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 1955-2011 |
在七十年代,他是首批人看到賣電腦給一般用戶這概念有無限潛力。當時的電腦螢幕是黑底綠字,使用磁碟儲存數據,如果說電腦快要變成無所不在,似乎是天方夜譚,然而喬布斯是少數先行者之一,知道這個時代即將來臨。更重要的是,他有不尋常的本領:能以局外人、用家的角度來看電腦,而不僅以當局者或工程師的角度。對這方面,他歸功於自己任性少年時代的經歷。
喬布斯在矽谷長大,熱愛電腦。六十年代後期,年少的他在不相識的情況下,打電話給偶像威廉.休利特(Bill Hewlett),傾談後,便進入惠普(Hewlett-Packard)做暑期工。然而,經歷了大學輟學、遊歷印度、皈依佛教、實驗迷幻藥後,喬布斯才回到加州,於1976年的愚人節在父母的車房裏合辦創立了蘋果電腦。他曾說:「很多我們業界的人,沒有多種多樣的經歷,所以作出很線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沒有足夠的點來連結事物。」他表示,如果比爾.蓋茨「在年輕時曾嘗過迷幻藥,或到過印度教的聚會所,他的視野會更寬闊。」
以喬布斯自己為例,他大學輟學後,上書法課程,表面上讓他愛上了無用的印刷術,但蘋果電腦1984年推出首創以滑鼠推動、圖像化的電腦Macintosh時,能支援不同字體,便是它一項重要的特色。Macintosh配備視窗、圖示和選項表,以「大部分人的電腦」為銷售口號。蘋果電腦初次成功,為喬布斯賺取財當,他期望能賣出數以千萬計的電腦,可是Macintosh並不如喬布斯所冀望的,沒得到大眾市場的認同,而喬布斯則被蘋果電腦董事局攆走。
然而,連串災難最終卻是一份祝福。喬布斯後來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事情。」離開蘋果電腦後,他合辦創立了一家專職電腦圖像的Pixar和另一家電腦製造公司NeXT。他的第二項傑作始於1996年,當時蘋果電腦迷失方向,收購了NeXT,而喬布斯將它的技術,應用在蘋果電腦一系列的新產品之中,後來的發展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蘋果電腦推出了iMac、iPod、iPhone和iPad,並一度成為全球最高價值的上市公司。喬布斯於2005年說:「如果蘋果沒把我炒掉,我相當肯定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今年八月,他健康情況變差,不得不從蘋果電腦老闆的崗位上下台,當時他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行政總裁,而他的副業Pixar則製作了一系列很成功的動畫電影。
回顧喬布斯的一生,他初任蘋果電腦時,已走在時代之前。早期的電腦,以技術類型為主,但他重視設計和易用程度,這成為他日後的優勢。當電腦變成時尚產品、人人手執一部、處理幾乎所有日常事務時,人們要求電腦要外型高雅、簡單易用、能與其他範疇融合。2011年3月,喬布斯在介紹iPad 2的演講結束時說:「單有技術是不足夠的,技術要結合藝術和人文學科,才能產生令人從心底哼出歌來的效果。」一家科技公司的領袖說出如此的話,很不尋常,但這是我們經典的史蒂夫.喬布斯。
他這個跨越不同領域的方式,由一份執着於細節的專注力所支持。他曾用比喻說:能做出精巧抽屜箱子的木匠,不會用夾板來做箱子的背面,儘管沒人會看到,而他把道理應用在自己的產品上。「要晚上睡得好,對美感、質量都要做得一絲不苟。」他堅持第一部Macintosh不要內置冷卻扇,務求令機身寧靜,他把用家的需求凌駕於工程師的方便之上。有一個週末,他致電Google的工程師,提出緊急要求:iPhone螢幕上的Google標誌,有一個字母的黃色色調不對;而蘋果電腦的廣告文字,他經常是一改再改的。
在台上,他是禪一般的神秘人物;在台下,他是專制的經理,脾氣暴躁,但他有足夠的理據支持自己的狂妄。在評估新產品時,他避免進行市場研調或用家座談會,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覺。他說:「大部分時間,人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把產品拿給他看。」他的判斷事後都證明是對的。在他事業後期,成功遠超失敗。一位工程師在蘋果電腦的早期曾評論喬布斯,是製造「扭曲現實的場所」,而這正是他說服力的由來。但最終,他改變了現實,把電腦的魔力注入產品之中,改變了音樂、電訊和媒體。他年少時說,他想「在宇宙間響起鐘聲」,而他做到了。
關於喬布斯:
.喬布斯的3個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