型,順利過度為依靠本土消費的經濟體,則感謝上帝;但如果中國土地價格急速下跌,便會對原材料需求降低,世界商品市場及全球貿易都會出現衰退。

這很可能造成西方更高的失業率。現在美國經濟已有怪現象,有大量資金的公司既不買貨也不請人,如果中國經濟變得遲緩,可以想像他們更不會進行任何活動,而美國政府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增加職位空缺,現已再無能為力。

資深的中國官員私底下都擔心經濟硬着陸。雖然觀察家信誓旦旦說,中國不會在領導層2012年換屆前出現經濟下滑,但2008年北京奧運前,也有說法中國股票市場不會崩潰,可是事實是相反。中共小心翼翼,尋求新的經濟模式,推動經濟增長,它現在最不需要的是美國對其出口作出制裁。明白中美經濟同舟共濟的人,會採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美國科技產品出口,幫助中國發展服務業。美國需要經濟穩定發展的中國,不僅是為了購買美國的國債,還有美國的產品和服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