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悅讀新年

在踏入二零零八年之際,看《亞洲週刊》介紹余英時的文集《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有幾分感動、幾分振奮,很期望星期日(一月六日)在香港電台《傑出華人系列》看到他的訪問。

為什麼余英時會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濃厚興趣呢?
七歲那年,抗戰爆發,余英時跟著伯父來到安徽潛山縣官莊鄉避難,在那裡一住就是九年。窮鄉僻壤的官莊鄉,幾乎與現代文化完全沒有接觸,一切都還保留著一百年前的習俗、傳統。人生非常重要的受教育年紀,這裡卻沒有當時中國已相當普及的現代學校,余英時只能上私塾,習誦《三字經》、《四書》、《古文觀止》,拜孔夫子的像和「天地君親師」的牌子。

可是,余英時卻認為那是一種特殊的幸運,是「個人生命史上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因為「在前現代的社會和文化中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可以「親身體認到中國傳統的內在意義」。九年鄉居生活,讓余英時對傳統價值中合理而親切的部分,有了直接的體認、同情的了解。


二十世紀,包括中國在內的幾支古老文化沒有特別創造,原因何在?
在進入西方學術界之後,余英時發現他的外國同行同樣關注到的問題:整個二十世紀,包括印度、中國、波斯、以色列、希臘等幾支文化,毫無例外,都沒能創造出特別引人注目的新東西。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特的狀況呢?文化史家的解答大體上是一致的:整個二十世紀,這幾支文化在學術和思想上的主要努力都在於怎樣適應現代世界,怎樣對付西方的行動方式和思想形態。這導致對既有文化的不自信乃至嫌棄,繼而慌亂、病急亂投醫,始終不能冷靜、篤定地去整理、發現、發展自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


面對現代化與全球化,中國文代該如何回應?
從各大文明的源頭上說,在軸心時代形成的幾大文明(中國、印度、以色列、希臘)各有自己的鮮明個性和內在活力,也就是各自的價值系統,這本就無所謂好壞,只有各自發展的高潮、低谷。其實道理簡單,就如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一個人的成長,不是說要長成同樣的類型,而是能夠趨利避害,在經驗和智慧上能夠進步,能面對種種困境和某些暫時的逆境。我們說有所堅持、不苟且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種好的品格,同樣的道理,在一個民族、一種文化身上也適合。

余英時認為,現代化決不等於西化,而西化又有各種不同的層次,科技甚至制度層面的西化不必然會觸及一個文化的價值系統的核心部分。中國傳統的自我觀念只要稍加調整,仍可適用於現代的中國人。正如,小時候在鄉間過春節,余英時的伯父寫完應景的紅紙春聯,又莊重寫下「天地國親師」五個大字,貼在安放祖先牌位的廳堂中間牆上。伯父向他解釋,這五個字原來是「天地君親師」,反映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親)、尊師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不過現在已經沒有皇帝了,所以「君」字改成「國」字。一字之改,雖然整個價值系統的結構原封不動,但已顯露出傳統努力跟現代接壤的痕跡。


他為「知識份子」這個日譯名詞正名為「知識人」,為什麼?
余英時為中國知識人正名,把intellectual的日譯「知識分子」改為「知識人」,雖出於偶然,但一字之改卻牽動重要的觀念轉換。

余英時讀到一篇談「分子」的文章,說把人變成「分子」會有意想不到的災難性後果。這讓他恍然大悟,分子是階級劃分,其實無形中剝奪了「人」的尊嚴,把中國古代的孔、孟、老、莊也稱做「分子」更是彆扭。相信,明白此中真意的中國知識人,會欣然接受這一新稱謂,所謂「必也,正名乎」。

閱讀全文......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病中小記

心情糟透了,原以為月底有一連多天假期,可以趕工做功課,寫論文,可是卻患上感冒,整個人渾渾噩噩,思想常「開小差」,眼睛在看筆記,腦筋卻不知轉到哪裏去,效率奇低。最難受是寫一句句子,改來改去都是詞不達意,全變成一些佶屈聱牙的中文,很討厭呀!

我不是沒有「病向淺中醫」!上星期初感冒初發,我趕緊看中醫。那位醫師是我慣常光顧的,一直都照顧得我很好,可是這次並不奏效,感冒持續。於是冬至那天,再看了一次,到了星期一居然聲音沙啞起來,原想買一瓶川貝枇杷露來喝,爸媽卻勸我改看西醫。我對西醫不太有好感,但也面對現實,但那些咳藥水,吃得我整個口腔像黏液給黏住了,一氣之下,要停藥了!小妹勸我要吃消炎藥,但咳藥水就不必了。說得有道理,我也聽話,於是在西藥的攻勢下,聖誕日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如今算是遏制了病情,只剩下一些咳嗽。一個多星期,接連看了三次醫生,可說是一項「紀錄」。

自我開導地想,假期本來是用來休息的,吃得清淡是健康,酣睡入夢也是福。更何況,幸福是什麼?幸福不是你不會生病;幸福是生病時,有家人照顧你,替你心痛,為你分憂,給你出主意想辦法。
閱讀全文......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若無閒事掛心頭

攝影:文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有時節。

初次讀到這首詩,是在張曼娟《人間好時節》一書,一唸之下,便喜歡上,但什麼是「若無閒事掛心頭」?我就似懂非懂。

今天十時多才起床,修過髮後,吃點東西,回到屋苑去。剛久困髮型店裏,混身不舒暢,還是到公園伸展伸展筋骨,這才發現洋紫荊早已開得滿園都是,紫紅色的花沿着對生的大葉子一直盛開下去,燦爛奪目。仰望樹上的紫荊花,我又唸起這首詩。

「若無閒事掛心頭」,說的不就是我嗎?我不就是那個沒有「閒事」的閒人嗎?「閒事」大概是指擾人心煩的瑣事──可能是生活上的繁碎事情,可能是家庭間的繁文縟節,也可能是事業場上的爭名逐利,總之是所有令你不能安心下來的世情俗務。而我,卻有閒情看紫荊花。

回到大廈大堂,正等着升降機,看到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人兒,步履蹣跚,怪可愛的樣子。她在母親跟前雙手一伸,她媽媽就問「要抱呀?」一手便把她抱起來。牙牙學語的她吐出兩個字來:「媽媽」,媽媽答她:「係度,咩事?」看到她倆溫馨的對答,我想,這位女士未必有閒情看紫荊花,但她在小女兒身上找到了她花一樣的世界。

這就是我生日的早上。

閱讀全文......

月亮知道

圖、文:文心朋友比我大八日,所以我們常一起慶祝生日。今年她在銅鑼灣的餐廳留了座。下班後,我乘巴士到銅鑼灣,在維園下車,走路到銅鑼灣廣場二期。沿途滿街都是人,我平生最怕人多的地方,這次的反應卻是:嘩!很久沒見過這麼多人!巴不得多看他們幾眼──看看他們的面容,看看他們的衣着。

街上的人穿的皆以深色調為主,瞥見一位女士穿了一條白底紅花的連身裙,衣料及剪裁都強調那曲線美,令人眼前一亮。那邊有個大得可以自己走路的女孩在母親懷裏大哭大叫,令人側目,遠不及路上五頭大小不一、樣貌相似的狗兒聽話。前頭有三個高高胖胖的男子在兌換店旁密密耳語,直覺他們是北方人,趨前一聽,果然是說普通話的;又有幾個嬸嬸用我不懂的方言交談,從Sogo那邊走出來。

人家說香港人很少笑容,是有幾分道理。雖然是星期五晚上,又逢佳節臨近,但迎面而來的男男女女,卻不多有輕鬆歡愉的神態,就連路上派單張的餐廳侍應,都是目無表情的。

終於給我走到了銅鑼灣廣場二期。朋友奇怪問,為什麼短短的一段路,我走了這麼久才到?聽了我極其瑣碎的報告後,更奇怪問:「你好耐冇行街呀?」我告訴她,這陣子,我看書多過看人,做筆記多過跟人說話。

飯後,我跟朋友說,我要去人多的地方,於是我們便逛街去。在以深色調為主的街道上,我給一間光亮、裝飾得紅綠黃藍、很有節目氣氛的店子吸引着,便拉了朋友進去。進去後,才知道這裏是賣護膚品的,但我並沒留意有那一些護膚品,只覺得它們包裝得很特別,所使用的容器極像廚房用品!很自然地,我們便把東西打開來,往鼻上一嗅。朋友首先發現一罐「蜜糖」(是蜜糖面膜),很香!於是我拿另一瓶蜜糖味來嗅,卻嗅到「菠蘿」味,旁邊一瓶標明菠蘿味的,卻給我嗅出「椰子」味來!(忘了說,這兩瓶是hand cream)於是,我倆便很開心地玩了一場嗅覺遊戲。我跟朋友說,煮東西要味道好,現在就連護膚品都要「好味」!怪不得,這間店舖叫做Skin Food

閱讀全文......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邂逅上

Latern Festival 2007 (Tin Shui Wai)  文字與圖片
  奔向事實的兩個方向
  圖片向右,刺激視覺,留下烙印
  文字向左,誘發感覺,觸動思考
  文字邂逅上圖片
  驚為天人!
  墮入深邃的愛河
  鶼鰈徘徊愛河之上
  如影隨形

             相逢未謂晚
             指尖在鍵盤上跳動
             滑鼠輕巧滑動
             於是,紅線連結上
             詩人的五彩筆與
             攝影家的長鏡頭
             結出如詩如畫的
             畫中詩

             「我該怎樣謝你呢?」
             小小的電腦員
             幾下的工夫
             豈敢領功!

後記:我在電腦上順手按鍵幾下,替悠遊風潮互相介紹,譜寫一場美麗的畫中詩創作。收到悠遊的感謝詩畫,回贈一首,聊表心意。

閱讀全文......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禮失求諸野

連結「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網頁這學期最後一課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講述近代中國在日本散佚的古籍,頗令人唏噓。原來國家積弱,不但民不聊生,連典籍珍藏也要拱手讓人。

日本人蒐集收藏中國的典籍由來已久,從遣唐使開始,日本便大量輸入中國的典章制度。即使明治維新以後,社會上蘭學(學習西洋)呼聲甚囂塵上,不少日人依然珍愛中國的文物,三菱第二代社長岩崎彌之助便是其中的一位。岩崎家自1892年至1907年的十五年間,投資數十萬兩銀子,收購被丟棄的古典漢籍,建成一個收藏日漢古代典籍珍本的文庫,名為「靜嘉堂文庫」。「靜嘉」出自《詩經.大雅.既醉》:「其告維何,籩豆靜嘉。」鄭玄箋:「籩豆之物,絜清而美,政平氣和所致故也。」朱熹集傳:「靜嘉,清潔而美也。」文庫中的珍寶,用這個名字來形容,是當之無愧的。

靜嘉堂文庫之所以成為文化寶藏,乃源於岩崎家在1907年購得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陸心源「皕宋樓」的宋元舊刊、「十萬卷樓」的明代及其後的秘刻並名人手寫本,以及「守先閣」的尋常刊本,共珍本4,146種,合計43,218冊,其中不少藏書已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有關詳情,可參閱嚴紹璗《在靜嘉堂文庫訪「國寶」》一文。

有同學感慨這麼珍貴的文物竟落入日人手中,覺得很可惜,老師開解她說:「最重要的是,它們還在,還可以讓我們看得到。」我覺得老師說得對極了。當年為岩崎家穿針引線的日本漢籍目錄學家島田翰回憶說:「乙巳丙午之交,予因江南之遊,始破例數登陸氏皕宋樓,悉發其藏,讀之太息。塵封之餘,繼以狼藉。舉凡異日之部居類彙者,永以飽蠹魚。」可見陸氏晚年已無力維持理想的藏書環境,書籍沒有人打理,有被蟲蛀之虞,而兒子陸樹藩跟當時中華民族許多不肖子孫一樣,不爭氣不長進,非但沒有把父輩辛苦經營的基業發揚光大,也沒有盡本份好好守下去,卻把它斷送給外人。

如果這批典籍沒有被運到日本,其命運會怎樣呢?誰也說不定,幸運的話,也許會留在故宮博物院;不幸的話,可能毀於二十世紀無日無之的戰火之中,或在十年浩劫中被不知天高地厚的紅衛軍糟蹋掉。時至今日,國人對文物保護的意識仍甚低落,當天下課後,我回家閱報,恰巧看到一篇農婦拜師學盜墓的新聞。農婦偷挖亂掘,倒賣古董,家中的瓷器碎片跨越五個朝代,全給用作吃飯的碗、洗腳的盆、餵豬的槽,甚至盛潲水的罐,如此破壞文物,豈不比文物流落國外更令人痛心疾首嗎?

閱讀全文......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忽然有價

陳太忽然民主星期一港島補選結果公佈後,我曾考慮要不要在網誌上談一下呢?但又覺得太政治而作罷。昨日經過陳方安生與曾德成一場口舌之爭,倒使我沒那麼遲疑。

高官投身選舉,似乎都要來過「洗底」,競選時葉劉淑儀為當年推銷廿三條立法的手法公開道歉,昨日陳方安生首度以民選議員的身分在立法會發言,便說「民主及民生是不能分割,沒有民主就沒有公義,弱勢社群得不到重視。」頗有「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的意味。

平情而言,曾德成反擊陳方安生,依據的正是陳太的語言邏輯。如果「沒有民主就沒有公義」,那麼正如曾德成所言,陳太曾在英國殖民統治下,主持經濟和福利的工作,「除非她認為殖民地統治就是民主,否則我不知道她當時所做的,到底是否民生的工作。」可是,曾局長把話說得重了,不但用「忽然民主」、「忽然民生」的字眼,還用陳太的名字做文章,「到底是否民生的工作,還是官生的工作,或者不叫安生,是官生才對。」

如果要曾德成道歉,針對的該是他用陳太名字做文章的一點,至於其他言論,我覺得是在情理之中。「沒有民主就沒有公義」,陳太洗底是不是洗得太過份呢?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一個承傳的故事

連接到《寒食帖》全圖今年台灣月的壓軸節目是由蔣勳主講蘇軾和宋徽宗的兩幅詩稿的書法,我出席了昨晚第一場演講,主題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所寫的《寒食帖》,他講得好極了。

蔣勳講《寒食帖》,從宋代的歷史講起,再說到蘇軾的生平,朗誦他的作品,然後解釋《寒食帖》的內容與詩中的寄意,再分析他的書法怎樣呈現他當時的心情。左邊選段中的「破」、「寒」用墨厚重,而「銜紙」卻運筆靈巧。 蔣老師說,外國人講中國書法,常常引用這一段,因為它表現了中國書法的陽剛及陰柔兩種美態。

蔣勳是詩人,也是畫家、藝評家,曾接受史學及藝術的訓練,所以他講蘇軾的書法,兼顧蘇軾在文學與藝術兩方面的造詣,再把他還原到宋代歷史之中,突出他的際遇人品如何影響到他的作品。這樣一來,蘇軾的書法便不是藝術上的幾個名詞,而是生動地反映了他的個性和思想。

中國書法從來都是書法家的個性反映。蘇軾把《寒食帖》寫完了,沒有簽名;黃庭堅替《寒食帖》寫了跋,也沒有簽名。但哪段是蘇軾的字,哪段是黃庭堅的字,一看就知道,他們的書法就跟他們個人一樣,是「只此一家」的。

我喜歡台灣男人講國語,是那麼的溫軟,那麼的溫柔敦厚,林懷民如是,蔣勳也是如是。他不僅講蘇軾和黃庭堅的書法,還講了《寒食帖》的收藏家在帖上留下的印章和題記。我原來很不喜歡這些東西,覺得它們破壞了作品的美感,可是蔣老師卻藉此帶我們漫遊了《寒食帖》傳世一千多年的歷史。帖上有清代第一大詞人納蘭性德的一個小小印章,也有乾隆皇帝留下一個個大大的印章,狂妄的他還在蘇軾的詩與黃庭堅的跋中間寫了題記,可是他又怕自己寫得不好,寫了一次以後,把它塗了,再寫一次。乾隆的矯情與蘇軾的率性,成了強大的反差。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把《寒食帖》搶走,於是它流落民間,新主人把它呈給張之洞,張之洞一看,喜歡得不得了,想把身上的貂皮大衣賣了換錢買《寒食帖》,主人不許,他只想給兒子捐一個官,張之洞卻回絕了,因為他不要違背自己的原則。這個故事,是張之洞學生、滿州國大臣羅振玉在帖後記述下來。後來,《寒食帖》給帶到日本,盟軍空襲東京,收藏家的家給火燒了,收藏家逃了出來,卻又跑進火場,拚了命把《寒食帖》救出來。戰後,《寒食帖》又回歸祖國了。

《寒食帖》可以流傳千年,全賴一代又一代像蔣勳藝術研究所的莊老師一樣的人。莊老先生是北平故宮博物館的研究員,抗戰時,把故宮的珍寶護送到貴州,收藏到山洞裏,然後又誠惶誠恐把它們帶到台灣,再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年青的一輩。面對初生之犢的叛逆,老先生只是笑笑說:「以後你就會懂。」臨終時,他對蔣勳說:「我現在心安了,我知道,中國文化沒有毀在我這輩人手上。」聽後,我熱淚盈眶。

後記:
1924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的莊嚴先生把一生獻給故宮文物,1933年開始就保護文物逃難,四個兒女都是途中出生,後來莊先生當了台北博物院副院長。他一生的遺憾是,故宮文物由他帶離北京,但從此未再回過老家。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霸佔東三省,為了保護北京故宮文物,1933年1月開始,故宮文物分三路南遷,共運出13,491箱,先後暫存於上海、南京。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故宮文物又在炮火中流浪,曾在貴州安順,四川巴縣、樂山、峨眉山棲身。

顛沛流離上萬里水路、陸路、山路,炮火、轟炸、搶劫……全都遇過,逃難到在長沙時曾暫存湖南大學圖書館,不久日軍轟炸長沙,文物保護隊將國寶運離,一周後,湖南大學圖書館被炸為平地。這批文物逃離長沙後,轉到貴州安順縣城外一個天然洞穴:華嚴洞。之後日本人又打到貴州,文物又繼續逃難,一路日本偵察機跟蹤,險象環生。

故宮文物的護送隊,四字真言:「穩、準、隔、緊」,故宮文物上萬里跋涉,幾乎沒有損壞,其中包括易碎的瓷器。
(摘錄自張立〈文物逃離〉,載於《信報》,2009/3/3)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藝術家本色

Optical Illusion by M.C. Escher昨晚朋友打電話來,轉述他太太的話,說我三篇新豐紅葉的網誌寫得平淡,是否對行程有所不滿呢?「平淡」?我不曾有過這念頭,想了半晌,只好回答說,是跟我的期望有所出入。

我期待的是漫山紅葉的景象,但觸目所見,綠葉遠比紅葉多,而且紅葉又不是我最祈求的火紅色調。然而,可以跟朋友暢遊,親親大自然,並與「筆友」面見,更認識她多位好友,實是人生一大樂事,乎復何求?

在整理照片時,發現攝影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其中一棵紅了葉的樹,看上活像桃花樹;照片中的秋山,更讓我揣摩到林風眠創作《秋色》的意念,這是我最大的收穫。現在,才明白為什麼「筆友」發出來的邀約電郵中的照片是那樣秋意盎然。攝影者的技術、所用的器材,加上本身的攝影觸覺,足以構成動人心弦的照片。在這方面,攝影師的鬼斧神工,可與文學家媲美。人家說,詩人墨客總把一個地方的景色描寫得美不勝收,把遊客都吸引去了;可是,到了現場,卻發覺根本不是那一回事。我想,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是他們的本質,就是把事實的局部放大。

但話說回頭,什麼是全部的事實呢?心理學家說:"There is no objective reality.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perceive. (沒有客觀的真相,一切所見的,都經過人的詮釋過濾。)"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和文學家的筆下,一般人看到的是誇誇其談,但藝術家敏銳的天性,使他們更悲天憫人,能從一粒沙中看到世界,他們無心誤導人們,只是他們捕捉到別人所看不到的一刻。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人醉秋色秋醉人

秋葉(攝影:文心)十月下旬,朋友傳來一個題為「秋日,最動人的一抹紅」的電郵,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攝影會主辦的旅行團,十一月底到新豐拍攝紅葉。因為「紅葉」和「攝影」這兩個關鍵詞,我便不作他想,第一時間參加了。

到了出發日,才弄清楚,新豐原來是廣東韶關市的一個縣,我們去觀賞紅葉的地方叫雲髻山──雲霞娘娘盤捲起來的髮髻,好美的一個名字!我頓時喜歡上這個地方。

平情而言,跟我所知的京都紅葉相比,這裏是小巫見大巫,稱不上「漫山紅葉」,也沒有「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感,勝在天氣好、人更好。和朋友一同旅行,更與「筆友」(即一向以電郵溝通的朋友)初次相見,她說我跟她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看我的文字,以為我是很文靜的人(其實我是可以很文靜的)。

秋水(攝影:文心)和朋友們在大自然的秋色中把臂同遊,我們一起拍照、一起賞葉、一起玩水、一起聽瀑布流水聲、一起在山上吃花生喝熱騰騰的豆漿。雲髻山是東江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就是我們飲用的東江水),山上有很多溪澗和瀑布,第一天陽光普照,但溪水卻出奇的冰涼,把我們的腳浸得像剛從雪房中走出來似的。

秋山(攝影:文心)回來整理照片,效果比我想像中的好,雖然山上紅葉不多,但照片卻很有「秋日的一抹紅」之姿,其中的「秋山」很眼熟,跟林風眠筆下的《秋色》居然有幾分神似!年初藝術館展出林風眠的畫作,我在《秋色》前徘徊良久,心生喜愛。藝術館把畫作製成絲巾出售,我想了又想,最終沒買成;這次《秋色》不但在我眼前出現,更成了我的攝影照,是這次旅程中最大的意外驚喜。

閱讀全文......

與攝影家同行

多跟隨旅行社外遊,參加攝影會的旅行團,這回倒是第一次。攝影會的旅行團,會有一般旅行社所沒有的活動和節目,譬如這一次他們便僱了漁夫,在清晨時分,到河上撒網,讓團友拍攝。在雲髻山上,第一天他們放置煙火,造成煙霧繚繞的景象;第二天他們還僱了四名女模特兒。

秋天(攝影:文心)團友也跟一般旅行團的不同,他們多醉心攝影,不辭勞苦,帶備大小腳架和款式多樣、長短不同的鏡頭。在雲髻山上,沿途都見他們用腳架支撐相機鏡頭,面向不知名的景色,初時我總愛問:「佢地影緊咩?」漸漸地,便跟隨他們的方向,拿起相機拍照。所謂「不知名的景色」,其實是他們靜心等候景物的變化,照片集中的好幾幅「秋天」,大樹迎向落霞的景致,就是這樣偷師拍回來的。

主辦的海鷗攝影會,對辦旅行團很在行。這次參加者有129人之多,我起初有點擔心集合時會否很混亂、會否因團友遲到而耽誤了行程?原來,他們早已把團友所乘的車號、用餐的臺號、房間號碼,就連車內的座位排號,也編排好了,製成名牌,配上跟旅遊車同色的繩帶,派給團友,而兩日行程的時間和細項也印發給團友,一切有條不紊。於是,車上沒有導遊用大聲公騷擾你,你喜歡談天也行,看風景也行,睡覺更行。下車時,領隊或會提醒你集合時間,而團友也出奇地準時,全程都依計劃進行。

海鷗攝影會不但辦團專業,也很有江湖地位,晚飯時居然有縣領導人前來,說代表縣市民歡迎我們。當晚菜餚當然出色,坦白說,二天四餐膳食相當豐富,較一般旅行團為佳,確令人回味。

閱讀全文......

月光下的溫泉浴

兩天旅程,有一個晚間的自費節目,就是浸溫泉。也許團友多是攝影發燒友,對浸溫泉都不表興趣,寧願聽大師傳授心得和欣賞他當天的作品。於是,朋友和我只好二人作伴。

領隊告訴我們上的士前,要跟司機說好載我們回來,來回車費只需二十元。可是,我們一連截了三輛的士,他們都索價四十元,我們堅拒不付,其中一輛回頭,要三十元。我想,他吃定我們兩個女孩,開天殺價,落地還錢,三十就三十吧!

司機不會路,要打電話問人,他一路向山上走。就實的,我有點怕,如果不是在台北陽明山浸過溫泉,我會懷疑他為什麼往山上走,是否意圖不軌。

左轉右拐,終於到達溫泉度假山莊。我們一看,原來是個小小的泳池,泳客全走了,剩下我倆。那裏只有一間大的更衣室,朋友心急,第一時間換泳衣,問外邊的人裏面有沒有人,人家告訴她還有,她追問是男是女,人家笑答是男的,朋友只好乖乖等候。

這個溫泉,跟暖水池差不多,沒有味道,也沒有礦物,所以浮不起。我不會游泳,於是靜靜坐在山澗水的入口處,在暖和的水中,聽着流水聲,看着天上的月亮,那天是十五,圓圓的滿月,照亮大地,在月光之下,萬物茫白,安然有秩。

大半小時後,我們便回程了。新豐是個熱鬧的地方,晚上有很多人,也有很多商店,我們在大街下車,一路逛街,食小吃,買當造的桔子送給團友和媽媽,又買酸奶吃,這種國產杯裝鍚紙蓋的酸奶,香港沒有,有的是入口的乳酪,但我覺得酸奶較乳酪清淡可口。

懷着滿心滿口的滿足,我們回到酒店進入夢鄉了。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蛾眉月

Reference photo orginally uploaded by funtrap上星期四,十月初六,下班時,抬頭一望,在灣仔商廈叢生、高樓聳立之間,乍見一道靈秀的蛾眉月橫亙空中,楚楚地下視塵世中人,令人霎然有久旱逢甘露之感。可恨的是,手上沒有相機,不能把她的媚(美)態留下來。在Flickr找了一小時,近三千張的月亮照中,只得這一張跟我目睹的那張俏臉有點類近,但不及她的清麗秀逸。唉!算是聊勝於無吧!

人們總喜歡把彎月與女孩的眉毛拉在一齊,民歌也唱:「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眉/你的眉兒細又長呀/好像那樹上的彎月亮」,看着天上的蛾眉月,想着歌詞,真的很有道理呀!把這一道彎彎月兒,貼在女孩的額上,不就成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嗎?

追蹤月亮的芳蹤,漸漸成了我的習慣,我也開始掌握其中一些規律。在香港,一般是在上半月看到月亮的,從芽月、蛾眉月、半月、饅頭月,到圓月,以後就變成搓扁的湯圓,直到十八至二十後,月亮便會在香港的天空中消失,換言之,我們是看不到她縮小的過程,再見她時,她又是新月的模樣。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荷葉飯 = 荷包飯

荷葉飯(圖:littlechih at Flickr)星期二約了朋友到又一城。晚飯時間,去哪裏好?朋友說翰騰閣不錯,但坐在裏面太吵,如果外邊有位就好了。平常日子,找位不難,果然得償所願。外邊的座位,是一張圓桌子、一張半圓形的紅色沙發,再加兩張椅子,可坐七個人,我們一行三人,坐得很舒適。

翰騰閣的菜餚價格不便宜,但朋友相聚,最重要是環境和食物品質,在這兩方面翰騰閣都是上乘的選擇。朋友兩夫婦點了一道荷葉飯,我便聯想到一碟放大了的珍珠雞,頓時覺得很飽。朋友笑語,荷葉飯用的不是糯米,而是普通絲苗米,不會太飽的。翰騰閣的荷葉飯做得很不錯,份量也多,我們仨吃呀吃呀,還是吃不完,可能是因為我們之前已嚐了兩道菜。

我記得以前上「廣東方言」時,老師告訴我們,荷葉飯以前叫做荷包飯。「荷包」是形容它的形狀,而「荷葉」是指出它所用的材料,同一食物前後有不同的名稱。 明末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便有這樣的記載:「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裏香透,名曰荷包飯。」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北京歡迎你

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北京奧運會日近,街上隨時可以找到奧運吉祥物福娃的旗幟。這五個娃娃憨狀可掬,很是可愛。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想,我的一位同事就很不喜歡它們,覺得它們很「土」,好像以前共產黨宣傳畫報的那些學生。經她一說,我才意會到,原來福娃是根據「紅巾小學生」(在領口繫一條紅巾)的造型設計的。也許我不抗拒這個形象,所以不會嫌棄福娃,反覺得它們有點中國風。
閱讀全文......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和敬清寂

Reference photo orginally uploaded by Lovelyhoneybee
中午到香港公園茶具文物館參觀茶道用具展覽,展覽是老師在「中日文化交流史」課上告訴我們的。今天星期六,有日本茶道香港分會的會員身穿華麗的和服,到場示範茶道。上課時老師講授茶道,我聽得津津有味,今天身臨其境,對照課上所學,倍感親切。

和平常的茶道(Chado)不一樣,示範不是在室內,我們也不坐在榻榻米上,這次是「立禮式」(Ryurei)的茶道,在文物館的草坪進行。

有的會員在台上做茶,有的在旁邊講解,還有一些派「和果子」給我們吃,這是日式的糖果,因為茶道用的不是茶葉,而是茶葉磨成的粉末,相當苦澀,如果不先吃點甜的,會很不好受。講解員告訴我們,十一月是茶道的新年,春天種下的茶就收藏到現在享用。茶粉呈粉綠色,用茶碗(對,是一個大如吃飯的碗)端上,我嚐了一下,覺得味道很奇怪。

中國人品茗,看重的是茶的味道;日本人的茶道,味道是次要,重要的是做茶的手法、品茶的儀式、用具的精美,以體會其中「和、敬、清、寂」的境界。「和」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敬」是相互的尊敬和感謝;「清」是純淨;「寂」是清靜、心靈的平和。

「和、敬、清、寂」是從佛教禪宗而來。最初的茶,是由留學中國的日本僧人帶回日本,也只有僧侶和王公貴族才能享用,後來戰國時代,與豐臣秀吉同時的千利休把茶道發揚光大,也把它普及給一般百姓品嚐。原來,這種茶葉磨成粉末的方法在中國宋代很流行,叫做「抹茶」,可是以後我們不用了,也遺忘了這種品茶的方法,倒是日本把它留傳下來,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喝茶的。

現在茶道分成三個流派,叫做「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都是千利休的後人所創立的,其中以裏千家最為盛行,現於茶具文物館展出的用具都屬於裏千家的,而「立禮式」茶道也是裏千家發明的。據老師說,以前茶道都由男性做茶,戰後都改由女性作主持,可說是傳統的一種變革。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人心何曾有古?

廉政公署昨晚慕名入場觀賞香港話劇團載譽重演的《梨花夢》(前稱《還魂香》)。也許是期望太高,只覺此劇中規中矩,沒太大驚喜。話劇的主旨不外說明有人帶著一副面具做人,滿口仁義道德假道學;有人捨棄功名利祿,只求真心過日子。

倒是一句對白叫我感到突兀。謝君豪飾演的男主角問:「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天地清明,人心不私?」和尚對曰:「也許要再一百年。」我心內喊道:「何冀平編劇,是什麼時代了!還期待海晏河清的日子?」

貪生怕死,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孟子標榜人性本善,只是說人有仁義禮智四善端,可以通過教育,將四善端發揚光大,使人不致淪落到跟禽獸一樣,可是跟大同世界的桃花源境界還相距甚遠。

君不見香港的廉政公署是舉世知名的,廉政運動三十年,但貪污賄賂之事,卻時有所聞;而廉署還要經常推出大型的推廣宣傳活動,教育市民,又要與時並進,打擊層出不窮的貪污手法。這些都說明長治久安之策是沒有的,對付人性的弱點,唯有「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人心從來不古,只有教育與法律雙管齊下,從制度入手,人民才能過較清明的日子。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言有盡而意無窮

春江花月夜(琵琶、古箏二重奏)上星期《信報》有中樂團首席琵琶家王梓靜的一段話:「西方文化要求準確,中國卻講虛。虛是空間,我們經常往虛的空間發展,所以不會切割得很準確──或說這是一種心裡的準確,不是表現於外在的準確,摸不到也看不到。我彈一個音出來,後面的餘震,才是我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

我曾學古箏,老師很重視按音的指法,說的就是「彈一個音出來,後面的餘震」。長長的一張古箏,右邊用來彈音的部分很小,左邊的絃線全用來按音,造出綿延不斷的餘音。古箏好聽不好聽,端視乎是否「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中國文化,貴乎含蓄,所以「言有盡而意無窮」是一切藝術的最高標準,不僅音樂如是,詩藝也是如是。試看初唐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其中兩段: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詩一開篇便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的壯麗畫面:江潮浩瀚無垠,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氣勢宏偉。好一個「生」字,賦予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哪處不在明月朗照之中?因此「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就連江水流經的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是撒上一層潔白的雪。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整個大千世界都給月光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色,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這自然引起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扣緊人生,探索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他沒有傷秋悲秋,而是想到儘管個人的生命短暫,但人類卻綿延久長,因此「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欣慰,乃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也讓我們見識到公元七世紀的中國人,面對未知的前路,是多麼的自信而豪邁,所以能走向盛唐,創造歷史光輝的一頁。

每次我讀到這首詩,都深深感受到詩人筆下的雄渾,掩卷之後,還能看到那壯美的景色,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小事兩樁

幾米《地下鐵》地鐵與九鐵合併,是近期的新聞焦點。我家住天水圍,平日出入市區都由巴士代步,偶爾也會乘搭西鐵,而坐地鐵的機會則少之又少。在少數的經歷中,卻有兩次事件特別值得記下來,雖然當時是相當不快,但事後回憶也不無有趣之處。

有一次在佐敦,跟朋友在茶餐廳聊天,話語間遞了一本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本給他們看,忘了拿回來就搭地鐵去,列車到了美孚才醒覺起來,連忙坐回頭車到佐敦,出閘時發覺給扣了十元正,而不是一向的一個站的車費,於是問車站職員是怎的一回事。原來自己真的很久沒搭地鐵,沒留意他們早已改變了在同一車站出入的收費,凡出入時間超過二十分鐘者,便要收十元。平常的我,只會埋怨幾句便離開,那天不知那裡來的氣焰,居然把車站職員罵個不停,說他們什麼什麼「為富不仁」,職員見我誓不罷休的樣子,便帶我去見站長。站長解釋新政策是針對在地鐵內進行交易的情況,但我還是沒完沒了,更在他面前寫投訴信。大概他們對投訴要有所回應,於是站長便給我一張免費的單程車票,當作補償。回想起來,自己真像潑婦罵街,好沒道理噢!

另一次早上時分,站在擠迫的地鐵車廂看《都市日報》,忽然覺得報紙泛黃,字體浮動,一時之間也不知出了什麼事,只覺眼前的景物越來越暗淡,腦海之中有橙橙黃黃的星星物體,一閃一閃,好像是昏厥的先兆,但腦筋清醒,又不大像快要暈倒。列車到站,我便離開車廂,坐在月台上的坐椅上,待自己慢慢好轉過來。在整個過程中,自己都是界乎暈眩與清醒之間,幸好沒意外發生,這次的體驗真的很特別。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生死兩相安

「生死兩相安」圖文集立意良善,不一定會成功,就好像這個「把握當下.超視聽慈善音樂會」。

中國人一向諱言死亡,不肯宣之於口,一旦死神降臨,不但當事人震驚不已,身旁的親人也顯得手足無措,所以善寧會推廣末期病患者的寧養照顧,並為家屬提供善別輔導服務,務求使人平和地面對死亡,活出積極人生。

因為是善寧會主辦,而攝影名家葉青霖也參與其事,所以吸引我買票入場。可是,綜觀兩小時的節目,卻乏善可陳。無容置疑,大會花了很大的氣力,邀請了不少演藝界人知名士出席表演,但組織鬆散,各人各自各演出,串連不出原來大會的四個主題,更突顯不到善終服務的意義。那中樂混合搖擺樂的樂隊,是全場最大的敗筆,旋律重重覆覆,震耳欲聾,聽得人心煩意亂。不過,自從看過《華嚴經》多媒體表演以後,我對其他表演的容忍力高了很多,何況其中有一幕由弱智人士表演的舞蹈《晴天雨天》,雖不太可觀(我打盹了),但勝在誠意可嘉。

這次最大的收穫,莫過於收到一本精美的「生死兩相安」圖文集,有葉青霖的攝影作品,又有面對死亡的過來人、死者的親屬、義工的真情分享,很能體現善寧會「天為生命定壽元,人為生命賦意義」的理念。其中一位女士的丈夫女兒相繼離她而去,喪夫後她幾乎一蹶不振,幸有照顧女兒的信念,使她堅持下去;而女兒的猝逝,不但沒使她倒下去,反而使她更堅定,要以自己的經歷鼓勵、幫助其他遭遇喪親之痛的人。她的勇敢,令人感動!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我不看《色,戒》

張愛玲原著小說自李安《色,戒》在威尼斯影展獲獎後,傳媒的報導便無日無之。《明報》副刊差不多每一個專欄都談論過《色,戒》,馬家輝更一連談了七天,而「世紀版」還刊登了好幾篇專文。《亞洲週刊》又以《色,戒》為封面故事,專題探討,其專欄作家如李歐梵、林沛理等當然也不遑多讓。所以,雖然我還沒看過電影,對它已很膩!

對《色,戒》沒興趣,不是因為排山倒海的影評,而是因為原著作者張愛玲。我不是張迷,沒看過她的小說,而改編自小說的戲劇,倒是看過一齣,是幾年前「進念」的作品,林奕華編導的《半生緣》。林奕華的演繹方式很特別,是把張愛玲的原文直唸出來,而演員則根據劇情做一些動作。開始時有點悶,但張艾嘉「聲演」旁白,很有味道,而且這樣品味小說,可以感受到張愛玲文字的張力,流麗而精美,確是一流的中文作家。可是,我忍受不了那劇情──男主角的懦弱、女主角姊姊的變態,結果還沒到中場休息時間,我已跟旁邊的朋友們道別:「我不看了,先走。」離開了那很不錯的葵青劇場。

只可以說,張愛玲的小說不是我的那杯茶。翻過她一些小說的摘要,很奇怪那些男男女女,總是拉拉扯扯,拖泥帶水,一點也不乾脆俐落,給人很滯悶、不痛快的感覺。《色,戒》也許有一點不同,但前車可鑑,用不著花兩個半小時看一齣我沒興趣的電影。

閱讀全文......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干支紀年

干支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紀日和紀年的方法,由十個天干配搭十二地支,組成六十為一循環的曆法制度。一直以來,我只知原則的概梗,卻唸不出六十甲子的排法,不過也不覺得是一回事。

最近因為論文的緣故,發現了干支紀年法。緣起是黃遵憲的詩,他有一組詩,叫做《己亥雜詩》,我特別有印象,因為這原是龔自珍最著名組詩的詩題。龔自珍劍氣蕭心,對晚清文壇影響甚深,黃遵憲便是借用他的題目,抒寫自己的一生。

黃遵憲的《己亥雜詩》寫於1899年,那幾年是中國最風風雨雨的年代,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輸給日本,輸得一敗塗地。光緒帝試圖力挽狂瀾,推出維新改革,可是1898年戊戌政變,光緒被囚,六君子被殺。國人不甘被洋人壓迫,1900年發生庚子拳亂,即義和團事件,引致八國聯軍入京,中國慘敗,翌年1901年,簽下最喪權辱國的辛丑和約。

黃遵憲生於晚清,長於紀事詩,詩集中對上述事件每有深刻的反映。我誦詩之餘,也反覆默唸這幾個干支。一次在回家途中巴士上,睡不着,好奇地想,從甲午到己亥的六年間,有哪幾個干支?一個小時的車程,給我數算出這個簡單、卻從來沒留意的規律:

年份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天干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換言之,所有7字尾的年份(即07、97、87)都是年,今年便是丁亥年;去年是6字尾,所以是戌年;下一年是8字尾,所以是戊子年。

至於甲乙丙丁要跟什麼地支配搭,可能要畫一幅數字圖會容易數算一點,但我的心得是記着哪一年是甲子年,1984年是甲子年,六十年一甲子,即1924和2044都是甲子年。1984年後12年,即1996年又是子年6字尾的年份排行屬,配搭起來便是年,再12年是2008年8字尾是,加在一起即年。而前前後後的年份,就得把十二地支熟記: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在人們很少用干支紀年,可是我們做古典研究的,接觸的文獻多是用傳統曆法,就算到了民國初年,也是如此。譬如我現在看《民國詩話叢編》,動輒不是「光緒甲辰」,就是「癸亥年,余……」,不知就裡,便恍若掉進時光隧道,不辨年日。我想,下一步,我得學一點點干支紀日……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敖包相會

昨天是「樂緣」朋友相識的三週年紀念。樂緣,是快樂的緣份的意思。朋友成立樂緣,原來是想幫助情緒病的病人和他們的家人。這些日子以來,一眾樂緣朋友相遇相知相扶,譜寫了不少美麗的樂章。

昨晚,朋友在Club O以「唱出人生樂章」為題,與出席者分享唱歌對身心的好處,當然少不了唱歌的環節,其中更邀請了她的太極師父和師兄表演一曲「敖包相會」,師兄唱腔極佳,媲美唱家班,我立刻用數碼相機的錄像功能錄下師兄的雄渾歌聲,公諸同好。



歌詞:
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我等待著那美麗的姑娘呀,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
女: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喲,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喲,你心上的人兒就會跑過來喲!
合:只要哥哥你(我)耐心地等待喲,你(我的)心上的人兒就會跑過來喲!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中秋懷人

中秋傳說這幾天一早一晚,涼風颯爽,很有秋意,自是因為中秋節臨近。

中秋節,是懷人的季節。「生離死別」,古代交通不發達,一朝分離,天涯海角,不知何時可以再相聚。正因為相聚不易,所以倍感珍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都是遊子憑借圓月抒發與故人團圓的心意。

科技發達,大大縮短地域距離,天涯已成咫尺,最多不過十來小時的一程飛機便可以相見;再不,也可以藉電郵、MSN、WebCam等現代通訊,在網絡上見面,再沒有古人那種思念之苦:「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可是,科技真可以令人們的心靈更加契合嗎?無日無之的倫常慘劇、青少年自殺個案,似乎都質疑這句話的真實性。我們也許不用懷人,但我們仍感寂寞,是那種「人群中的寂寞」,令我們更加痛苦。

中秋節,我想念我記掛的人,雖然只是咫尺之遙,但兩顆心的距離,卻是各在天一涯,我該如何靠近呢?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修身妙法

運動 = 嗎啡?七月的時候,天氣炎熱,是個大好藉口,給自己躲懶,不去跑步。常做運動的人,如果不持之以恆,體重便會驟增,所以兩個月下來,胖了不少。現在秋涼,便提起勁來,每夜飯後,到附近的運動場,亦跑亦走半小時,不經不覺已三星期了。

養成緩步跑的習慣,快要三年了。回想當年,精神頹靡,萬念俱灰,偶然看到一個醫學短片,說運動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安多芬的物質,令人有興奮的感覺。看後,像是遇溺的人抓到河邊一根小草,突然燃起求生的慾望,可是自己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對任何運動項目都一竅不通,那該如何入手呢?朋友告訴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想,最簡單的運動,莫過於跑步,不需要任何技巧,也不用特別器材,只需一對跑鞋而已,而地點也容易,我家屋苑便有一花園,平時不多人,正適合緩步跑。

跑步時大腦是否釋放安多芬,我不知道,但我的確精神很多,開始回復生氣,對運動的功效更深信不疑。運動除可煥發精神外,還是修身良方。我曾一度輕了二十磅,雖然花的時間較市面「纖體公司」長,但方法健康、沒有副作用,而且不費分毫,怎麼說都很划算哩!

運動減磅,要留意體重不會一下子輕了很多。以我的經驗來說,開始時,好像一點反應也沒有,就如這三星期的緩步跑並沒有令體重減少一絲一毫,但持續下去,體重便會逐步下降;到了某個水平,便出現瓶頸現象,好像再減不下去,可是再堅持的話,又可以令體重多減一些,到了最佳體重後,便會保持下去。如果暫停運動,體重又會掉頭回升。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繁花曲筆寫深情

阿虫工作室昨天是敬師日,我給眾老師寄上電子賀卡,是阿虫的作品,畫面上題有「花兒盛開為蜂蝶 我是春露為花來」。這不是阿虫專誠為敬師日而畫的,但卻很能說明了教師的工作,承先啟後,一代又一代將求學之道傳揚下去。

眾多與花有關的詩詞中,特別觸動我的是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以及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兩者都有一種犧牲小我、傲骨高潔的情操,反映詩人深情的本性。

深情的人,不一定是詩人;但好的詩人,一定是深情的人。龔自珍不滿朝政,憤而辭官,但並不甘心消沉,希望用另一種方式來報效國家。這種對國家的深情,使他願意捨棄主角不當,化作護花的泥土。陸游以梅花自許,縱然一身才學,卻為群小所妒,無法施展抱負。面對種種的打擊,他不願妥協,深情的他,寧願粉身碎骨,也要留得清白在人間。

龔自珍《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陸游《卜算子.咏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寫網誌的初衷

明報新聞網沒在網誌上解釋過為什麼會建立這個網絡的寫作平台。去年這個時間,到了柬埔寨吳哥窟旅行,回來以後寫了好幾篇文章,投稿到《明報》副刊「自由談」去,可是多被編輯投籃了。寫文章的人都有一個卑微的願望,希望與人分享自己的「精心傑作」。眼見稿件給存放在郵箱的寄件備份中,冷冷清清的,便決心把它們放上網誌,一一展出。

寫網誌跟投稿是兩個很不同的發表途徑,以字數為例,雖然網誌沒有字限,但從朋友的回應中,便知道人是不習慣在網絡上看文字的,所以我近期的文章一般只有兩三百字,鉤玄提要,把重心訊息寫出來,而事情的背景便會略去,只提供連結,給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找來看。當然,也要照顧網友的需要,盡量每篇文章附上一幅照片,使頁面更精美吸引。

分享是雙向的,作者把文章發表,也希望讀者有所回應。投稿者固然很少會收到回信,網友也絕少給作者留言,起初我有些失望,慢慢便了解香港人一般不習慣以文字抒發感情。偶爾收到朋友的電郵,說很喜歡看我的網誌,叫我繼續努力,我便樂上半天!

閱讀全文......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知止而后有定

好一陣子,反覆思量這段文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台南孔廟
這段文字出自《大學》。什麼是「知止」呢?回頭看文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大學之道,就是要使人發揮自己天賦的德性,繼而親近人民,使其革新進步,並以才德完善為依歸。「止」不作「停止」解,因為圓滿完美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是「作為依歸、宗旨」的意思;跟下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連在一起,「知止」說的是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那麼我們便「有定」了,就是能夠堅守不移地向著目標前進;「定而后能靜」,「靜」是不為外物所動的意思。「靜而后能安」,心安理得;「安而后能慮」,慮是思慮詳細的意思;「慮而后能得」,到了這時候,自然會有所得著。因此,立身處世,最重要的,是「知所先後」,那就接近「道」了。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黃州東坡

黃州現況四川人蘇軾,一生因作官和貶官的關係,足跡神州多地,哪裡是他的最愛呢?以東坡曠達的個性來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大抵處處無家處處家。可是,他的遺作《自題金山畫像》上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雖是自嘲之句,流露悲涼之情,但他對黃州感情深厚,卻是不容置疑的。

謫貶黃州,是蘇軾第一次政場失意,對他的打擊很大,他在詩文中流露了苦澀之情。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西江月.黃州中秋》元豐三年(1080)作

文,窮而後工。黃州五年,蘇軾文思泉湧,寫下不少流傳千古的作品。他與當地官民交誼深厚,生活雖艱苦,但也算自適其樂。當蘇軾開始習慣黃州的生活,也以為自己會終老黃州時,神宗一道「人才難得,不忍終棄」的手扎,要他移居汝州。蘇軾無奈接受,對黃州盡現依依不捨之情。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滿庭芳》元豐七年(1084)作

他還沒到達汝州,神宗便駕崩了。幼主即位,太后臨朝,起用舊黨,蘇軾回到朝廷去。身處廟堂高位,卻要面對互相傾軋的黨爭,他屢屢興起隱退之意,這時候便更懷念黃州了。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雲煙。
山耶雲耶遠莫知,煙空雲散山依然。
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間何處有此境,徑欲往買二頃田。
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
春風搖江天漠漠,暮雲捲雨山娟娟。
丹楓翻鴉伴水宿,長松落雪驚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間,武陵豈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
還君此畫三嘆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元祐三年(1088)作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閱讀的風景

三聯新況午膳時在灣仔三聯逛了一圈,剛好三樓有個攝影展,叫「閱讀的風景」,是他們董事長在旅途中,在各地書店及戶外地方拍下人家看書的情形。

相中人人手捧一本書,全神貫注地閱讀,完全不知道攝影師的存在。有一張照片,攝影師在讀者對面稍低的位置拍照,拍到她手中書的書名,但讀者卻一點也沒有為意。在二十二張照片之中,只有一位相中人看到攝影師,她含蓄而優雅地向他微笑,好美!

在北京的書店裡,讀者密密麻麻地坐在樓梯的兩旁打書釘,只賸下中間的一條路,給人家上落。忽然覺得,其實內地人也有文明的一面哩!

「閱讀的風景」攝影展
展期:8月22日至9月19日
地點:灣仔莊士敦道141號三聯書店3/F展覽室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真善美 無止境

公司有個口號:「真善美,無止境;齊同步,止至善。」對這個口號,我一直覺得朗朗上口,頗有意思,但箇中的真義,卻不曾深究。

近期老闆要在國內分公司推行企業文化,因此我要為這個口號加以註解。老闆娘問我,什麼是真善美?我一時語塞,然後她侃侃而談,我才發覺他們把口號式的文字賦予深邃的道理,頗值得一記。
人性的弱點
愛面子、虛榮心,普遍存在人性之中。因此,人總是喜歡別人的稱讚,無論對方所說的是否事實;反之,對別人的批評,無論是善意或惡意的,往往一概摒諸門外,掩耳盜鈴。

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分別,是人有反省的能力,會修正自己的不善。可是,讚美的話聽多了,便容易把假象當作真實,把討好自己的人看成朋友,把批評自己的人視為敵人;對自己在行為和性格上的缺點,加以粉飾,漸漸便自我膨脹,活在虛幻的自我之中,失去自省的本能。

真善美 無止境 齊同步 止至善
要突破人與生俱來的弱點,我們便要學會面對自己的不善,這就是真。真,是真實、事實的意思,面對真實,面對真正的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放下自我。唯有接受自己有缺點,不再掩飾,才會謙虛起來,清空溢滿的自我,再新接納別人的意見,作出改善,這就是善。

不斷從反省中汲取經驗,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這個過程,循環不息,是沒有止境的。正因如此,我們要抓緊時光,從這一刻開始便不斷地自我更新,追求進步,直到變得完美。《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對人對事皆以圓滿為歸宿。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難得糊塗

Wetland Park during Lunar New Year朦朧是一種美。

有時候,不必太清醒,也不必要真確。

做人不同於做事。做事是為別人,受人二分四,當然要交足功課;就算不為錢,也不能有負所託,所以事事都要清楚明白,不可苟且。

然而,做人這回事,對人對自己,難得糊塗。斤斤計較,固然磨人;什麼都要了然於胸,也太傷神。只要不損人不損己,就該率性任真,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

又,上圖是我沒對焦好便拍下來的,但感覺還可以吧?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老闆的颱風

香港天文台 這個叫「帕布」的颱風真不是好東西,原來星期三已靠近香港,以為星期四會掛起八號風球,給我們多一天假期,它卻過門不入,飄然遠去。一天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過頭來,星期五早上7:50掛起一號風球,12:30變成三號,2:30便成了八號,一時之間人人趕著回家,交通大混亂,天文台又成了眾矢之的,被質疑反應過慢。

而我呢,恰好星期五公司舉行二十週年慶典,不能即時離開,要等老闆下午回來,切燒豬兼「訓話」後,才下班離去,那時已是5:30,人潮早已散去,街上冷冷清清。風球來得快,去也快,星期六又是工作日,沒有給我們上班一族什麼好處!

可恨的是,原來陶國璋星期五晚在中央圖書館的莊子講座告吹了,公司星期六的海洋公園一天遊也延期了,平白沒了兩個好節目!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山歌版《蘭花草》



《蘭花草》是胡適所寫的一首半新半舊的詩,後來被改編成一首很文藝的校園民歌,兩三年前葉倩文重新演繹,加入了台灣高山族的音樂特色,一下子令歌曲變得很活潑。

(歌詞)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原詩)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閱讀全文......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外星人駕到

關於三星堆

四川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古蜀文化是近代考古史上的珍品。看著這些外星人似的面具和頭像,不能不令人聯想翩躚──究竟在那信史所沒有記載的遠古四川之地,曾經發生怎樣一段驚天動地的歷史呢?

考古學家說,古蜀文化也是黃河文明的一部分,並沒有背離我們這個古老的中華文明。他們又說,這些突眼、寬嘴巴、穿多過一個耳洞的面具和頭像,不過是祭祀品而已。是耶?非耶?我不知道。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裡,我只是呆呆與巨型的人形面具對望,覺得我們的先民不都是搖頭擺腦的書呆子,他們也是好動好玩好想像的活潑一族!

閱讀全文......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別了,哈利!

我的撰文「哈利波特 - 幽默說」哈利波特粉絲網絡(左圖) 2005年書展第六集Half-Blood Prince 出版;(右圖) 今年書展火熱登場的終結篇 Deathly Hallows

每年的書展,是小妹最期待的暑期節目,也是我例必出席的活動。我習慣在書展訂購報紙和雜誌,為了賺取優惠和節扣;而今年,我最期待的,是《哈利波特》終結篇。

當哈利的「粉絲」,不過是四五年的事。那時候,一至四集已經出版,電影也拍了兩集。因為電影好看,所以才看書,一看之下,「驚為天人」,中文版、英文版、再中文版……看得津津有味,電影又那及得上書本的「滋味」呢?七集之中,最愛第三集「阿茲卡班的逃犯」,故事溫馨;最不喜歡第五集「鳳凰會的密令」(電影現正上畫,沒打算看!);內容最豐富是第四集「火盃的考驗」。總的來說,前四集比後三集好,繼續看下去是沒辦法--沒有不看結局麼!

用了兩個晚上,把六百多頁終結篇的英文原著匆匆看完了,感覺悵然若失,這與故事劇情無關,只因以後再沒有什麼可以期待了!沒看過《哈利波特》的朋友,也許不理解那種感覺。有一個故事,叫你和劇中人同喜同悲,一起探險,一起解開謎團;你在乎主角的安危,好像他們是你的朋友一樣;你焦慮、你牽腸掛肚,想知道下一集會怎樣…….終於,結局來到了,原來如此!以後,你不用再等待、再牽掛……亦無所等待、無所牽掛……

閱讀全文......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少年人的心事

「感展」海報下午到文化中心聽講座,早到了半小時,於是順道參觀展覽廳的中學聯校美術展。

美術,訴諸於視覺圖像,往往比文字更能直接反映作者的內心感受。與我們的一輩相比,現在的青少年人似乎有很沉重的心理壓力。雖然題目可能是老師擬訂的,但他們的作品深刻呈現各種目前香港人所面對的壓力(如升學、家庭暴力)。

觀察他們的構圖、著色,以及一些文字記錄,可以感受他們的無力感。或許用「無力感」太嚴重了!事實是他們太早便沒了童心,思想過於早熟,但卻又無從改變現實環境。
閱讀全文......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從香港到青藏高原

協會的中小學環境教育活動
去年底,朋友清水一手提起背囊,開始浪跡神州大地。在自然學校從事情意自然教育的她,踏進青藏高原,便給藏民簡樸的生活、對大自然的虔敬所感動,決定留下來,加入當地的民間組織「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當上了全職義工。

上月清水回到香港,轉眼間又再出發到青藏高原,期間舉行了幾場分享會,介紹當地情況和她的工作,今晚我趕上了最後一場。

見清水精神奕奕,眼有神采,一身藏族特色的打扮,似乎已融入當地的生活。她透過錄像和照片,侃侃而談。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擁有全球海拔最高的濕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它的污染問題,禍延中國、亞洲,以至全世界。

清水呼籲與會者資助她買一部汽車,方便她穿梭廣漠的高原,到學校推廣環境教育。有朋友問有沒有英文單張,以便傳給外國友人。我見單張頗為簡單,所以很快便翻譯了,算是為協會的工作盡一份棉力。

其後,清水和與會者對談,有兩段說話我特別有印象。一位朋友表示他對前景很悲觀,人們專注經濟發展,置環境安危於不顧。清水回應說,她並不盲目樂觀,從社會層面來說,她所做的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從個人層面來說,她可做的還很多。在分享會的尾聲,眾人紛紛思考可以為清水的工作做些什麼?為她的日常生活募捐?發起一人一信,支持鼓勵協會的工作?一位朋友說,讓我們從香港開始,做好自己。

是的,我們習慣了急功近利的思維模式,好高騖遠。什麼是最大成效?便是從自身開始,做好每一件事。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那世界便有希望了!

閱讀全文......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喚起那久違的記憶

是什麼歌?去YouTube聽聽 一天,大清早睜開眼睛,天色才開始泛白,還未到要起床的時間,但人已清醒了七八分。打開收音機,播放的都是麗的電視八十年代武俠劇的主題曲,有一種久違的感覺,尤其是聽到這一首:

風中柳絲舒懶腰,幾點絮飛飄呀飄,誰能力抗勁風,為何樑木折腰,柳絮卻可輕卸掉。/
於世上,也知顛沛沒能料。傲然笑,冷觀得失感玄妙。/
風驚雨急自巍立,扁舟也可渡狂潮,以柔力搏千斤,淡然隨遇變招,雨後紅日千里耀。

閱讀全文......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忘不了的

Photo by Carolyn Ng這些年來,沒有參加過維園遊行,不曾談論過八九民運,但每年的六月四日,總是心有戚戚然。今年友人轉來星期一燭光晚會的照片,不期然哼起這闕歌來:

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心中深處始終也記憶那年那夕;
曾經痛惜,年月裡轉化為力,一點真理,一個理想永遠地尋覓。
悠悠長長繼續前航不懂去驚怕,荊荊棘棘通通斬去不必多看它,
浮浮沉沉昨日人家雖不說一話,不想清楚分析太多真心抑意假。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來自你我的心,記著吧!
忘不了的,留下了不死意識,深深相信始終會變真某年某夕;
如此訊息,仍賴你跟我全力,加一把勁,將這理想繼續在尋覓。


這首叫做「自由花」的歌曲,改編自台灣創作歌手鄭智化的「水手」,均可於YouTube上觀賞。
閱讀全文......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現代折子戲

《萬家之寶》導賞手冊(PDF文件)上午在藝術館觀看林風眠畫展,下午欣賞香港話劇團的《萬家之寶》,今天過得非常充實。這個題目《萬家之寶》起得很有心思,演出的是曹禺(原名萬家寶)的三齣代表作──《原野》、《北京人》和《日出》──的片段。

這三齣「折子戲」(導演毛俊輝是這樣形容的)安排也很特別。《原野》是依據原著演出,《北京人》把對白翻成了英語,而《日出》更把時代背景改編為七十年代的香港。

在三齣「折子戲」之中,我最愛《北京人》,喜歡那種味道──演員雖用英文演出,但聽上去卻覺得他們在說國語,語言完全沒造成任何隔閡,令人著迷!另一方面,《日出》變成香港故事,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很有親切感,而且對白抵死,常引來哄堂大笑,我看得很投入,有時更情不自禁,代入演員的角色裡,感同身受。

最難得的是,曹禺這三齣話劇原是悲劇,但導演卻看到悲劇之中的共同希望──就是走出困局,並突出這個主題,令全場不帶絲毫頹喪的氣氛,卻洋溢豐盛的生命力。

閱讀全文......

出入中西的大師

今天是林風眠畫展的最後一天。對林風眠的興趣,源自他的仕女圖。仕女圖幾乎是他的標誌,一幅幅公式化的畫作,畫中人都是鵝蛋臉、細長眼、修眉、小口、長頸、膚色白皙,分別可能只在於衣飾、坐姿、背景的花瓶和花卉。儘管如此,林風眠的仕女圖還是讓人百看不厭,或者美的確有普世的標準吧!
走進林風眠評林風眠
我的心頭好《秋色》也喜歡林風眠的風景畫。他用油畫的筆觸畫出中國傳統寫意的水墨畫,設色豐富,深得西洋印象派的真傳,似是把顏料直接塗上畫紙,要觀眾用肉眼當調色板,自己把顏色混和。然而,豐富的色彩總擺脫不了一個個黑壓壓的背景,叫人難以輕鬆起來,也許作畫是林風眠轉化痛苦的過程?

展覽中讓我心頭一震的畫作,是他最不典型的作品:一批題為《噩夢》、《痛苦》的畫作。粗線條如同火柴公仔的人物,表情痛苦,身體扭曲;背景不是橫七豎八的凌亂黑粗線,便是紅紅的火光;地上屍骸遍野,死不瞑目,直是人間煉獄,淒厲之致!
《痛苦》

閱讀全文......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常懷感恩之心

攝影:文心近日春夏交接,天氣苦悶,人心情也受到影響,加上工作忙亂,事事都得爭分奪秒,過猶不及,開始出現休息不足、精神不集中、提不起勁的徵狀。

凡事都覺得了無生趣,意志便會消沉。面對情緒的困局,我問自己,難道沒有什麼可以挑起一絲快樂的感覺嗎?難道沒有什麼值得我眷戀嗎?

我開始想,我喜歡些什麼呢?我想,我喜歡我老闆。他好大喜功、脾氣壞得很,但同時又磊落光明,對自己的專業、對社會有承擔。總之,他的缺點跟優點一樣多、一樣明顯。從他的身上,我明白到每一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面孔,每一件事都可作不同層次的理解。

我喜歡我的同事。如果沒有他們扶持和安慰,我的工作生涯將會是多麼的難過!還好大家在公餘時間可以互透消息,哈哈大笑舒舒氣。

我喜歡我爸爸我媽媽,生我養我照顧我,維繫一個健全舒適的家,讓我疲憊不堪時,有一個不受滋擾的避風港。

我喜歡我小妹,讓我學會給予,學會愛護,學會寬恕。她不時惹惱我,令我傷心,讓我體會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喜歡我的朋友,我沒有什麼深交,但我有需要的時候,朋友從不吝嗇他們的關懷,安撫我、支持我。

我喜歡唸書,在聖賢的經典之中,我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讓我可以忍受生活中的孤寂與壓力。

我喜歡藍天、白雲、綠樹、「花花」世界。透過文字和照片,把早前站在粉紅的花樹下、觀看夾竹桃在翠葉與白雲之間盛開的景象,記錄下來;把荷花卻忘了季節,挺立盛放,蝴蝶花間起舞的丰姿,捕捉下來。

有情天地,是我喜悅的泉源。

閱讀全文......

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崑曲之美

余光中教授談《桃花扇》的歷史意義(圖:香港藝術節網站提供) 隨著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近年崑曲大熱,早前接連好幾次錯過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去年底得悉香港藝術節有一齣《1699.桃花扇》的崑曲時,便立即網上訂票。於是大年初七,首次欣賞崑曲表演。

既然是慕名而去,自然對當中的種種原委不甚了了。孔尚任的《桃花扇》的確是預科文學史上的名詞,但好像沒有唸過原文;而崑曲跟粵曲有什麼分別,一時也說不清楚,只覺得崑曲的音樂沒那麼吵鬧,而唱腔也比較溫軟,聽上來頗舒服。還有崑曲的戲服,美輪美奐,現場展出兩套戲服,單看其刺繡,本身已是極美的藝術品。

我最欣賞的,還是導演的改編功力,把這部長達40齣的大型戲曲濃縮為三個小時的舞台劇,而且抓緊原劇的精髓,既有生旦的繾綣唱詞,也有武將拋頭顱、灑熱血的戰鬥場面,重現國破家亡的大時代之下的男女之情。

全劇最可堪回味的,是男女主角最後的選擇。兩人經過幾許曲折,終於重逢,原可再續前緣,但卻聽從道士的點化,以為國家已亡,何苦再當痴男怨女,於是雙雙遁入空門。從劇本的發展來看,《桃花扇》是借男女之情,寫興亡之感,兩人的選擇,反映的是孔尚任心中的沉痛。如果撇除這一點,我卻覺得兩人的愛沒有細水長流的元素,來得激烈,去也匆遽。


閱讀全文......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冬日維港 vs 壓力

這陣子工作壓力很大,整個人像拉緊了的橡皮筋,一觸即潰。

星期四給老闆大罵一場後,哭了起來,覺得自己很委屈,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繼續下去,很想拂袖而去,辭職罷了。於是,把辭職的對白想好了,打算星期五跟老闆攤牌,說自己能耐有限,沒有他所要求的能力,也沒有那份耐力。

結果,我話沒說完,便給同事堵住,說我應該放假,老闆二話不說,便叫我放假,心情不好不要回來。我轉頭走出他的辦公室,關了電腦,收拾桌面的文件,回心一想,為什麼要這樣傻,如果我一走了之,豈不是背負不負責任的罪名?但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太有責任感,才會負荷過重,搞到自己神經兮兮!

攝影:文心
那時候差不多是午膳時間,我跟秘書小姐交代一下,便坐渡海小輪往尖沙咀去。在暖和的冬日之下,坐在小輪上,看著藍天碧海,心情平復了不少。到了尖沙咀,我買了一個麵包跟一杯咖啡,坐在文化中心外圍天橋之上的石椅上,對著汩汩波瀾,在空闊清新的環境之中,享用一個簡單的午餐,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

.如果我公司不在灣仔碼頭附近,也許我不能因利乘便,可以容易地走出去消消氣;

.如果我不是一個大情大性的人,脾氣來得快也去得快,也許我便會鑽牛角尖,把自己困在死巷裡;

.如果我不曾好好琢磨蘇東坡的話:「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許我便不會領略到大自然之美,明白人不過是天地之間的一物,何必燈蛾撲火,作繭自縛呢?(對,又是蘇東坡,我是蘇東坡的忠實「粉絲」哩!)


氣消了,電也充了,二時三十分,我又回到辦公室內,再戰江湖!

閱讀全文......

2007年1月6日 星期六

待得天晴花已老

攝影:文心朋友寄來的電郵引了兩句詩:「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我好奇上網找來看,原來是張曼娟《愛情詩流域》其中一篇所引用的詩句。朋友早兩年把此書連同張曼娟同一系列的書本轉贈給我,可是我至今還未認真翻閱。張曼娟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曼麗娟秀,朗朗上口,頗為可讀,但內容多看未必有益,徒添感喟閒愁。


《雨中賞牡丹》  [唐] 竇梁賓
東風未放曉泥乾,紅藥花開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在春雨綿綿的季節,花開嬌美,但你非要在大晴天才肯去賞花,怕只怕等到花期已錯過!可不可以折衷一下,與同道友好一同雨中賞花,與眾同樂,享受另一番的樂趣?

詩的妙處在於不同人於不同時可有不同的詮釋。「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如果不作情詩讀,也可作為處事的態度:世事沒有完美,如果事事非完美不罷休,不過是給自己徒添壓力,更會把事情弄僵;不如與夥伴胼手胝足,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中,盡力而為,結果就算不是最好,也問心無愧,那不也是一種成就嗎?

以下是張曼娟在《愛情詩流域》對這首詩的鋪寫:

認識她的時候,被她臉上無憂無慮的笑容深深打動,他覺得她就是那種看一輩子仍興味不減的女人。

他喜歡講笑話給她聽,看著她笑得彎下腰去,看見她因笑而閃動淚花。

他們愈來愈接近,他想要擁有她的意念愈來愈強烈,才猛然想到自己。

他沒有固定的工作,他沒有積蓄,他一無所成,那種想要愛她又不能認同自己的情緒,日以繼夜折磨著他。

有一天,在夏日的蓮花池畔,她笑的把臉埋在長裙裡,久久,抬起頭,眼眸清清亮亮地,她問:等我們都老的時候,你還會說笑話給我聽嗎?
我是個浪子,老了不知道在哪裡。他是這樣回答她的。
他認定了自己是浪子,浪跡天涯。不管飄泊到哪裡,她的笑容都揮之不去,像心上的胎記。

許多年後他發達了,回到故鄉去,看見了她和她的丈夫,他們在夜市裡擺攤子賣盜版CD。他和她一照面,看見她的眼睛的時候,就知道她不快樂,她再也不會有令他魂牽夢縈的那種笑容了。他驀然感覺到嚎叫不出的疼痛,知道自己失去了今生最美好的部分。

一直等待著欣賞花開的好時機,如生命中最繁盛的一場饗宴,想要與所愛共享,在晴日碧空的燦陽之下。然而,好不容易等到天晴,卻發現美麗的花已經凋謝。

早知道美好難留存,就該牽著情人的手冒雨觀賞,把握瞬間的珍貴。話雖如此,在愛戀中我們總免不了許多莫名的顧忌,總誤以為有一大把時間可供揮霍,總因為信心不夠而告訴自己,這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將來有一天...

卻沒想「將來」存著多少變數。一定要等到等待都成空,才能明白時光的無情與自己的怯懦。

一個人,可能會有很多個抽屜,也可能只有一個。

很多抽屜的人,每個抽屜都可能裝不同的東西,
一個是愛情,一個是友情,一個是親情,一個是工作,一個是....
當面對愛情時,打開愛情的抽屜,珍藏每一份回憶,
不讓工作上的不順利跟家人的爭執,破壞兩人相處的時光。
當面對工作時,打開工作的抽屜,收集工作的點點滴滴。
當面對其他事情時,關上工作的抽屜,別讓他干擾你。

有的人可以將每一個抽屜都整理好,活得很自在,有的人雖然有很多抽屜,卻亂塞一通,亂了所有的秩序。

有的人只有一個抽屜,將所有的東西都往裡塞,終於有一天受不了了,抽屜破了翻了,只能頹坐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一個抽屜也好,很多抽屜也好,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否則再多的抽屜,塞了一堆不知該不該丟的東西,煩的還是自己。

工作一陣子,有時真的覺得該休息一下,想想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

不希望等千帆過盡,才發現,原來過去,對自己而言竟沒有任何意義,白白有著抽屜,卻沒有留下任何東西。



閱讀全文......