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洋紫荊的大千世界

每年從十一月起.屋苑的洋紫荊滿園開遍,花開花落,常常落得遍地片片紫海,不少還掉進水池中,提醒着人們一年將盡。

假日有空,踱步花園,看着瓣瓣落花零零落落,裝點着池水,腦海中不期然浮起「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兩句。

遣詞造句,字字蘊含意象,句子盛載情感。當這八個字在我耳邊響起,霎時腦海中聯想起另一幅畫面,於是,心情驟然低落了,連頭也垂下來,目光落入水中發獃去。

可是,花開花落,周而復始,年年如此,這不是大自然的常態嗎?落花何曾「有意」?當然,花不語,我們大可把情感盡情投射到落花身上,但我們可願意一直沉溺在自己的思維陷阱之中,而終不能自拔嗎?

另一邊廂,「流水無情」,可是這不是大江大河的流水,它是灌入人工池中幾乎靜止不動的池水,自然而然承托着旁邊花樹落下來的花瓣。當花瓣掉入水中的時間長了,便會吸入多了水份而下沉到由藍色釉面小瓷磚砌成的池底。這樣的描寫也許太寫實,沒有想像空間,一點也不美,但難道我們要自虐,耽於病態美嗎?

想着想着,不覺一笑,「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我是聯想力太優秀,抑或讀壞詩書?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麼?就是花開花落,周而復始,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因為中國地形西部高峻,東南低平,所以水向東流)。

於是,抬頭看看天空,看看花樹,然後,向着前方走過去。

奼紫嫣红(攝影:文心)

然而,人非草木,誰屬無情?就是因為有情,因為情感過於豐富,因為把情感狹隘地投放在少數的人、事、物之上,於是,我們流於濫情,執迷不悟,痴情枉費。結果,在有心無意下,對己對人,帶來了累贅、造成了傷害、痛苦與無奈。

我們都不是聖人,都有愛惡欲,而且都未能企及神職人員或出家人的境界,做到完全的交託上主或參透因果業力。因此,我們這一刻可能看透了、明暸了,平靜下來,但到了下一刻,卻又抓狂了,鬧起情緒來。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

別怕,不急,放心。修心是最根本的,我們可以尋求信仰、哲學、科學等,作為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同時,練習適合自己的鍛鍊身心的方式,例如打坐、氣功、太極、運動、書法、烹飪等,持之以恆。簡言之,強身健體、修養心性,是為第一要務。

其次,我們未能忘情棄愛的話,就讓我們推己及人,把情感以更多種形式、與更多人分享:對家人、朋友、社會上有需要的人,表達我們的關愛;對天地萬物、大自然環境、其他的生命,表達我們的愛護和尊重。這就是宋儒張載所說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果如是,便不愧我們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也體現出《易經》把人與天地並稱為「三才」的原委。

其他反思情感的舊文:
只願一生愛一人
與你把臂同遊,最樂!
人生自是有情癡
太上忘情
仰天而行


閱讀全文......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重新上路

A Facebook timeline photo
2012年12月22日,大家已安度了末日,世界還未終結,應該很高興吧?

不見的一定是。人是很奇怪的動物,明明是恐懼死亡、害怕痛苦,但世界各地卻有不少人期待末日。也許我們都活得太累了,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不得志,人際間的種種衝突與矛盾,與至親至愛形形式式的生離死別,一一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令我們對生命感到沮喪。

然而,撫心自問,這世上真得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盼望、值得我們留戀的嗎?我們的痛苦是客觀存在的,但也得承擔自己造成出來的部分。不是嗎?我們不總是為了得不到的苦苦糾纏,卻對已擁有的視若無睹?

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
我們總說生活繁瑣,其實是自己不懂得品味。
我們時常業務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滿足。
我們也總是爭強好勝,其實是自己虛榮心太強。
其實,人生就那麼簡單。做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別人再好,也是別人。
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 獨一無二的自己。
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

無論男女,從來到世界的一刻開始,
便註定要度過漫長的人生、經歷無數的磨難。
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會遇見各種人,
有朋友、有敵人、有知己、有愛人。
活着就要過得精彩。


提升自我幸福感的五種做法:
1. 經常聯繫周圍的人。你的家庭、朋友、同事還有鄰居。
2. 讓身體動起來去散散步或者跑一圈。
3. 留心周圍,留心那些不經意的美麗。
4. 學無止境,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找回過往某一種興趣愛好。
5. 與人為善,儘量多給朋友甚至陌生人提供幫助。


永遠不要後悔!
我們無法選擇回去的路程,但是要清晰地面對已經造成的挑戰。
努力去調整,並相信自己會成功。
無論是深處絕境,還是罹患疾病,我們對過去無能為力,
但在當下,我們的未來並不那麼渺茫,
只要努力,堅信自己,人生往往柳暗花明。


我們常說隨緣,
隨緣而來,隨緣而去,很是快樂。
可真正的隨緣,並非什麼都不做,一味地等着老天安排,
而是要全心全力的付出,對結果如何卻不太在意。
所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不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


與人為善於己善,與人為和於己悅,
與人無私於己寬,與人常樂於己快樂一生。
只要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份容納萬物的情,
有一雙善良的眼睛,便可以看見心中的世外桃源。


2012年12月22日,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重新上路吧!

(註:以上標色文字,編摘自網上文章。感謝朋友轉寄給我。)


閱讀全文......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此心安處是吾鄉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定風波》

說起蘇軾的《定風波》,大家想起的,大概是名誦千古的「也無風雨也無晴」(見舊文介紹),但以上這一首,也很有意思。

原詞有序,記曰:「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师。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缀詞云。」

一場烏臺詩案,幾乎把蘇軾屈打成招,好友多方設法營救,後來東坡謫居黃州,他這些朋友都因而牽連獲罪,王鞏(字定國)便被貶到今日廣西一帶。

五年後東坡移置汝州,定國也北返中原,兩人終於見面,生死闊別,居然可以久別重逢,那是怎樣的一次見面呢?席間,東坡問定國的歌姬柔奴:「廣南風土,應是不好?」這一問,隱含心中多少愧疚?但這位弱女子卻淡然回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想像東坡當時愕然非常,一時感觸無從說起,多少情感都轉化傾注入詞中。

於是,他以濃烈的筆觸寫下一對佳人:「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他倆相扶相持,一人作歌,一人唱歌,歌聲是「雪飛炎海變清涼」。這五年來,萬里在外,流落荒野之地,歸來卻愈發年輕,而且「笑時猶帶嶺梅香」,很形象化的美好形容。然而,這番美好是來從何而來呢?就在東坡與柔奴的對答之中:「試問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十多年後,東坡再次被貶,一道道的聖旨,以狂風掃落葉之勢,命他從京師一直往南走,原以為廣東惠州已是終極,那知道還要他漂洋過海,到國土最南端的海南島。此心安處是吾鄉。鼓勵着他的,讓他有意志力堅持下去,也許也有這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千古以下,勉勵我們的,也有這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就可以身安。



閱讀全文......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隨筆一二

晚上看了李安首部3D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是同事極力推介的近期電影佳作,看後銘感同事的鼓勵,的確很適合用來給刻下的自己打打氣,勉勵自己用心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時間不早,以後有機會再寫電影的點滴。現在隨筆記下電影放映前,戲院以動畫提醒觀眾要遵守的規矩。看着畫中人物很眼熟,想了想,啊,是奈良美智的經典插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起初不太喜歡這些插圖,覺得稚拙的畫面搭配了不協調的頑劣眼神,不過有說我的樣子跟這些插畫相似,雖明知是給取笑了,卻也沒放在心上,後來還特別留意它們,每次看見都不期然會心微笑。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記起兒童畫,相信另一個香港人較熟悉的,是豐子愷。年中香港藝術館特意舉辦大型紀念畫展,我曾在一個星期三下午參觀,當時人山人海,現場除了內地和外國遊客外,還有很多中小學學生及長者.後者可說是藝術展覽的稀客哩。

走筆至此,不妨也記一下小時候一齣心愛的卡通片《藍精靈》,「百厭活潑快反應,總之沒法靜一靜,陣陣笑聲,實在動聽,一群寶貝心肝定。藍精靈,十分勁,反斗激氣真要命,沒法叫暫停,是活潑藍精靈......」還記的嗎?


閱讀全文......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願有斜照相迎



今天早上,電台如常播放音樂推介,本來不太在意,但女主持人說,這首歌十年前首播時她不太懂,現在有了感情體會後,越發覺得歌詞有意思。聽罷,我便用心細聽。

也許相愛很難 就難在其實雙方各有各寄望怎麼辦
也許不愛不難 但如未成佛昇仙 也會怕愛情前途黯淡
愛不愛都難 未快樂先有責任 給予對方面露歡顏
得到浪漫 也要有空間
得到定局 卻怕去到終站
然後付出多得到少 不介意豁達 又擔心有人看不過眼

林夕手筆,的確不凡。

想起最近拉雜寫過一些東西,姑且在此記下: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是很美的一句詩,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我想到的是,王子和公主走在一起,手牽着手,一起快快樂樂、吵吵鬧鬧、哭哭啼啼地生活下去,直到年老,仍然是你手牽我手,當中需要的,是非常寬大的包容和忍耐。
  • 兩人之間,最怕計算,剪不清,理還亂。其實,沒有所謂的值得不值得,只有甘心不甘心。
  • 最好的不一定最適合。適合就好。
看似金句的一堆東西,有多大程度我做得到?就像年底寫的「每年大計」,實行不到幾個月,便拋諸腦後。既然如此,又何必汲汲追求?

記得有老師跟我說過,理想之所以重要,不在於什麼時候達成,而是鼓勵自己邁步向前,不要原地踏步。

這些日子來的經歷,讓我有個感悟,也許我們人生路上所作的每個選擇,沒有一定的對或必然的錯,因為在我們前頭的路,都不盡平坦,都是有彎彎曲曲,間有沙坑石塊的障礙。

總之,上了路,就走下去,不要回望;跌倒了,就讓自己哭一回,但別埋怨自己,更不必羨慕別人,只要曾經努力過,付出了,那麼成與敗,得與失,也不是什麼跨越不了的大事,起碼我曾為理想打拼過,那怕碰碰撞撞與原地只距一步,但也離理想近了一步。

最後謹以朋友的一句祝福語以自勉:知道人生定有風雨,但願自有斜照相迎。

舊文分享:風景不轉心境轉


閱讀全文......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但使相思莫相負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納蘭性德《蝶戀花》

白話語譯:最值得同情的是天上的月亮,它年復一年,不停流轉,而每月只有一個晚上圓如玉環,其餘的晚上卻都像玉玦一樣缺而不全,不成圓環。如你永遠像一輪滿月那般用潔白的光華陪伴着我,我也不辭使自己早已化為冰雪的心為了你而重新迸發熱情。

無奈人世的俗緣最易斷絕,而今室在人亡,也沒有相聚的可能,只有那燕子依然飛來,輕輕地踏着簾鈎呢喃絮語。想她的幽魂或許在墳頭吟唱我的悼亡之作,那哀愁真是無邊無垠。還是到春天的花叢之中去認取那共飛雙棲的蝴蝶吧,那可是我們二人的化身啊!

注:上闕因月起興,以月為喻,回憶當初夫婦間短暫而幸福的愛情生活;下闕借簾間燕子,花叢雙蝶來寄託哀思,設想亡妻孤魂獨處的情景。傷心人作傷心語,充分體現納蘭詞的悽婉而清麗的風格。


閱讀全文......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釣魚台.爭什麼?

如果說釣魚台是屬於大自然的,你有何想法?

釣魚台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位於台灣的東北面、沖繩島的西面,連同周遭七個更小的島嶼,合稱釣魚台列嶼。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地理上看,釣魚台列嶼較接近台灣,可是日本卻對它們有實質控制權,即是說,有人登島,日本海軍有可能會拘捕他們,交給沖繩縣警方處置。

釣魚台初登政治舞台,源於1971年美國把沖繩島交還給日本管治時,把釣魚台也列入交還名單,結果華人社會嘩然,台灣和香港留學生到紐約聯合國總部抗議,是為第一次保釣運動。

為什麼美國把二戰後託管的沖繩島交還日本,會牽扯到釣魚台?長話短說,沖繩島原不屬日本的,它是獨立王國,名叫琉球,但同時向中國及日本稱臣,是他們的藩屬。明治維新後,以武力強佔琉球,當時清政府積弱,無力保護藩屬,而甲午戰爭中,清廷兵敗如山,割讓了台灣,日本乘勢也吞併了琉球,改置沖繩縣。自此,沖繩島及台灣島以至周邊的島嶼盡歸日本所有。

甲午戰爭後五十年,中國終於戰勝了日本,光復台灣,可是旋即陷入內戰之中,往後國府遷台,而主宰大陸的中共政權卻實行鎖國。在這二十多年間,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失語了。國民黨仰仗美國鼻息,中共處心經營,要靠美國的力量奪取聯合國的中國代表議席。可想而知,對於美國,以至其跟班日本,兩個中國政府都是委曲求全。於是,美國把釣魚台連同沖繩島交還日本,除了民間組織反對行動外,中台政府只能隔空喊話,做一些姿勢而已。

最近釣魚台風起雲湧,表面上是日本右派抬頭,但究其原委,還不是美國借日本製造事端,一如它煽動菲律賓以至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爭奪海洋領土權,既有經濟利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要圍堵中國,阻止中國崛起。

至於國人的反應,有目共睹,在政府背後鼓動下,各地都有反日示威遊行,可是大多卻演變成打砸搶燒,凡與日本扯上關係的,那怕涉及的全是中國人,都成為破壞的對象,場面失控,最後公安不得不出動鎮壓。有學者一語中的地說:「中國人要麼是順民,要麼是暴民,沒有公民。」那是對義和團模式的蒼涼慨嘆。

由鴉片戰爭至抗日戰爭,整整一百多年間,連綿九百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在戰爭、和約、割地、賠款之中屈辱地度過,接踵而至的是內亂、饑餓、貧窮,影響四、五代人,讓他們在心理創傷的陰影下成長。一說起家仇國恨,個個義憤填膺,在仇恨與復仇的烈焰下,對外人常有過敏反應,對見解有異的同胞手足更有恨鐵不成鋼似的兇殘。

但,正如上文所說,釣魚台不過是一枚棋子。中日政府,說得好聽一點,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師,說得直接一點,是在打口水戰。較量是必然的,在外交上爭取國際輿論同情、在經濟上施以制裁壓力,但都小心翼翼不致走火,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誰都負擔不起明刀明槍的較量。

中日之爭,不在釣魚台,所以,我敢說,釣魚台是屬於大自然的。

然而,國與國的經濟利益、歷史的糾纏、民族之間的猜忌與不信任,卻把天地一沙丘的釣魚台扯進兩國的紛爭之中。國家層面的事,我們可能管不着,但個人層面呢?

在名利場上,我們爭地位、爭財富、爭名譽,爭得無所不用其極,為的是什麼?在人際關係上,老師爭學生的愛戴、兄弟姊妹爭父母的疼愛、婆媳爭兒子爭丈夫的關懷,爭得焦頭爛額,為的是什麼?是不忿自己的付出沒有足夠的回報?或妒嫉別人的所有?要證明自己高人一等?或對自己沒信心、要別人及外物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閱讀全文......

我不屬於這裏,也不屬於那裏

這幾個月的「中港爭拗」,着實令人厭煩。可是,這類訊息偏偏無處不在,充斥了傳媒和社交網站之中;換言之,打開電視、電台、報紙,以至Facebook,映入眼簾的,儘是這些新聞,叫人避無可避。

小時候,身在香港的我不喜歡香港,這裏的人妄自尊大,看不起不會說廣東話(或說話帶有鄉音)的人,不過洋人倒是例外。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口都不以英語為母語,但說英語的卻高人一等。這,直到回歸十七年後的今天,仍是如此,這裏就是香港。

曾經,我以生而為中國人而自豪。我喜歡她悠久的歷史、深遂的文學、精緻的藝術……。看着一個個漢字,像是圖案,有時候又形音俱備,似乎每個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就好像她的歷史,便是由一段段故事串連而成。小時候,沒人跟我玩,我就看成語詞典,讀着成語的典故來由,消磨一個暑假。

可是,看着這十年的自由行旅客,我問自己:我懂中國嗎?我了解真實的中國嗎?在迪士尼樂園內,一個孩子坐在「旋轉杯」裏哭鬧,不讓其他人跟她同坐,做母親的站在遊戲區外指令做父親的,不許其他人踏進她女兒的範圍。這,算是什麼家教?在尖沙咀的行人路上,一個穿着得體的女士問:買電器該上哪去?我回她說:旺角,款式多而且價錢實惠。她接着說:我有錢買最好的。這,算是信心滿滿吧?更差勁的例子有:排隊買麵包,售貨員不知怎樣惹惱了前面的客人,居然口出狂言說:沒有我們消費,你們香港人早就餓死了。該回敬她一句:沒有香港的貨品,你們大陸人早就給黑心食品毒死了。

我該安慰自己說:中國人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優秀的人太優秀,差勁的人太差勁。

讓我們這樣想想,中國的面積較歐洲為小、但人口幾乎是歐洲的一倍。在歐洲大陸上,有五十多個國家,而中國只有一個。我們會說英國人深沉、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意大利人懶散、……但我們懂得江蘇人、四川人、河南人、湖北人等等的分別嗎?還是會問:湖北係邊度?然後一句「大陸人囉」,一竹竿打沉一船人。

究竟中國是什麼?中國對於我,又是什麼?敬佩余英時老先生,他自豪(或自負)地說:我在那裏,中國就在那裏。

我?我連自己也弄不清,我在家裏,但我心不在家;我心在未來的家,但這會是我的家嗎?一個時刻給盤算值不值得的家,還要期盼嗎?

(讀中大沈祖堯校長文後有感)

閱讀全文......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絕望為之虛妄

近讀陳雲《執正中文》,書的副題是「對治壞鬼公文,學好中文章法」,言下之意,是匡正目前香港之言文不彰,從英文語法與官僚中文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陳雲頗有一士之諤諤的遺風.書中有兩段,正合近日的國事家事。

魯迅偶然也用古文寫出現代人的黑色幽默:「絕望為之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有人認為此句彆扭,建議改為「絕望與希望,皆為虛妄」。然則,此句是黑色幽默,暗藏鼓舞:當今人世,希望固是虛妄,然則此刻萬念俱灰,抱持絕望,也同是虛妄。

香港面對大陸壓境,有遭受邊緣化之虞。然而,即使政府此刻顢頇,港人也毋須絕望。香港之仁愛、法治、誠信與效率,仍超逾內地,即使內地他年有幸可以實踐憲政共和,也要經歷長時間的民主陣痛與黨派爭持,始可達到香港目前的社會水平。香港要在中國立定腳跟,港人必須保守文化優勢。除了英文之外,中文一定要比內地人更有修養,更平實、更達意、更優雅,令內地人肅然起敬。建設文化香港,乃香港前途之所繫也。

遠者李旺陽的「被自殺」,近者梁振英上任前一星期被揭家有僭建物,都令人對當權者失望,對家國前途擔憂。至於近日自身的愁苦,更不在話下。

當今人世,談不上悲觀或樂觀,希望固然天真,但絕望有何濟於事?讀陳雲文章,自是有所領悟。


閱讀全文......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魚與倒影

吳冠中《魚樂》
1991年的今天,座落在鬧市中心的香港公園落成了。

早幾天,一個雨點紛沓的黃昏,我來到香港公園的水池邊,看着雨落在水中,形成一個漣漪,即時消散,再隨着下雨的節奏,形成再消散。

水中沒有什麼植物,畢竟還沒到盛夏的荷花時節。低頭見水中的錦鯉三三兩兩,游來游去,我不是莊子,沒有他的灑脫悟性,不懂得「魚之樂」,只覺得魚兒自在,要比我快樂。

以下摘自《吳冠中畫作誕生記》:

蘇州園林吸引我,屋宇亭榭之素雅、太湖石之玲瓏,垂柳依依,游魚悠悠,真是美不勝收。我考慮從倒影中抒寫園林情趣,倒影中世界恍惚了,可望不可攀,有遙遠感,更直接的原因是我想表現魚之樂。

魚和園林重疊了,小小的畫面空間負荷了雙重任務,園林之虛影襯托了活躍的朱紅色游魚,倒影裏的園林建築之形,其色彩明度的分佈及幾何塊面的組合是畫面構成的基石,在這基礎上魚才能自由行動。從畫面着眼,魚與影中亭台相輔相成,或畫龍點晴。着意於畫面構成,倒影中的建築物形象已錯位,因要考慮到對魚群的關係,給魚兒們留有餘地,倒影並不完全隸屬岸上的實體,只與之保持一個不即不離的大體看得過去的關係而已。

完成了形式構成的難題,再讓觀魚者進來,他們只坐享現成,可隨意結伴換人,他們不是主角。

有人或許會急然醒悟,投石衝破水中天,魚游時倒影全消失了,只留下一圈圈波紋!那麼還是不醒悟的好。



閱讀全文......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心聲託付心畫中


吳冠中《四合院》
最近心情很不好。身份即將有變,從一開始的期盼,卻因敏感而情感受傷,繼而忐忑惶恐,現在變成滿心煩厭。前路如何,沒信心也不願想像。

絕少在博客上透露自己的鬱悶,心情低落時,便會輟筆不寫,只希望有緣來到這博客的朋友,看到的都是一些相對正面的訊息。這是初寫網誌時我給自己的要求。

刻下的我,就像畫中的小雞,給困在四合院內,不是沒有空間,看偌大的中庭,任牠們走動,但屋簷投下的陰影,隨時間而移動,無處而不在。四合院內,只有上方的紅綠方塊,亦光亦物,令畫面不那麼呆板。

這幅畫收錄於《吳冠中畫中誕生記》,是主編燕子從吳老的畫作及文集中找出關連之處,然後把兩者連結在一起,編輯成書。該畫後的一段文字,摘之如下:

我住了幾十年大雜院裏的四合院,決不敢恭維這種封閉式的構建,落後的傳統,今揮毫,俯視這魔窟似的四合院,黑白塊面之結構甚美,氣氛沉鬱具神秘感,可讚美為古蹟、遺址、文物,若作為住它,我說聲告別。

刻下的我,也只有書、畫、戲劇,能讓我提起勁來。與人言談溝通不是我的強項,文字才是我的歸皈。希望藉着書寫來表達心聲,整理思緒,治療未癒合的傷口。

在此,先謝過各位的包容。


閱讀全文......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雨的旋律

今天清晨,忽然下了一場暴雨,嘩啦嘩啦的把我吵醒。迷迷糊糊起來,把床頭一邊的窗戶閉上。及後,雨勢越下越大,雨水從氣窗撲入,灑了我一面。撐了起來,再關上窗子。此時,狂風驟起,劈啪劈啪,把餘下的幾扇窗全都拍合了,而我亦再次昏睡過去。

早上醒起,窗外換了風光,陽光大剌剌的直照到地上,不容人們不感到其迫人之熱力。如果不是窗上仍留有水珠,哪來尋找早前下雨的痕跡?

這,是典型不過的夏雨。看看日曆,原來前一個星期五是榖雨,下星期六是立夏。啊,夏天來了!



後記:

五月第二個星期五的早上,太陽耀武揚威了個多星期,終於收斂了,天空換上烏雲,偶爾還刮起了風。

在公司附近吃過早餐,步行回去,突然掉下幾點雨水,瞬間雨勢大了,行人紛紛打起雨傘來了。

雨落下來,一個老婦坐在輪椅上,大聲喊叫,自怨自艾,行人連忙把她推到屋簷下,給她遞上紙巾,奇怪她的家人去了哪裡。

雨落下來,一個老外,身穿深藍色西裝,兩手抓着袋子,走得不快也不慢,雖說不上從容面對,但亦無慍色。

雨落下來,天文台早已預告了,行人也多有準備,一時間街上佈滿形形色色的雨傘,就像夏天人們身上的衣飾,眼花撩亂。


閱讀全文......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生死相安安度復活節

復活節假期的第一天,看了一齣暖暖溫情的《德國歡迎你》(Almanya)。這是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節目之一,講述一個土耳其外勞舉家移民德國45年後,一家三代回鄉度假的故事。

故事由家族的第三代、在德國出生的純土耳其裔表姊Canan向其土德混血兒小表弟Cenk追溯老爺爺兩代人的移民片段,與一家人回鄉的現實過程,虛實相間,構成故事的主體。影片從Cenk的一對小眼睛看世情,充滿了童心。

例如有一幕是小時候的二伯父,在移民前夕與好友話別。朋友跟他說,德國人不但吃豬肉,還吃人肉。對回教的土耳其人來說,吃豬肉是禁忌,而吃人肉更是匪夷所思。朋友接着說:「他們每星期聚集一次,吃人的肉,喝人的血。」



台下的基督徒或曾上過教會的觀眾不禁莞爾:牧師或神父分派聖餐時,會遵照《聖經》唸:「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這是耶穌基督是被釘十字架、背負世人的罪前,留給門徒一同禱告、反省和記念的儀式,原來是要彰顯神的大愛,可是對於不信的人或未曾接觸過基督教的人,這個儀式卻顯得詭異非常,畢竟宗教是帶着地域文化的痕跡。

又例如另一幕老爺爺在回鄉途中,在車上猝然離世,一家人非常傷心。Cenk問他父親Gabi,老爺爺去了哪裏?Gabi把手放在自己胸前,又放在兒子胸前,說:「在這裏。」又說:「你知道水嗎?在一般溫度下,水是液體的;在寒冷的地方,水是固體的;當水沸騰時,是氣體的。」Cenk不假思索說:「爺爺蒸發了。」Gabi頓了頓,接着說:「可以這樣說。但無論如何,爺爺都在我們心中,沒有離開過。」

Gabi是老爺爺的小兒子,是他唯一在德國出生的孩子,後來更娶了德裔太太。儘管德國文化深深影響了他們一家人,三個較年長的孩子甚至要求母親按照當地傳統,與他們慶祝聖誕節,然而到了一些關鍵時刻,他們沒有尋求基督教文化或宗教的安慰,反而從大自然的無言教誨之中,領悟生命有無盡的形態、生命無處不在的智慧。

因為了悟大自然的教誨,所以尊重生命,所以儘管不同意Canan跟非土耳其人、甚至不是德國人而是英國人交往,但當知道Canan已懷孕時,老爺爺及Canan母親最終還是接受了事實,欣然期待新生命的來臨。

《德國歡迎你》描寫了文化衝突、歌頌了生命的可貴,更展現了茁壯的生命力。

閱讀全文......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身無彩鳳雙飛翼

Vincent van Gogh: Starry Night

南蓮園池(攝影:文心)

並非東施效顰,只是照片拍了出來,覺得有點眼熟,是主觀認為兩者相似,或是潛意識有意無意地仿傚?

參加了一個攝影工作坊,導師介紹了一些構圖技巧,這張照片採用的弧度/線條是其中之一,其次有幾何圖案、透視感、光與影、慢快門、逆光/背光、黃金分割等等。

工作坊的實習地點是南蓮園池。南蓮園池與毗連的志蓮淨苑均是攝影好友鍾情之地,歷久而不衰。究其原因,是這座唐式的園林,其山、水、林木、建築和小品,建設佈局都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提出的「逸其人(以人為本)、因其地(因地置宜)、全其天(保持景物的天然真趣)」的原則,以小中見大、借景等造園手法,將山河大地融攝其中,於有限的空間呈現無限的自然真趣。

南蓮園池於設計之時,已有利用園內古建及現代設施,對內及對外推廣宏揚中國文化的願景,因此除了園內的常設的中國木構建築藝術館,還不時舉辦美術展覽、中樂演奏、戲劇表演、講座等等。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昨午禪修營結束後,晚上回到家中,打開電腦,查看電郵和Facebook。

哇哇哇,不得了!梁振英當選特首的消息傳開後,整個Facebook都被攻訐者「洗版」,咒罵之聲此起彼落,看得我很鬱悶。

香港的將來,不僅繫於特首,還繫於香港人自己。小圈子選舉是事實,中聯辦幕後操縱是事實,但香港人,你除了做塘邊鶴外,還為香港做了什麼呢?

幸好,在芸芸負面評論之中,給我發現「靜思語」(台灣慈濟的FB)的一則分享,是喜多朗一首激蕩人心的音樂,配上大自然的壯麗畫面,看後、聽後豁然開朗起來。

容我再次引用前文中一位同修在禪營中所言:不管誰當特首,最重要的是修習正念,做好自己,香港的將來才有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香港人,加油!



在網上查了喜多郎這首〈祭り〉(Matsuri,響宴)的資料,這是他以日本神話《古事記》創作七段音樂故事的第六首樂曲。專輯由地球誕生,伊耶那岐與伊耶那美出現,直到八岐大蛇、天之岩戶,充分融合了日本音樂與西洋音樂。

這一曲長達八分鐘,被視為專輯中的顛峰之作。從曲名可想像這是一次部落大聚會,音樂從疏而密的鼓聲之中拉開帷幕,表現遠古先民聚集在一起,高舉手中的酒樽,祭天、祭地、祭遠祖。然後,太鼓聲響,由弱漸強,鏗鏘有力的喝喊,象徵躊躇滿志的人們激情萬丈。

這專輯在美國Billboard雜誌新世紀專輯排行榜中連續八星期排名第一,喜多郎亦因此第二度獲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專輯的提名。


閱讀全文......

昨日淚已成今日雨

蓮池寺一角(攝影:文心)
上週五,在氣溫驟降的警示下,當七千人熱烘烘到理工大學排隊參加民間選特首時,我選擇到香港梅村落戶的蓮池寺,參加五天禪修營的最後兩天活動。

跟內觀的修習不一樣,梅村的修習也許不一定很有啟發性,但卻讓我樂在其中。

內觀中,我們雖與多人一起修習,但因絕大部分時間禁語,也不鼓勵與同修作眼神或任何形式的交流,而且連續十天每天用上超過十小時來禪坐,所以較有機會接觸內在的自己,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從而體會無常的必然,以及貪愛與嗔恨的不必要,以求斷除累世的習性反應,離苦得樂。

一行禪師創立的梅村,修習的是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所以我們固然有靜坐的坐禪,走路有行禪,吃飯喝茶有進食禪和茶禪,連幫忙營中的雜務也有工作禪,只差沒有「睡覺禪」。

呼吸更是最根本的修習。在蓮池寺裏,掛鐘每十五分鐘自動敲響。鐘聲一響,不管口中在吃東西或說話,手上在做什麼事情,腳步是快是慢,心中掛念着什麼,那一刻都要靜止下來,回到呼吸上,呼.吸.呼.吸,讓一呼一吸把我們帶回當下。只有當下的一刻,才是真實不虛的:Present moment, wonderful moment.

蓮池寺座落昂平山上,毗鄰寶蓮寺,遠眺天壇大佛,環境優美,寺前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偌大的綠茵上,臨時搭建了一個個一人或雙人的帳篷,是部分同修晚上的睡床;也是我們其中一個「餐廳」。一個晚上我們小組家庭便迎着微風、數着星星,吃着美味的越式湯河。大白天,同修三三兩兩,大字形躺在地上,享受着日光沐,讓和煦的陽光照遍全身。小朋友結伴在草地上打羽毛球,狗兒愛看球,小狗頭隨羽毛球的往來左搖右晃;而我愛看狗兒,站在牠背後,笑看牠搖頭擺尾。

人們愛打球,小狗愛看球(攝影:文心)

我跟他,誰可愛?(攝影:文心)
寺內飼養了幾頭狗,都跟外邊的不一樣,不太吠,愛湊熱鬧,在人群中怡然自得。一次我給牠們拍照,跟小狗說:笑!牠竟然真的笑了起來!

會狗的同修說,牠們雖看似龐然大物,但其實還很小,都不足一歲,所以最愛人們給牠撫摩,倒身下來享受按摩時光,舒服得跟大白天隨時隨地倒頭大睡一樣不相伯仲。

在梅村,連一頭狗都活得輕鬆自在,難怪吸引了各方奇人異士、各行各業的翹楚,成為梅村的中堅分子。難得他們都沒架子,在禪營的「家庭」中,與我們一起做雜務,一起分享,平實得就像我們的親人。有幸與他們相會相識,是梅村禪營中的一大樂事。

離開禪營,回到塵世,香港特首選舉也有了結果。誠如同修所說:不管誰當特首,最重要的是修習正念,做好自己,香港的將來才有希望。




後記:
標題《昨日淚已成今日雨》是這次禪修營的主題,可按此查閱

關於梅村:
香港梅村
週日蓮池寺禪修日
週六荃灣弘法精舍禪修日
週五晚灣仔的修習
一行禪師2010年喜悅之旅開示的感悟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百萬金尋覓心頭好

近日勤於「睇樓」。因為有需要而睇樓,始覺得睇樓很有趣味。題外話:粵語的「睇」也很有意思,此字早於《楚辭》便為屈原所用,他在〈九章.懷沙〉上說:「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玉篇.目部》解釋說:「睇,傾視。」

香港雖小,但每個社區其實都不大一樣,只是我們平常走馬觀花,不放在心上,才會有區區差不多的錯覺。

大阪NEXT 21綠建築
要搬進一個新社區,先要評估它的交通網絡,除了距地鐵站的遠近外,還要注意其附近的巴士站、小巴站以及途經的地段等。其他重點則因人而異,而我們就比較看重該區的綠化程度,以及街市、體育館運動場、書店或圖書館等的設施。

社區的綠化程度與距地鐵站的遠近往往是背道而馳,原因不難解釋。鄰近地鐵站,自然是繁忙地帶,人流旺盛,車水馬龍,寸金尺土,當然容不下綠樹林蔭。有人寧願住在地鐵站上蓋,也有人喜歡與樹木為鄰。交通方便的屋苑固然價格高昂,但離地鐵站只在徒步路程的也不見得便宜,始終旺中帶靜是多數人的心頭好。

看過屋苑周遭環境和交通後,再來就是出售單位本身。近年落成的樓宇實用面積比率普遍偏低,間格又三尖八角,空有「豪宅」之名,卻華而不實,所以我們多選樓齡二三十年的屋苑,起碼貨真價實。

經我們嚴苛的條件篩選,選中的屋苑質素相當不錯,至少一進門口,飯廳客廳方方正正,採光充足;房間面積適中,傢俬擺放容易,有些更設有對流窗;廚房廁所不大不小,亦算見用。

睇樓完畢,我們常在附近流連,或品嚐四周的茶餐廳,或在公園林蔭間憩息,或考察街市的貨色,或在圖書館看書讀報,或訪查體育館的設施……

什麼時候才能買成交吉呢?這就得視乎樓市走勢而定了。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銘文:古文字與禮器

在出土青銅器的銘文上,不時在結語中看到以下紅框內的文字:

頌壺的部分銘文

博學強記的人們不禁驚道:是萬年眉壽!

「眉壽」是經典中常見的用語,如《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毛注:「眉壽,豪眉也。」孔疏進一步解釋說:「人年老者必有豪毛秀出者,故知眉謂豪眉也。」(人年老時,眉毛會長出幾根特別長的毫毛,為長壽的象徵。)

可是,如果「眉」有「老」的意思,為何只出現在「眉壽」一詞中呢?為何「眉」跟「耆」、「老」、「耇」、「壽」不一樣,沒有單獨表示「老」的用例呢?

更何況,另一些銘文亦指出,「眉」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字體演變系統:

象形字典

要知道,經過秦朝統一文字和焚書坑儒後,很多先秦經典都佚失了、很多文字都認不出來。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便尋訪各地先賢遺老,由他們口耳相傳,其弟子則用當代通用的隸書記錄下來,所以不能否認過程中部分文字出現書寫有誤的可能性。

這個「眉壽」是否其中之一呢?這個示意兩手拿着一個器皿、蓋着頭部的圖案,究竟是什麼字呢?

學者考證了很長時間,但至今卻仍未有結論,可參閱沈培《釋甲骨文、金文與傳世典籍中跟「眉壽」的「眉」相關的字詞》

最近上了一個「古文字試讀」的四節課,因而對銘文多了一點了解。既然引用了「頌壺」上的銘文來論述,也順道介紹這件青銅器:

頌壺
「頌壺」是因為作器者為「頌」而得名;壺,小口大腹,自商代以來,都是作為祭禮中盛酒用的器皿。

該器銘文中詳載了頌鑄造此器的因由:頌受周王冊命,就任新職(掌管成周洛陽的倉庫、以供宮中御用)及接受賞賜;儀典完成後,頌為讚揚天子美意、榮耀先父母龔叔、龔姒,製造了壺作祭祀之用,表達無盡的孝思,並祈求康樂大福,子孫珍惜寶用。銘文詳細記錄了西周冊命儀典的過程和細節,可與《尚書》、三《禮》,以及《左傳》僖公廿八年等文獻所記相互印證,具有相當的歷史研究價值。

「頌壺」這種形制的碩大方壺流行於西周晚期,其器面的裝飾也相當具有時代的代表性。蓋略成方柱狀,飾有垂麟紋,蓋沿則飾以竊曲紋。壺身是橢方形,頸部兩側各有一獸首銜環之耳;同器蓋一般,方圈足亦裝飾有垂麟紋,頸部則有環帶紋,下方則是一首雙身龍,雙身中間各有C形身交錯疊起,以凸顯其立體感。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種出幸福來

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裏,越來越多人參與下田耕作,但他們活動的地點不在一般的土地上,而是在舊樓或工業大廈的天台。

耕種,不一定是為了食用新鮮價廉的有機蔬菜,也可從植物生生不息的成長中,鼓勵生活在草根的人們。

"Hopes for a high harvest", China Daily, 2012/03/15

日前《中國日報》香港版專題報導香港的天台耕種,其中介紹了土瓜灣十三街的情況。這一帶唐樓處處,大多超過五十年,一直等待重建,但至今只聞樓梯響,與周遭的新穎建築物與豪宅相比,益見其破落。這裏的居民多是低收入人士,如獨居長者、新移民、婦孺等。他們住在板間房或違章建築的頂樓,夏天室內酷熱難當,便在附近蹓躂,終日無所事事,等待日落、等待日子過、等候上公屋、等待重建、等待死亡……

位於其中一座唐樓頂層的電影文化中心,原是向公眾推廣電影文化,卻有感附近居民委靡不振,於是去年底發起「通天菜園」城市農場計劃,提供免費的工作坊,教導街坊有機耕種和健康飲食,並邀請他們參與播種、灌溉、收成的過程,與他們分享農作物,希望藉此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明白快樂並非來自擁有,而是努力與付出的成果。

一位82歲的長者李伯接受訪問,他原是裝修工人,二十年前退休,因租金便宜而定居於此,租住一個100呎的單位。雖然他對有機耕種一無所知,但喜歡坐在農田中間,與人閒談,享用田中的美味收成,以及從海邊吹過來的夏夜涼風。

城市農場收集不同大小的容器,讓蔬菜在裏面成長。李伯每見到有用的物資,便會通知中心人員過來收集,再組裝成適合的箱子。由於參加者眾多,農場將於四月擴充,以耕種鼓勵人們無論環境順逆,都對生命充滿熱誠。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前言:今天,恕筆者躲懶,僅節錄鄭培凱教授在《明報.世紀》的撰文。鄭教授今天寫嘉道理農場的春色,我早在農曆新年時已探訪了嘉道理農場,當日觸目所見,不及鄭教授筆下的驚艷,但亦相當悅目,把照片配上教授的文字,與大家同賞美麗的春光。

進得園來,就像《牡丹亭》裏寫杜麗娘小姐遊園驚夢一樣,令人驚艷,「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倚着眼前的石牆,是艷冶燦爛的一叢紫花,鋪天蓋地,像瀑布一樣,傾瀉春天無羈的熱情。山澗邊幾棵高聳的非洲鬱金香,正盛放着碩大的艷紅花朵,像火焰跳躍在樹巔。如此蒼翠的大樹,樹冠濃密葳蕤,卻又綻放鬱金香似的大花,是大自然在非洲大地的野性綺思,讓人聯想到非洲同胞跳舞的恣意狂歡。

很有非洲風情但不知名的花卉(攝影:文心)

沿着石階而上,夾道是色彩繽紛的草花,雖然許多都叫不出名字,但是春花盛放所展現的蓬勃生機,姹紫嫣紅的歡愉,還是讓我們回憶起童稚時期無憂無慮的快樂,忘卻俗世的煩惱。

今年去農場的時間稍微早了一點,在驚蟄前幾天。廣玉蘭花開得正盛,趕在綠葉萌芽之前,就像舞台出場的主角,迫不及待要亮相,遠遠甩開了隨從的龍套,囂張地展示着萬紫千紅的威勢。

我到訪的時間較早,可以看到梅花盛開(攝影:文心)

農場依山而建,我們從仄道盤旋上山,浸潤在樹蔭光影的變化之中,聽山澗淙淙,聽鳥囀啾啾,十分愜意。最高處是個開敞的雙子亭,坐落在花叢之中,眼前一片斜坡,可以遠眺雲霧繚繞的觀音山。

最有「春光」氣色的一張照片(攝影:文心)

漫山遍野初初開着各種杜鵑花,有大葉的山杜鵑,紅的、白的、淡紫的、淡紅的、橙黃的,競相鬥艷,還有小葉杜鵑,雖然含苞待放,但花苞已經艷紅如野火,看久了覺得眼球都有些灼熱。大家高興了,唱起小學音樂課學的藝術歌曲,「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啊,啊啊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像村家的小姑娘。」

四顧望望,才發現,高聲歡唱的都是年過六旬的女士,我們就說,小姑娘們唱得好啊。大家笑成一團,說春天來了,大地春回,萬物回春,我們的年紀也要回春的。

後記:鄭教授文中所記的一曲題為《杜鵑花》,是由人稱「音樂菩薩」的黃友棣先生作曲的。從YouTube上選來這個歡歡喜喜的演場版本,以配合文章的愉悅筆觸。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還「文人」以本來面貌

受現代中文教育的局限,也受科舉制度的影響,我們可能會有錯覺,誤以為不少古人自小立志當文學家,或以文采風流以享譽當世。

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酷愛文字,遠古以前已在龜甲、獸骨、器物、竹簡等物料上記錄他們的所思所感。然而,我們今日「文學」這個概念,要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至589年)才真正成形。

那麼古人讀書識字,為的是什麼?試引我們中文課上的「文學家」的傳記作解說:

仲淹泛通《六經》,長於《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經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

這就是在《岳陽樓記》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在《宋史》列傳上的一段。《宋史》沒有記下他的「文名」,卻推崇他以經學矯厲士人風尚。

如果說范仲淹推動「慶曆變法」,是政治家多於文學家;那麼,蘇轍又怎樣記述他那位「文名滿天下」的哥哥蘇軾呢?請看《東坡先生墓誌銘》: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范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蘇軾行書《新歲展慶帖》

范滂,東漢時嫉惡如仇、憂國憂民的氣節之士。時冀州大饑,盜賊四起,可是官吏卻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繼續巧取豪奪。朝廷派范滂去查處貪官,范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冀州邊境,官吏自知罪責難逃,紛紛望風解印而去。

漢靈帝建寧二年,宦官專權,發生黨錮之禍,范滂被通緝,慷慨就義,訣別母親說:「仲博(滂弟)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滂母道:「汝今得與李、杜(指李膺、杜密,皆當世名士)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這就是范滂別母的歷史。世雖有攬轡澄清的范滂,然則未必有勉兒就義之滂母,難怪蘇母要慨然歎息並勉勵其子倣傚了。

要說明的,出仕為官是古代士人的正途。要踏上仕途,便必須通過了科舉考試;而古人學通經史,下筆成文,正是科舉訓練的成果。因此,所謂文名滿天下,對古人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事。可是,我們現在卻本末倒置,看重古人文章的藝術成就,多於他們的政績或政治抱負,古人泉下有知,也許啼笑皆非吧?


閱讀全文......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動人的熱忱

有熱忱的人總令人動容。

林懷民站在台上,一副非跳舞不可的模樣;耄耋老人余光中,唸起詩來,彷彿回到少年時;白先勇談起崑曲,似是置身於姹紫嫣紅之間;而陳中申說起民樂,也是如此。

本地中樂團竹韻小集邀得陳中申來港,演出《飆樂台風》,我無閒觀賞,但出席了他們的演前講座,席間陳中申介紹了台灣民間音樂的歷史和種類。

宣傳單張上形容陳中申是一位全方位的音樂家,所言非虛。他侃侃而談,一邊講解,一邊唱起歌來,又即席表演洞簫與笛子,說到興奮處,便站了起來,手舞足蹈。從他和煦的笑容,可以感受他對音樂的熱愛。

他帶來了DVD,用作示範,也讓我們了解他的履歷:他是作曲出身,為國樂團編寫新曲,素材往往來自民間,如台灣高山族的音樂、北管與南管等等。此外,他亦擔任樂團指揮、任教大學藝術系,同時也是一位演奏洞簫與笛子的名家。



從陳中申身上,我們不僅看到音樂愛好者的熱忱,也窺見台灣國樂的傳承與創新。

近年台灣有藝術團體借南管音樂重新編排古典舞蹈。另一方面,亦有藝術家致力融會中外,為傳統國樂注入新的元素,如陳中申老師馬水龍,曾負笈海外,所編寫的箏曲,需要演奏者站着以肢體語言演出,而指法與演奏效果亦與傳統樂曲大相徑庭。陳中申自己亦汲取傳統音樂的養分,譜寫新曲,例如他從北管音樂廟會演出中的神功戲得到靈感,創作了《扮仙》,以嗩吶為主角,開創了新猷。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萬種風情澳門遊

近日到澳門逛了逛。澳門是一座不會讓人發悶的城市,因為它很弔詭。

一方面,隨着賭權的開放,近年落成了不少結合賭場、酒店、食肆與娛樂表演的奢華度假城,如我們這次所住的大倉酒店,提供日式的貼心服務,便是座落銀河度假城之內,毗鄰威尼斯人和新濠天地,我們也專誠到新濠天地觀賞口碑甚佳的「龍騰」與「水舞間」表演。

另一方面,澳門的整體發展規劃不及香港,卻造就澳門境內保存了多個歷史建築與不少庶民文化,包括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舊城區,以及在香港已幾乎消滅殆盡的排檔、舊式茶樓、粥底火鍋等等。

也許自知發展的局限,澳門在保育和創新方面都花了很大工夫。這次我們到訪的聖地牙哥古堡酒店,便是一個成功的保育例子。酒店前身是一座建於17世紀的城堡,是昔日的軍事防線,以抵禦歐洲敵國和當地海盜的入侵。酒店保留了當時的拱門、小教堂、小徑迴廊等葡式設施。儘管只有十二個房間,入住不易,但訪客仍可隨意參觀酒店對外開放的部分,品嚐餐廳的英式下午茶,或眺望景色宜人的西灣, 或欣賞酒店內美輪美奐的裝潢。


另一邊廂,澳門又以自資創意品牌「澳門佳作」,與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以引人入勝的文化底蘊,作為藝術創作的泉源,開創既平易近人又別具特色的澳門創意產品,以達致「實現活文化、創品牌」的理念。旗艦店位於大三巴牌坊,而我們這次在氹仔官也街,看到他們與商業機構合作的結晶品──咀香園之澳門佳作。一座四層高的建築物外牆給塗上了親切的土黃色,配上活潑的卡通塗鴉,令人一見難忘;而內部的裝潢則新舊交融,擺設趣味盎然,巧見心思,讓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拍照,也因此買了好一些紀念品,甚至重拾學生時代的愛好:寄明信卡回去。



澳門生活節奏閒適,讓人有空間和時間表達對身邊的人與物的關懷。在亞婆井前地附近的「貓空間」,在我們探訪時,有六、七隻貓兒在內蹓躂。雖然貓生性冷傲,不大理睬陌生人,但有時候卻會互相鬥氣生事,要勞動店主分開牠們。

小店原是一間設計公司,因負責人愛貓,所以收留照顧流浪貓,並售賣原創的貓主題產品,如貓T-SHIRT、布袋、鑰匙扣等,用店主的說法,就是「護生+文化藝術」,以維持小店的營運及免費的領養活動。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一紙婚書,有意義嗎?

曾研習過一學年的經學,上學期讀《禮記》,下學期讀《春秋公羊傳》。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經學,感受很深。

從前以為中國是「詩的國度」,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上了《禮記》後,才認識到國學其實是「經史子集」的合成體:
  • 好比一棵大樹,經學是根部、是基礎,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生的法度。
  • 但,世道紛擾,豈曾是一瓢清水?隨意翻翻廿四史便知道。
  • 作為一個士子,怎樣調和經史?怎樣在做人原則與世間現實中自處?這時候,我們需要子書,就是儒家經典以外的九流十家,予我們以智慧與啟發。
  • 在生活中,我們有不平之氣,有志難伸,或順或逆,都需要抒發宣洩的渠道,於是寫詩填詞,書寫文章,這就是「集」的形成,其實是我們的理想與現實碰撞以後的結果,就像大樹的花果一樣。

試以《禮記》經文闡釋為何經學是大樹的根基、是人生的法度。要知道儒家之所以重「禮」,乃因為儒家的立足點,是人與人的關係,所謂「人者,仁也」;其關注點是人在社會上的角色、本分、權責,以及與他人的相處之道。如果人是離群獨處的,便毋需有「禮」。

以下章句摘自《禮記.昏義》。「昏」,即今日的「婚」,因古代婚禮通常是晚上舉行,因此「昏」、「婚」相通,後來衍生「婚」字,以識區別。《禮記》是用來解釋《儀禮》的,所以把兩書的相關內容對讀,更能理解古代禮的儀式和意義。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昏義〉一開首,便把婚禮的意義和重要性說得明白。

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主人筵于戶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擯者出請事。入告。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再拜。賓不荅拜。揖入。至于廟門。揖入。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以賓升西面。賓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主人阼階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閒。南面。賓降出。主人降。授老鴈。擯者出請。

接下來,《禮記》記述婚禮前的部署,而節錄的一段《儀禮》則詳述「納采」的儀式。如果我們對古代房屋的建築及方位有認識,便會知道禮儀是如何進行的,從而清楚明白古人是何等重視婚禮。不過,想向大家介紹古代婚禮的有趣一面:原來他們向女家正式求婚時,會用鴈(雁)來做信物。

為什麼用雁呢?唐人孔穎達《五經正義》解為「鴈,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節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連信物也蘊含豐富的寓意,因此《禮記》說:「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我以為,這一節闡明了婚禮最深刻的意義:

敬慎重正者,言行昏禮之時,必須恭敬、謹慎、尊重、正禮,而後男女相親。若不敬慎重正,則夫婦久必離異不相親也。(《五經正義》)

很多人都質疑,時至廿一世紀,婚姻還有什麼意義?《禮記》說,這是恭敬、謹慎、尊重、正禮的表現,只有這樣結合的夫妻才有機會相親相愛,所生的下一代因「受氣純和,生子必孝,事君必忠」。對於宗法社會來說,「孝則父子親,忠則朝廷正」,因此「昏禮者,禮之本也。」

就算今天我們不打算生育,亦不指望父慈子孝,更沒有忠君愛國的負擔,然而,難道我們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期盼也沒有嗎?2,500年前的《禮記》早已向人們指出一條正道,讓人們可以長相廝守。

原來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制度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可是卻無助我們面對人生的困惑,反而2,500年前的經典,至今仍閃爍了人類的智慧,並沒有隨時代而褪色,我們還可以從「禮儀」之中尋求千古不易的「禮義」,而「禮義」對今時今日的人們,依然有啟發和指導的作用。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六朝美文

雖然答應過自己,盡量不在博客上沒頭沒腦寫些文言文,但忍不住與大家分享以下一段「六朝美文」。即使看不明白,也可嘗試唸出來,感受其聲音之美與句子的抑揚頓挫,回頭再跟大家略述其來由:

孔子睹滄海之橫流,迺喟然而歎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言文王之道喪,興之者在己。
於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脩《春秋》;
列〈黍離〉於〈國風〉,齊王德於邦君。
所以明其不能復雅,政化不足以被群后也。
於時則接乎隱公,故因茲以託始,
該二儀之化育,贊人道之幽變,
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誡,
拯頹綱以繼三五,鼓芳風以扇遊塵。
一字之褒,寵踰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巿朝之撻。
德之所助,雖賤必申;義之所抑,雖貴必屈。
故附勢匿非者無所逃其罪,潛德獨運者無所隱其名。
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
先王之道既弘,麟感而來應。
因事備而終篇,故絕筆於斯年。
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節錄自范甯《春秋穀梁傳.序》)

「六朝」是指魏晉南北朝。六朝之文美,是因為當時人下筆,多為駢文,間與散體相雜。駢文者,通篇以對偶寫成。句子分為上下聯,其字數、詞性和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在聲律上講究平仄,而用詞則注重藻飾和用典。近代學者駱鴻凱在《文選學》中概其大要:「駢文之成,先之以調整句度,是曰裁對;繼之以鋪張典故,是曰隸事;進之以渲染色澤,是曰敷藻;終之以協諧音律,是曰調聲。」因句子以四字及六字為主,故也稱為「四六文」。

中國文字與生俱來兼具「形文」和「聲文」之美。形文者:整(前後句字數相同)、儷(對偶)、度(字數一定);聲文者:韻(押韻)、諧(奇偶兩句的平仄相對)、律(四聲有所規定),而駢文「整、儷、諧」,大大發揮了中國文字獨有的特色,雖大盛於六朝,但早於《尚書》之中已見其端倪。

范甯是東晉人,因年代較早,他的《春秋穀梁傳.序》算不上是駢文的典範,駢儷之中有散句,四六句之中夾雜虛詞、摻有七字十字,文氣舒緩,沒有後期駢文呆滯之病,但有駢文文采華瞻、鏗鏘諧協的特色,最難得的是義理明透。

至於內容,便要說回《春秋》。《春秋》是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的,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傳者,解釋經義的文字及書籍。左氏以史事為事,補充《春秋》的內容;而公羊、穀梁則從解經的角度入手,闡發《春秋》的微言大義,因《春秋》內文短小,一字一語都寓之以褒貶。

《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242年。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死麟。」於是,孔子便停筆不寫了。為什麼「孔子絕筆於獲麟」?范甯在注解《穀梁傳》時說:「今言獲,麟自為孔子來。」又把《春秋》與《詩經》連起來說:「夫〈關雎〉之化,王者之風。〈麟之趾〉,〈關雎〉之應也。然則斯麟之來,歸於王德者矣。《春秋》之文,廣大悉備,義始於隱公,道終於獲麟。」還是不明白?回頭再看文首節錄的序文,便可了然於胸。

五四新文學運動後,駢文被視為形式主義、華而不實、內容空洞的代名詞,幾乎摒棄於正規教育之外,新一代學生知之甚少,完全無視駢文是唐代及以後各朝近一千年來奏摺文章主要文體的事實。

誠然駢文是一種「帶着腳鐐跳舞」的文體,大大局限了創作者的靈活度,往往出現因文害意的情況,情文並茂的佳作因而不多,但不能因此便武斷地認為駢文是「形式主義的糟粕」。事實上,真正的大家,並不會因此而束手無策,反而因難見巧,其作品突顯了中國文字的「形」、「聲」之美。范甯以上一段文字便是有力的反證,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巨著」的《文心雕龍》也是以駢文書寫。即使歷代批評駢文的古文學家如韓愈、歐陽修等,都曾寫下流傳至今的駢文。

孔子說:「質過文則野,文過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放在藝術觀中,就是說內容要與文采並重,才是真正的千古至文。今天我們或許沒有客觀環境,學會寫駢文,但如果連機會也不給自己去了解它、弄懂它,便斷言它不值一哂,那真枉為一個會中文的人,平白錯失了中華文化中這幽深精微的部分。

新體駢文《祭孔文》
後記:
在給這篇網誌找配圖時,無意找到去年初天安門廣場豎立孔子像後三個月,雕像被遷移到國家博物館的事件,期間鬧出不大不小的風波。一位網友為此創作了一篇新體駢文《祭孔文》,非恪守格律之作,但亦莊亦諧,令人莞爾,更發人深思,按此觀看視頻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古道.水鳥.香花

前言:前文提及台灣著名作家、自然觀察者劉克襄在星期日《明報》書寫香港的大自然之美。以下摘取其中三篇的片段,或述古道,或寫水鳥,或描香花,既可見其文筆之秀麗,亦可窺探香港物種之阜盛。原文與插圖可於《明報.世紀》Facebook中下載。

東梅古道見聞
看到「古道」這個字眼,總是倍感親切,因為年輕時最喜愛探訪古道。何以如此偏好,概因一般尋常山路或步道,休閒旅遊之味偏重,惟古道多添增了探險和人文歷史想像的氛圍。如今世界各地,都保留有古道或舊路,供旅人觀光、健走和教學,只可惜香港尚未形成氣候。其實香港在密如蛛網的山徑裏,古道也是重要特色之一。零星估算,少說還有三四十條,尚保持完整,且又古意盎然。只因香港老路多為生活之細道,少有戰爭、遷移等路線。不知是否此因,古道之論述明顯偏少,也未形成重要的山路。

東梅古道(圖:劉克襄)
東梅古道何以稱呼得來,顧名思義當是東涌到梅窩的舊路,因為聯繫着兩頭,遂有此名。更因山上又有二三村落散居其間,古道之實遂有了生活的強力佐證。

夏初時,我決定探訪此一大東山北邊的重要古道。清早搭乘渡輪抵梅窩後,意外逢上大雷雨。初時撐傘為躲雨,但走沒十來分鐘,雨勢頓歇,陽光露臉,隨即轉為炙熱地曝曬。若無此傘防曬,恐難以捱過。

穿過梅窩老村,沿路好行,迂迴繞過好幾間廢棄的古屋,高昂的鳥聲變化不斷,從美麗的田疇間傳來,猜想是豬屎雀和黑臉噪眉的傑作。清新亮麗的錯落鳴啼,搭配着梅窩特有的鄉間風味,儼然村徑上的田園奏鳴曲。迂迴繞過蒼翠的蝴蝶山,雷雨過後的銀礦灣瀑布奐然一新,我幸運地瞧見水勢驚人的瀑布,如山洪爆發。

古道上座落着三個小村,依序為大蠔、牛牯塱和白芒。它們合組為三鄉,蟄居山野,都是兩百多年歷史的老聚落。

從牛牯塱,若不轉彎去白芒,直接前行,經過兩間士多,再過一鐵橋即大蠔灣。大蠔河匯集眾小山溪,在此注入河灣。一條古道有緊密地三座小村,形成魚米之鄉,跟大蠔河流域的存在有着密切關聯。大蠔灣提供了紅樹林的多樣生長。大蠔河銜接之,創造了淡水魚棲息的美好空間。香港淡水河魚類一百五十多種,光是這條低地河流即佔有三分之一,生態資源之豐,堪稱香港淡水河之冠。想要認識香港淡水河域動物, 勢必得走訪此地。

沿着大蠔河觀察,除了貝類,我最感興趣的是香魚。古人烤吃香魚,清甜味有餘,自古留傳。台灣仍沿習此風,以火炭烤料理,我偶爾食用時,常一邊感傷。

香魚是迴游型魚類,在台灣的河域已經消失半世紀。以淡水河為例,往昔秋天白露時分,牠們從上游抵達下游的卵石灘區產卵。戰後因工業污染和濫捕,頓時絕跡。後來不得不以日本陸封型的香魚,繫放於淡水河上游。我一直期待着它日俟河之清,香魚能夠回來。

根據魚類專家莊隸華兄的經驗,香魚在珠江算是常見,但偶爾也會游進大蠔河產卵。不過,根據一些報紙的描述,公路和地鐵等出現後,香魚好像也絕跡了。站在大蠔河,想及此事,不免充滿歷史對照的感傷。

(原文刊於《明報.世紀》,2012/01/29,可按此下載。)

走進南生圍
一路上的大喬木都是桉樹和相思樹家族,在地的苦楝和黃槿也常見。苦楝落葉了,僅存暗黃果實懸掛着,襯着藍天,甚是秀麗。中途豎立有賞鳥牆,但像我這樣帶望遠鏡觀鳥者不多,多半攜帶數位相機。

約莫一陣,道路旁邊出現更適合散步的林徑,狹長地蜿蜒。我隨即轉換路線,避開車道上的車輪和腳踏車。走進陰涼而鬆軟的泥土路,整個人頓時更加愉快,更能專注地聆聽鳥聲。

我約略記錄了在地鵯科、噪眉和八哥的吵鬧和熟絡,鷸鴴科候鳥的高遠清亮,以及鷚科南來度冬所發出的清寂鳴聲。鳥聲此起彼落,展現自然的不同曲目,從草原陣陣傳來,那是最美妙的走路伴奏聲,任何樂團都無法取代。

反嘴鴴(香港稱反嘴鷸)
未幾,錦田河上出現不少琵嘴鴨在泅泳、打盹,鸕鶿和蒼鷺偶爾掠過。又過一陣,還有漂亮優雅的黑白大型水鳥三兩出現。牠們是久違的反嘴鴴,竟在河上走路覓食。此一情形意味着,河道之水並不深。反嘴鴴在台灣相當罕見,我許久未邂逅,看到自是歡喜。但我這歡喜十分可笑,沒過多久,牠們在漁塭集聚的數量,遠遠超過我的想像。

印象最深刻的一景,乾涸的漁塘旁,苦楝枯枝上,幾十集鸕鶿大剌剌地棲滿,彷彿裁判。漁塘下則巧趣地分成兩個集團。其中一隊,集聚了數百隻琵嘴鴨、高蹺鴴和蒼鷺等水鳥,全部望向東邊。另一群在對岸,全都是反嘴鴴,高達上千隻,與其對峙着。

這兒簡直是香港水鳥集聚的旺角。牠們選擇的不在米埔,也不在天水圍,而是南生圍。一塊被財團買走,政府默許興建樓市,即將消失的濕地。一塊讓人想起綠色之都,柏林城郊美好森林的涌口環境。此地未刻意經營管理,生態環境就如此蓬勃,如今卻要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年代,執行不符環境正義的開發,實在教人憤怒難平。

(原文刊於《明報.世紀》,2012/02/12,可按此下載。)

白蘭和夜香花

以下想小題大作,嘮叨地敘述白蘭和夜香花,兩種尋常到多幾個形容,都會變成贅話的植物。秋天以來,我在郊野、街道和菜墟多次接觸後,隱然察覺它們是香港非常重要的香花植物,但素來較少被着墨,因而還是貿然地想抒發己念。

白蘭
百年老村前,佇立着一棵高大的白蘭。這一幽微的郊野景觀,在新界地區並不難邂逅,譬如北港、梅子林等地,都有此情景。夏秋時節,站在白蘭樹下,聞着濃郁的香味,再穿村而過,這情景就更加美好了。

白蘭不獨在這些郊野村落蔚然生長,離島的老聚落附近也常看到身影。在坪洲巷弄裏,白蘭更有兩人抱之軀。縱使在現今郊區或市區的別墅,我們也常看到高大的白蘭,偎依着屋宅,跟諸多食用果樹一樣,成為住家重要的自然景觀。白蘭受到港人的偏好,從過往傳統到現今,始終被維持着,並未因外來花卉地引進而被淘汰,更證明它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白蘭真正名字叫白玉蘭,屬於高大的熱帶常綠喬木,不知何年從南洋移至嶺南。長葉大而橢圓,整株外貌看似尋常,但每朵白色花苞都從腋芽間悄然長出,再開展出精緻的肉質花瓣。

觀看白蘭最好的季節應該在春天以後,那時開始冒芽。嫩芽長完後,花苞開始出現。春天時,每一節點的新芽,幾乎都有花苞,產量最大。白蘭一晚開兩回。第一次,最外層的四片花瓣,微微開啟,彷彿在做預告。接着略微閉合後再開啟,花瓣長度再大一點,展現更美的內涵。

街上販售的白蘭花味道,初時也偶有濃郁過頭,令人頭暈噁心之感,有可能是添加了芳香劑。白蘭花凋萎時多呈褐色,若凋萎後變成黑色,說不定是成長過程,被施打了藥物的原因。

我因(在台灣)有過驚駭的白蘭經驗,看到香港地區的白蘭,仍然古典地在自家庭院裏高大長出,或者孤傲地挺立在一座老村前,我更有一種美好和溫馨的想像。尤其是聞到白蘭花春,更特別珍惜,願意多在樹下駐足更長的時間。

白蘭與夜香木(圖:劉克襄)
夜香花
有一回,受到各地都熱烈歡迎的電視節目《康熙來了》,邀請著名的化妝師牛爾講述。他在節目裏提供了一道來自越南的養顏美容湯品,主要食材有文蛤、楊桃乾、鮮魚肉和一種綠色時蔬。只見所有食材都暗沉於下,唯獨那青綠的時蔬浮升湯面。

我相信老一輩廣東人看到了,想必會興奮地指指點點。那是嶺南非常具有代表時蔬,若無此食材,整鍋湯品難以提升層次。但此物非九層塔、迷迭香等必要之調味料,而是提香之物,較接近蔥花和薑蒜的用途。

此物叫夜香花,我初次見到,在河背水塘附近一家山腳的有機農場。農夫正貼着掛網採摘,一邊敘述其好處。後來在各地濕街市走逛,不少菜攤都有販售。此一攀藤,彷彿天生是為熱帶住民的飲食文化而生長。開花時,淡綠花萼托出一朵朵小花,白中帶黃,叢生一束,結串如吊鐘。黃昏之後,趨近嗅聞,周遭盡是清淡幽香釋出。

以前嶺南農家特別偏好栽種,平常做為遮陽的綠籬,花開季節才採摘花蕊做為食材。夜香花乃夏令的清淡蔬菜,去除略帶苦味的花萼,可煲可湯可粥,清炒亦佳。簡言之,做為主食的配角,夜香花總能稱職扮演,清香消暑消濁之物,絕不奪主食光彩。

夜香花受到廣東人喜愛,跟其充滿食療之用途,想必也有密切相關。清肝明目或祛風除濕,最常被人提及。但我食用夜香花只是好奇。不論夜香花炒蛋,生滾瘦肉粥灑上一些,都能具體感受到它的清而不膩,誠為粵菜野菜植物之代表。

夜香花(Telosma cordata)係蘿藦科的蔓藤植物,像苦瓜般攀掛鑽探。如今我們在鄰里街坊常見的,應該是夜香木(Cestrum nocturnum)。此茄科灌木,常以密密麻麻的淺綠小花,在夜間綻放,釋放強烈香氣。其味濃郁,方圓六七公尺皆可聞。以前民間便有一說,此物如妖嬈女子,不若白蘭的清雅、淳樸,因而欲除之而後快。但夜香木就像植物界裏的臭豆腐,愛惡皆有。喜歡的人總是驚艷其香氣的綿長。

(原文刊於《明報.世紀》,2012/01/21,可按此下載。)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石屎森林流傳遠古地貌

週日與家人一起參加屋苑會所組織的西貢一天遊,參觀了位於糧船灣的世界級地質公園──萬宜水庫東壩,得以欣賞大自然的奇景。

這是第二次到東壩,上一次是做義工,清洗洞穴內的塗鴉。當時主辦機構特意安排了導賞員,向我們講解東壩獨特的六方形火山岩柱景觀,我印象深刻,故鼓勵家人報團參觀。

政府在1970年代建造萬宜水庫,開鑿了多個香港獨有的六方形岩石剖面。這些岩柱是火山噴出岩形成過程的活標本,歷史可追溯至地底岩漿和火山活動非常活躍的一億四千萬年前。

這組岩石相信是在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內形成。當時火山不時猛烈爆發,熔岩伴隨熾熱的火山灰流噴湧,快速注入低凹處,就如米糊倒進碗內。破火山口的半封閉環境,正好讓熔岩緩慢冷卻,漸漸形成規則的收縮現象,也就是今天所見的六角柱狀節理。

岩柱從頂部延至海底,最高達400米,與國金中心相若(攝影:文心)

石柱的剖面呈S形,估計是岩石尚未凝固時,再受地殼運動影響造成扭曲。當扭曲嚴重,岩石就會破裂,形成裂隙。約一億年前,玄武岩從裂隙入侵,形成深色的玄武岩脈,稱為「玄武岩入侵」。玄武岩(Basalt)是一種細粒緻密的黑色或深灰色的岩石,含有鐵質,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廣的噴出岩,意味該地過去曾有火山活動。

玄武岩入侵: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攝影:文心)

東壩對開的破邊洲也是有趣的地質景觀。完整的山體被風雨等自然力量劈為兩半,被破開的一半變為巨形石柱,成為典型的海蝕柱景觀。

遠眺破邊洲(攝影:文心)
 
香港雖是國際金融中心,但在石屎森林之內,約四成的面積是郊野公園,保存了大自然的原始面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郊遊愛好者,如被譽為「台灣最會旅行的作家」劉克襄,近一年便逢星期日在《明報》撰文介紹香港的郊外及行山勝地。可惜,許多香港人都不自知,平白浪費了大自然對香港的美好眷顧。

希望香港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後,能喚醒港人更珍惜近在咫尺的幸福。



延伸閱讀:
萬宜地質步道
《明報》地質公園系列:糧船灣
糧船灣六角岩柱知性之旅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原汁原味的作家故居

偶爾在博客上刊登一些翻譯習作,都是英譯中的,這次轉變一下,把小思去年自日本關西回來後所寫的四篇文章摘譯成英文,主題是安藤忠雄設計的司馬遼太郎記念館。譯文後附上原文節錄。

The spirit of writing never dashes
I've long yearned for visiting the Shiba Ryotaro Memorial Museum in Osaka City. It attracts me not only because it's an Ando Tadao's design, but also due to its huge wall bookshelf with tens of thousands of books.

Taking an alleyway from the main street, Shiba's house is located in a quiet concealed lane in a manner similar to most authors' former residences, only revealing itself through pale road signs along the path. Outside the garden door, some elderly volunteers, who were also Shiba's loyal readers, were on duty and guided us around. Trees and grass were thriving, vivacious and lively. The house lay sideways to the path, with study room's lamp on, books on the desk, bookshelf tidying up, and a felt in front of the chair. It looked like that Shiba had just left the study room for a walk and would be back after a while.

Passing through the Ando's signature curving glass corridor, I hardly slowed down my steps as the main house was at the end of the corridor. However, we still watched the guide video. It told that Shiba's collection of some 20,000 books was remained in his house, taking back in the wall bookshelf and various bookshelves in study room, stack room, front hall, under the corridors and along the wall. I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ooks he read. What does a historical novelist read? The books ranged over various topics, such as local chronicles, sociology, Japanese history, military history, history of Buddhism, daily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biographies, works of the notable, etc. It's said that he read each and every book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his writing. I believe it's what a historical novelist should do.


After the guide video, we walked downstairs underground to look up at the 11-foot huge wall bookshelf as Ando had been, gazing humbly at the space where the spirit of writing never dashes.

The best former residence of authors
I love visiting authors' former houses, in the hope to look for trace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people who express their souls through words.

Shiba's former residence set an example for the rest. In addition to the wall bookshelf at which Ando made us look up and his uniqu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of expos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he also intentionally preserved the original features of Shiba's house to show his respect. Two years after the author's death, Ando took on the assignment of building the memorial. He was greatly in awe of the books Shiba read and collected, hence determined to conserve his house, his books and accordingly his spirit.

The study room was burst with the author's vitality. Under the glow of the lamp, all stationery was on the desk, as though its master had left a moment ago and would return soon. Above all, it's how the books were preserved. Shiba wrote historical novels and books were his source of nutrition, which Ando called that "the origin of creation". In 1973, in Kukai no fukei, Shiba depicted the story of Kukai, the grand Japanese Buddhist master, his stay in Tang China and his subsequent return. He then collected a lot of books o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works of Kukai and the historical bibliography of Tang China. In 1977, to write Kouu to Ryuho, he collected historical books of Chu-Han contention, a period from 206 to 202 BC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Han China, and skimmed through the chronologies to an extent that papers were dilapidated.


Books preserve the spirit of an author. Breaking apart the collection will lose the significance. Neither is it a good arrangement for us to build a person library for the author and categorize the books according to library system. The Shiba Ryotaro Memorial Museum has demonstrated how to preserve an author's residence.

Shiba's manuscripts
I like reading author manuscripts, paying extra attention to the areas they made amendments. In the shop of the memorial, I bought a printed version of Shiba's manuscript, For those of you 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specially written for textbooks of primary six schools in 1989. Earlier I had rea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in the Internet. I feel it's not easy for Shiba, a renowned historical novelist, to write for primary six school students. However, the warm and deeply sincere note in his writing impressed me. His teaching should be remembered by the adult, as well as school kid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come more advanced, won't it? Nevertheless, you should not allow yourself engulfed by it. Man should act as a river, identifying his or her direction to control the flo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 hope all of you can ascertain yourself and guid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 correct path."

Shiba, with other educators and literary authors of post-Meiji modernization, put an emphasis on the respect to the nature and mutual help of human beings. We believe it's the way how we can live on.

This manuscript highlighted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iba's – he liked to use pencils of different colours in his papers. Green pencils were to delete characters. He put forth his strength in crossing out the sentences and covered all the words written in ink pens. Blue, yellow and red pencils were to add circles and then write characters inside circles. Looking at the colourful manuscript, I immersed myself in Shiba's garden. If I had knew Japanese, I could have traced the reloc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 and joined together to form again the soul picture of Shiba. Until his death, Shiba declined to use computer for writing. Manuscript was one of his insistences of not being control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ying respect properly
Although the memorial was a design of Ando, it's not of his typical design – lacking the usual contrast of the shadow with the light.

The memorial, consisting of a curving corridor and a two-storey main structure, was in a sufficient and even lighting condition. The cabinet in the lower level exhibited Shiba's daily stationery, eyeglasses, manuscripts, etc. while the wall bookshelf of the opposite direction correspondingly displayed how he categorized his books according to his writing. This design was so important that it explained the origin of Shiba's creation, his thought, his emotion and his research nutrition. Ando usually made use of space to pinpoint vastness, while the vastness of the memorial gave the focus on substance. As Ando said, "Relying on the carefree and unique culture will surprisingly give rise to the strength of our thoughts." He paid his respect to the author in this manner.

There was a small screening room at the underground two. The volunteers seriously reminded us of watching the documentary on time. It followed Shiba's trail of obtaining writing materials for Moeyo Ken and travelled around Hokkaido and other related places. The original piece was also recited in the film. It's a meticulous and affectionate masterpiece.

I contemplated while I watched. Collections of books of Hong Kong's authors were scattered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Central Library, second-book stores and waste paper recycle markets. They were what I was ashamed of.

文字精神不滅的空間(《明報》,2011/11/26)

......一直渴望去參觀東大阪市的司馬遼太郎記念館。這館的吸引力非獨因為安藤忠雄設計的關係,而是那堵藏着幾萬冊書的書牆。從大街轉入小巷,跟許多作家故居一樣,都隱藏在靜雅小巷中,只是沿路已見雅淡的指示標誌。小園門外有上了年紀的義工來指引──作家的忠實老讀者來值班。這個季節沒有油菜花,可是小園幽幽,草樹繁茂,生命的感覺很強。先是小徑旁的故居所在,遙望隔了玻璃的書房,燈亮着,書桌上,還有書。貼牆書架上也整齊列了書,躺椅前的腳墊上疊好一張暖氈,一切妥貼明亮,彷彿司馬遼太郎剛站起來,離開書房走出去散步,就快回來的樣子。

經過著名的安藤忠雄式突顯光影的玻璃迴廊,我幾乎沒停留步履,只因盡頭處就是記念館的主體所在。一進去,那堵書牆在望。可是我們還是乖乖先看了介紹錄影片。這扼要指引很重要,司馬的藏書沒有外移,除了書牆上兩萬多本書外,原來書齋、玄關、廊下、書庫,各邊均全是書架,共有兩萬多本。我特別注意他所讀的書,一個寫歷史小說的作家讀甚麼書?地方志、社會學、日本史、軍事史、佛教史、庶民生活史、人物傳記、名人全集……據說只要與他要寫的主題有關的書,無一遺漏,我相信這才是歷史小說家的應有本色。

看畢介紹片,我們就沿梯階下地下一層。十一公尺擎天書牆,甚麼叫仰望?安藤忠雄就教我們一起站在書牆下,謙卑地仰望這文字精神不滅的空間。

作家故居的夢(《明報》,2011/11/27)

我愛探訪作家故居。盼望在那兒尋索一個用文字表達心靈的人的氣韻痕跡。……

……司馬遼太郎的故居,果然圓了作家故居的夢。先別說安藤忠雄設計的那堵叫人仰望的書牆、清水混凝土的獨特建築語言,只說安藤的刻意保持故居原貌的崇高敬意。他在司馬遼太郎逝世兩年後,承接了建館委託,就下定決心要顯示作家的著作精神面貌。他給所讀所藏書震懾了,保留書,即保留作家的心靈。故首要條件是讓故居原樣存在。

那書房,真夠作家的生氣。溫煦燈光下,一切寫作文具在,彷彿作家剛走開,很快就回來。還有最理想的是書的保存。作家寫歷史小說,所讀書就是精神養分,安藤稱之為「創作の原點」。1973 年寫《空海の風景》,描弘法大師入唐至歸國故事,他的藏書就有大量佛教歷史、空海全集、唐代歷史文獻。1977 年寫《項羽と劉邦》,藏書均見漢楚史籍。所用歷史年表已翻得破殘不堪,泛黃的紙本得到多少作家的手澤?

保存作家的心靈,拆散了的藏書,已失去意義,就算成為個人文庫,卻依圖書館例編碼入藏,也不見得理想。司馬遼太郎的記念館,是示範,圓了作家故居的夢。

司馬遼太郎的手稿(《明報》,2011/12/03)

我喜歡看作家的手稿,特別細讀他們的修改痕跡。在司馬遼太郎記念館小賣部,我買了一本他在1989 年專誠為小學六年級教科書寫的〈給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你們〉的手稿印刷版。這文章的中譯本早在網上讀到,一位大歷史小說作家,要為小學六年級學生寫文章,我總覺真的不容易下筆。但讀著他的文章,很感動,情真意重,不應只是小學生讀,成人讀了,也一定會記住他的勸勉。……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技術應該更發達了吧?但不能讓科學技術,有如洪水般地吞沒你們,人應該像河川一樣,確立流向來支配科學技術,希望你們能把科學技術引導到正確方向,使自己更確定自己。」他與明治維新後許多教育家文學家一樣,講求人對大自然的崇敬,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這是人類自存之道,我們應該相信。

這手稿還突出一個司馬遼太郎的寫稿特點。他喜用不同顏色的鉛筆,在稿紙上圈來劃去。綠色是把文字刪去,劃得很用力,墨水筆寫的字給全蓋了。藍色、黃色、紅色、畫圈圈,再在圈中加字,那些不同顏色一定具備隱喻。注視那花碌碌的手稿,好像進入司馬遼太郎的花園。如果懂日文,可以從中追查一花一葉的位置變換,試試湊拼成司馬遼太郎的心靈圖畫。司馬遼太郎直到去世,都不用電腦寫稿。手稿,也正是他不給科學技術支配的一種堅持。

這樣才是致敬(《明報》,2011/12/04)

……雖然這是安藤忠雄作品,但卻不太像安藤風格,因為它少了常見的陰翳與光影互攝的手法。

整座記念館,由光線通透的曲廊到主體兩層建築,都在一種均勻光線照射下。低層展櫃中作家平日用的文具、眼鏡、手稿,……與另一邊書牆的用書互相呼應──書牆和書齋的書,依作家要用要讀的分類排列。這種設計十分重要,可以看得出作家的創作原點所在,心思、情緒、研究養份都在那裡。拆散了就是不敬。而安藤一貫利用空間手法都突出「空」,只有這館卻在宏大中強調了充實,……正如安藤自己說:「仰賴自然獨有的文化土壤中,有時會展現驚人氣魄的是人心的強度。」他就是以此精神向作家致敬。

地下二層還有一間小放映室,義工認真提醒我們準時進去看紀錄片。那是追蹤司馬遼太郎寫《燃えよ剣》取材經過,在北海道五稜郭、古戰場所在地搜索、有原作朗誦,細意而情深追蹤作家的步履。

一路看,我一路想,散落在香港各大學、中央圖書館、舊書店、廢紙場的作家藏書,心中愧怍實甚。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在《墨韻國風》展覽中,香港藝術館別出心裁,同時展出潘天壽三子、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的裝置作品《融》。這是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展品之一。

《融》是一件影像裝置作品,由兩部分構成:下半部分是潘公凱的一幅墨荷的噴繪,上半部分是潘公凱的論文《論西方現代藝術的邊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分的文字像雪一樣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

(攝影:文心)

潘公凱想表達的是東西方文化有各自特徵,西方文化尚動,中國文化主靜,最終兩種文化其實可以和諧共處。

搖擺中前進
十九、二十世紀,西學東漸,中國文化被對傳統沒信心的國人破壞得支離破碎,潘天壽此等堅守傳統而負有盛名的大師有如鳳毛麟角。廿一世紀,中國國力大增,大國崛起,此時此刻,我們該如何面對傳統和西方文化呢?潘公凱透過《融》,與我們分享他的看法。

他繼承其父「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提出新的主張,稱之為「兩端深入」。「兩端深入」採取的策略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而是欣賞和尊重「他者」。每種文化都應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獨特性,承認自身的有限性,充分展現有限自我的意義和價值,並在此基礎上欣賞不同的文化風采。中西藝術透過兩端互相對照,便能突出彼此的藝術特徵,在不斷競爭中,勢必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虎父無犬子
回來後查閱潘公凱的資料,發覺潘天壽對他影響很深。潘公凱跟父親同樣低調樸素,同樣把當老師的角色看得比自己的畫家地位還要重。

事實上,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不是寫物,而在於表現畫家的精神人格。據潘公凱引述,潘天壽認為,與作畫相比,做人是更重要、更根本的事。他贊同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始終堅持「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潘公凱覺得父親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培育出來的「儒」,一個士人(知識份子),一個有道德感、有擔當的、正派的人;而作為士人,其根本的責任,就是「內聖外王」,天下無道,去當隱士,天下有道,就出來輔佐國家,造福百姓。

潘天壽:「人生須有藝術。然有人生而後有藝術,故最藝術之藝術,亦為人生。」

從根本做起
潘公凱回憶說,父親談起在人格風範上讓他敬佩的人,其中一位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弘一法師出家前的名字,他曾在潘天壽就讀的浙江第一師範主教音樂和繪畫。他也把做人看成是比為藝重要得多。凡繪畫、書法、金石、音律、詩詞歌賦、戲劇表演符,他一學就會,而且做得都不錯,但他沒把這些當作是什麼大本事,反而覺得做人更本質。

關於李叔同的出家,潘公凱有他的想法,讀後頗有感悟:

李叔同才情過人,心智堅毅,他對人生確是悟得通透。他在做人與為藝的關係上做的很徹底,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個人生命的精神完善,生命的藝術「要透過佛法去實踐,去完成」。

李叔同行為的價值在於喚起他人的醒悟。歷來的宗教家都以自己的苦行和犧牲為世人示範,來驗證人類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但在現代和未來社會,宗教越來越難以為繼,連在寺院中也都難以找到一塊淨土。「上帝死了」,意味着人的解放,也預示了人在自我超越的途程上的無助。......


人脫離了精神追求,就會淺薄蒼白。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就是人可以超越自己的欲望,而人們建構精神國度,就是想脫離動物性。可是,在物慾橫流的世代、在金錢等同人的價值的中國,有多少人明白李叔同、潘天壽或潘公凱?又有多少父母師長認同他們,會這樣教導下一代?

參考:潘公凱官方網站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奇險中的承傳與開拓



終於趕得及在香港藝術館《墨韻國風》閉幕前觀賞潘天壽的藝術回顧展。去年是潘天夀逝世四十週年,潘天壽基金會在北京舉辦了《潘天壽藝術展》,有關方面遂因利乘便,把展覽移至香港舉行,以饗香港的藝術愛好者。

我對國畫涉獵不深,稱不上是愛好者,近代畫壇只看過齊白石、林風眠、徐悲鴻、吳冠中、黃永玉等人的畫作。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界瀰漫着中西結合、甚至全盤西化的思潮下,潘天壽卻提出「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的主張,強調對傳統的繼承與延續;他與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齊名,是為近代中國畫的四大家。僅是這兩點,便值得我親身到藝術館走一趟。

剛走進展館,便碰上導賞員帶團講解,順道擠過去聽一聽,啊,這位已屆長者年紀的導賞員很資深,提玄鉤要,深入淺出,讓我在短時間內對潘天壽的藝術有概括的了解。

論者都認為潘天壽的作品「奇險」,意思是他不依傳統作畫的手法,在構圖佈局上另闢蹊徑,表達手法與一般作法大異其趣。

以下與大家分享幾幅我喜歡的展品:

大膽構圖,虛實交融

小龍湫一截畫卷,1960,水墨設色紙本橫幅

1955年,潘天壽與美術學院的學生到浙江南部的雁蕩山寫生,他深被當地的奇峰險壑所吸引。雁蕩山的山體不高,但像兩堵拔地而起的巨牆,中間瀉出一道絹帶似的小龍湫瀑布。近觀氣勢無匹,但如實描繪則非常呆板。於是,他採寬廣的全景式構圖,左實右虛,大部分的畫面用來描繪想像而來、或從其他地方挪移過來的嶙峋岩壁,使畫面的重壓感撲面而至;而畫面右邊則大片留白,空疏如雲霧、如光線;而主體的瀑布移向畫的左邊,使構圖上形成向左傾斜的動勢,營造真實山水雄奇險絕的感覺。

導賞員解說得很好,寫生不同於寫實,寫「生」是要把對象的生氣、生命與氣息流露出來。事實上,真實景觀只是啟發畫家的創作,最終在畫面上呈報的森羅萬象,都是源於畫家的心靈。

融會畫種,指落畫成

夏塘水牛圖卷,1960年代,水墨設色紙本橫幅(指畫)

潘天壽的另一個破格,就是打破傳統山水畫與花鳥魚蟲畫的分野,創造出匠心獨運的「山水式花鳥」。畫中老牛半浸池塘,牛背隆起的曲線和牛身在畫面上所佔的體積,有如一座巨大的山峰,與塘邊的方形石塊遙遙相對,好像大江中的島嶼與峽岸的山壁互相對峙,形成「兩山隔水」式的構圖,看起來便是一幅視野平遠的山水畫。此外,不同於一般圓弧展現的牛角,潘天壽的水牛角平直的向左右兩旁伸展,猶如第三座小山峰一般,使畫面呈現多個三角形,既表達力量,又構成畫面的穩健感,以突顯水牛沉實質樸的特質。

指畫,指以手作筆,蘸水蘸墨直接在宣紙上作畫,是清初「揚州八怪」之一的高其佩所創,一直被視為標新立異的作法,到了潘天壽手上,才得以開拓發展。他主要用手指,細部還用指甲,有些部位也輔以毛筆。在「食指半指半甲側下」畫出的線條,可以産生圓厚古拙的天然效果,如畫中的水牛以斷續有力的線條勾勒,牛身再染上大塊墨跡,呈現其肌肉塊面和重量。指畫以粗放取勝,充分表現潘天壽胸中的浩然之氣,與他剛直倔強和深沉質樸的性格相配。

以畫入書,詩以言志

梅月圖軸,1966,水墨設色紙本立軸(指畫)

潘天壽生於晚清1897年,卒於1971年。觀其生卒年,便知道又是一位慘遭文革迫害的士子。哲人其萎!

莫嫌籠狹窄,心如天地寬。是非在羅織,自古有沉冤。

這是他的絕命詩,而畫於山雨欲來之時的《梅月圖》則是他的遺作。他以「S」形構圖,畫出梅樹佝僂盤曲的老幹,如鐵鑄一般的挺立在夜色之中,但遒勁蜿蜒的動態卻又如飛天的龍一般;配合老辣的墨線,把剛硬的梅幹、岩石,與濕潤的苔點、柔嫩的紅梅互相對照,展現雪中梅強韌的生命力,既蒼老又年輕。題款詩用碑刻體,雄渾古拙,寫出他的心志:

氣結殷周雪,天成鐵石身。萬花皆寂寞,獨俏一枝春。


延伸閱讀:
潘天夀:大家手筆,不容錯過
央視書畫:風骨潘天壽
潘天壽論指畫


閱讀全文......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不是張迷

先說一個小故事,2003年胡恩威和林奕華把張愛玲的《半生緣》改編成一齣多媒體音樂話劇。有感於他們製作的熱誠和言之有物,於是到葵青劇院觀賞《半生緣》,結果還沒到半場休息,便忍耐不了,起來走了。

不是他們製作失準,相反他們採用香港少見的表演形式:由演員圍讀小說,但不是依書直讀,而是把小說抽選、剪裁和重組。對白、心聲與旁述都直接取自張愛玲原文,原汁原味。他們邊讀邊演,半抽離半投入,把文字轉化為「話」劇,配合簡約的舞台設計,讓觀眾更專注於聲音和文字。

離場的主因,是張愛玲的小說不是我的「那杯茶」。

張愛玲的中文流麗,在那個新文學初誕的年代,在芸芸半文半白的作家之中,可謂一個異數,是一朵奇葩。她的語言富於「萎靡之美」,文字美得很,聽着張艾嘉聲演《半生緣》的旁白,確實令人迷醉,但我卻難以苟同她的「萎靡」,她的小說充斥着沈世鈞一類窩囊的男人和顧曼璐那些心理失常的女人,着實令人氣憤與不安。

研究張愛玲的學者鄭培凱本身並不太喜歡張愛玲,他寫道:

......她的文字很可怕,像一條毒蛇,鑽到你的心底,狠狠嚙咬你的靈魂,慢慢吐出刻鏤在你心版的毒素,讓你永遠忘不了,人生的錦袍再華麗,也照樣爬滿了惡心的虱子。讀她的文章,就像邂逅了藍鳳凰一類的苗疆女子,在你神魂顛倒之際,已經種下了蠱毒,甘心拜倒在石榴裙下。讀張愛玲,就像吸毒,讓你感受靈魂飛上七重天的狂歡,可也就從此沉溺於文字的魔障,一生難以自拔。她令我受到蠱惑,讓我沉迷,讓我喪失了對人的信任與寬容,對自私有了縱容的理據……

鄭培凱引述了一位美國女漢學家的看法,更能說明張愛玲小說的問題:

從文學剖析人性的深度來看,張愛玲只看到人性的庸俗黑暗與猥瑣,看不到人性向上昇華的潛能,因此,缺乏智慧,無法寫出偉大的作品。她對人性的認識,雖然透徹,卻缺少偉大的胸懷。

然而,無論喜歡不喜歡張愛玲,卻不能否定一個事實:她的視角與眾不同,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講出別人不敢講的,創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不凡藝術成就。在此便引述她一些名句警語:

  •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時代是這麼沉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 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 於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於千百年中,在時間的無垠的荒野中,有兩個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就這樣相逢了,也沒有什麽可說的,只有輕輕地道一聲:哦,你也在這裏嗎?
  • 守一顆心,別像守一隻猫。它冷了,來偎依你;它餓了,來叫你;它癢了,來摩你;它厭了,便偷偷地走掉。守一顆心,多麽希望像守一隻狗,不是你守它,而是它守你!




閱讀全文......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當印象派遇上浮世繪

朋友知道我愛好龐雜,讓我寫一寫梵谷(Vincent van Gogh)。

最初接觸梵谷,深被他後期作品所觸動,這些作品用色絢麗,畫面充滿生命力,不失幼兒的樸拙童真,卻技法純熟。

梵谷一生坎坷,後更患上精神病,37歲自殺身亡。在世時窮愁潦倒,靠弟弟接濟維生,身後畫作卻炙手可熱,價格飆升,這不啻是一齣悲喜劇。

有一年到北海道旅行,旅遊車途經一間美術館(忘了是在小樽或是札幌),看見正展出梵谷的作品,滿心歡欣。剛好我們旅行團在附近觀光,有一段自由活動時間,於是跟團友說了一聲,便徒步走回美術館,買了所費不菲的門券,入場短暫參觀。

展出的不是梵谷的原作,而是用一塊塊細小的彩磚,砌出梵谷畫作的畫面。儘管不是原作,但彩磚畫較書本或電腦螢幕顯示的要大很多,我不知道原作有多大,但身邊的彩磚畫倒有大半個人的高度。當梵谷傾注他畢生之力畫成的鮮黃向日葵,彷彿從畫面中撲出來,跟你招手,那一種震撼力,不下於在田野中看到一大片聳立的向日葵。

說到日本,不可不提日本浮世繪對梵谷的影響。

浮世繪(Ukiyo-e)是一種版畫,源於17世紀的德川幕府。「浮世」是指當時人們所處的現世,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例如人們日常生活、風景、戲劇等等。

浮世繪由原畫師、雕版師、刷版師三者分工協力完成。原畫師將原圖完成後,由雕版師在木板上雕刻出圖形,再由刷版師在版上上色,將圖案轉印到紙上。要上多少色就必須刻多少版,因此顏色越多,製作過程就越繁雜。

自19世紀中期起,歐洲從日本進口茶葉,茶葉的包裝紙上印有浮世繪圖案,其風格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梵谷在巴黎時與印象派畫家互有往來,而其中馬奈、羅特列克都對浮世繪情有獨鍾,於是梵谷也曾臨摹多幅浮世繪,並將浮世繪的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

例如Le Père Tanguy(唐基老爹)畫面中有多幅浮世繪畫作,而帽子所呈現的環境色彩、衣服皺摺的描繪、雙手捉握動作的線條描寫、亮面及暗面的層次處理等,都有浮世繪技法的影子。

其他的例子,如The Bridge in the RainThe CourtesanThe Sower等,以至他後來的畫作,其鮮明的輪廓、強烈的對比用色、畫面的切割,都明顯受到浮世繪的影響,均可於梵谷博物館中窺見一二。


閱讀全文......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龍年談龍

今天是壬辰年正月初一,謹祝各網友新春大吉,龍精虎猛!恭喜恭喜!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所以早期的龍長相不一,有的似鱷魚,有的似有腳蛇,有的像蛙蛙魚、蜥蜴,直至漢、唐以後,龍形才漸趨成熟。宋代書畫鑑賞家和畫史評論家郭若虛指出畫龍的要訣為「三停九似」:「三停」是龍身的三個轉彎處,「九似」則指龍身九個部分各有所似的動物,即駝頭、鹿角、牛耳、兔眼、蛇頸、蜃(大蛤)腹、魚鱗、鷹爪、虎掌。

《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是中國人想像出來的,極有靈性,善於變化,體現華夏文化之累積與錯綜,如《易傳》以龍來比喻乾卦的六種爻變: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易》的內容雖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變化,但自孔子作傳,便成為哲理之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觀何以安心、何以立足、何以順逆而行仁義。(乾卦詳解可按此)

龍一開始便是民間崇拜的對象,是首領或豪傑才俊的象徵,故有「人中之龍」之稱譽,《史記.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其後卻成為帝王的象徵,王充《論衡》:「祖龍死,謂(秦)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

文字學家一直認為,古人是基於一種現今不存在的動物外形,設計「龍」字的甲骨文,但近年有一種新看法,認為「龍」字是源於類似西方星座概念。古人將星空分為二十八星宿,當中包括蒼龍星宿,有學者提出,龍字的甲骨文、金文外形與東方蒼龍星宿十分相似,認為古人是按此設計出「龍」字。

圖片:《明報》

好了,一本正經的寫了一大堆,來點輕鬆的冷知識,你知道龍氏始祖的起源嗎?龍生九子是啥嗎?

龍氏始祖的起源
《尚書.舜典》記載,舜帝曾任命一個名叫「龍」的人擔任「納言官」,負責代他蒐集民意及向人民發布政令,唐代專門記錄不同名門望族世系的《元和姓纂》則指出,後來舜帝賜龍以「豢龍」為氏,便是龍氏的祖先。在魏晉南北朝間,於今新疆和中亞一帶,有小國國王姓龍。

近代最知名的龍氏,大概是台灣作家龍應台,而本港知名龍氏則有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著名敲擊樂家龍向榮等。

龍生九子

長子贔屭(粵音匕氣;漢語拼音bi4xi4),又叫霸下,長得像大烏龜,天生愛搬重物,所以長年背着石碑;

次子螭吻(癡敏;chi1wen3),喜歡在又高又危險的地方張望,所以常被裝飾在屋脊的兩頭;

三子蒲牢,最愛大聲叫喊,不少大鐘上都會有蒲牢的蹤跡;

四子狴犴(幣岸;bi4an4),又叫憲章,外形似老虎,最愛投訴及主持公道,經常出現在官衙和牢獄的門上;

五子饕餮(滔鐵;tao1tie4),天生好美吃,經常成為銅器的裝飾圖案;

六子蚣蝮,生性愛水且水性好,經常站在橋上;

七子睚眥(崖寨;ya2zi4),長相像豺狼,天生好鬥嗜殺,很多刀劍上都裝飾了牠;

八子狻猊(宣危;suan1ni2),長得像獅子,經常出現在佛像和菩薩像前或在香爐上;

么子椒圖,又叫鋪首,身體長得像螺蚌,稍受驚嚇便閉上硬殼,人們將牠安在大門上求家宅平安。


延伸閱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